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66)
臟腑類 (166)
1. 咳嗽
)一種傳注,病涉邪惡,五臟受克,毒害尤深,近世率用蛤蚧、天靈蓋、桃柳枝、丹砂、雄黃、安息香、蘇合香丸通神之劑。(《直指》)
有勞嗽一證,皆因肺虛,或苦風寒暑濕,及勞逸抑鬱,憂思喜怒,飲食飢飽,致臟腑不平,積微至著,以至漸成肺痿肺癰者。咳嗽有多痰者,有乾咳無痰者,甚則失聲,咳唾膿血,身體發熱,五心煩熱,盜汗自出,夜夢鬼交,日輕夜重,肢體憔悴,皮膚乾燥,頰赤如敷胭脂,飲食日少。古人云:瘡一月不愈,則瘡中有蟲;咳嗽一月不愈,則肺中有蟲。
若肺有蟲,則藥難為功矣。肺蟲如蠶,漸致變亂,日將月積,致成勞蟲矣。(《治病活法秘方》)
勞嗽有因久嗽成勞者,有因病勞乃嗽者。其證寒熱往來,或獨熱無寒,咽痛嗌痛,精神疲極。所嗽之痰,或濃或淡,或時有血,腥臭異常,語聲不出者,補肺湯半帖,加杏仁、貝母、款冬花、阿膠、百合各半錢,煎去滓,調鍾乳粉。咽痛者,更加桔梗半錢。熱甚者,更加秦艽半錢。嘔者,去地黃,加半夏如其數。氣急者,加靈砂丹或二炒丹。(《要訣》)
若飢時胸中大痛,唇面上有白點如粟,咽喉或癢或痛而咳不可忍,脈極數,或忽大忽小,此必肺中有寸白蟲,飢則蟲上求食,痛嗽不寧也。一味百部蒸膏,略加檳榔、烏梅。(《醫通》)(按:百部治久咳,出《千金》。)
呷嗽,呷嗽者,猶是咳嗽也。其胸膈痰飲多者,嗽則氣動於痰,上搏喉咽之間,痰氣相擊,隨嗽動息,呼呷有聲,謂之呷嗽。其與咳嗽大體雖同,至於投藥,則應加消痰破飲之物,以此為異耳。(《病源論》)
瘀血嗽,肺脹而嗽,或左或右不得眠,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。宜養血以流動乎氣,降火疏肝以清痰,四物湯加桃仁、訶子、青皮、竹瀝、薑汁之類。血礙氣作嗽者,桃仁去皮尖,大黃酒炒,薑汁丸服。(《丹溪》)
瘀血咳則喉間常有腥臭,輕者瀉白散,加生地、山梔、牡丹皮、麥門冬、桔梗,重者桃仁、大黃,薑汁為丸服。或因打損勞力傷肺,遇風寒則咳,或見血紫黑色者,四物湯去芎,加大黃、蘇木為末,酒調服,利去心肺間瘀血即止,後服人參養榮湯調理。(《入門》)
前後心脹,喉中有血腥氣,氣口脈澀,此膈間有蓄血也。試法,呷熱薑湯作呃者,瘀血也。犀角地黃湯加童便、桃仁、大黃攻散之,或平胃合越鞠,加韭汁、童便消伐之。氣竭肝傷而咳嗽血腥者,四烏鰂一蘆茹丸。(《醫通》)
時行嗽,時行嗽,發熱惡寒,頭痛鼻塞氣急,狀如傷冷熱,連嗽不已,初得病即伏枕,一兩日即輕。記壬午秋,滿城有此病,繼時甲午年夏秋之交,此病又自南而北,得免者少,並呼為蝦蟆瘟,用參蘇飲加細辛半錢。(《要訣》)(按:此證亦出徐應登《醫便》,用敗毒散。)
白話文:
咳嗽這種病,有時會傳染,病情嚴重時會影響五臟,造成很深的傷害。近代常常使用蛤蚧、天靈蓋、桃柳枝、丹砂、雄黃、安息香、蘇合香丸等藥物,認為它們具有神奇的療效。(出自《直指》)
還有一種咳嗽稱為「勞嗽」,多半是因為肺虛,或是受到風寒暑濕的侵擾,或是因為過勞、安逸、抑鬱、憂愁、喜悅、憤怒,以及飲食不正常等原因,導致臟腑失調,慢慢累積成病,最終變成肺痿或肺癰。咳嗽有的痰多,有的乾咳無痰,嚴重時會失聲,咳出的痰中帶有膿血,身體發熱,手心腳心發熱,盜汗,晚上做夢時感覺與鬼交合,白天病情較輕,晚上較重,身體消瘦,皮膚乾燥,臉頰像塗了胭脂一樣紅,食慾逐漸減退。古人說:「瘡一個月不癒合,瘡裡就會有蟲;咳嗽一個月不癒合,肺裡就會有蟲。」
如果肺裡有蟲,藥物就很難起作用了。肺蟲像蠶一樣,會逐漸引起肺的機能紊亂,時間久了,就會變成勞蟲。(出自《治病活法秘方》)
勞嗽有的因為久咳而變成勞病,有的因為勞病而引起咳嗽。這種病的症狀是時冷時熱,或只有發熱沒有寒冷,咽喉疼痛,精神極度疲憊。咳出的痰,有的濃稠,有的清稀,有時帶血,並且有腥臭味,說話聲音也發不出來。可以用補肺湯一半的劑量,加上杏仁、貝母、款冬花、阿膠、百合各半錢,煎好後去掉藥渣,加入鍾乳粉調服。如果咽喉疼痛,再加桔梗半錢。如果發熱嚴重,再加秦艽半錢。如果嘔吐,就去掉地黃,加入半夏,用量與地黃相同。如果氣喘急促,再加入靈砂丹或二炒丹。(出自《要訣》)
如果在飢餓時胸口劇痛,嘴唇和臉上有像小米粒一樣的白點,咽喉時癢時痛,咳嗽難以忍受,脈搏跳動非常快,或忽大忽小,這一定是肺裡有寸白蟲,飢餓時蟲子向上尋找食物,所以會疼痛咳嗽不止。可以用純百部蒸膏,稍微加入檳榔和烏梅。(出自《醫通》)(按:百部可以治療久咳,出自《千金方》。)
「呷嗽」其實就是咳嗽。如果胸膈間的痰飲比較多,咳嗽時氣會衝擊痰液,向上衝擊喉嚨,痰氣相互撞擊,隨著咳嗽的氣息而動,發出「呷呷」的聲音,就稱為呷嗽。它與普通咳嗽的大致情況相同,但是用藥時,應該加入消除痰飲的藥物,這點是不同的。(出自《病源論》)
「瘀血嗽」是指肺脹而咳嗽,患者有時左側不能睡,有時右側不能睡,這是因為痰中夾帶瘀血,阻礙氣的運行而引起的疾病。應該用養血的藥物來促進氣的流通,用降火疏肝的藥物來清除痰液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桃仁、訶子、青皮、竹瀝、薑汁等。如果是因為瘀血阻礙氣的運行而引起的咳嗽,可以用桃仁(去皮尖)、大黃(用酒炒過),加上薑汁做成藥丸服用。(出自《丹溪》)
瘀血引起的咳嗽,喉嚨間經常有腥臭味。輕微的可以用瀉白散,加上生地、山梔、牡丹皮、麥門冬、桔梗;嚴重的可以用桃仁、大黃,加上薑汁做成藥丸服用。有的因為跌打損傷或勞累損傷肺部,遇到風寒就會咳嗽,或者咳出的血是紫黑色,可以用四物湯去掉芎,加上大黃、蘇木磨成粉,用酒調服,將心肺間的瘀血排出後咳嗽就會停止,之後再服用人參養榮湯進行調理。(出自《入門》)
如果胸前和背後都脹痛,喉嚨裡有血腥氣味,寸口脈搏澀滯,這表示膈間有瘀血。可以用熱薑湯試探,如果喝了之後打嗝,就說明是瘀血。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加上童便、桃仁、大黃來攻散瘀血,或者用平胃散和越鞠丸合用,加上韭汁、童便來消除瘀血。如果因為氣血衰竭、肝臟受損而咳嗽,咳出的痰有血腥味,可以用四烏鰂一蘆茹丸。(出自《醫通》)
「時行嗽」是指流行性咳嗽,症狀是發熱、怕冷、頭痛、鼻塞、呼吸急促,症狀像感冒,連續咳嗽不止,剛得病時就臥床不起,一兩天后就會減輕。記得壬午年秋天,全城都流行這種病,接著在甲午年夏秋之交,這種病又從南方傳到北方,很少有人能倖免,大家都叫它「蝦蟆瘟」,可以用參蘇飲加上細辛半錢。(出自《要訣》)(按:這個病症也出自徐應登的《醫便》,用敗毒散治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