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65)
臟腑類 (165)
1. 咳嗽
按咳雖肺病,五臟六腑皆能致之。析其條目,經文尚有漏義;總其綱領,不過內傷外感而已。風寒暑濕傷其外,則先中於皮毛,皮毛為肺之合,肺邪不解,他經亦病,此自肺而後傳於諸臟也。勞欲情志傷其內,則臟氣受傷,先由陰分而病及上焦,此自諸臟而後傳於肺也。自表而入者,病在陽,宜辛溫以散邪,則肺清而咳愈。
自內而生者,病在陰,宜甘以壯水,潤以養金,則肺寧而咳愈。大抵治表者,藥不宜靜,靜則留連不解,變生他病,故忌寒涼收斂,如《五臟生成篇》所謂肺欲辛是也。治內者,藥不宜動,動則虛火不寧,燥癢愈甚,故忌辛香燥熱,如《宣明五氣篇》所謂辛走氣、氣病無多食辛是也。(《必讀》)
病者咳嗽,發作寒熱,引腰背痛,或復喘滿,此因房勞傷腎。病者中滿腹脹,搶心痛,不欲食,此因飢飽傷脾。病者咳嗽,左脅偏疼,引小腹並膝腕疼,此因疲極傷肝。病者咳嗽,吐白涎,口燥聲嘶,此因叫呼傷肺。病者喘嗽,煩熱自汗,咽乾咯血,此因勞神傷心,並屬不內外因。(《三因》)
七情飢飽嗽,無非傷動臟腑正氣,致邪上逆,結成痰涎,肺道不理,宜順氣為先,四七湯半帖,加桑白皮、杏仁、五味子、人參、阿膠各半錢。有嗽吐痰與食俱出者,此蓋飲食失節,致肝氣不利,而肺又有客邪,肝濁道,肺清道,清濁相干,宜二陳湯加木香、杏仁、細辛、枳殼各半錢。有飲冷熱酒,或飲冷水,傷肺致嗽,俗謂之湊肺,宜紫菀飲。
(《要訣》)(按:紫菀飲即《濟生》紫菀茸湯。)
凡好色之人,元氣虛弱,咳嗽不愈者,宜瓊玉膏最捷。肺虛甚者,人參膏以生薑、橘紅佐之。有痰,加痰藥。(《原理》)
有兼停飲食而咳,須用消化之方,不可用烏梅、粟殼酸澀藥。其寒邪未除,宜用發散之劑,不可便用補劑。(《醫通》)
勞嗽(肺中有蟲嗽)今之所謂勞嗽者,無所經見,意其華佗所謂邪嗽,真人所謂疰嗽者是已。此病蓋酒色過度,勞極傷肺,損動經絡,其重者咯唾膿血,輕者時發時瘥。又有因虛,感邪惡之氣,且傳疰得之,或先嘔血而後嗽,或先咳嗽漸就沉羸,此則非特內傷肺經,又挾邪惡傳疰之氣,所以特甚,病之毒害,無過此也。真人治疰嗽通氣丸方,用蜈蚣四節。又云:夢與鬼交通及飲食者,全用蜈蚣。《外臺》方,四滿丸,治五嗽亦用蜈蚣。近世名公能推原其指意,率用蛤蚧、天靈蓋、桃柳枝、麝香、丹砂、雄黃、安息香之類,以通神明之藥療之,高出古人之意矣。又肺中有蟲如蠶,令人喉癢而咳,湯散逕過,針灸不及,以藥含化,蟲死即嗽止。(《雞峰》)
至若酒色過度,虛勞少血,津液內耗,心火自炎,遂使燥熱乘肺,咯唾膿血,上氣涎潮,其嗽連續而不已。惟夫血不榮肌,故邪在皮毛,皆能入肺,而自背得之尤速,此則人參、芎、歸所不可無。(按:《醫通》曰:當與炙甘草湯,或黃耆建中加丹皮。蓋丹皮辛香,調和營氣,治無汗骨蒸,故陰虛人解表,以丹皮為嚮導。
白話文:
咳嗽雖然是肺部的疾病,但實際上五臟六腑都有可能導致咳嗽。分析咳嗽的原因,經典醫書裡雖然有記錄,但仍有遺漏之處;總結來說,不外乎是內傷和外感兩種原因。
風寒暑濕等外在因素侵襲人體,首先會影響到皮膚毛孔,而皮膚毛孔與肺相連,肺的邪氣如果沒有解除,就會傳到其他經絡,導致其他臟腑也生病。這是從肺部開始,然後傳到其他臟腑的過程。過度勞累、情志不暢等內在因素損傷人體,會導致臟腑功能受損,先從陰分的虧損開始,然後波及上焦,最後影響到肺。這是從其他臟腑開始,然後傳到肺部的過程。
從體表侵入的病邪,屬於陽證,應該使用辛溫的藥物來發散邪氣,這樣肺氣清暢,咳嗽自然會好。由於內傷引起的病邪,屬於陰證,應該使用甘味的藥物來滋養體內的水液,使用潤燥的藥物來養護肺金,這樣肺氣安寧,咳嗽也會好。
總的來說,治療外感咳嗽,藥性不宜太過平靜,太靜的話,邪氣會滯留不散,進而產生其他疾病。因此要避免使用寒涼收斂的藥物。《五臟生成篇》中說的「肺欲辛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治療內傷咳嗽,藥性不宜太過浮動,太動的話,虛火會更加不穩定,乾燥和搔癢會更加嚴重,因此要避免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。《宣明五氣篇》中說的「辛走氣、氣病無多食辛」,也是這個道理。
病人咳嗽,發作時有寒熱感,還會牽引到腰背疼痛,或者出現氣喘胸悶,這多半是因為性生活過度而損傷了腎臟。病人出現腹部脹滿、胸悶心痛、不想吃飯等症狀,這多半是因為飲食不節而損傷了脾臟。病人咳嗽,左邊脅肋疼痛,還會牽引到小腹和膝蓋、手腕疼痛,這多半是因為過度疲勞而損傷了肝臟。病人咳嗽,吐出白色痰液,口乾聲啞,這多半是因為大聲呼叫而損傷了肺臟。病人氣喘咳嗽,煩躁發熱,自汗,咽喉乾燥,咯血,這多半是因為過度勞神而損傷了心臟,這些都屬於內外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。
情緒波動和飲食不節所引起的咳嗽,無非是損傷了臟腑的正氣,導致邪氣上逆,凝結成痰液,肺的宣發功能失調。治療時,應該先調理氣機,可以使用四七湯,半帖,再加入桑白皮、杏仁、五味子、人參、阿膠各半錢。如果咳嗽、吐痰和食物一起出來,這多半是因為飲食不節導致肝氣不暢,而且肺部也有外邪。肝主疏泄,肺主清肅,清濁相干,應該使用二陳湯,再加入木香、杏仁、細辛、枳殼各半錢。如果因為飲用冷熱酒,或者喝冷水,損傷肺部而導致咳嗽,俗稱「湊肺」,應該使用紫菀飲。
凡是過度沉迷美色,導致元氣虛弱,咳嗽久治不癒的人,應該使用瓊玉膏,效果最好。如果肺虛嚴重,可以使用人參膏,並加入生薑、橘紅輔助。如果有痰,還要加入化痰的藥物。
如果咳嗽同時伴有飲食積滯,必須使用幫助消化的藥方,不能使用烏梅、粟殼等酸澀的藥物。如果寒邪還沒有解除,應該使用發散的藥物,不能立即使用補益的藥物。
所謂的「勞嗽」(肺中有蟲的咳嗽),現在已經很少見了,我認為應該就是華佗所說的「邪嗽」和真人所說的「疰嗽」。這種病多半是因為過度飲酒、沉迷女色、過度勞累而損傷了肺,損害了經絡,病情嚴重的人會咳出膿血,病情較輕的人則會時好時壞。也有因為身體虛弱,感受了邪惡之氣,加上傳染而得病的,或者先嘔血後咳嗽,或者先咳嗽然後逐漸消瘦虛弱。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內傷肺經,還夾雜著邪惡傳染之氣,所以病情特別嚴重,是所有疾病中最危險的。真人治療疰嗽的通氣丸,使用了蜈蚣四節。又說,夢中與鬼交合以及飲食的人,都要用蜈蚣。《外臺》的四滿丸,治療五種咳嗽也使用了蜈蚣。近代的名醫能夠探究其根本原理,大多使用蛤蚧、天靈蓋、桃柳枝、麝香、丹砂、雄黃、安息香等能夠通神明的藥物來治療,比古代的醫術更高明了。另外,如果肺中有像蠶一樣的蟲子,會讓人喉嚨癢而咳嗽,湯藥散劑難以到達,針灸也無濟於事,應該使用含化藥,蟲子死了,咳嗽自然就會停止。
至於因為過度飲酒、沉迷女色,導致虛勞少血,體內津液耗損,心火自發地旺盛起來,於是燥熱之邪侵入肺部,導致咯血吐膿,氣逆痰多,咳嗽不止。由於血液不能濡養肌肉,所以邪氣容易從皮膚毛孔侵入,尤其從背部侵入最快,這種情況必須使用人參、川芎、當歸等藥物。
(《醫通》說:應該使用炙甘草湯,或者黃耆建中湯,加入丹皮。因為丹皮辛香,能夠調和營氣,治療無汗的骨蒸,所以陰虛的人解表時,要用丹皮作為引經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