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26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26)

1. 膈噎

噎膈反胃,《鄧才清興》用北庭砂二錢,水和蕎麥麵包之,煅焦待冷,取中間濕者焙乾一錢,入檳榔二錢,丁香二個研勻,每服七釐,燒酒送下,日三服,愈即止,後吃白粥半月,仍服助胃丸藥。(《本草綱目》)

治氣膈,脾胃久冷,心腹痞滿,吃食無味,面色萎黃,沉香丸方。

沉香(半兩),丁香(半兩),木香(半兩),檳榔(半兩),桂心(一兩),訶黎勒皮(一兩),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肉豆蔻(半兩去殼),麝香(一分細研)

上件藥搗羅為末,入麝香研勻,煉蜜和搗三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不計時候,以薑棗湯嚼下十丸。(《聖惠》)

治五膈氣,大黃丸方。

川大黃(銼碎微炒),訶黎勒(煨用皮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搗羅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以溫水下二十丸,以微利為度。(同上)

人參利膈丸,治胸中不利,痰嗽喘滿,利脾胃壅滯,調大便秘利,推陳致新,消飲進食。

藿香(一錢半),當歸(三錢),木香,檳榔(各二錢半),人參(三錢)甘草(炙五錢),厚朴(薑製二兩),枳實(五錢),大黃(酒浸焙一兩)

上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湯送下,此治膈氣之聖藥也。一方,湯浸𩚫餅丸,亦可。(《寶鑑》)

治膈弟(此訛字),男婦五膈十噎,酒肉氣積等症,並心氣疼痛。一服見效,服久飲食如舊,後服十四味建中湯,勿服別藥。

木香,砂仁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,三稜,蓬朮,檳榔,大黃(各二兩),俱生用

上為細末,人實者服二錢五分,虛小者服二錢,空心無根井水調下,行三四次,痰氣即自下之,忌生冷酒食麵食硬物之類。(《萬應集》)

治五膈氣,喘促,腹脅脹滿,胸膈不快,痰逆噁心,不思飲食,萊菔木香散方。

萊菔子(二兩),粟米(一兩半),陳橘皮(湯浸去白焙一兩),巴豆(肥大者三十枚,去皮,於瓦石器內,與上三味同炒,候藥焦黑色,揀去巴豆不用。),木香(一分)

上五味搗羅為散,用煮萊菔湯調下二錢匕。或以生薑汁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萊菔湯下十五丸,亦得。(《聖濟》)

八釐散(秘傳),治膈噎神方,不問老幼,並皆治之,其效如響。但病人神昏氣短體弱臨危者,亦當慎之。

當歸(頭身尾俱用),大黃,硼砂(透明者用),沉香,廣木香,丁香(小者佳。以上諸藥,日中曝乾,如無日色,以微火烘乾。),巴豆(連大殼微炒焦色,去殼,將米子再炒黃色,用紙研去油,各五分。)

上共為末,各淨稱五分和勻,貯瓷罐內,每服八釐,用米燒酒熱服。行二三次,用冷粥補住。必須察穢物淨否,方可用補。如補早恐穢物不淨,難取捷效。如補遲恐便數太多,有傷元氣。此在用藥者,合宜消息。服此之後,宜健脾養胃,如八物養榮丸、參苓白朮散俱效。(《醫匯》)

白話文:

膈噎

噎膈反胃,用北庭砂二錢,用水和蕎麥麵包起來,用火燒到焦,放涼後取出中間濕潤的部分,烘乾一錢,加入檳榔二錢、丁香二個,一起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七釐,用燒酒送服,一天三次,病好就停止服用。之後吃白粥半個月,再服用幫助腸胃的藥丸。(出自《本草綱目》)

治療氣滯引起的膈症,因為脾胃長期虛寒,導致心腹脹滿,食慾不振,面色萎黃。用沉香丸這個藥方。

藥方組成:沉香、丁香、木香、檳榔各半兩,桂心一兩,訶黎勒皮一兩,川大黃半兩(切碎稍微炒過),肉豆蔻半兩(去殼),麝香一分(研磨細粉)。

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攪拌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打三四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拘泥於服用時間,用生薑紅棗湯送服十顆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治療五種膈症,用大黃丸這個藥方。

藥方組成:川大黃(切碎稍微炒過)、訶黎勒(煨過,用皮),各半兩。

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用溫水送服二十顆,以稍微腹瀉為度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人參利膈丸,治療胸悶不暢、痰多咳嗽氣喘、脾胃壅滯、大便秘結等症狀,可以促進新陳代謝、幫助消化。

藥方組成:藿香一錢半,當歸三錢,木香、檳榔各二錢半,人參三錢,甘草(炙)五錢,厚朴(用薑汁製過)二兩,枳實五錢,大黃(用酒浸泡後烘乾)一兩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滴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顆,飯後用溫開水送服。這是治療膈症的特效藥。另外,也可以用湯浸泡的餅做成藥丸。(出自《寶鑑》)

治療膈症(可能是「膈弟」的錯誤寫法),不論男女,包括五種膈症、十種噎症,因飲酒吃肉造成的氣積等症狀,以及心氣疼痛。服用一次就能見效,長期服用可以恢復正常飲食。之後服用十四味建中湯,不要服用其他藥物。

藥方組成:木香、砂仁各五分,甘草三分,三稜、蓬朮、檳榔、大黃各二兩,全部使用生的藥材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體質強壯的人服用二錢五分,體質虛弱的人服用二錢。空腹時用沒有接觸過地的井水調服,服用三四次後,痰氣就會自行排出。忌吃生冷食物、酒、麵食等難以消化的食物。(出自《萬應集》)

治療五種膈症,包括喘息急促、腹部和脅肋脹滿、胸膈不適、痰多噁心、食慾不振,用萊菔木香散這個藥方。

藥方組成:萊菔子二兩,粟米一兩半,陳皮(用湯浸泡後去掉白色部分烘乾)一兩,巴豆(選擇肥大的三十個,去皮,與上述三味藥材在瓦器中一同炒,等到藥材焦黑,揀去巴豆不用),木香一分。

將上述五味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,用煮萊菔子的水調服二錢。或者用生薑汁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用萊菔湯送服十五顆也可以。(出自《聖濟》)

八釐散(秘傳),治療噎膈的神奇藥方,無論老少都可以使用,效果非常顯著。但是病人如果神志不清、氣短體弱,生命垂危的時候,應該謹慎使用。

藥方組成:當歸(頭、身、尾都用),大黃,硼砂(用透明的),沉香,廣木香,丁香(小的比較好。以上藥材都在太陽下曬乾,如果沒有太陽,就用微火烘乾),巴豆(連同大殼稍微炒到焦黃色,去掉外殼,將裡面的米子再次炒至黃色,用紙吸去油脂,以上藥材各五分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種藥材都取淨重五分混合均勻,裝入瓷罐中。每次服用八釐,用熱米酒送服。服用後排泄二三次,用冷的粥來補充體力。必須觀察到穢物完全排乾淨,才能開始進補。如果太早進補,擔心穢物沒有排乾淨,難以快速見效;如果太晚進補,擔心排泄次數過多,會損傷元氣。這需要用藥者根據情況酌情處理。服用此藥之後,應該健脾養胃,可以使用八物養榮丸、參苓白朮散等藥方。(出自《醫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