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79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79)

1.

實喘者,胸喘氣粗,聲高息湧,膨膨然若不能容,惟呼出為快也;虛喘者,慌張氣怯,聲低息短,皇皇然若氣欲斷,提之若不能升,吞之若不相及,勞動則甚而惟急促似喘,但得引長一息為快也。此其一為真喘,一為似喘。真喘者其責在肺,似喘者其責在腎。何也?蓋肺為氣之主,腎為氣之根。

肺主皮毛而居上焦,故邪氣犯之,則上焦氣壅而為喘,氣之壅滯者,宜清宜破也。腎主精髓而在下焦,若真陰虧損,精不化氣,則下不上交而為促,促者斷之基也,氣既短促而再加消散,如壓卵矣。(《景岳》)(按:此下說脈候,既出上。)

凡虛喘之證,無非由氣虛耳。氣虛之喘,十居七八,但察其外無風邪、內無實熱而喘者,即皆虛喘之證。若脾肺氣虛者,不過在中上二焦,化源未虧,其病猶淺。若肝腎氣虛,則病出下焦,而本末俱病,其病則深,此當速救其根以接助真氣,庶可回生也。

其有病久而加以喘者,或久服消痰散氣等劑而反加喘者,或上為喘咳而下為泄瀉者,或婦人產後亡血過多,則營血暴竭,孤陽無依而為喘者,此名孤陽絕陰,剝極之候,已為難治,更毋蹈剝膚之戒也。(同上)

實喘之證,以邪實在肺也。肺之實邪,非風寒則火邪耳。蓋風寒之邪,必受自皮毛,所以入肺而為喘。火之熾盛,金必受傷,故亦以病肺而為喘。治風寒之實喘,宜以溫散。治火熱之實喘,宜以寒涼。又有痰喘之說,前人皆曰治痰,不知痰豈能喘,而必有所以生痰者,此當求其本而治之。(同上)

實喘之證有四:一曰風寒,夫肺之合皮也,其榮毛也。風寒之邪,受自皮毛,故得以入肺而為喘。其治則宜辛散,如定喘湯、參蘇飲之類是也。一曰火熱,夫肺屬金,其畏火。火熱熾盛,金氣必傷,故亦以病肺而為喘。其治宜用寒涼,如瀉白散、桑白皮湯之類是也。一曰氣逆,夫肺居上焦而司氣化。

若暴怒所加,上焦閉郁,則呼吸奔迫而為喘。其治則宜開散或潤降之,如四磨、四七、蘇子降氣之類是也。一曰水飲,夫肺氣清虛,不容一物。若痰飲水氣上乘於肺,則氣道壅塞而為喘。其治則宜消導,如神秘、導痰、二陳、半夏、茯苓之類是也。而虛喘之證有二:一者由乎脾肺。

夫肺為氣之主,而脾則肺之母也。脾肺有虧則氣化不足,不足則短促而喘,此病在上中二焦,而根蒂未傷,其病,猶淺,且補益其氣,則喘自止,有熱者生脈散,無熱者獨參之類是也。一者由乎肝腎。夫腎為氣之根,而肝則腎之子也。肝腎有虧則氣道不納,不納則浮散而喘,此病出乎下焦,而本末俱病,其病則深。

非速救其根,則氣不復,輕者八味腎氣,重者黑錫、正元之類是也。(《病機匯論》)

白話文:

喘的症狀,可以分為實喘和虛喘兩種:

實喘是指呼吸急促,聲音粗大,氣息湧動,感覺胸口脹滿,好像容不下氣,只有呼氣時才感到舒服;虛喘則是呼吸慌張氣弱,聲音低微,氣息短促,感覺氣快要斷了,想要吸氣卻吸不上來,想要吐氣卻吐不出去。活動後情況更嚴重,好像喘不過氣,但只要能長出一口氣就感到舒服。這兩者一個是真正的喘,一個是像喘,真正的喘是肺出了問題,像喘則是腎出了問題。為什麼呢?因為肺是主氣的,腎是氣的根本。

肺主皮毛,位於上焦,所以外邪侵入時,會導致上焦氣機壅塞而出現喘,氣機壅塞時應該用清熱或破氣的方法來治療。腎主精髓,位於下焦,如果腎的真陰虧損,精不能化為氣,就會導致下焦之氣不能上行,而出現呼吸短促,短促是呼吸斷絕的開端。氣短促後如果再消耗散失,就像是壓碎雞蛋一樣。 (這段文字接下來會提到脈象,所以先不說了)

所有虛喘的症狀,都因為氣虛。氣虛導致的喘占了七八成,只要觀察到沒有外感風邪,也沒有內生實熱,而出現喘,就屬於虛喘的範疇。如果只是脾肺氣虛,病位在上中二焦,化生氣血的源頭沒有受到嚴重損害,病情還比較輕微。但如果是肝腎氣虛,病位在下焦,不僅根本出問題,連末梢也受到影響,病情就比較嚴重。這時必須趕快補救腎的根本,來接續真氣,才有可能救活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疾病久了才出現喘,或是長期服用消痰散氣的藥反而加重喘,或是上面有喘咳,下面有腹瀉,或是婦女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營血耗竭,孤陽無所依附而出現喘,這種情況叫做「孤陽絕陰」,是精氣耗竭的徵兆,已經很難治療了,千萬不要再用損傷身體的方法治療。

實喘的病因,是外邪侵犯肺部。肺的實邪,不外乎是風寒或火熱。風寒之邪,一定是從皮毛侵入,然後進入肺部而導致喘;火熱過盛,會損傷肺金,也會導致肺病而喘。治療風寒引起的實喘,應該用溫散的方法;治療火熱引起的實喘,應該用寒涼的方法。另外還有痰喘的說法,以前的人都說要治痰,但痰怎麼可能導致喘?一定是有原因才會產生痰,所以應該找出痰的根本原因來治療。

實喘有四種情況:第一種是風寒,因為肺與皮毛相合,外邪會從皮毛入侵。風寒之邪從皮毛進入肺部,就會導致喘,治療應該用辛散的藥,例如定喘湯、參蘇飲等。第二種是火熱,因為肺屬金,容易被火所傷。火熱過盛會損傷肺氣,也會導致肺病而喘,治療應該用寒涼的藥,例如瀉白散、桑白皮湯等。第三種是氣逆,因為肺位於上焦,主管氣的運行。如果因為暴怒,導致上焦氣機閉塞,呼吸就會急促而喘,治療應該用開散或潤降的方法,例如四磨、四七、蘇子降氣等。第四種是水飲,因為肺氣清虛,不能容納任何東西。如果痰飲水氣上逆到肺,就會導致氣道壅塞而喘,治療應該用消導的方法,例如神秘湯、導痰湯、二陳湯、半夏、茯苓等。

虛喘有兩種情況:第一種是脾肺虛弱。因為肺是主氣的,而脾是肺的母親,脾肺虛弱會導致氣化不足,不足就會導致呼吸短促而喘。這種情況病位在上中二焦,根本還沒有損傷,病情比較輕微,只要補益脾肺之氣,喘就會停止,有熱象用生脈散,沒熱象用獨參湯等。第二種是肝腎虛弱。因為腎是氣的根本,而肝是腎的兒子,肝腎虛弱會導致氣道不能納氣,不能納氣就會導致氣散而喘。這種情況病位在下焦,不僅根本出問題,連末梢也受到影響,病情就比較嚴重。必須趕快補救腎的根本,氣才能恢復。病情輕微可以用八味腎氣丸,病情嚴重可以用黑錫丹、正元丹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