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98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98)

1. 胃反

《斗門方》治翻胃,用附子一個最大者,坐於磚上,四面著火漸逼,淬入生薑自然汁中,又依前火逼干,復淬之,約生薑汁可盡半碗許,搗羅為末,用粟米飲下一錢,不過三服瘥。(《本草》)(《本事》名附子散。)治患痼冷反胃,嘔噦不下食方。附子三分,生薑一升,水入二合。

上切附子如豆許大,入薑汁中,煎令汁盡,更入蜜一合,搗一千杵,丸如梧桐子大,不計時候,以生薑湯下二十丸,漸加至三十丸。(《聖惠》)

治翻胃嘔吐,黃附丸。

附子(炮去皮臍尖)

上為末糊丸,如梧桐子大,以大黃為衣,每服十丸,溫水下。(《家寶》)

附子五苓散,治翻胃吐食。

大附子(一隻取空入五苓散在內炮熟)

上為細末,用薑湯下,何元壽方。(《朱氏》)

尤,脈緩右關弦,知飢惡食,食入即吐,肢浮便溏,溺少不渴飲,此胃陽衰微,開合之機已廢,老年噎格反胃,乃大症也。

人參,茯苓,淡附子,淡乾薑,炒粳米,薑汁(《臨證指南》)

茱萸丸,孫生傳曰:年深膈氣翻胃,飲食之物至晚皆吐出,悉皆生存不化,膈上常有痰涎,時時嘔血,胸中多酸水,吐清水無時,日漸羸,腹中痛楚,時復冷滑,或即閉結,候狀不可盡述。自患此疾六年,日可吐及五、七度,百方無驗。因遇此法,服及兩月,諸疾悉瘥。

吳茱萸(三分瓦上出油),胡椒,人參,當歸(各五錢),甘草(半兩,一半生,一半紙裹五、七重,醋浸令透,火內慢煨,干又浸,如此七遍。),半夏(一兩,用姜四兩研汁,入砂罐子內,用薑汁、並水煮,候破,看存二分白心,取半夏研為膏子。),白礬(半兩炒乾存性一分)

上為末,半夏膏丸,如稍硬,添薑汁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桑柳條各三十莖,銀器內煎湯吞下,日三服。忌諸毒物,惟可食油豬胰脾軟飯。此孫生自敘如此。(《蘇沈》)

治翻胃,丁香一兩為末,煉滷梅取肉,以丁香末為膏,含化即愈。(《袖珍》)(又有生薑、蕎麥麵、丁香方,當閱。)

清中諸方,治胃反,食即吐出,上氣方。

蘆根,茅根(各二兩細切)

上二味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頓服之,得下良。(《千金》)

包(六十),胸脘痞悶噯逆,三四日必嘔吐黏膩或黃綠水液,此屬反胃,六旬之年,是亦重病。

川連,半夏,枳實,鬱金,竹茹,薑汁(《臨證指南》)

疏里諸方,華佗治胃反,胃反為病,朝食暮吐,心下堅如杯升,往來寒熱,吐逆不下食,此為關上寒澼所作,將成肺痿,治之方。

真珠,雄黃,丹砂(各三兩),朴硝(五兩),乾薑(十累)

上五味末之蜜丸,先食服,如梧子三丸。若小煩者,飲水即解,然無所忌,神良無比。一方用桂心一兩。(《千金》)

白話文:

《斗門方》:

治療翻胃,取一個最大的附子,放在磚頭上,四周點火慢慢烘烤,然後快速放入新鮮薑汁中浸泡,接著再用火烤乾,重複浸泡薑汁,大約用掉半碗左右的薑汁。將附子搗成粉末,用小米湯送服一錢,大約三次就會痊癒。這個方子也叫附子散。

《聖惠方》:

治療長期的寒冷引起的翻胃,嘔吐,吃不下東西。使用附子三分,生薑一升,加入水二合。將附子切成豆子大小,放入薑汁中,煎煮到薑汁快乾,再加入蜂蜜一合,搗一千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限時間,用生薑湯送服二十顆,可以逐漸增加到三十顆。

《家寶方》:

治療翻胃嘔吐,使用黃附丸。將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臍尖)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再用大黃粉包在外面。每次服用十顆,用溫水送服。

《朱氏方》:

附子五苓散,治療翻胃吐食。取一個大的附子,挖空放入五苓散,烤熟。將附子磨成細粉,用薑湯送服。這是何元壽的方子。

《臨證指南》:

有個病人,脈象緩慢,右關脈弦,感覺飢餓卻厭食,吃下去就吐,四肢浮腫,大便稀溏,小便少且不口渴。這是胃陽衰弱,開合功能失調。老年人的噎嗝、翻胃是很嚴重的疾病。使用人參、茯苓、淡附子、淡乾薑、炒粳米、薑汁來治療。

《蘇沈方》:

孫生說:長年累月的膈氣翻胃,吃下去的東西到晚上都吐出來,而且都是沒消化的原樣。胸膈有痰,時常吐血,胸中多酸水,不時吐清水,身體日漸消瘦,腹部疼痛,有時發冷腹瀉,有時便秘。這種情況持續六年,每天吐五、七次,各種方法都沒用。後來用了這個方法,服藥兩個月,各種疾病都痊癒了。

方子內容:吳茱萸(三分,瓦上焙出油),胡椒、人參、當歸(各五錢),甘草(半兩,一半生的,一半用紙包五、七層,用醋浸泡透,然後用慢火煨乾,又浸泡,這樣七次。),半夏(一兩,用四兩薑磨汁,放入砂罐中,用薑汁和水煮,煮到快破裂時,觀察到還有兩分白色中心,取出半夏,搗成膏狀。),白礬(半兩炒乾存性一分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加入半夏膏做成藥丸,如果太硬,就加些薑汁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顆,用桑枝、柳枝各三十根煎湯送服,一天三次。禁忌有毒的食物,只能吃豬胰脾和軟飯。這是孫生自己的敘述。

《袖珍方》:

治療翻胃,將一兩丁香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鹵梅肉做成膏,含化在口中就會痊癒。還有使用生薑、蕎麥麵、丁香的方子,可以參考。

《千金方》清中諸方:

治療胃反,吃下去就吐出來,氣往上衝。使用蘆根和茅根(各二兩,切細)。將這兩味藥材加入四升水煮成兩升,一次喝完,如果能順利排泄,效果更好。

《臨證指南》:

病人(六十歲),胸悶、胃脘脹滿,打嗝,三、四天一定嘔吐黏膩或黃綠色液體,這是翻胃,六十歲是重病。使用川連、半夏、枳實、鬱金、竹茹、薑汁來治療。

《千金方》疏里諸方:

華佗治療胃反的方法,胃反的病症是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,心下感覺堅硬如杯子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嘔吐,吃不下東西。這是因為關節有寒邪,將要變成肺痿。治療方法:用珍珠、雄黃、丹砂(各三兩),朴硝(五兩),乾薑(十兩)。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先吃飯再服藥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三顆。如果有點煩躁,喝水就能緩解,沒有其他禁忌,效果非常好。另外一個方子加用桂心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