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63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63)

1. 咳嗽

宜服洗心散,或金沸草散加黃芩,以除大熱。又有損嗽,男子因打撲負重而傷肺經,女子因勞苦用力而損肺經,此不可拘以一定之說。蓋其肺經已損,遇風亦發,遇寒亦發,遇冷亦發,遇熱亦發,當隨證而調理之。其甚者咯血或至紫黑,當用心藥去心肝間瘀血,如蘇木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當歸之類,仍灸肺喻,則飲可安矣。(《治病活法秘方》)(勞嗽見於後,又損嗽宜參瘀血嗽。

)咳嗽有風寒、痰飲、火鬱、勞嗽、肺脹。乾咳嗽難治,此係火鬱之證,乃痰鬱其火邪在中。(《丹溪》)(按:原就上半日多嗽、午後嗽、黃昏嗽、五更嗽多、陰分嗽為辨,茲不錄。)

戴云:風寒者,鼻塞聲重惡寒者是也。火者,有聲痰少而赤者是也。勞者,盜汗出,兼痰者多作寒熱。肺脹者,動則喘滿,氣急息重。痰者,嗽動便有痰聲,痰出嗽止。五者大概耳。(《鉤玄》)

夫咳之為病,有一咳即出痰者,脾濕勝而痰滑也。有連咳十數不能出痰者,肺燥勝而痰澀也。滑者宜南星、半夏、皂角灰之屬燥其脾,若利氣之劑,所當忌也。澀者宜枳殼、紫蘇、杏仁之屬利其肺,若燥肺之劑,所當忌也。(《綱目》引丹)

凡咳嗽面赤,胸腹脅常熱,惟於足乍有涼時,其脈洪者,熱痰在胸膈也,宜小陷胸湯、礞石丸之類,清膈降痰,甚而不已者,宜吐下其痰熱也。面白噴嚏,或脅急脹痛,或脈沉弦細遲而咳者,寒飲在胸腹也,宜辛熱去之。(同上)

感寒而嗽者,惡寒無汗,或身體發熱,或鼻流清涕,宜杏子湯。有熱嗽諸藥不效,竹葉石膏湯去竹葉,入粳米,少加知母,多加五味、杏仁,此必審是伏熱在上焦心肺間者可用。(《要訣》)

凡遇冬寒月則發喘嗽者,乃寒冷外持,鬱火於內,不得外泄,炎上而作喘嗽,治宜發表散外寒,利氣疏里郁。(《原理》)

火熱咳嗽,喉啞痰濃,或大便秘結者,涼膈散加桔梗。(《醫通》)

新久虛實,肺主於氣,候皮毛。人有運動勞役,其氣外泄,腠理則開,因乘風取涼,冷氣卒傷於肺,即發成嗽,故為暴氣嗽,其狀嗽甚而少涎沫。久咳嗽者,是肺極虛故也,肺既極虛,氣還乘之,故連年積月久不瘥。夫氣久逆不下,則變身面皆腫滿,表裡虛氣往來乘之故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經年累月,久嗽不已,服藥不瘥,余無他證,卻與勞嗽不同,宜三拗湯,仍佐以青金丹。有暴嗽服諸藥不效者,或教之生料鹿茸丸、大菟絲子丸方愈,此乃腎虛所致,有本有標,卻不可以其暴嗽而疑遽補之非。然所以易愈者,亦覺之早故也。(《要訣》)

新咳有痰者外感,隨時解散;無痰者便是火熱,只宜清之。久咳有痰者,燥脾化痰;無痰者,清金降火。蓋外感久則鬱熱,內傷久則火炎,俱宜開鬱潤燥。其間有七情氣逆者,則以枳殼、香附順氣為先。停水宿食者,則以南星、檳榔分導為要。氣血虛者,補之斂之。苟不治本而浪用兜鈴、粟殼澀劑,反致纏綿。

白話文:

咳嗽適合服用洗心散,或是金沸草散加上黃芩,來清除體內過多的熱。還有一種因損傷造成的咳嗽,男性是因為跌打損傷或搬重物傷到肺經,女性則是因為勞累過度傷到肺經,這種情況不能用固定的方法來治療。因為肺經已經受損,遇到風、寒、冷、熱都會引發咳嗽,應該根據不同的症狀來調理。如果病情嚴重,咳出的痰可能帶血,甚至呈現紫黑色,這時應該用心藥來去除心肝之間的瘀血,像是蘇木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當歸之類的藥材,同時可以灸肺俞穴,這樣咳嗽就會好轉。(關於勞嗽的情況會在後面說明,另外損傷引起的咳嗽,應該參考瘀血咳嗽的治療方法。)

咳嗽的原因有風寒、痰飲、火熱鬱結、勞累、肺脹等幾種。乾咳很難治療,這屬於火熱鬱結的症狀,是痰阻礙了火邪在體內。 (這裡省略了關於上半天咳嗽、午後咳嗽、黃昏咳嗽、五更咳嗽、陰分咳嗽的辨別。)

戴氏說:風寒引起的咳嗽,會鼻塞、聲音沙啞、怕冷。火熱引起的咳嗽,會有聲音、痰少且痰色偏紅。勞累引起的咳嗽,會盜汗,常常伴隨寒熱症狀。肺脹引起的咳嗽,動一下就會喘、胸悶、呼吸急促。痰引起的咳嗽,咳嗽時會有痰聲,痰出來咳嗽就停止。以上是咳嗽的五種大概情況。

咳嗽這個病,有一咳就咳出痰的,這是因為脾濕過盛,痰很滑膩。有一連咳十幾聲都咳不出痰的,這是因為肺燥過盛,痰很黏膩。痰滑膩的,適合用南星、半夏、皂角灰之類的藥來燥濕脾胃,而要避免使用利氣的藥物。痰黏膩的,適合用枳殼、紫蘇、杏仁之類的藥來宣通肺氣,而要避免使用燥肺的藥物。

凡是咳嗽時臉色發紅,胸腹和脅肋常常發熱,只有腳偶爾會感到涼,而且脈象洪大的,表示是熱痰積在胸膈部位,適合使用小陷胸湯、礞石丸之類的藥,來清除胸膈的熱痰,如果病情很嚴重,無法停止咳嗽,就應該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來排出痰熱。咳嗽時臉色蒼白、打噴嚏、或者脅肋脹痛、脈象沉弦細而遲的,表示是寒飲積在胸腹部位,適合用辛熱的藥物來驅除寒飲。

因為感受風寒而引起的咳嗽,會怕冷、沒有汗、或是身體發熱、流清鼻涕,適合使用杏子湯。如果有熱咳,吃了各種藥都沒有效果,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,去掉竹葉,加入粳米,少量加入知母,多加入五味子和杏仁,這一定是伏藏在心肺之間的熱,才可以使用這個藥方。

凡是遇到冬天寒冷季節就開始氣喘咳嗽的,是因為寒冷阻擋了體表,使得體內的火熱無法向外散發,向上衝擊導致氣喘咳嗽,治療上應該發散體表的寒氣,疏通體內的鬱熱。

因為火熱引起的咳嗽,喉嚨沙啞、痰濃稠、或是大便秘結,可以使用涼膈散加上桔梗來治療。

無論咳嗽是新的還是舊的、是虛證還是實證,肺主要掌管氣,與皮膚毛孔相連。如果人們勞動過度,氣會向外散發,導致毛孔張開,這時如果受風著涼,寒氣就會侵襲肺部,引起突然發作的咳嗽,這種咳嗽會咳得很厲害,但痰不多。長期的咳嗽,是因為肺部過於虛弱。肺氣虛弱後,氣還會向上衝擊,所以會持續很久都無法痊癒。如果氣一直向上逆行,無法下降,就會導致全身浮腫,這是因為身體內外虛弱之氣互相衝擊導致的。

長年累月的咳嗽,吃藥都無法痊癒,而且沒有其他症狀,和勞累引起的咳嗽又不同,適合使用三拗湯,同時可以輔助使用青金丹。如果有突然發作的咳嗽,吃各種藥都沒有效果,可以教病人服用生料鹿茸丸或大菟絲子丸,這樣就會好轉,這屬於腎虛引起的咳嗽,有根本原因和表象症狀,不能因為是突然發作的咳嗽就懷疑不應該補腎。之所以容易痊癒,也是因為發現得早。

新發生的咳嗽,如果有痰,是外感引起的,應該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解散外邪。如果沒有痰,就是火熱引起的,適合清熱。長期的咳嗽,如果有痰,應該燥濕健脾化痰。如果沒有痰,應該清肺降火。外感引起的咳嗽,久了會產生鬱熱,內傷引起的咳嗽,久了會產生火熱,都適合疏通鬱滯,滋潤乾燥。如果因為情緒不佳導致氣逆的,應該先用枳殼、香附來順氣。如果因為停滯水濕或宿食的,應該用南星、檳榔來分導。如果是氣血虛弱的,應該補氣血。如果沒有對症治療,反而濫用兜鈴、粟殼等澀劑,反而會導致病情纏綿不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