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9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9)

1. 脾胃病

脾胃位於中而最易受傷,巢太醫書於五臟六腑外,更立脾胃諸病候,而後世諸家多從之,良有由也。今仍其例,採掇方論,以冠傷食等證之首。至如東垣所謂內傷,則自是一種病,蓋當時兵荒,人多勞役以致之,而學者沿襲為說,不知其實非今日所見,茲僅存梗概,以備參照已。

白話文:

脾胃位於中焦,最容易受到傷害。巢太醫在《巢氏諸病源候論》中,在五臟六腑之外,單獨立了脾胃諸病候,後世很多醫生都遵循他的做法,原因重大。現在仍然沿用他的做法,採集方劑和理論,放在傷食等疾病的前面。至於像東垣所說的內傷,則是一種單獨的疾病,大概是當時戰亂頻繁,很多人因為勞役而患上這種疾病。後世的學者沿襲他的說法,卻不知道這種疾病與今天所見的不同。現在僅僅保存著梗概,以便參考。

中焦義蘊,胃處腹中,猶灶中之火;谷在腹外,猶灶外之薪。薪不得灶內之火則不燃,故穀氣要胃氣腐之;火不得灶外之薪則易熄,故胃氣要穀氣充之。究竟火之燃薪,只是要變其體質,以為發端。既變後,莫非取波之體,助我之用。薪在灶內燃動,薪勢莫非火勢,谷在腹中運化,穀氣莫非胃氣。當此薪火合勢,炎炎不息時,自有一種升騰簇動之象氤氳而發為焰者,充盈於灶內,此即胃家之有中氣也。胃氣指腑言,中氣指焦言。凡火之能腐熟一切,使釜中之氣,充盈蒸潤,能升能溢者,皆焰之力也,焰力到則釜中之氣足。釜中之氣在人身,即膻中之氣也,凡所謂灑陳六腑、和調五臟者,皆此氣透上華蓋,而肺得之以輸布周身者也。故凡肺氣虛者,膻中之氣乏也,膻中之氣乏者,釜底之焰微也。欲盛其焰,須是火足;欲足其火,須是薪添。薪之為言谷也,谷入於陰,長養於陽,則實此谷者,非陽而何。然則胃之有陽氣,又何氣也?曰:陽氣之與胃氣,一而二、二而一者也。胃氣從發宣處見,雖是發宣,只有具體;陽氣從包蘊處見,雖是包蘊,用則無窮。究而言之,陽氣即胃中所稟之性,猶夫火之云熱也。火性熱,故釜底熱,則釜上無火之處無不熱。火不能化一切之非火而為火,而火性之熱,則能化一切之非熱而為熱。故穀氣足則胃氣充,尚是後一層事;而陽氣充則穀氣化,實是先一層事。猶之夫火,將欲化彼之非熱而為熱,自不得不先化此薪之非火而為火也。所以此處之陽,專隸在胃上言,非與陰字對看,乃胃之所具,以統乎五臟六腑者也。其所以統乎五臟六腑者,正以其能長養穀氣也。穀氣者五臟六腑皆以受氣,故能養此者即能統彼,以中氣在我,凡四旁上下之氣,皆從我布也。由中氣列之為陽氣、為胃氣、為穀氣,此皆就其氣候未成,物交物則引之者而言;若已經融化後,則數氣只摶為一氣。一氣者,何氣也?中氣也。以其於數者完全具足,而又能擴而充之,天地已於此分造化,更何諸氣之偏隸乎。故治法,只以中之一字該之,而助陽化谷,以宣行胃氣,則皆理字內功夫也(按句曰臟腑不調,中氣不運,病久不愈,俱理中證,故測云爾)。若脾之為氣,不過為胃行其津液,平常只可與胃作對峙,而在此處,猶之薪火接合處,用之作抽添扇揚力者。火非抽添扇揚則不炎,胃無消磨健運則不化,故言胃氣,內已該括及脾氣,不可抽出與中氣、陽氣、穀氣等並提而互舉也。此則中焦之義蘊,大略盡此。蓋人身之有氣血津液,皆從中焦造作醞釀出來,到得膻中而上,則有升有降,皆從自然處布宣,無待於五臟六腑之為造作、為醞釀也。然則中之一字在人身,其為義之大何如也。(《醫徑句測》)

白話文:

《中焦義蘊》中說,胃位於腹中,就像爐竈中的火;食物在腹外,就像爐竈外邊的柴禾。柴禾沒有爐竈中的火就無法燃燒,所以穀氣需要胃氣來腐蝕;火沒有爐竈外邊的柴禾就容易熄滅,所以胃氣需要穀氣來充實。總而言之,火燃燒柴禾,只是為了改變柴禾的性狀,作為發熱的來源。柴禾一旦燃燒之後,所有的柴禾都變成火的形狀,幫助火的作用。柴禾在爐竈中燃燒,柴禾的勢頭無非就是火的勢頭,食物在腹中運化,食物的氣無非就是胃的氣。當柴火合二為一時,火焰熊熊不息,自然有一種升騰簇動的現象彌漫而發出火焰,充滿爐竈內部,這就是胃府中具備中氣。胃氣是指胃腑而言,中氣是指焦胃而言。凡是火能夠把一切東西腐熟,使鍋中的氣充滿蒸汽,能夠上升並溢出的,都是火焰的作用,火焰的作用到了,鍋中之氣就充足了。鍋中之氣在人體中,就是膻中之氣,凡是所謂散佈於六腑、調和五臟的,都是這種氣通過華蓋,肺得到它而輸布全身的。所以凡是肺氣虛的人,膻中之氣虛弱;膻中之氣虛弱的人,鍋底的火焰微弱。想要火焰旺盛,必須火勢充足;想要火勢充足,必須添加柴禾。柴禾就是食物,食物進入陰,在陽中生長,那麼充實這種食物的,不就是陽氣嗎?那麼胃中具備的陽氣,又是什麼氣呢?說:陽氣與胃氣,是一而二、二而一的。胃氣從發散宣洩的地方表現出來,雖然是發散宣洩,但是隻有具體的東西;陽氣從包含蘊藏的地方表現出來,雖然是包含蘊藏,但是作用無窮。究其原因,陽氣就是胃中所稟賦的特性,就像火具有熱性一樣。火具有熱性,所以鍋底熱,那麼鍋上沒火的部位沒有不熱的。火不能把一切非熱的東西變成火,而火的熱性,卻能夠把一切非熱的東西變成熱的。所以穀氣充足,胃氣充實,這還是後面的事情;而陽氣充實,穀氣變化,這纔是前面的事情。就像火,想要把那非熱的東西變成熱的,自己就必須先把這柴禾而非火的東西變成火。所以這裡的陽,專屬於胃,不是與陰字相對,而是胃所具備的,用來統領五臟六腑的。它之所以統領五臟六腑,正是因為它能夠生長穀氣。穀氣是五臟六腑都依靠的氣,所以能夠生長這個氣的,就能夠統領那個氣,因為中氣在我,凡是四面八方上下之氣,都從我而來。把中氣分別列為陽氣、胃氣、穀氣,這是就它們的氣候尚未形成,物與物互相交感時使之感應而言;如果已經融化之後,那麼幾種氣只融合成為一氣。一氣是什麼氣呢?中氣。因為它在幾種氣中完全具備,而且能夠擴大充實,天地已經在此分造化,還會有什麼偏隸的諸氣呢?所以治療方法,只用中字來概括,而幫助陽氣變化穀氣,以宣行胃氣,那麼都是在理法的範圍之內(根據《醫徑句測》的說法:“臟腑不調,中氣不運,病久不愈,都是屬於理中的證候,所以就用測這個藥名)。至於脾的氣,不過是為胃運行津液,平常只能與胃相對比,而在這裡,就像柴火結合的地方,用它作為抽添鼓風的力量。火不抽添鼓風,就不會旺盛,胃沒有消磨健運,就不能變化,所以說胃氣,內已概括包括脾氣,不可抽出與中氣、陽氣、穀氣等並提而互相舉出。這就是中焦的義蘊,大概到此就結束了。蓋人體的氣血津液,都是從中焦造作醞釀出來的,到達膻中以上,就有升有降,都從自然處散發宣洩,不需要五臟六腑去造作、去醞釀。那麼中這個字在人體中,它的含義有多麼廣泛啊!(《醫徑句測》)

脈候,關上脈澀而堅,大而實,按之不減有力,為中焦實,有伏結在脾,肺氣塞,實熱在胸中。關上脈時來時去、乍大乍小、乍疏乍數者,胃中寒熱,羸劣不欲飲食,如瘧狀。尺脈弱寸強,胃絡脈傷。(《脈經》)

實緊,胃中有寒,苦不能食,時時利者。難治(一作時時嘔,稽留難治)。滑疾,胃中有熱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脈象:關脈(手腕部位的脈)澀而堅硬,脈體大而實,按壓不減且有力,表明中焦實熱,脾中有伏結,肺氣鬱塞,胸中有實熱。關脈時而出現時而消失、時而大時而小、時而疏時而數的脈象,提示胃中有寒熱,身體虛弱,不思飲食,類似瘧疾的症狀。尺脈(手背部位的脈)弱,而寸脈(手腕根部靠拇指側的脈)強,表明胃絡脈受傷。

趺陽脈浮而澀,浮即胃氣微,澀即脾氣衰,微衰相搏,即呼吸不得,此為脾家失度。趺陽脈微而澀,微即無胃氣,澀即傷脾,寒在於膈而反下之,寒積不消,胃微脾傷,穀氣不行,食已自噫,寒在胸膈,上虛下實,穀氣不通,為秘塞之病。凡有所擊僕,若醉飽入房,汗出當風則傷脾,脾傷則中氣,陰陽離別,陽不從陰,故以三分候死生。(同上)(按:三分未詳其義,或是三部,當考。

白話文:

尺脈沉伏,水穀不消化。寸口脈搏緊而細,胃裡面感到拘束急迫。關脈脈搏緊而細,胃中有寒,心下感到拘束急迫。關脈脈搏數,胃中有熱。關脈脈搏柔和緩慢,胃中虛弱。

人身之脾胃,專借之以容納五穀而克化之。脾屬土而居五臟之中,寄旺於四時之內,以土能容載萬物,故好靜。其脈常喜沉細而緩,帶浮緊洪數者,即有病之脈也。(《大成》)

白話文:

人體的脾胃,是專門用來容納五穀並將其消化吸收的。脾臟屬土,位於五臟正中間,旺盛的狀態會持續在四季內,由於土能容納萬物,所以脾臟喜好安靜。脾臟的脈象通常喜歡沉靜、細微而緩慢,如果有浮動、緊張、洪大、快速的脈象,那就是有病的脈象。(《大成》)

證治諸說,脾者臟也,胃者腑也,脾胃二氣相為表裡,胃受谷而脾磨之。二氣平調,則谷化而能食。若虛實不等,水穀不消,故令腹內虛脹或泄,不能飲食,所以謂之脾胃氣不和,不能飲食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白話文:

脾臟和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,它們互相表裡,互相依存。胃負責接收食物,脾臟負責消化食物。脾胃二氣和諧,食物才能被消化吸收,人體才能正常飲食。如果脾胃二氣不和諧,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,就會導致腹脹或腹瀉,不能正常飲食。這就是所謂的脾胃氣不和,不能飲食。(出自《病源論》)

胃中元氣盛,則能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飢。脾胃俱旺,則能食而肥。脾胃俱虛,則不能食而瘦,或少食而肥,雖肥而四肢不舉,蓋脾實而邪氣盛也。又有善食而瘦者,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,脾虛則飢肉削,即食㑊也。叔和云多食亦肌虛,此之謂也。夫飲食不節則胃病,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,有時而顯火上行,獨燎其面。

白話文:

胃中元氣旺盛,則能吃東西而不傷身,過了飯點也不覺得餓,脾胃都健旺,就能吃得多而且胖。脾胃都虛弱,就不能吃得多而消瘦,或吃得少也肥胖,雖然肥胖但四肢無力,這是因為脾虛而邪氣旺盛。又有人善於吃卻很瘦,胃中潛伏邪熱在氣血中,所以能吃,脾虛則飢餓肌肉消瘦,即吃得多也瘦。叔和說吃得多也會肌肉虛弱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。飲食不節制就會引起胃病,胃病就會氣短精神差,容易上火,有時火氣上行,只燒臉部。

《黃帝針經》云:面熱者足陽明病。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,脾為死陰,不主時也,故亦從而病焉。形體勞役則脾病,脾病則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大便泄瀉。脾既病,則其胃不能獨行津液,故亦從而病焉。(《脾胃論》)

尋常理脾助胃之道,當用以平和之藥。(《大成》)

白話文:

《黃帝針經》寫著:面部發熱的人是足陽明經出問題了,胃部出了問題,脾臟就沒東西可以吸收了,脾臟是死陰之臟,不主宰時間,所以也因此跟著生病了。身體勞累就會導致脾臟生病,脾臟生病就會懶惰愛睡覺,四肢無力,大便拉肚子。脾臟生病了,胃部就不能單獨運行水液,所以就也跟著生病了。(《脾胃論》)

脾不和則食不化,胃不和則不思食,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,或吐或瀉,或脹滿,或吞酸,或噯氣,或噁心,用治中湯。脾不和,不喜食而食不消者,枳縮二陳湯、枳朮丸。胃不和者,平胃散。脾胃虛損者,補中益氣湯、四君子湯。脾胃虛,飲食不進,嘔吐瀉利,四肢無力,怠惰嗜臥,或病後脾胃受傷,元氣不足,參苓白朮散、建中湯。脾胃停食,不能消導,曲糵橘半枳朮丸或保和丸。

白話文:

  • 脾氣不調則食物不能消化,胃氣不調就不想吃東西,脾胃都不調則不想吃、不能消化,可能會嘔吐、腹瀉、腹脹、吞酸、打嗝、噁心等。使用「治中湯」治療。

  • 脾氣不調、不愛吃東西且食物不能消化的,使用「枳縮二陳湯」或「枳朮丸」治療。

  • 胃氣不調的,使用「平胃散」治療。

  • 脾胃虧虛的,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或「四君子湯」治療。

  • 脾胃虛弱、飲食不進、嘔吐、腹瀉、四肢無力、疲倦嗜睡,或因生病後脾胃受損、元氣不足,使用「參苓白朮散」或「建中湯」治療。

  • 脾胃積滯、不能消化的,使用「曲糵橘半枳朮丸」或「保和丸」治療。

脾胃有寒,脈遲,理中湯。脾胃虛冷,心腹脹滿疼痛,厚朴溫中湯。胃寒不進食,鼻息、進食散。脾胃鬱火,二陳加芩、連、山梔。脾胃虛熱,津不足,白朮散。脾胃有熱,消穀善飢,三黃枳朮丸。脾熱口臭,瀉黃散(是錢氏方)。胃火齒痛,清胃散(方見《口齒》中)。

白話文:

  1. 脾胃有寒氣,脈搏遲緩,使用理中湯治療。

  2. 脾胃虛寒,心腹脹滿疼痛,使用厚朴溫中湯治療。

  3. 胃寒不進食,鼻息、進食散治療。

  4. 脾胃鬱火,使用二陳湯加黃芩、連翹、山梔子治療。

  5. 脾胃虛熱,津液不足,使用白朮散治療。

  6. 脾胃有熱,消化不良容易飢餓,使用三黃枳朮丸治療。

  7. 脾熱口臭,使用瀉黃散治療(這是錢氏的方子)。

  8. 胃火導致牙痛,使用清胃散治療(詳細方劑請參考《口齒》)。

脾胃中濕者,平胃散。脾胃中濕瀉利者,胃苓湯,脾胃寒濕脾泄者,椒術養脾丸。(《指掌》)(養脾丸系理中加麥芽、茯苓、蒼朮、砂仁、川椒)

白話文:

  1. 脾胃中有濕氣的人,服用平胃散。

  2. 脾胃中有濕氣,腹瀉、泄瀉的人,服用胃苓湯。

  3. 脾胃中有寒濕,脾泄的人,服用椒術養脾丸。(養脾丸是理中丸加上麥芽、茯苓、蒼朮、砂仁、川椒組成。)

若人脾胃素弱,飲食雖化,食多即腹中不和,疼痛泄瀉,此虛寒也,宜溫補兼消導。若人性多氣惱,夾氣傷食,氣滯不通者,宜行氣而化食。若人能食好食,而食後反飽難化,此胃火旺而脾陰虛也,宜清胃以扶脾。若年高人脾虛血燥,易飢易飽,大便燥難,宜潤之養之,消之升之。(《醫彀》)

白話文:

如果一個人脾胃虛弱,即使能消化食物,但吃得太多就會出現腹中不協調,疼痛腹瀉的症狀,這是虛寒的表現,應該溫補兼消食。如果一個人多氣惱,挾帶有因生氣而損傷的食物,氣滯不通,應該行氣化食。如果一個人能吃很多好食物,而吃後反而感到飽腹難以消化,這是胃火旺盛而脾陰虛的表現,應該清胃扶脾。如果年高者脾虛血燥,容易飢餓也容易飽,大便乾燥難以排出,應該滋潤、滋養、消化和升提。

脾虛,忌下、降泄、破氣、苦寒,宜甘溫,佐以辛香、酸平。飲食勞倦傷脾發熱,忌破氣、發散、下、苦寒,宜補中益氣、甘溫升、酸。飲食不消化,屬脾氣虛,忌破氣、消導克伐、苦寒,復忌燥。胃虛,忌下、破氣、苦寒、燥熱,宜益氣、甘平、甘淡、酸。胃弱不納食及不思飲食,忌同胃虛,宜同胃虛,仍分寒熱治。

白話文:

  1. 脾虛:忌用瀉下、降泄、破氣、苦寒的藥物,宜用甘溫的藥物,佐以辛香、酸平的藥物。飲食勞倦傷脾發熱,忌用破氣、發散、瀉下、苦寒的藥物,宜用補中益氣、甘溫升、酸味的藥物。飲食不消化,屬於脾氣虛,忌用破氣、消導克伐、苦寒的藥物,還忌用燥熱的藥物。

  2. 胃虛:忌用瀉下、破氣、苦寒、燥熱的藥物,宜用益氣、甘平、甘淡、酸味的藥物。胃弱不納食及不思飲食,忌用同胃虛,宜同胃虛,仍分寒熱治。

脾實,即濕熱邪勝,忌濕潤、收澀、滯膩、熱、咸、甘,宜除濕清熱、利小便、辛散、風燥、苦寒。胃實,忌升、補斂、辛溫、燥熱、濕潤,宜下,如邪未結,宜清熱、發散、苦寒、辛寒、甘寒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脾實是指濕熱邪氣盛行,應忌諱濕潤、收斂、膩滯、熱、鹹、甘的食物,宜選用除濕清熱、利尿、辛散、燥熱、苦寒的食物。胃實,是指邪氣阻滯所致的胃部實證,應忌諱升提、補益收斂、辛溫、燥熱、濕潤的食物,宜選用瀉下的藥物,如果邪氣尚未結紮,宜選用清熱、發散、苦寒、辛寒、甘寒的食物。

不嗜食(婦人不食)(食掛)不嗜食有數端,有三焦客熱不嗜食,有胃熱不嗜食,有胃寒不嗜食,有六腑氣寒不嗜食,固當隨證用藥治之,而針灸者亦當知補瀉之法可也。(《資生》)(按:《醫通》載絕粒不食,用鵝血效,錄在《膈噎》中,宜參。)

白話文:

不愛吃飯:

(女人不愛吃飯)(一吃飯就掛)不愛吃飯有好幾種原因,有因為三焦客熱而不愛吃飯,有胃熱引起的、有胃寒引起的、有六腑氣寒而引起的,應根據症狀使用藥物來治療,而針灸的人也應該知道補瀉的方法就可以了。(《資生經》)(註解:《醫通》上面記載著絕食不吃,用鵝血有效,紀錄在《膈氣噎塞》中,可參考一下)

有人全不進食,服補脾藥皆不驗。予授此方(按:即二神丸,用破故紙、肉豆蔻,方見《泄瀉》),服之頓然而愈。此病不可全作脾虛,蓋因腎氣怯弱,真元衰劣,自是不能消化飲食。譬如鼎釜之中,置諸米穀,下無火力,雖終日米不熟,其何能化。黃魯直嘗記服菟絲子淨淘酒浸曝乾,日抄數匙,以酒下,十日外,飲啖如湯沃雪,乃知此理也。(《本事》)(按:《要訣》以不喜食分為四證,其說頗為噯昧,不錄。

白話文:

不能吃東西的人,是因脾胃虛弱,或因病後脾胃之氣尚未恢復,或者因痰阻中焦,以致不思飲食,並不是心下痞滿而厭惡飲食。治療上應以補益脾胃並開豁之,丹溪派導痰運脾之法則最為著名。(《赤水》)

不能食,有虛有實。實則心下痞滿口苦,宜消導。虛則倦怠面色痿黃,必心下軟和,宜異功散加砂仁;有虛痰者,六君子湯。(《匯補》)

白話文:

不能進食,有虛實之分。實證是心下痞滿口苦,宜消導;虛證是倦怠面色痿黃,必心下軟和,宜異功散加砂仁。有虛痰者,可用六君子湯。(《匯補》)

惡食非止一端,有胸中痰滯者,宜導痰以助脾。有傷食惡食者,宜消化以助脾。有病久胃虛者,宜參朮以健脾。(同上)

不能食者,胃中元氣虛也,然有虛冷虛熱之異,宜分別治之。(《金匱翼》)

白話文:

飲食不佳的原因不是單一的,有的人是因為胸中痰濕停滯,應當疏導痰濕以幫助脾臟運作。有的人是因為飲食不消化而導致飲食不佳,應當幫助消化以幫助脾臟運作。有的人是因為生病時間長了,胃虛弱了,應當服用黨參、白術以健脾益胃。(同上)

一婦人年三十餘,忽不進飲食,日飲清茶三、五碗,並少用水果,三年餘矣,經行每次過期而少。余以為此脾氣鬱結,用歸脾加吳茱,不數劑而飲食如常。(《內科摘要》)

白話文:

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,突然不再進食,每天只喝三五碗清茶,並偶爾吃點水果,這樣已經持續了三年多,每次月經來潮都推遲,且經量減少。我認為這是脾氣鬱結造成的,於是使用歸脾湯加吳茱萸,服用幾劑後,食慾恢復正常。

一婦人年逾二十,不進飲食二年矣,日飲清茶果品之類,面部微黃浮腫,形體如常,仍能步履,但體倦,肝脾二脈弦浮,按之微而結滯。余用六君加木香、吳茱,下痰積甚多,飲食頓進,形體始瘦,臥床月餘,仍服六君之類而安。

白話文:

一位二十多歲的婦女,已經有兩年沒有進食了,她每天只喝清茶吃水果之類的東西,臉色微黃浮腫,身體狀況還算正常,還能行走,但感到體力倦怠,肝臟和脾臟的脈搏弦浮,按壓時微弱而滯澀。我使用了六君子湯加木香和吳茱萸,幫助她排除了大量的痰積,她的食慾突然恢復了,體重也開始下降,她在牀上躺了一個多月,之後繼續服用六君子湯之類的藥物,病情就穩定下來了。

(同上)(按:《丹溪翁傳》一女子病不食且半載,翁診之,肝脈弦出左寸口。曰:此思男子不得,氣結於脾故耳。乃以怒解之。當參。)

白話文:

(同上) (註:《丹溪翁傳》記載一位女子患病已經半年沒有進食,丹溪翁診脈後發現肝脈弦而浮現於左寸口處,便說:“這是思念男子而不得,氣結於脾中所導致的。”於是便用激怒的方法來治療患者。值得參考。)

朱思古,眉州人,年三十歲時,得疾不能食,聞葷腥即嘔,惟用大鐺旋煮湯,沃淡飯,數數食之,醫莫能治。史載之曰:俗輩不讀醫經,而妄欲療人之疾,可嘆可駭,君之疾正在《素問》經中,名曰食掛。凡人之肺六葉,舒張而蓋,下覆於脾。子母氣和,則進食。一或有戾,則肺不能舒,脾為之敝,故不嗜食。

白話文:

朱思古,是眉州人,30 歲時,得了一種病,不能吃東西,聞到葷腥就嘔吐,只能用大鍋煮湯,澆在清粥上,才能吃得下去,換了好多個醫生,都治不好。史載之說:「一般人都不讀醫經,卻想治療別人的病,真是可嘆又可怖。朱思古的病,正是在《素問》經中,叫做「食掛」。凡人的肺有六葉,舒展而下覆於脾臟。脾肺之氣協調,才能進食。如果有一方出了問題,肺就無法舒展,連帶影響脾臟,所以不愛吃東西。」

遂授之一方,以清氣潤肺為治。服之三日,病者鼻聞肉味覺香,取啖之甚美。此事宋人載於傳記(按:此出《閒窗括異志》),余考之岐黃書,皆無食掛之說,或記者假託耳,或史公妄言,以欺世惑人歟,二者皆未可知。(《續醫說》)

白話文:

於是他授給對方一方藥方,以清氣滋潤肺部作為治療的方向。服用了三天,生病的人鼻子聞到肉味感到香氣,拿來品嘗十分美味。這件事宋朝人記載在傳記裡,我看遍岐黃醫書,都沒有說到能讓食物嚐起來像掛飾那麼美味,也許是記者託名他人之口而寫,或可能是史公信口開河,用來欺騙迷惑世人吧,這兩種情況皆有可能。(《續醫說》)

善飢(善食而瘦)(不能食而瘦),舍侄偶食罷即飢,再食又飢,自碎生薑,濃泡二碗服愈。(《資生》)

白話文:

容易飢餓(即使吃很多也瘦),(即使不能吃也瘦),我的侄兒稍微吃一點就餓了,再吃一次又餓了,他自己把生薑搗碎,濃濃地泡了兩碗喝後就好了。(《資生》)

易飢屬脾家邪火,忌升、辛溫、大熱、香燥,宜清火除熱、生津液、益脾陰、甘寒、苦寒、酸寒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容易飢餓是脾胃中所積聚的邪熱所造成的,忌諱吃升發之物、辛熱之物、大熱之物、香燥之物,宜清熱降火、生津液,增益脾陰,甘寒、苦寒、酸寒之物。

善食而瘦者,多因有火(按:此本於東垣,既見上),然當察火之微甚。微火者,微清之,如生地、芍藥、丹皮、沙參、麥冬、石斛、竹葉、地骨皮、黃芩、知母、細甘草之屬是也。若火甚者,或隨食隨飢,隨飲隨渴,或肌膚燥熱,二便澀結,則石膏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、龍膽草、苦參之屬所不可免。此當察其三焦五臟,隨所在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能吃卻很瘦的人,多半是因為體內有火(依據東垣,詳見上文),不過要觀察火是微是烈。如果火勢微弱,就要用微寒藥來清火,比如生地、芍藥、丹皮、沙參、麥冬、石斛、竹葉、地骨皮、黃芩、知母、細甘草等。如果火勢猛烈,或者吃多少都覺得餓,喝多少都覺得渴,或者肌膚乾燥發熱,大小便乾結,那麼就需要用到石膏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、龍膽草、苦參等藥物。必須根據三焦五臟的情況,針對病位進行治療。

然陽盛者陰必虛,如一陰煎、二陰煎、四陰煎之屬,皆當擇而用也。不能食而瘦者,必其脾胃虛弱,不能健運而然,故或為噯氣吞酸、痞滿不飢等證,宜四君子湯、歸脾湯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然而,陽氣旺盛的人,陰氣一定虛弱,就像「一陰煎」、「二陰煎」、「四陰煎」之類的證狀,都應該選擇相應的方法來治療。不能吃東西而變瘦的人,一定是他脾胃虛弱,不能健運而引起的,因此或有噯氣、吞酸、痞滿不飢等證狀,宜用四君子湯、歸脾湯等中藥方來治療。(《景嶽全書》)

濕熱,濕熱之原,蓋因寒溫飢飽失常,喜怒勞役過度以傷脾胃。夫脾胃乃水穀之海也,今脾胃受傷而動火,火則熏蒸水穀而為濕熱者也。又按胃司納受,脾司運化,今脾不能運化飲食,飲食停積而生濕熱,亦良多矣。為治之法,人壯實則專攻其濕熱,人弱虛則攻補兼施,而補脾、消穀、導水三者不可闕一也。(《丹溪附余》)

《脈理提綱》曰:濕熱,脈緩大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濕熱:濕熱的根源,是因寒熱飢飽不調,喜怒勞役所過度而傷害脾胃所致。脾胃是水穀(食物的總稱)運化的場所,現在脾胃受傷而引起發熱,發熱則蒸騰水穀,就形成了濕熱。此外,胃主納受,脾主運化,現在脾不能運化飲食,飲食堆積而產生濕熱,這種情況也很多。治療濕熱的方法是,人強壯實則專攻其濕熱,人虛弱則攻補兼施。補脾、消穀、導水三者不可或缺。

血虛脾弱,今之人治脾病,不曰補,則曰健。《內經》曰: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參、苓、白朮,補之燥之者是也。又如易所稱天行健,易老作枳朮丸,一消一補,健之者是也。二者世人知之矣,至於血虛脾弱,鮮有論及其理何哉?人之五臟,二臟屬氣,三臟屬血。脾血藏也,善統血者也。血枯脾弱,致失其職,亦不能司轉輸。用參朮補之燥之則誤,一消一補健之則非。吾鄉溪南吳隱君(諱正學)傳一秘方,名正中散,用當歸、白朮、香附、茯神、黃連、木香,共為末,胸脹傷食氣逆,隨意米飲、酒、水皆可調服,傳之數世,皆謂神方。客問曰:血虛脾弱,外證何似?曰:思慮則傷脾。心脾相連,心生血而脾統血。血枯脾弱,外證則大腸乾燥而秘結,非若飲食不節,脾氣損傷,大腸多溏也。當歸補血藥,故用之最多。然不外乎實脾土,故次多白朮。思慮者,開鬱為主,香附次之。寧神者,茯神為先,則又次之。血少火生,黃連用以清火。然氣又不可不順,故少加木香。(《星海》)

白話文:

血虛脾弱

現在的人治療脾臟疾病,不是說要補,就是說要健。《內經》中說:脾臟怕濕,所以要用苦味的東西來燥化它。人參、茯苓、白朮補脾是燥化的。另外像《易經》所說的「天行健」,易老就製成了枳朮丸,對脾臟一消一補,這也是健脾的。這兩種方法大家都知道,至於血虛脾弱的,很少有人討論它的原理呢?人的五臟,有兩個臟器屬於氣,有三個臟器屬於血。脾臟是藏血的,它能統攝血。《傷寒論》中說:脾主運化水津。

脾血枯竭,導致它失去功能,也不能統攝血。這時用人參、白朮來補脾燥脾就是錯的,一消一補健脾也是不對的。我鄉下溪南的吳隱君(名諱正學)傳給我一個祕方,叫做「正中散」,用當歸、白朮、香附、茯神、黃連、木香,共研成末,胸悶脹悶、消化不良、氣逆,用米湯、酒、水都可以調服,傳了幾代人,大家都說它是神方。

客人問:血虛脾弱,外證是什麼樣的?回答說:思慮就會傷脾。心臟和脾臟相連,心臟生血,脾臟統血。血枯脾弱,外證是大腸乾燥而祕結,不是像飲食不節、脾氣受損,大腸多溏瀉的。當歸是補血藥,所以用的最多。但主要還是要補益脾土,所以其次用的白朮最多。思慮的人,主要是要開鬱,所以用香附。寧神,茯神是首選,所以又次之。血少就會生火,用黃連來清火。但氣也不能不通暢,所以加一點木香。(《星海》)

東垣內外傷辨概略,外感八風之邪,乃有餘證也。內傷飲食不節,勞役所傷,皆不足之病也。其內傷亦惡風自汗,若在溫暖無風處,則不惡矣。與外傷鼻流清涕、頭痛、自汗頗相似,細分之特異耳。外感風邪,其惡風、自汗、頭痛、鼻流清涕,常常有之,一日一時,增加愈甚,直至傳入里作下證乃罷,語聲重濁,高厲有力,鼻息壅塞而不通,能食腹中和,口知味,大小便如常,筋骨疼痛,不能動搖,便著床枕,非扶不起。其內傷與飲食不節,勞役所傷,雖亦惡風。居露地中,遇大漫風起,則不惡也。惟門窗隙中,些小賊風來,亦大惡也,與傷風、傷寒俱不同矣。況鼻流清涕,頭痛自汗,間而有之。鼻中氣短,少氣不足以息,語則氣短而怯弱,妨食或食不下,或不欲食,三者互有之。腹中不和,或腹中急而不能伸,口不知五穀之味,小便頻數而不渴。初勞役得病,食少小便赤黃,大便常難,或澀或結,或虛坐,只見些小白膿,時有下氣,或泄黃如糜,或溏泄色白,或結而不通,若心下痞,或胸中閉塞,如刀劙之痛,二者亦互作,不並出也。有時胃脘當心而痛,上支兩脅痛,必臍下相火之勢,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,使陽明之經逆行,亂於胸中,其氣無止息,甚則高喘。熱傷元氣,令四肢不收,無氣以動而懶倦嗜臥。以其外感風寒,俱無此證,故易為分辨耳。(《辨惑論》)

白話文:

《東垣內外傷辨概略》中提到,外感八風之邪所致的疾病,是多餘的證候;內傷飲食不節、勞累損傷所致的疾病,都是不足之病。內傷的人也會畏懼風寒、自發出汗,但如果在溫暖無風的地方,就不會畏懼風寒了。這與外感風寒導致的鼻流清涕、頭痛、自汗的症狀很相似,但細分之後還是有特異之處。外感風邪導致的疾病,往往會出現畏懼風寒、自發出汗、頭痛、鼻流清涕等症狀,而且常常會加重,直到傳入體內形成下證才停止。這些患者的語聲沉重、高亢有力,鼻息阻塞不通,能吃東西,腹中調和,口能知味,大小便正常,筋骨疼痛,不能動彈,只能臥牀不起,沒有人扶就起不來。而內傷的人,雖然也畏懼風寒,但在空曠的地方,遇到大風吹起時,也不會畏懼風寒。只是在門窗的縫隙中,遇到一些小風吹來,也會畏懼風寒,這與傷風、傷寒的症狀都不相同。況且,內傷的人鼻流清涕、頭痛、自汗的症狀,只是偶爾出現。他們鼻中的氣息短促,氣不足以呼吸,說話時氣息短促、怯弱,影響進食或無法進食,或不想進食,這三種情況互相交替出現。他們的腹中不調和,或腹中急迫難以舒展,口不能分辨五穀的味道,小便頻數但不口渴。剛開始勞役得病時,食量減少,小便赤黃,大便通常困難,或澀或結,或虛坐,只見到一些白色的膿液,有時會下氣,或腹瀉黃如粥糜,或溏泄色白,或結而不通。如果心下痞滿,或胸中閉塞,如同刀割般的疼痛,這兩種情況也是互相交替發作,不會同時出現。有時胃脘部和胸口疼痛,上牽兩肋疼痛,一定是臍下相火的力量,如同巨川之水無法遏制而上行,使陽明經脈逆行,亂於胸中,其氣息無止息,嚴重時會出現高喘。熱傷元氣,使四肢不收,無氣以動而懶倦嗜臥。由於外感風寒的患者,都沒有這些症狀,所以很容易區分。

內傷及勞役飲食不節病,手心熱,手背不熱,外傷風寒,則手背熱,手心不熱,此辨至甚皎然。(按:外傷胃實,必手心熱,此豈指表證而言歟。)內證頭痛,有時而作,有時而止;外證頭痛,常常時作,直須傳入裡實方罷,此又內外證之不同者也。外感風寒之邪,三日已外,谷消水去,邪氣傳裡,始有渴也。

白話文:

內傷因過度勞累和飲食不節所致的疾病,手心熱,手背不熱;外傷風寒所致的疾病,則手背熱,手心不熱,這區分的非常清楚。(按:外傷胃氣實證,必定手心熱,這句話難道是指表證而言嗎。)內證頭痛,有時發作,有時停止;外證頭痛,經常發作,必須傳入裡實證才會停止,這又是內證和外證的不同之處。外感風寒邪氣,三天的時間內,食物消化,水代謝掉,邪氣傳入裡證,開始出現口渴。

內傷飲食失節,勞役久病者,必不渴,是邪氣在血脈中,有餘故也。初勞役形質,飲食失節,傷之重者,必有渴,以其心火熾上,克於肺金,故渴也,又當以此辨之。其外傷賊邪,必語聲前輕後重,高厲而有力。若是勞役所傷,飲食不節,表虛不足之病,必短氣氣促,上氣高喘懶語,其聲困弱而無力,至易見也。若毫釐之誤,則千里之謬。

(同上)

和中消導諸方,《錄驗方》治惡食,人參湯方。

白話文:

內傷是由於飲食不節制,勞累過度或久病的人,大多不覺得口渴,這是因為邪氣在血脈中過多而引起的。剛開始勞累或進食不節制時,傷害較重的人,一定會感到口渴,因為他們的內心火氣旺盛,剋制肺金,所以口渴。也應該以此來區分。外傷是由於受到侵犯或邪氣而造成的,必表現出聲音從輕到重,高亢、有力。若是因勞役所傷、飲食不節制,而導致的表虛不足之病,則一定表現為呼吸急促、氣促、上氣不接下氣、懶散說話,聲音虛弱無力,很容易看得出來。若是一點點的錯誤,導致千里之遙的謬誤。

人參(四兩),生薑(三斤),厚朴(二兩),枳實(二兩),甘草(二兩)

白話文:

人蔘四兩、生薑三斤、厚朴二兩、枳實二兩、甘草二兩。

凡五物切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(《醫心》)

治脾寒飲食不消,勞倦氣脹噫滿,憂恚不樂,檳榔散方。

白話文:

凡是五種藥物切碎,用六升水煎煮至剩下兩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(《醫心》) 治療脾臟寒冷導致的食物消化不良,勞累後感到氣脹噯氣,心情鬱悶不開心,使用檳榔散方。

檳榔(八枚皮子並用),人參,茯苓,陳曲,厚朴,麥糵,白朮,吳茱萸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檳榔(連同八枚外皮一起使用)、人參、茯苓、陳曲、厚朴、麥糵、白朮、吳茱萸(各二兩)。

上八味治下篩,食後酒服方寸匕,日再。一方用橘皮一兩半。(《千金》)

《延年》厚朴湯,療不能食,腹內冷氣方。

厚朴(三兩炙),白朮,人參(各一兩),茯苓(三兩),生薑(五兩),橘皮(二兩)

上六味切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二合,分為三服。蔣孝瑜處。(《外臺》)

四君子湯,和胃進食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以上八種藥材混合過篩,飯後以酒送服一匕,一日兩次。另一個方子使用橘皮一兩半。(出自《千金》) 《延年》中的厚朴湯,用於治療不能飲食,腹部冷氣。 厚朴(三兩炒),白朮,人參(各一兩),茯苓(三兩),生薑(五兩),橘皮(二兩) 以上六種藥材切片,用水四升煎煮至剩下一升二合,分三次服用。此方來自蔣孝瑜。(出自《外臺》) 四君子湯,用於調和胃氣,促進食慾。 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。入生薑三片,棗一枚,同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不以時。(《雞峰》)《聖濟》治胃中不和,氣逆乾嘔,飲食不下,順氣湯(即本方)(《幼幼》莊氏家傳小兒和脾飲子,亦是)。《易簡》治大人小兒脾胃不和,中脘停飲,大病之後,宜服此藥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二錢,加水一杯,放入生薑三片,棗子一枚,一起煎煮至藥液減少為六分之一,去渣,溫熱服用,不限於特定時間。(出自《雞峯》)

《聖濟》記載,可治療胃中不和,氣逆乾嘔,飲食不下,稱之為順氣湯(即本方)(《幼幼》莊氏家傳的小兒和脾飲子,也是這個方子)。

《易簡》記載,可治療大人小兒脾胃不和,中脘有積水,大病之後,服用此藥很有幫助。

但味甘非快脾之劑,常服宜減甘草一半。一方加橘紅等分,名異功散(按:異功散本出《直訣》,溫中和氣,治吐瀉不思乳食)。《得效》曰:又方加陳皮、半夏,名六君子湯(按:六君子湯本出《楊氏》,治胸膈痞塞,脾寒不嗜食,服燥藥不得者,於本方去甘草,加枳殼、陳橘皮、半夏。蓋不如危氏為佳,故不具錄)。

白話文:

但甘草的味道雖然甘甜,但是卻不是能令脾胃舒暢的藥物,長期服用應減去一半的甘草。有個方劑加入了橘紅等分,稱為異功散。(註:異功散原本出自《直訣》,具有溫中和氣的作用,用於治療吐瀉不思乳食的症狀。)《得效方》中記載:還有一個方劑加入了陳皮、半夏,稱為六君子湯。(註:六君子湯原本出自《楊氏》,用於治療胸膈痞塞、脾寒不嗜食、服用燥藥不得的症狀。本方去除甘草,加入枳殼、陳橘皮、半夏。但這個方劑不如危氏的方劑好,所以就不詳細記錄了。)

嘔吐,加藿香、縮砂(《金鑑》亦名香砂六君子湯)。泄瀉,加木香、肉豆蔻。《原病集》六君子湯,若加香附子一錢,縮砂仁七枚,名香砂六君子湯。《醫通》香砂六君子湯,治氣虛痰食氣滯,六君子湯加木香、砂仁、烏梅(《金鑑》去烏梅,柯琴有注,宜考)。《薛氏》一婦人吞酸噯腐,嘔吐痰涎,面色純白,以六君加附子、木香治之。

開胃養氣進食,七珍散。

白話文:

  • 嘔吐,加入藿香、縮砂(《金鑑》也稱香砂六君子湯)。泄瀉,加入木香、肉豆蔻。《原病集》六君子湯,如果加入香附子一錢、縮砂仁七枚,就叫做香砂六君子湯。《醫通》香砂六君子湯,主治氣虛痰食氣滯,六君子湯加木香、砂仁、烏梅(《金鑑》去烏梅,柯琴有注,宜考)。

  • 《薛氏》一位婦女吞酸噯腐,嘔吐痰涎,面色純白,用六君子加附子、木香來治療。

人參(去蘆),白朮,黃耆(蜜水塗炙),山芋,白茯苓(去皮),粟米(微炒),甘草(各一兩炙)

白話文:

人參(去蘆頭):人參的根莖,去除蘆頭後使用。

白朮:白朮的根莖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黃耆(蜜水塗炙):黃耆的根莖,用蜂蜜水塗抹後炙烤,具有補氣益虛、固表止汗的功效。

山芋:山藥的根莖,具有健脾益氣、補腎固精的功效。

白茯苓(去皮):茯苓的塊莖,去除外皮後使用,具有健脾益氣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

粟米(微炒):粟米的種子,微炒後使用,具有健脾益氣、除濕利尿的功效。

甘草(各一兩炙):甘草的根莖,炙烤後使用,具有益氣補中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薑、棗同煎,至七分服。如無故不思飲食,加白扁豆一兩蒸用,名八珍散。予制此方,溫平不熱,每有傷寒、瘧疾、中暑得瘥之後,用此以調脾胃,日三四服,十日外,飲食倍常。(《本事》)《幼幼》趙氏家傳六神湯,養氣補虛進食,於本方去粟米,每服半錢,白湯點服。(《家寶》名二三君子湯。)

《惠眼觀證》參苓散,常服養氣安神益胃,此藥不冷不熱。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加一杯水,與生薑、紅棗一起煎煮,至七分服。如果沒有原因的不想吃東西、食慾不振時,再加一兩白扁豆蒸熟一起使用,叫做八珍散。我創製這個藥方,性情溫和、平淡不燥熱,每每在傷寒、瘧疾、中暑痊癒後,服用此藥以調理脾胃,每日服用三、四次,十天後,飲食量加倍。(《本事》)《幼幼》趙氏家傳六神湯,養氣補虛、進食,在原先的藥方中去除粟米,每次服用半錢,用白湯送服。(《家寶》取名為二三君子湯。)

白朮(半兩),人參(去蘆頭),茯苓(去皮),紫蘇子,甘草(炙各一分),木香(半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濃煎棗湯調下,此藥宜常服。(《幼幼》)

白話文:

白朮(一兩),人參(去除蘆頭),茯苓(去除外皮),紫蘇子,甘草(炙烤熟後,各一分),木香(半分)。

養脾丸,治脾胃虛冷,心腹絞痛,胸膈滿悶,脅肋虛脹,嘔逆噁心,噫氣吞酸,泄瀉腸鳴,米穀不化,肢體倦怠,不思飲食。

白話文:

養脾丸,治療脾胃虛冷、心腹絞痛、胸膈滿悶、脅肋虛脹、嘔逆噁心、噯氣吞酸、泄瀉腸鳴、米穀不消化、四肢倦怠、不想吃東西。

白茯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頭),大麥糵(炒各一兩),縮砂,乾薑(炮各二兩),白朮(半兩),甘草(炙一兩半)

白話文:

白茯苓(去除外皮)、人參(去除蘆頭),大麥仁(炒香,各一兩),縮砂、乾薑(炒製,各二兩),白朮(半兩),甘草(炙烤,一兩半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每兩分作八丸,每服一丸,細嚼,生薑湯送下,食前服,此藥養胃進食。(《和劑》)《三因》補脾湯,治脾虛寒病,泄瀉腹滿,氣逆嘔吐,心煩不得臥,腸鳴虛脹,飲食不消,勞倦虛羸,喜噫,於本方去縮砂,加草果、厚朴、橘皮,為銼散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和丸,每兩分作八丸,每次服一丸,細嚼,用生薑湯送服,飯前服用,此藥可以養胃進食。(《和劑》)《三因》補脾湯,治療脾虛寒病,泄瀉腹滿,氣逆嘔吐,心煩不得臥,腸鳴虛脹,飲食不消,勞倦虛弱,喜噫。在原方中去掉縮砂,加入草果、厚朴、橘皮,研磨成長散,用水煎服。

(按:《聖惠》治脾胃冷熱氣不和,胸中滿悶,不能下食,草豆蔻散,與此相似,有桂心、枳殼,半夏,無干薑、麥糵。蓋此為優,仍不錄。)

白話文:

(根據:《聖惠方》治療脾胃寒熱氣不和,胸中滿悶,吃不下東西,草豆蔻散,與此方相似,有桂心、枳殼、半夏,沒有乾薑、麥芽。這個方子效果更好,還是不收入。)

養胃湯,治胃虛寒,脛寒不得臥,淅淅惡風,洒洒惡寒,腹中痛虛鳴,寒熱如瘧,唇口乾,面目虛浮,嘔噦吐瀉,四肢疼痛,不思飲食,或傷寒濕,骨節皆痛。

白話文:

養胃湯:用於治療胃部虛寒,症狀包括小腿發冷、躺下後腿腳發冷無法入睡、怕微微的風、微寒都很怕冷、腹部因虛寒而疼痛、腹中鳴叫,像瘧疾一樣發冷發熱,嘴脣和嘴巴乾燥,臉色蒼白浮腫、嘔吐、腹瀉,四肢疼痛,沒有食慾,或者因傷寒濕氣導致骨骼和關節疼痛。

厚朴(薑製炒),藿香(去梗),半夏(湯洗七次),茯苓(各一兩),人參甘草(炙),附子(炮去皮臍),橘皮(各三分),草果(去皮),白朮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厚朴(用薑汁炒製),藿香(去掉梗),半夏(用熱水洗七次),茯苓(各一兩),人參、甘草(炙烤過),附子(炮製後去掉皮和肚臍),橘皮(各三分),草果(去掉皮),白朮(各半兩)

上銼散,每服四錢,水盞半,薑五片,棗一枚,烏梅半個,煎七分,去滓空心服,常服溫胃消痰,進食下氣,闢寒疫。(《三因》)(宜與《瘧》門相參。又上方與此方俱兼溫中,然消導為主,故列於此。)《辨疑》香砂養胃湯,理脾胃,進食,逐寒邪,止嘔吐,於本方,去附子、白朮、草果,加砂仁、蒼朮。(《回春》有白朮,更去藿香、半夏,加香附、木香、白豆蔻。

白話文:

  1. 上面這個方劑,每次服用四錢,加半杯水、五片生薑、一枚棗子、半個烏梅。 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空腹服用。 通常用於溫暖胃部、化痰、促進消化、緩解腹部脹氣、預防感冒。

  2. 這個方劑可以與治療瘧疾的藥方一起服用。 另外,這個方劑和前面提到的方劑都具有溫暖中焦的作用,但這個方劑更能化痰消導,因此列於此。

  3. 辨疑:香砂養胃湯可以調理脾胃,促進食慾,驅除寒邪,止嘔吐。 在這個方劑中,去掉了附子、白朮、草果,加入了砂仁、蒼朮。

  4. 回春一書中加入了白朮,去掉了藿香、半夏,加入了香附、木香、白豆蔻。

)《金匱翼》谷勞沉香湯,於本方去藿香、附子,加沉香、木香、黑乾薑。

治三焦滯氣,榮衛氣不和,溫脾平胃氣,進食,木香散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翼》的谷勞沉香湯,在原方中去了藿香、附子,加入了沉香、木香和黑乾薑。

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紫色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瓤焙乾),甘草(一兩炮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白茯苓(半兩),枇杷葉(一兩水浸刷去毛),木香(半兩),神麯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旋覆花(一兩),大腹皮(雨水浸洗焙乾),

白話文:

  • 厚朴(一兩,去掉粗皮,塗抹生薑汁,炙烤至呈現紫色)

  • 陳橘皮(一兩,在湯水中浸泡,去除果肉,烘乾)

  • 甘草(一兩,炮製)

  • 人參(半兩,去除蘆頭)

  • 白茯苓(半兩)

  • 枇杷葉(一兩,用水浸泡,刷去毛)

  • 木香(半兩)

  • 神麯(適量)

  • 前胡(一兩,去除蘆頭)

  • 旋覆花 (一兩)

  • 大腹皮(用雨水浸泡,洗淨,烘乾)

上件藥搗羅為散,每服一大錢,水一盞,入生薑一塊,棗二個,煎至六分去滓,通口空心食前服。(《傳家秘寶》)

白話文:

把上文中列出的藥物品種搗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大錢的量,加一碗水,再放一片生薑,兩個棗子,煎到液體只剩原先的六分之多後,濾去藥渣,空腹時服下藥液即可。(《傳家祕寶》)

白朮散,治虛熱而渴。

人參(去蘆),白朮,木香,白茯苓(去皮),藿香(去土),甘草(以上各一兩),乾葛(二兩)

白話文:

白朮散,用於治療虛熱且口渴。 人參(去除蘆頭),白朮,木香,白茯苓(去除外皮),藿香(去除泥土),甘草(各一兩),乾葛(二兩)。

上件為粗末,每服三錢至五錢,水一盞,煎至五分溫服。(《辨惑論》)(按:此本錢氏方。)《宣明》人參白朮散,此方證同調中湯治法(見於後),本方去木香,加橘皮、澤瀉、滑石。

治胃氣不和,調氣進食,平胃散方。

白話文:

上方劑量較粗略,每次服用三錢至五錢,加一杯水,煎煮至五分之一,溫服。(《辨惑論》)(注:此方劑由錢氏提出。)《宣明》中的人參白朮散,此方證與調中湯相同(見於後),本方去木香,加橘皮、澤瀉、滑石。

蒼朮(四兩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),厚朴(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陳橘皮(二兩洗令淨焙乾),甘草(一兩炙黃)

白話文:

蒼朮(四兩,去黑皮,搗成粗末,炒至黃色)

厚朴(三兩,去粗皮,塗抹生薑汁,烘烤至香熟)

陳橘皮(二兩,清洗乾淨,烘乾)

甘草(一兩,烘烤至黃色)

上件藥四味,搗羅為散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二片,棗二枚,同煎至六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(《簡要濟眾》)《和劑》紹興方,正氣散,於本方加藿香、半夏。吳直閣名不換金正氣散。《葉氏》人參平胃散,石仲虛方,於本方加人參、茯苓。《易簡》曰:一方加茯苓、丁香各三兩,共為六味。

白話文:

把上述藥物的四種成分搗碎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水一中盞,放入生薑兩片,紅棗兩枚,一起煎煮到剩下六分之一,去除藥渣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(《簡要濟眾》)《和劑》紹興方,正氣散,在原方中加入藿香、半夏。吳直閣將此方名為「不換金正氣散」。《葉氏》人參平胃散,是石仲虛的方劑,在原方中加入人參、茯苓。《易簡》說:有一種方劑在原方中加入茯苓、丁香各三兩,一共是六種成分。

若胃寒嘔吐多,加生薑煎服。一法加縮砂、香附子各三兩,共為八味,加生薑煎服。若氣不舒快,中脘痞塞,不進飲食,病後調理,亦宜服之。《元戎》曰:平胃散與五苓散相合,名對金散。與六一散相合,名黃白散。與錢氏異功散相合,名調胃散。《回春》香砂平胃散,治傷食,於《易簡》八味方,去厚朴,加枳實、藿香、木香。

《小青囊》香砂平胃散,治病後胃虛少食,於本方加香附、砂仁。

白話文:

如果胃寒嘔吐嚴重,可以加入生薑一起煎服。另一種方法是加入三兩縮砂和香附子,共八種藥材,加上生薑一起煎服。如果氣不舒爽,中脘痞塞,不想吃東西,在生病後調理身體時,也可以服用。有一書中提到:《元戎》的平胃散與五苓散結合,則稱為對金散。與六一散結合,則稱為黃白散。與錢氏異功散結合,則稱為調胃散。《回春》的香砂平胃散,是用來治療傷食的,在《易簡》八味方的基礎上,去掉了厚朴,加入了枳實、藿香和木香。

白朮調中湯,治中寒痞悶急痛,寒濕相搏,吐瀉腹痛,無問寒熱久新,並宜服之。(或有口瘡目疾,孕婦等吐瀉者,以畏乾薑、官桂,不服。)

白話文:

白朮調中湯,治療因寒氣而導致的胃脘部痞悶急痛,寒濕氣交搏,嘔吐腹痛,無論寒熱,發病時間長短,均宜服用。(但如果患者有口瘡、目疾,孕婦等嘔吐腹瀉,因畏懼乾薑、官桂,則不宜服用。)

白朮,茯苓(去皮),陳皮(去白),澤瀉(各半兩),乾薑(炮),官桂(去皮),縮砂仁,藿香(各一分),甘草(一兩)

白話文:

白朮、茯苓(去掉外皮)、陳皮(去掉白色內皮)、澤瀉(各半兩),乾薑(炮製過)、官桂(去掉外皮)、縮砂仁、藿香(各一分),甘草(一兩)

上為末,白湯化蜜少許,調下二錢,每日三服。煉蜜和就,每兩作十丸,名白朮調中丸,小兒一服分三服。(《宣明》)

白話文:

上藥研成細末,用白開水調和少量蜂蜜,每次服二錢,每天服用三次。將蜂蜜調和製成藥丸,每兩藥材做成十丸,名為白朮調中丸,小兒每次服用的分量,分成三次服用。(《宣明論》)

《廣濟》療脾胃氣微,不能下食,五內中冷,時時下痢方。

白朮(八兩),神麯(末五兩),甘草(二兩炙),乾薑(二兩),枳實(二兩炙)

白話文:

《廣濟》治療脾胃氣虛,無法進食,身體內部寒冷,經常腹瀉的方子。 白朮(八兩),神麯(粉末五兩),甘草(二兩炒),乾薑(二兩),枳實(二兩炒)。

上五味搗篩,蜜和丸,空腹溫酒服,如梧子二十丸,日二服,漸加至三十丸。腹中有痛,加當歸二兩。(《外臺》)

易水張先生枳朮丸,治痞消食強胃。

白朮(二兩),枳實(麩炒黃色去瓤一兩)

白話文:

將五味加入搗篩中,並加入蜂蜜和製成丸劑,早晚空腹時,用溫酒送服,每次服用20丸,逐漸增加至30丸。若是腹痛,可額外加入兩錢當歸。(《外臺》)

上同為極細末,荷葉裹炒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多用白湯下,無時。白朮者。本意不取其食速化,但令人胃氣強實不復傷也。(《辨惑論》)又橘皮枳朮丸,治老幼元氣虛弱,飲食不消,或臟腑不調,心下痞悶,於本方加橘皮一兩。(《丹溪附余》橘連枳朮丸,補脾和胃,瀉火消痰,更加黃連。

白話文:

上藥都是極細的粉末,用荷葉包裹炒飯做成丸藥,像梧桐樹籽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多用白開水送服,沒有時間限制。白朮:本來的意思不是為了讓食物快速消化,而是為了讓人胃氣強壯實而不復受傷。(《辨惑論》)橘皮枳朮丸,治療老人小孩元氣虛弱,飲食不消,或臟腑不調,心下痞悶的症狀,在原方基礎上加橘皮一兩。(《丹溪附餘》橘連枳朮丸,補脾和胃,瀉火消痰,再加黃連。

)又曲糵枳朮丸,治為人所勉勸,強食之,致心腹滿悶不快,於本方加大麥糵、神麯各一兩炒。又木香枳朮丸,破滯氣,消飲食,開胃,於本方加木香。《脾胃論》木香人參生薑丸,開胃進食,於本方加乾生薑、木香、人參、陳皮。

大安丸,健脾胃,消飲食。

白話文:

)又加大麥糵、炒神麴,各一兩,因為當有人被勉勵勸告,強行飲食,導致心腹脹悶不快,就 увеличивает ячмень и обжаренный божественный цзюцюй по одному ляну. Потому что имеются люди, которые были насильно вынуждены есть, из-за чего в сердце и в желудке появляется тяжесть и подавленность.

又加入木香,以破除滯氣,消解飲食,促進胃口,因為本方可以幫助消化,減少胃脹。

《脾胃論》中記載的木香人參生薑丸,可以開胃促進食慾,本方加入乾生薑、木香、人參、陳皮。

山楂,白朮(各二兩),茯苓,神麯(炒),半夏(各一兩),陳皮,萊菔子(炒),連翹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山楂、白朮,各二兩;茯苓、炒神麯、半夏,各一兩;陳皮、炒過的萊菔子、連翹,各五錢。

上末之,炊餅丸。一方無白朮,名保和丸。(《丹溪》)

溫中諸方,《集驗方》治久寒,胸脅逆滿,不能食,吳茱萸湯方。

白話文:

上等的,炊餅丸。有一個配方沒有使用白朮,稱為保和丸。(出自《丹溪心法》) 溫中的各個處方中,《集驗方》用於治療長期寒冷,胸脇部位感到脹滿,無法正常飲食,吳茱萸湯的配方。

吳茱萸(一升),人參(一兩),生薑(八兩切),小麥(一升),甘草(一兩),桂心(一兩),半夏(一升),大棗(二十枚劈)

白話文:

吳茱萸(一斤),人參(一兩),生薑(八兩切碎),小麥(一斤),甘草(一兩),桂心(一兩),半夏(一斤),大棗(二十枚劈開)

凡八物㕮咀,以清酒五升,水三升,煮取三升,絞去滓,適寒溫飲一升,日二。(《醫心》)

治脾虛,附子湯方。

附子(炮裂去皮臍),人參(等分)

上二味銼如麻豆,每服二錢匕,水一盞,入棗二枚劈破,生薑三片,煎至六分,食前去滓溫服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所有八種藥材切碎,用五升清酒和三升水一起煮,煮到剩下三升,濾去渣滓,調整溫度後每次喝一升,一天兩次。(《醫心》) 治療脾虛,附子湯的配方如下: 附子(炮製去皮傘)、人參(份量相同) 將以上兩味藥材磨成如麻豆大小,每次服用兩錢,用水一碗,加入兩顆剖開的棗子和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六分滿,飯前去除渣滓溫服。(《聖濟》)

加減理中丸,治脾胃不和,三焦壅滯,胸膈痞悶,脅肋脹痛,嘔吐噁心,口淡無味,呼吸寒冷,心腹暴痛,飲酒過傷,全不思食,常服生養諸氣,大益脾胃。

白朮,人參,甘草,乾薑(各一兩),青皮,陳皮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加減理中丸,用於治療脾胃不和,三焦壅滯,胸膈痞悶,脅肋脹痛,嘔吐噁心,口淡無味,呼吸寒冷,心腹劇痛,過量飲酒後身體不適,完全不想飲食,常服可以養生益氣,對脾胃有很大益處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沸湯點服,不以時。(《雞蜂》)(按:方名云丸而為末服,可疑。又此方本出《活人書》,名治中湯。)

白話文:

研成細末,每次取一錢的量,用沸水沖泡,然後溫熱服用,不拘時間。(《雞蜂》)(註:方名叫做丸,但服用時卻是研成細末,令人懷疑。又此方原本出自《活人書》,名稱為治中湯。)

香砂理中湯(即理中湯加木香、砂仁,服法亦同),治脾虛氣滯,或受外寒,泄瀉腹痛喜溫,或嘔吐胸膈滿悶,腸腹雷鳴等證。(《續焰》)

白話文:

香砂理中湯(即理中湯加上木香、砂仁,服用方法也相同),用於治療脾虛氣滯,或受外寒,腹瀉腹痛喜溫,或嘔吐胸悶膈滿,腸胃鳴響等症。(《續名醫類案》)

補虛,生胃氣,逐冷痰,和五臟,快胸膈,進飲食,止泄瀉,附子倉米湯。

白話文:

補虛、生胃氣、逐冷痰、和五臟、寬胸膈、進飲食、止泄瀉,有附子倉米湯。

附子(一隻炮去皮臍八錢),黃耆(半兩),甘草(半兩微炒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南木香(一兩半),白朮(半兩),川薑(二錢重微炒),半夏(半兩湯泡七次切作片焙乾薑汁製)

白話文:

  • 附子(1 個,炮製去皮,去除肚臍,重量 40 克)

  • 黃耆(25 克)

  • 甘草(25 克,微炒)

  • 人參(25 克,去除蘆頭)

  • 南木香(75 克)

  • 白朮(25 克)

  • 川薑(10 克,微炒,重量以 2 錢為單位)

  • 半夏(25 克,用湯浸泡 7 次,切成片狀,焙乾,並用生薑汁製備)

上為㕮咀,每服二大錢,水一盞半,入炒陳倉米半合,同煎八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(《選奇方後集》)

白話文:

用大量煮開的水沖洗藥草,每次食用兩大錢,加入半杯炒熟的陳倉米,一起煮沸至八分滿,去除滓渣,於飯前溫服。

樸附丸,治脾元虛弱,飲食遲化,食必多傷,腹痛腸鳴,臟腑滑泄,晝夜無度,胃氣虛損,不美飲食,嘔噦惡涎。此藥性溫,兼治翻胃噁心。

白話文:

樸附丸:

  1. 治療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,常因飲食而引起腹痛、腸鳴、腹瀉、腹瀉日夜頻繁。

  2. 治療胃氣虛弱,食慾不振,嘔吐、噁心。

  3. 具有溫補作用,可兼治反胃、噁心。

附子(炮去皮臍),厚朴(去粗皮各一斤薑汁製),乾薑(炮三斤),神麯(炒八兩)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,米飲,或鹽湯下亦得。(《和劑》)

煨薑丸,治本臟虛,飲食不化,或成痃癖,或發心痛,冷水積脾,結聚疼痛,一切冷氣等疾。

附子,硇砂,木香,生薑

白話文:

附子(炮製後去皮及臍部),厚朴(去除粗糙外皮,各一斤並用姜汁處理),乾薑(炮製三斤),神曲(炒至八兩)。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煮面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同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在飯前服用,可用米湯或鹽水送服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 煨薑丸,用於治療體質虛弱,飲食不易消化,或形成積食,或引發心痛,因冷水中寒氣侵脾導致的凝聚疼痛,以及各種由寒氣引起的疾病。 附子,硇砂,木香,生薑。

上用大附子五十個,各重半兩者,去皮臍,以尖刀子剜去心子,約容硇砂半錢實之,卻以附子末和麵作餅子,裹附子,用文武火煨令黃,用木香如附子之半,同為細末,以水為丸,如雞頭大,復以生薑一塊,劈作兩片,以藥在內濕紙裹,令煨候薑熟,白湯嚼下,空心服。(《和劑》)

硇附餅子,治翻胃吐食,十膈五噎,嘔逆不止,心腹疼痛,粥藥不下。

白話文:

將五十個大附子,每個重半兩,去掉皮和肚臍,用尖刀將中心挖出,大約可以容納半錢的硇砂,之後用附子末和麵粉做成餅,將附子包裹在裡面,用文武火煨至黃色,用木香與附子等量,研磨成細末,加上水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,再準備一塊生薑,切成兩片,將藥丸用濕紙包在生薑裡面,一起煨至生薑熟透,用白湯送服,空腹服用。(《和劑》)

附子(一枚重七錢者,剜臍作一竅,入研細硇砂一分在內填滿,將附子碎末塞口,用生面作餅裹之,如有剩者附子末,更以一餅裹之,慢火煨令面焦黃為度,去面不用,只用硇砂附子為末。),木香(三錢),丁香(三錢二味同為末)

白話文:

附子(取一枚重七錢的附子,在中間挖一個洞,研磨細緻的硇砂一分填滿,再用附子碎末塞住洞口,用生麵粉做成餅狀包裹附子,如果有剩餘的附子末,可以用另一個餅來包裹,用文火慢慢烘烤,直到麵餅焦黃即可,去除麵餅不用,只用硇砂附子研磨成粉末。)

木香(三錢),丁香(三錢,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。)

上件一處拌勻,麵糊為丸,每一兩作二十丸,捏作餅子,每服一餅,用生薑一塊,如大拇指大,切作兩破,置藥在內,濕紙裹煨,令香熟,和薑細嚼,米飯送下,不拘時候。(《楊氏》)

白話文:

把上述各味藥材混合均勻,用麵粉糊和成丸狀,每丸一兩重,做成小餅狀。每次服用一餅,用生薑一塊,大小和大拇指差不多,切成兩半,把藥放在裡面,用濕紙包裹起來煨熟,直到藥物香味四溢,連同生薑一起細嚼,用米飯送下,不拘泥於服用時間。(《楊氏》)

沉香溫脾湯,治脾胃虛冷,心腹疼痛,嘔吐噁心,腹脅脹滿,不思飲食,四肢倦怠,或泄瀉吐利。

白話文:

沉香溫脾湯: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心腹疼痛、嘔吐噁心、腹脅脹滿、食慾不振、四肢無力、腹瀉或嘔吐腹瀉等症狀。

沉香,木香,丁香,附子(炮去皮臍),官桂,人參,縮砂,川薑(炮),白豆蔻,甘草(炙),白朮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沉香、木香、丁香、附子(炮製後去皮除臍),官桂、人參、縮砂,川薑(炮製),白豆蔻、甘草(炙製),白朮(各等分)

上十一味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薑五片,棗一個。

煎至七分,去滓熱服,空心食前。作粗末亦可。(《寶鑑》)

白話文:

取上方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碗,加入五片姜和一個大棗。 煎煮至剩七分滿時,濾去渣滓,趁熱服用,需在空腹時飯前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切成粗末使用。(出自《寶鑑》)

溫中降氣丸,治脾胃不和,不思飲食,心腹滿悶,腹脅刺痛,嘔吐痰水,噫醋吞酸,飲食遲化。常服消痞快氣,進美飲食。

白話文:

溫中降氣丸,可用於治療脾胃不協、食慾不振、心腹悶脹、兩脅刺痛、嘔吐痰液、噯氣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消痞、快氣、增加食慾。

京三稜(煨),蓬莪朮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瓤),乾薑(炮),良薑(銼),吳茱萸(湯洗),木香(以上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六、七十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(《御藥院方》)

白話文:

京三稜(煨過),蓬莪朮,青皮(去掉白色),陳皮(去掉瓤),乾薑(炮製過),良薑(切碎),吳茱萸(用湯洗過),木香(以上各一兩)

蕩積瀉熱諸方,深師療宿寒,脾胃中冷,心腹脹滿,食不消化,溫脾丸方。

白話文:

_蕩積瀉熱諸方:_針對多年積寒、脾胃虛寒、心腹脹滿、消化不良等症狀的各種治療方劑。

_深師療宿寒:_針對多年積寒的專門治療方劑。

_脾胃中冷:_脾胃虛寒證。

_心腹脹滿:_心腹部位膨脹、飽脹。

_食不消化:_食物消化不良。

_溫脾丸方:_溫脾丸的藥方。

大黃(二兩),麥曲(熬),乾薑(各三兩),厚朴(炙),附子(炮),當歸,甘草(炙),桂心,人參,枳實(炙各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大黃(二兩):具有清熱瀉火、活血化瘀、涼血止血等功效。

  • 麥曲(熬):具有消食健胃、和中下氣、除煩消積等功效。

  • 乾薑(各三兩):具有溫中散寒、回陽通脈、消食止嘔等功效。

  • 厚朴(炙):具有燥濕行氣、溫中止瀉、降逆止嘔等功效。

  • 附子(炮):具有補腎壯陽、回陽救逆、散寒止痛等功效。

  •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等功效。

  • 甘草(炙):具有補脾益氣、清熱解毒、調和諸藥等功效。

  • 桂心:具有溫陽益氣、活血化瘀、止痛安神等功效。

  • 人參: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健脾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

  • 枳實(炙):具有理氣寬中、燥濕化痰、消食導滯等功效。

上十味搗下篩,蜜和服如梧子十五丸,日三,增至二十丸亦得,食已服之。(《外臺》)

《範汪方》治久寒,不欲飲食數十歲方。

茱萸(八合),生薑(一斤切),硝石(一升)

凡三物,清酒一斗,水一斗,煮令得四升,絞去滓,溫飲二升,病即下去,勿復服也。(《醫心》)

開胃進食,丁香湯。

藿香(半兩),巴豆(二十粒去殼取肉),丁香(四十九粒),粟米(一合)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搗碎後過篩,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十五丸,一天三次,可以逐步增加到二十丸,飯後服用。(出自《外臺》) 《範汪方》治療長期寒冷,數十年來不願飲食。 茱萸(八合),生薑(一斤切片),硝石(一升) 將這三種藥材,加入清酒一斗和水一斗,煮至剩餘四升,濾去殘渣,溫服兩升,疾病即可消除,不必再服。(出自《醫心》) 促進胃口,增進食慾,使用丁香湯。 藿香(半兩),巴豆(二十粒去殼取肉),丁香(四十九粒),粟米(一合)

上先將粟米、巴豆肉同炒,令赤色,去巴豆不用,只使粟米與丁香、藿香,同研為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(《本事續集》)

消食快氣,尊貴食藥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粟米、巴豆肉一起炒,至粟米呈現紅色為止,將巴豆去除不用,僅使用粟米、丁香、藿香,共同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以米湯調和服用。

陳米(半升年深者為妙),大麥糵(一兩),陳皮(半兩去瓤),青皮(半兩去瓤),縮砂仁(一兩),丁香皮(半兩),甘草(一兩炙),香附子(二兩去黑皮生者),巴豆(三七粒和陳米炒七分熟不可焦取出去巴豆不用)

白話文:

陳年米(年代越久越好,半升)

大麥麥芽(一兩)

陳皮(半兩,去除瓤)

青皮(半兩,去除瓤)

縮砂仁(一兩)

丁香皮(半兩)

炙甘草(一兩)

香附子(二兩,生用,去除黑皮)

巴豆(三到七粒,與陳米一起炒到七分熟,不可炒焦,取出巴豆不用)

上八味為細末,水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,熟水吞下,嚼碎亦得,小兒量力加減,空心淡薑湯下。(《選奇後集》)

三黃枳朮丸,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厚味之物,填塞悶亂不快。

白話文:

把上述八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成丸子,大小如同綠豆,每次服用三十至五十丸,用煮熟的水吞服,也可以直接嚼碎服用,小孩則視身體狀況酌量增減服用量,空腹時服用,並用淡薑湯送服。(出自《選奇後集》)

黃芩(二兩),黃連(酒洗),大黃(濕紙裹煨),神麯(炒),橘皮,白朮(以上各一兩),枳實(麩炒五錢)

白話文:

黃芩(80公克),黃連(用酒清洗),大黃(用濕紙包裹後烘烤),神曲(炒過),橘皮、白朮(以上各40公克),枳實(用麩皮炒過,20公克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一倍,每服五十丸,白湯送下,量所傷服之。(《辨惑論》)

治脾氣實,其人口中淡,甘臥憒憒,痛無常處,及嘔吐反胃方。

大黃(六兩)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用熱湯浸泡餅後,蒸熟做成藥丸,藥丸的大小如綠豆的一倍左右。每次服用五十粒丸藥,用白開水送服。藥丸的服用量根據病人的傷處決定。(出自《辨惑論》)

上一味切,以水六升,煮取一升,分再服。又主食即吐,並大便不通者,加甘草二兩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(《千金翼》)

白話文:

把上述味中藥切碎,用六升水煎取一升藥液,分兩次服下。另外,主要症狀是飲食即吐,兼有大便不通,可以加入甘草二兩,煎取二升半藥液,分成三次服下。(《千金翼》)

治脾臟熱,唇焦口氣,引飲不止,紅芍藥散方。

紅芍藥(一兩),川大黃(半兩),甘草(半兩),地黃(一兩乾者)

上件藥四味,搗羅為散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,溫服食後臨臥。(《簡要濟眾》)

潤補諸方,清膈散,治脾家疸熱,令人口甘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臟熱症,嘴唇乾燥,口中有異味,頻頻想喝水的情況,可以使用紅芍藥散的處方。 紅芍藥(一兩)、川大黃(半兩)、甘草(半兩)、乾地黃(一兩)。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滿,溫服,飯後或睡前服用。(出自《簡要濟眾》) 滋潤補益的各類處方中,清膈散用於治療脾臟濕熱,使得人口中感到甜膩。

麥門冬(去心),沙參,人參(去蘆),金釵,石斛(各一兩去根),草龍膽,柴胡(去梗),陳皮(去白),黃連(去須),木通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麥門冬(去掉核),沙參,人參(去掉蘆頭),金釵,石斛(各一兩,去掉根),草龍膽,柴胡(去掉莖),陳皮(去掉白色內皮),黃連(去掉須),木通(各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食前溫服,日進二服。(《魏氏》)

戊申有一貧士,七月中病脾胃虛弱,氣促憔悴,因與人參芍藥湯。

白話文:

上方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水一碗,煎煮至七分滿,去掉渣滓,在飯前溫服,每日服用兩次。(《魏氏》) 戊申年有一位貧困的書生,在七月時患上脾胃虛弱,氣短面容憔悴,因此給予了人參芍藥湯。

麥門冬(二分),當歸身,人參(以上各三分),炙甘草,白芍藥,黃耆(以上各一錢),五味子(五個)

上件㕮咀,分作二服,每服用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稍熱服。(《脾胃論》)

白話文:

麥門冬(12公克),當歸身、人參(以上各18公克),炙甘草、白芍藥、黃耆(以上各6公克),五味子(5個)

調攝法,調理之法,以和為貴。和之法不一,在飲食宜頻而少,使飢飽不失時。脾主信,以准節為功。脾喜溫而惡寒,禁用生冷之物。脾喜通而惡滯,宜用虛糝易消之物,凡堅硬難化者忌之。脾喜燥而惡濕,凡油膩、茶湯、冰水,不可多用。脾喜香而惡臭,不妨兼食炒炙煿辛香以開胃。人之脾胃有厚薄,有虛實,有寒熱,生成性體不同。若欲治病,必先審明胃氣如何。脾胃若健,不惟病易愈,即所服之藥亦易見功也。(《證治百問》)

白話文:

養生調理的方法,以和諧為貴。和諧的方法不只一種,在飲食上應該少吃多餐,使飢餓和飽足都不失時機。脾主信用,以準確適度為功。脾喜溫暖而厭惡寒冷,禁止生冷食物。脾喜通暢而厭惡停滯,宜用容易消化吸收的稀飯,凡是堅硬難消化的食物都該避免。脾喜燥而厭惡濕,凡油膩、茶湯、冰水,不可多用。脾喜香而厭惡臭,不妨兼食炒炙煿辛香食物以開胃。人的脾胃有厚薄,有虛實,有寒熱,生成性體不同。若要治病,必須先審明胃氣如何。脾胃若健,不只病易愈,即所服之藥也容易見功用。

病久人虛,飲食無味,倘其所欲,勿過拘忌,但量與之,以助脾胃,藥乃作效。亦嘗有脾虛氣滯,食之不能,不可強與,恐病轉增。(《醫讀》)

白話文:

病人長期生病,身體虛弱,吃東西沒有味道。如果病人想吃某種東西,不要過於拘泥,但要適量給予,以幫助脾胃運作,藥物才能發揮作用。也曾經有脾虛氣滯的病人,吃東西不消化,不能勉強給予食物,恐怕病情會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