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27)
臟腑類 (127)
1. 膈噎
治噎食方。
皮硝(三錢飛過),孩兒茶(一錢),麝香(五分)
上為細末,作三服,黃酒送下,永除根不發。(《回春》)
治噎膈方。
新石灰(三錢),大黃(一錢)
黃酒一鍾,煎去渣,服酒。(同上)
神仙奪命丹,專治噎食。
烏梅(十三個水浸去核),硇砂(二錢),雄黃(二錢),乳香(一錢),百草霜(五錢),綠豆,黑豆(各四十九粒)
上將烏梅杵爛,前藥並豆為末,入梅再搗和勻,丸如彈子大,以乳香少加硃砂為衣,陰乾,每服一丸,空心含化,待藥盡,烙熱餅一個,劈破,入熱茶泡食之,無礙為驗。過三、五日,依法再服一丸,即愈。極有神效。(《心法附余》)《普濟良方》不用硇砂,用硼砂,名二豆回生丹,日此古今第一回春。
治氣膈痹症。
阿魏,木香,沉香(各一分),五靈脂(五分)
共為末,黃狗貼(當膽)一個,入藥陰七日,取出研細末,每服五分,薑汁送下。(《萬應》)(按:《和劑》有撞氣阿魏丸,其方稍涉繁雜,仍不錄。)
神效噎食方。
紫金丹(杵爛,按:此蓋治黃腫方),核桃,杏仁(麩炒),穿山甲(土炒各一分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棗子大,口含化約分七分,三分米湯化下,病從大便而下,如硬即以手取下,次服溫粥半碗,忌一切葷腥發物。(同上)
行血諸方,凡噎膈有積血者,用桃仁承氣湯為丸,食後酒送下五十丸,隔一日服一次,十次,其藥韭汁糊丸。(《捷法》)
滋血潤腸湯,治血枯及死血在膈,飲食不下,大便結燥。
當歸(酒洗三錢),芍藥(煨),生地黃(各一錢半),紅花(酒洗),桃仁(去皮尖炒各一錢),大黃(酒煨二錢),枳殼(麩炒一錢)
水一鍾半,煎七分,入韭菜汁半酒盞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(宜與後潤血湯參。)
牡丹煎,治婦人血膈。
牡丹皮,苦參,貝母(去心),玄胡索,白芍藥
上等分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、二十丸,米飲吞下,無時候。(《婦人良方》)
韭汁飲。
生韭汁,醇酒(等分),每服二合,日二。
血噎膈者,此方主之。血噎膈者,或因跌撲,或因大怒,血積胸膈,久久凝結,令人妨礙飲食,得熱則寬,得寒則痛是也。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結,佐以醇酒,行其勢也。(《方考》)
《方脈正宗》治膈噎不通,飲食不下,用韭菜汁一碗,和茯苓末四兩,作細丸,綠豆大,每服一錢,白湯吞下。(《匯言》)
草靈丹。
五靈脂(薑汁煮透),甘草(燒酒煮透)
焙乾為末,每服五分,置掌中,用舌舐下,此方治膈氣、反胃、嘔吐、梅核氣及胃脘疼痛,效。(《赤水》)
夫病有不現經論之異證,則其治亦必有不由繩墨之異法。如王御九仲君,因驚恐受病,時方晚膳,即兀兀欲吐而不得出,遂絕粒不食而起居自如。半月以來,醫禱不靈,舉家無措。向後醇酒膏粱。略無阻礙,惟是穀氣毫不可犯,犯之輒嘔。吳中名師,從未有一識其為何病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噎食的藥方
- 將皮硝(三錢,要飛過,即處理過)、孩兒茶(一錢)、麝香(五分)磨成細末,分成三份,用黃酒送服,可以永遠去除病根,不再復發。
- 將新石灰(三錢)、大黃(一錢)加入黃酒一鍾,煎煮後濾掉藥渣,喝藥酒。
- 「神仙奪命丹」,專門治療噎食: 將烏梅(十三個,用水浸泡後去核)搗爛,加入硇砂(二錢)、雄黃(二錢)、乳香(一錢)、百草霜(五錢)、綠豆、黑豆(各四十九粒)一起磨成細末,再與搗爛的烏梅混合均勻,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,外層用少量乳香和硃砂包裹,陰乾。每次服用一顆,空腹含在口中,待藥丸溶化後,吃一塊烙熱的餅,掰開後泡在熱茶中食用,如果沒有任何阻礙,就表示有效。隔三五天,再依法服用一顆,就會痊癒,效果非常好。另一種說法,「普濟良方」中不用硇砂,改用硼砂,稱為「二豆回生丹」,據說是古今第一的回春妙藥。
治療氣膈痹症的藥方
- 將阿魏、木香、沉香(各一分)、五靈脂(五分)磨成細末,放入黃狗膽一個中,陰乾七天,取出後再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五分,用薑汁送服。
極其有效的噎食藥方
- 將紫金丹(搗爛,這原本是治療黃腫的藥方)、核桃、杏仁(用麩皮炒過)、穿山甲(用土炒過,各一分)磨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棗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含化七分,剩下的三分用米湯化開喝下。病會從大便排出,如果大便太硬,就用手取出,然後喝半碗溫粥,禁吃所有葷腥和會引發疾病的食物。
活血化瘀的藥方
- 凡是噎膈有積血的,用桃仁承氣湯製成藥丸,飯後用酒送服五十丸,隔一天服用一次,共服用十次。此藥用韭菜汁糊成丸。
滋養血液潤滑腸道的藥方
- 治療因血枯和死血積在膈膜,導致飲食不下、大便乾結:用當歸(用酒洗過三錢)、芍藥(煨過)、生地黃(各一錢半)、紅花(用酒洗過)、桃仁(去皮尖炒過,各一錢)、大黃(用酒煨過二錢)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一錢),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,加入半酒盞韭菜汁,飯前服用。
牡丹煎
- 治療婦女血膈:將牡丹皮、苦參、貝母(去心)、玄胡索、白芍藥等分為細末,用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,不限時間。
韭汁飲
- 用生韭菜汁和純酒等量混合,每次服用二合,一天服用兩次。專治血噎膈。血噎膈的成因,可能是跌倒撞傷,或是大怒所致,導致胸膈積血,久而久之凝結,使人飲食困難,遇熱時症狀會緩解,遇冷時會疼痛。生韭菜汁可以化解積血,加上純酒,能加速藥效運行。
《方脈正宗》
- 治療膈噎不通、飲食不下:用一碗韭菜汁,加入茯苓粉四兩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錢,用白開水吞服。
草靈丹
- 將五靈脂(用薑汁煮透)、甘草(用燒酒煮透)烘乾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分,放在手掌中,用舌頭舔食。此方可治膈氣、反胃、嘔吐、梅核氣和胃脘疼痛,效果良好。
醫案
- 有些疾病的症狀沒有記載在經典醫書中,因此治療方法也必須是不同尋常的。例如,王御九仲君因驚嚇生病,在晚飯時,突然想吐卻吐不出來,於是停止進食,但日常起居卻正常。半個月以來,求醫無效,全家束手無策。奇怪的是,他吃醇酒和膏粱厚味等食物,沒有任何阻礙,唯獨對穀物一點都不能碰,只要吃了就會嘔吐。吳中的名醫,從沒有人能知道他到底是什麼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