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20)
臟腑類 (120)
1. 膈噎
脈候,戴云:翻胃(按:上文曰:翻胃即膈噎)有四:血虛,氣虛,有熱,有痰。血虛者,脈必數而無力。氣虛者,脈必緩而無力。有熱者,脈數而有力。有痰者,脈滑數。二者可治。(《鉤玄》)
氣噎其脈緩澀,食噎其脈短澀。(《奇效》)
脈緊而芤,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,其人則噎。然多有至死脈不變者,以胃中痰飲濕熱膠固,脈常和軟,然細察之,必兼弦象也。(《醫通》)
脈見微弱緩滑者,可治;若澀數細數沉澀,及尺膚枯澀者,不治。(《百問》)
脈浮緩而滑,沉緩而長,皆可治;弦澀短小,為難醫。(《時方妙用》)
脈空虛及兼歇至者,俱不可治。(《繩墨》)
虛實,噎膈之病,有虛有實。實者,或痰或血,附著胃脘,與氣相搏,翳膜外裹,或復吐出,膈氣暫寬,旋覆如初。虛者,津枯不澤,氣少不充,胃脘乾癟,食澀不下。虛者潤養,實者疏瀹,不可不辨也。(《金匱翼》)
證有數等,氣噎膈者,深師七氣湯主之(方出《千金》,凡十二味)。血噎膈者,韭汁飲主之。痰噎膈者,栝蔞實丸主之(用蔞仁、枳殼、半夏、桔梗)。火噎膈者,回令丸主之。食噎膈者,食鬱越鞠丸主之。(《醫方考》)(宜與治例中《微義》文相參。)
噎分五種:有氣滯者,有血瘀者,有火炎者,有痰凝者,有食積者。雖分五種,總歸七情之變。由氣鬱為火,火旺血枯,津液成痰,痰壅而食不化也。(《匯補》)
膈有酒膈、氣膈、蟲膈、勞膈之別。酒膈者,脾胃為酒所傷,精液枯竭。氣膈者,惱怒太過,肝木乘脾。蟲膈者,好食煎炒香味,爍散其津液,以致生蟲。勞膈者,或飲食不知節,有傷中宮之土,或房事太過,不生土。(《醫學指要》)
酒毒,好酒之徒患此者,必是頑痰。蓋酒能發火,火能生痰,痰因火煎,膠結不開,阻塞道路,水飲下咽,亦覺痛澀。若以血槁治,投當歸、地黃等藥,血未必潤,反助其痰,病何由愈。若黑瘦之人,真陰素虛,常覺內熱,又不嗜酒,或過服香燥熱藥者,當以血槁治。(《訂補指掌》)
酒客多噎膈,飲熱酒者尤多。以熱傷津液,咽管幹澀(觀其口舌乾澀可知),食不得入也。(《醫碥》)
死血有痰(宜與後行血諸方相參。)凡食下有礙,覺屈曲而下,微作痛,此必有死血有痰然也,宜竹瀝薑汁入藥服。(《醫統》)(按:《六要》舉此證曰:用前膏子藥潤補之,後以代抵當丸下之。蓋膏子言韭汁、牛乳、生薑搗汁和勻。又《原病集》處以潤血湯,見滋陰方中。)
一男子壯年,食後必吐出數口,卻不盡出,膈上時作聲,面色如平人。知其為病,不在脾胃,而在膈間。問其得病之由,乃因大怒未止,輒啜谷,即其時有此證料之,以怒甚則血菀於上,積在膈間,有礙氣之升降,津液因聚為痰為飲,與氣相搏而動,故作聲也。用二陳湯加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,服二日,以瓜蒂散酸漿吐之,再一日又吐,痰中見血一盞,次日復吐,見血一鍾,其病即愈。
白話文:
脈象診斷
戴氏說:「翻胃(也就是膈噎)有四種情況:血虛、氣虛、有熱、有痰。血虛的脈象一定是快而無力;氣虛的脈象一定是慢而無力;有熱的脈象是快而有力;有痰的脈象是滑數。這四種情況中,血虛和氣虛的可以治療。」
氣噎的脈象是緩而澀,食噎的脈象是短而澀。
如果脈象呈現緊而中間空虛,緊代表寒,空虛代表虛,虛寒互相搏擊,脈象會變成陰結而遲緩,這個人就會發生噎膈。然而,很多人到了臨死時脈象都沒有變化,這是因為胃中痰飲濕熱膠著固結,脈象常常平和軟弱,但是仔細觀察,一定會兼有弦的脈象。
脈象呈現微弱、緩慢、滑潤的,可以治療;如果脈象是澀、數、細數、沉澀,以及尺部皮膚乾枯澀滯的,就難以治療。
脈象浮緩而滑,沉緩而長的,都可以治療;如果脈象弦澀短小,就難以醫治。
脈象空虛,而且兼有間歇的,都無法治療。
虛實辨證
噎膈這種病,有虛證也有實證。實證是因為痰或血附著在胃脘,與氣相搏擊,外邊被一層翳膜包裹,有時會吐出來,膈氣暫時寬鬆,但很快又恢復原狀。虛證是因為津液枯竭不滋潤,氣不足而不能充盈,胃脘乾癟,食物難以下嚥。虛證要用滋潤的方式來養護,實證要用疏通的方式來治療,這點必須要辨別清楚。
病症分類
氣噎膈,用深師七氣湯來治療。血噎膈,用韭汁飲來治療。痰噎膈,用栝蔞實丸來治療(成分是栝蔞仁、枳殼、半夏、桔梗)。火噎膈,用回令丸來治療。食噎膈,用食鬱越鞠丸來治療。
噎膈分為五種:氣滯、血瘀、火炎、痰凝、食積。雖然分為五種,但總歸是七情變化所導致的。由於氣鬱化為火,火旺導致血枯,津液凝結成痰,痰堵塞而導致食物不能消化。
膈病有酒膈、氣膈、蟲膈、勞膈的區別。酒膈是由於脾胃被酒所傷,精液枯竭;氣膈是因為過度惱怒,肝木剋制脾土;蟲膈是因為喜歡吃煎炒香辣的食物,損耗津液導致生蟲;勞膈是因為飲食不知節制,損傷中焦脾土,或者房事過度,導致脾土不生化。
酒毒
喜歡喝酒的人如果患上這種病,一定是頑固的痰。因為酒會生火,火會生痰,痰被火煎熬,膠結在一起難以化開,阻塞了通道,喝水吞嚥都會覺得疼痛澀滯。如果用治療血枯的方法,用當歸、地黃等藥,血未必能夠滋潤,反而會助長痰,病怎麼能好呢?如果是有的人很瘦弱,真陰本來就虛,常常覺得內熱,又不喜歡喝酒,或是過度服用溫燥的藥物,就應該用治療血枯的方法來醫治。
嗜酒的人容易得噎膈,尤其是喝熱酒的人更容易。因為熱酒會損傷津液,導致咽喉乾澀(可以觀察他們的口舌乾澀),食物無法吞嚥。
死血與痰
如果食物吞下時感覺阻礙,覺得彎曲著往下走,而且微微作痛,這一定是有死血和痰的緣故。應該用竹瀝、薑汁入藥服用。
曾經有一個男子,正值壯年,每次飯後都會吐出幾口食物,但又吐不乾淨,膈部經常發出聲音,面色和正常人一樣。知道他的病不在脾胃,而是在膈間。問他得病的原因,是因為大怒之後沒有平靜,就馬上進食,就在那時發病。推測是因為大怒導致血積在膈部,妨礙了氣的升降,津液因此聚集成了痰和飲,與氣相搏擊而發出聲音。用二陳湯加香附、韭汁、萊菔子,服用了兩天,再用瓜蒂散、酸漿催吐,又吐了一天,痰中帶出一杯血,第二天又吐,帶出血一盅,病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