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09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09)

1. 噫醋(吐酸)

凡此三者,其在上中二脘者,則無非脾胃虛寒、不能運化之病,治此者非溫不可。其在下脘偶出者,則寒熱俱有,但當因證以治其嘔吐,嘔吐止則酸苦無從見矣。(《景岳》)

病變翻胃膈噎,吞酸,小疾也,然可暫而不可久。或以疾小而忽之,此不知其翻胃之漸也(《匯補》作膈噎反胃之漸也)。語曰:毫末不斫,將尋斧柯。是故慎之。(《方考》)(按:《百問》亦曰:吐酸日久,漸成翻胃。)

族妹經不行者八十日,每飲食入腹,即疼痛,必盡吐出乃止,居常亦吐酸水,上焦熱,下焦寒,大便半月始一行,食飲不進者四十日,六脈皆數,左滑右軟弱。妹能事者,以其夫多病,且不諳世故,由是悒悒,病從思慮而得,恐成膈症。今大便燥結,吐酸,乃膈之徵,急宜拂慮,庶藥有功。

先與丁靈丸(按:此當是香靈丸,用丁香、辰砂、五靈脂,用狗膽汁或豬膽汁丸)一粒而吐止。繼用溫膽湯加薑、連,痛吐全安。改以二陳湯加香附,條芩、山梔仁、丹參、砂仁,調理兩月,經行,大便始潤而膈症斯不作矣。(《赤水》)

溫中消導諸方(溫利),治噫酢咽方。(《千金》)(按:即吳茱萸湯)《醫心》:《醫門方》於本方加橘皮。

《廣濟》療常吐酸水,脾胃中冷,茯苓湯方。

茯苓(十二分),橘皮(十二分),白朮(八分),人參(六分),桂心(六分),甘草(八分炙),紫蘇(十分),生薑(十二分),檳榔(七枚)

上九味切,以水九升,煮取二升半,絞去滓,分溫三服,每服如人行七八里。未好瘥,三兩日更服一劑,老少取微利。(《外臺》)

又療嘔吐酸水,結氣築心,白朮散方。

白朮(八分),茯苓(八分),吳茱萸(四分),橘皮(六分),蓽茇(四分),厚朴(八分炙),檳榔(十分),人參(六分),大黃(十分)

上九味搗篩為散,空腹煮薑棗湯服方寸匕,日二服,漸加至二匕半。覺熱,服少飲食三兩口壓之。(同上)又療吐酸水,每食則變作醋水吐出,檳榔散,於本方去白朮、吳茱萸、厚朴、大黃,平晨空腹,取生薑五大兩合皮搗,絞取汁,溫,內散方寸匕,搗調,頓服之,日一服,漸加至一匕半。

《延年》增損承氣丸,療胸脅支滿,背上時有一答熱則痛,腹脹多噫,醋嚥氣逆,兩脅滿,並主之方。

前胡(七分),枳實(七分炙),桂心(五分),乾薑(五分),吳茱萸(五分),茯苓(四分),芍藥(六分),厚朴(十分炙),橘皮(十分),大黃(七分),杏仁(七十枚去皮尖)

上十一味搗篩為末,納杏仁脂中研調篩,度蜜和丸,每服食後少時,酒飲任性,初服七丸如梧子,以氣宣下泄為度。(同上)

治上氣冷氣,噫醋吞酸,吐沫嘔逆,不思飲食,半夏丸方。

白話文:

噫醋(吐酸)

基本上,吐酸如果發生在上腹部或中腹部,多半是脾胃虛寒,消化功能不良的問題,治療方向必須以溫補為主。若是偶爾發生在下腹部,則可能是寒熱夾雜,應該根據具體症狀來治療嘔吐,嘔吐停止了,酸苦的感覺自然就會消失。

吐酸、翻胃,雖然是小毛病,但不能輕忽,因為可能會變成嚴重的翻胃,就像俗話說的:「小樹苗不砍,以後長成大樹就難處理了。」所以要謹慎對待。有人也說,吐酸久了,會慢慢變成翻胃。

我族妹停經八十天,每次吃東西就肚子痛,一定要全部吐出來才舒服。平常也常常吐酸水,上身覺得熱,下身卻覺得冷,大便要半個月才一次。已經四十天吃不下東西,脈象又快又數,左手脈滑,右手脈軟弱。我妹是個能幹的人,但因為她丈夫多病,又不諳世事,所以她心情鬱悶,生病應該是思慮過多引起的,擔心會變成食道方面的問題。現在大便乾燥,又吐酸,是食道疾病的徵兆,必須盡快放下憂慮,藥物治療才有效。

我先給她吃了丁靈丸(可能是香靈丸,用丁香、辰砂、五靈脂,用狗膽汁或豬膽汁做成藥丸)一粒,就止住嘔吐。接著用溫膽湯加上薑和黃連,疼痛和嘔吐都好了。之後改用二陳湯加上香附、黃芩、山梔仁、丹參、砂仁,調理了兩個月,月經來了,大便也變順暢,食道方面的問題就沒再發生。

有些溫熱、幫助消化的藥方,可以治療吐酸,例如吳茱萸湯(書中說,醫門方有在此方加入橘皮的)。

廣濟方記載,有一種茯苓湯可以治療常常吐酸水、脾胃虛冷的症狀:茯苓、橘皮、白朮、人參、桂心、炙甘草、紫蘇、生薑、檳榔。把這些藥材切好,加水煮過濾,分成三次溫服。如果沒好,隔幾天再吃一劑,老少皆宜,吃到稍微腹瀉就可以。

另外,還有一個白朮散,可以治療嘔吐酸水、胸悶氣結的症狀:白朮、茯苓、吳茱萸、橘皮、蓽茇、炙厚朴、檳榔、人參、大黃。把這些藥材磨成粉,空腹時用薑棗湯沖服,一天兩次,慢慢增加用量。如果覺得身體發熱,可以稍微吃點東西壓制。

還有一種檳榔散,可以治療每次吃飯就變成醋水吐出來的情況。這個方子是在白朮散的基礎上,去掉了白朮、吳茱萸、厚朴、大黃。早上空腹時,取五大兩的生薑連皮搗碎,擠出汁,溫熱後加入藥粉,攪拌後立刻喝下,一天一次,慢慢增加用量。

延年增損承氣丸,可以治療胸脅脹滿,背部有時發熱疼痛,肚子脹,常常打嗝,吞酸、氣往上衝,兩脅脹滿等症狀。這個方子的藥材有前胡、枳實、桂心、乾薑、吳茱萸、茯苓、芍藥、炙厚朴、橘皮、大黃、杏仁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,加入杏仁脂一起研磨,再用蜜做成藥丸,飯後服用,可以配點酒,開始吃七顆,之後根據身體情況調整,以能排氣、排便為準。

另外,半夏丸可以治療上氣冷氣,打嗝、吐酸水、嘔吐、不想吃東西等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