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64)
臟腑類 (164)
1. 咳嗽
況肺為嬌臟,易寒易熱。雖人參平藥,惟氣虛最宜。若肺熱有火及風邪初盛者,俱宜沙參或玄參代之,故咳不拘於寒也。(《入門》)
咳之為病,有新久虛實之殊。新咳者肺有實邪,風則散之,寒則發之,熱則清之,火則瀉之,濕則除之,痰則滌之。有久病忽咳,病雖久而咳則暴,亦為新咳,必新傷風食也。風則疏之,食則消之即愈矣。久咳者屬虛屬郁,有由氣虛者,有由血虛者,有由血虛火盛喘咳聲嘶者,有氣血兩虛者,有虛勞嗽痰熱渴汗者,有虛勞咳血痰喘者。有虛勞嗽一二聲無痰,夜則發熱,過則冷,睡多夢者。
有火鬱於肺,咳則有聲無痰者。有濕痰內郁,痰出則咳少止,少頃又咳者。而又有咳久傷脾,滿面生瘡者。有久咳失音者,有久咳失氣者,有久咳面目浮腫者,有久咳成勞者。有久咳經年百藥不效,余無他證,與勞嗽異者。有痰鬱火邪在中成乾咳嗽者,此證極難治,先用開劑(宜逍遙散重加桔梗),後用補陰之品。(《尊生書》)
新嗽易愈,久嗽難愈。所以難愈者,由病邪傳變而入深也。(《蒼生司命》)
外感內傷證治(不內外因諸證)外感有嗽,內傷亦有嗽,此一實一虛,治當有辨也。蓋外感之嗽,必因偶受風寒,故或為寒熱,或為氣急,或為鼻塞聲重,頭痛吐痰。邪輕者,脈亦和緩;邪甚者,脈或弦洪微數。但其素無積勞虛損等證,而陡病咳嗽者,即外感證也。若內傷之嗽,則其病來有漸,或因酒色,或因勞傷,必先有微嗽而日漸以甚。其證則或為夜熱潮熱,或為形容瘦減,或兩顴常赤,或氣短喉干。其脈輕者亦必微數,重者必細數弦緊。蓋外感之嗽其來暴,內傷之嗽其來徐。外感之嗽因於寒邪,內傷之嗽因於陰虛。外感之嗽可溫可散,其治易;內傷之嗽宜補宜和,其治難。此固其辨也。然或其脈證素弱,而忽病外感者有之;或其形體素強,而病致內傷者亦有之。此中疑似,但於病因脈色中細加權察,自有聲應可證。若或認之不真而互謬其治,則吉凶攸系不淺也,最宜慎之。(《景岳》)
外感咳嗽與陰虛咳嗽,尤宜辨晰。外感咳嗽,則聲盛而濁,先緩後急,日夜無度,痰涎稠黏而喘急。陰虛勞嗽,則聲怯而槁,先急後緩,或早甚,或暮甚,清痰少氣而喘乏也。(《醫通》)
外感以有咳嗽為輕,蓋肺氣雖郁,尚能通也。故鼻流清涕,鼻癢而嚏,喉癢而咳。若郁甚熱壅,不能上通,則鼻乾且塞,無噴嚏咳嗽之證矣。蓋郁不甚者,尚欲外散與上通;甚則不外散而內攻,不上通而下郁也。內傷以有咳嗽為重,如肝腎之火,其初止病下焦,未遽上干也。久而炎熾,乃反於肺,則病重矣。(若肺火自盛者,不在此論。)(《醫碥》)
白話文:
咳嗽這種病,是因為肺這個嬌嫩的臟器,很容易受到寒冷或燥熱的影響。雖然人參是性質平和的藥材,但最適合用於氣虛的狀況。如果肺部有熱或火氣,或是剛開始受到風邪侵襲,都應該用沙參或玄參來代替人參。所以,咳嗽並不只侷限於寒冷引起的。
咳嗽這種疾病,有新舊、虛實的差別。新發生的咳嗽,是因為肺部有實邪,如果是風邪引起的,就要用疏散的方法;如果是寒邪引起的,就要用發散的方法;如果是熱邪引起的,就要用清熱的方法;如果是火邪引起的,就要用瀉火的方法;如果是濕邪引起的,就要用除濕的方法;如果是痰引起的,就要用化痰的方法。有時候久病的人突然咳嗽,雖然生病很久了,但咳嗽卻很急促,這也算是新發生的咳嗽,一定是最近又受到風寒或飲食不當的影響。如果是風邪引起的,就用疏散的方法,如果是飲食引起的,就用消食的方法,很快就會痊癒。久咳則屬於虛證或鬱證,有因為氣虛引起的,有因為血虛引起的,有因為血虛火旺而導致喘咳、聲音沙啞的,有因為氣血兩虛引起的,有因為虛勞導致咳嗽、痰多、發熱、口渴、盜汗的,也有因為虛勞導致咳嗽、咳血、痰多、喘氣的。還有虛勞導致咳嗽只有一兩聲、沒有痰,晚上會發熱,之後又覺得冷,睡覺時容易做夢的。
有的因為火氣鬱結在肺部,咳嗽時只有聲音但沒有痰。有的因為濕痰內鬱,痰咳出來後咳嗽會稍微停止,但過一會又開始咳。還有咳嗽久了會傷到脾胃,導致滿臉長瘡的。有的久咳會導致聲音沙啞,有的久咳會導致氣虛,有的久咳會導致臉部浮腫,有的久咳會變成勞損。有的久咳多年,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,也沒有其他的症狀,和勞損引起的咳嗽不一樣。有的因為痰濕鬱積,火邪內盛,導致乾咳,這種情況非常難治療,要先用開通的藥方(例如逍遙散加重桔梗的用量),之後再用滋陰的藥物。
新發生的咳嗽比較容易治癒,久咳比較難治癒。之所以難治癒,是因為病邪不斷傳變,深入到體內。
外感和內傷都會引起咳嗽,這一個屬於實證,一個屬於虛證,治療時應該仔細辨別。外感引起的咳嗽,一定是偶然受到風寒的影響,所以會有發冷發熱、呼吸急促、鼻塞、聲音變重、頭痛、吐痰等症狀。如果病情輕微,脈象也會比較緩和;如果病情嚴重,脈象可能會呈現弦洪或微數的狀態。但如果患者平時沒有積勞虛損等情況,突然出現咳嗽,那就是外感引起的咳嗽。如果是內傷引起的咳嗽,疾病的發生是逐漸加重的,可能是因為酒色過度,也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,一定會先出現輕微的咳嗽,然後逐漸加重。症狀可能是夜間發熱、潮熱、身體消瘦、兩頰經常發紅、氣短、喉嚨乾燥。脈象輕的可能呈現微數,重的可能會呈現細數或弦緊的狀態。外感引起的咳嗽發病急促,內傷引起的咳嗽發病緩慢。外感引起的咳嗽是因為寒邪侵襲,內傷引起的咳嗽是因為陰虛。外感引起的咳嗽可以用溫散的方法治療,比較容易治癒;內傷引起的咳嗽應該用補益和調和的方法治療,比較難治癒。這是它們之間的區別。然而,有的人平時體質虛弱,突然受到外感;有的人平時體質強壯,卻因為內傷而生病。這些情況比較難以分辨,但只要仔細觀察病因、脈象和氣色,自然可以找到依據。如果辨別不清楚,導致誤治,那就會影響到病情的吉凶,所以一定要非常謹慎。
外感咳嗽和陰虛咳嗽,尤其要仔細區分。外感咳嗽的聲音比較洪亮渾濁,先緩慢後急促,白天晚上都可能會咳嗽,痰液比較濃稠,並且會喘氣急促。陰虛勞損引起的咳嗽,聲音比較虛弱沙啞,先急促後緩慢,或者早上咳嗽嚴重,或者晚上咳嗽嚴重,痰液清稀,氣短,並且會覺得喘不過氣。
外感引起的咳嗽,如果還能咳嗽出來,就表示病情比較輕,因為肺氣雖然鬱結,但還能夠疏通。所以會有流鼻涕、鼻子癢而打噴嚏、喉嚨癢而咳嗽等症狀。如果鬱結嚴重,熱邪壅塞,不能向上疏通,就會出現鼻子乾燥而且堵塞,沒有打噴嚏或咳嗽的症狀。這是因為鬱結不嚴重時,還會想要向外疏散或向上疏通;如果鬱結嚴重,就會向內攻,而無法向上疏通,反而會向下鬱積。內傷引起的咳嗽,如果開始就咳嗽,就表示病情比較嚴重,例如肝腎的火氣,一開始只在下焦,不會馬上影響到肺部。但是久了之後,火氣越來越旺盛,反而會影響到肺部,這就表示病情嚴重了。(如果肺火本身就很旺盛,則不在討論範圍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