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8)
臟腑類 (8)
1. 關格
關格一病,《內經》未言其證為何,《平脈法》始舉不得小便、吐逆、食不得入,至巢氏則唯云大小便不通而不及他證,要俱不出陰陽否絕之候。前人所說,紛糾不一,今略存之,以俟有識。蓋霍亂為三焦失守之病,關格為三焦隔塞之病,故今以關格,列於霍亂之後。若夫《難經》之言,專系脈體,自是一義,學者須分別看焉。
白話文:
關格這種病,《內經》沒有說明它的症狀是什麼,《平脈法》開始提到小便不出、噁心嘔吐、食物吃不下,到了巢元方時只說大小便不通,而沒有提到其他症狀,總而言之就是所有排泄物都不能排出,陰陽絕斷的徵兆。前人說法紛紛擾擾,都不相同,現在姑且保存著,等待有識之士來判斷。霍亂是三焦失守的病,關格是三焦堵塞的病,所以我現在將關格列於霍亂之後。至於《難經》所說,專門講脈的體質,那自成一種道理,學者應該分別來看。
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之異,關格之脈證不一也,而馬仲化釋《內經》。謂關格之義,非隔食癃閉之證,而張介賓《類經》,直將越人、仲景之言非之。醫道貴乎丸通,若執中無權,猶執一也。故釋《內經》之關格,但當言是表裡陰陽否絕之候,不當與上吐下閉之關格混同立論則可;若言上吐下閉,當稱隔食癃閉,不得名為關格則不可。(《醫通》)(節錄)
白話文:
《內經》和《傷寒論》中對關格脈證的論述並不一致,馬仲化在解釋《內經》時認為,關格不是隔食癃閉的證候,而張介賓的《類經》則直接否定了越人和仲景的說法。醫學之道貴在融會貫通,如果拘泥於教條而不懂得變通,那就等於固執己見。因此,在解釋《內經》的關格時,應該說它是表裡陰陽完全失去聯絡的病候,而不應該把它和上吐下閉的關格混為一談。如果說上吐下閉,就應該稱之為隔食癃閉,而不應該稱為關格。
關格之證,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所指不同,《內經》所云是不治之證,《傷寒論》所云則卒暴之疾,當於通便止嘔方法隨宜施治可也。(《軌範》)
白話文:
關格的症狀,《內經》和《傷寒論》所指的並不相同,《內經》所說的關格是無法治癒的疾病,《傷寒論》所說的關格則是會突然發作的疾病,應該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合適的通便和止吐方法來治療。(《軌範》)
病由陰陽不和(三焦約)關格者,二便俱不通也。大便不通,謂之內關;小便不通,謂之外格;二便俱不通,為關格也。由陰陽氣不和,榮衛不通故也。陰氣太盛,陽氣不能榮之,曰內關。陽氣太盛,陰氣不得榮之,曰外格。陰陽俱盛,不得相榮,曰關格。關格則陰陽氣否,結於腹內脹滿,氣不行於大小腸,故關格而大小便不通也。又風邪在三焦,三焦約者則小腸痛內閉,大小便不通,日不得前後而手足寒者,為三陰俱逆,三日死也(按:《靈樞·四時氣篇》曰:小腹痛腫,不得小便,邪在三焦約)。診其脈來浮牢且滑直者,不得大小便也。(《病源論》)
白話文:
疾病是因陰陽不調和而引起的。大便不通稱為內格;小便不通稱為外格;大、小便都不通稱為關格。都是由於陰陽之氣不調和,榮衛之氣不流通而造成的。陰氣過盛,陽氣不能滋潤它,叫做內格。陽氣過盛,陰氣不能滋潤它,叫做外格。陰陽都很盛,不能互相滋潤,叫做關格。關格則陰陽之氣閉塞,結於腹中腹滿,氣不能流通於大小腸,所以關格而大、小便不通。還有風邪在三焦,三焦約住,就引起小腸疼痛,內閉,大小便不通,日中不得前後,手足寒冷,是三陰俱逆,三天就會死亡。(按:《靈樞·四時氣篇》說:小腹疼痛腫脹,不能小便,邪氣在三焦約住)。診其脈浮牢而滑直的,都不能大、小便。(《病源論》)
四明陳氏曰:腑有邪則陽脈盛,臟有邪則陰脈盛。陰脈盛者陰氣關於下,陽脈盛者陽氣格於上,然而未至於死。陰陽俱盛則既關且格,格則食不下,關則二陰閉,不得大小便而死矣。若臟腑氣和而相榮,陰不復,陽不溢,何關格之有。(《統旨》)(按:此說亦出《醫統》。)
白話文:
四明陳氏說:腑有邪氣則陽脈盛,臟有邪氣則陰脈盛。陰脈盛者陰氣積聚於下,陽脈盛者陽氣壅塞於上,然而還不會導致死亡。陰陽俱盛則既積聚且壅塞,壅塞則無法進食,積聚則二陰閉塞,大小便不通而死亡。如果臟腑氣血和順而互相滋養,陰氣不不足,陽氣不有餘,哪會有積聚和壅塞呢?(《統旨》)(按:此說亦出自《醫統》。)
《內經》云:人迎脈四盛以上為格陽,寸口脈四盛以上為關陰。夫脈至四盛以上亦太盛矣,陽太盛則陰不能榮,陰太盛則陽不能和,陰陽阻絕,天地不交而成否矣。夫飲食雖運夫陽,而無陰則不能下,故格則吐逆者,陽獨盛於上也。便液雖生乎陰,而無陽則不能通,故關則不得小便者,陰獨盛於下也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說:人迎脈的四個盛脈以上為格陽,寸口脈的四個盛脈以上為關陰。脈搏達到四盛以上也是太盛了,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滋潤,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調和,陰陽阻隔,天地不交而使人出現不適症狀。飲食雖然可以運轉陽氣,但是沒有陰氣就無法消化,所以格陽就會出現吐逆的症狀,這是因為陽氣獨盛於上方。小便雖然是由陰氣產生,但是沒有陽氣就無法排洩,所以關陰就會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,這是因為陰氣獨盛於下方。
而云岐子乃謂陽反在下,陰反在上,豈通論哉。若陽果在下,陰得陽而和,小便且通矣,陰何由而關耶。陰果在上,陽得陰而濟,飲食自下矣,陽何為而格耶。(《匯論》)(按:《綱目》載潔古及云岐子說,以關格為上寒下熱。馬氏此辨,極為明覈。蓋病有上熱下寒而無上寒下熱。
白話文:
雲岐子說陽氣反常在下、陰氣反常在上,這種說法難以讓人信服。如果陽氣真的在下,陰氣得到陽氣而協調和諧,那麼小便理應通暢,怎麼還會關閉不通呢?如果陰氣真的在上,陽氣得到陰氣而得到補充,飲食自然會往下排出,陽氣怎麼還會被阻隔呢?(《匯論》)(按:《綱目》記載,潔古和雲岐子認為關格是上寒下熱。馬氏的這種解釋,非常明確。事實上,疾病有上熱下寒而沒有上寒下熱的。)
《金匱輯義》濕家條詳論之。但《靈·刺節真邪論》有云上寒下熱,先刺項太陽,是言經絡病,非言病於裡者,難以為徵矣。故潔古父子說,今不敢錄入。又《統旨》舉陳氏及潔古說曰:其說雖相反,要之皆病機之所有也。是騎牆之見,今亦不從。)
白話文:
《金匱輯義》中的濕家條詳細地論述了這個問題。但是,《靈樞·刺節真邪論》中說:上寒下熱,先刺項太陽,這是在說經絡病,而不是在說病於裡面的,難以作為證據。所以潔古父子說,現在不敢記錄進來。又《統旨》舉陳氏及潔古說曰:他們的說法雖然相反,但都是病機的所在。這是騎牆的看法,現在也不採用。
關格證在《內經》,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陽,寸口察五臟之陰。人迎盛至四倍以上,此陽明經孤陽獨見,水不濟火也,故曰格陽。格陽者,陰格於陽也。氣口盛至四倍以上,此太陰經元陰無主,氣不歸精也,故曰關陰。關陰者,陽關於陰也。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,且大且數,此其陽氣不藏,故陰中無陽,陰氣不升,故陽中無陰,陰陽相離,故名關格也。凡見此者,總由酒色傷腎,情欲傷精,以致陽不守舍,故脈浮氣露,亢極如此。
此則真陰敗竭,元海無根,是誠亢龍有悔之象,最危之候也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關格證在《內經》中記載,是通過人迎脈察看六腑的陽氣,寸口脈察看五臟的陰氣。人迎脈盛至四倍以上,這是陽明經的孤陽獨見,水不濟火,所以叫做格陽。格陽,就是陰氣格拒陽氣。氣口脈盛至四倍以上,這是太陰經的元陰無主,氣不歸精,所以叫做關陰。關陰,就是陽氣關閉陰氣。如果人迎脈和寸口脈都盛至四倍以上,而且脈搏大而數,這是陽氣不收藏,所以陰中無陽,陰氣不升發,所以陽中無陰,陰陽相離,所以叫做關格。凡是見到這種情況,總是由於酒色傷腎,情慾傷精,以致陽氣不守舍,所以脈浮氣露,亢盛到這種程度。
關格,即《內經》三焦約病也。約者不行之謂,謂三焦之氣不得通行也。惟三焦之氣不行,故上而吐逆曰格,下而不得大小便曰關。(《尊生書》)
白話文:
關格就是《內經》所說的「三焦約病」。約是指氣血不通的意思,也就是說三焦的氣血運行不暢。只有當三焦的氣血運行不暢時,才會出現吐逆的症狀,同時小便和大便都會不通暢。(《尊生書》)
脈候,《內經》以人迎、寸口並診關格,今後世診法,則但取寸口而不察人迎,似於法有未盡。然寸口為脈之大會,而脈見於彼,未有不見於此者。所以但察氣口,則人迎之脈亦可概見。故凡見寸口弦大至極,甚至四倍以上且大且數者,便是關格之脈,不得誤認為火證。余嘗診此數人,察其脈則如弦如革,洪大異常,故云四倍。察其證,則脈動身亦動,凡乳下之虛里,臍旁之動氣,無不舂舂然、振振然與脈俱應者。察其形氣,則上有微喘而動作則喘甚,肢體無力而寤寐多慌張。謂其為虛損,則本無咳嗽失血等證,謂其為痰火,則又無實邪發熱等證,此關格之所以異也。然惟富貴之人,及形體豐肥者,多有此證。求其所因,則無非耽嗜少艾,中年酒色所致。是雖與勞損證若有不同,而實即勞損之別名也,此老成之人所以當知慎也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脈象《內經》中,以人迎和寸口同時診斷脈象,但後世的診斷方法僅取寸口,而不觀察人迎,似有不完整的缺陷。然而,寸口是脈搏的大會,脈象在寸口上,沒有在人迎上觀察不到的。因此,只要觀察寸口,就能大致瞭解人迎的脈象。所以凡是看到寸口的脈搏很粗大,甚至比正常粗度大四倍,而且又快又數。便是屬於關格的脈搏,不能誤認為火證。我曾經診斷過幾個這樣的病人,觀察他們的脈搏,像弦子、像皮革一樣,非常洪大異常,所以說大四倍。觀察他們的證狀,脈搏跳動身體也跟著動,凡是乳房以下的虛空,肚臍旁的動氣,沒有一處不跟著脈搏一起跳動的。觀察他們的形體和氣色,稍微喘氣時就會很喘,肢體無力,睡覺時多有驚慌。說他們是虛損,本無咳嗽吐血等證;說他們是痰火,又無實邪發熱等證,這是關格脈象的特殊之處。但凡是富貴的人,或形體豐滿的人,多有此證。探究其原因,無非是沉迷於美色,中年時酒色過度所致。雖然與勞損證有所不同,但實際上是勞損的別稱,所以年老體弱的人實在應該慎重對待。
關格之脈,必弦大至極,夫弦者為中虛,浮大者為腎虛,此腎水大虧,有陽無陰之脈也。治此者,宜以峻補真陰為主。然又當察其虛中之寒熱,陰中之陰陽,分別處治,斯盡善也,(同上)
白話文:
關脈脈搏必很緊張而且大,緊張為中虛,浮大為腎虛,這是腎水大虧,只有陽氣而沒有陰氣的脈象。治療這種情況,宜以大力補益真陰為主。但同時還要觀察虛中的寒熱,陰中的陰陽,分別治療,這樣才能盡善盡美。(同上)
證狀諸說,姚氏云:風寒冷氣入腹,忽痛堅急如吹狀,大小便不通,或小腹有氣結,如升大脹起,名為關格病。(《肘後》)(從《醫方類聚》錄)
白話文:
姚氏說:風寒濕冷的氣進入腹部,忽然肚子疼痛,堅硬緊急,就像被吹飽了似的,大小便不通,或者小腹有氣塊,像氣球一樣脹大升起,叫做「關格病」。(出自《肘後》)(摘錄自《醫方類聚》)
戴云:關格者,謂膈中覺有所礙,欲升不升,欲降不降,欲食不食,此謂氣之橫格也。(《鉤玄》)
陰陽易位,病名關格,多不可治。若邪氣留著而致者。猶可治之。(《醫通》)
關格不通,不得尿,頭無汗者,可治;有汗者死。(同上)
關格若頭汗者(陽脫)死,脈細澀者(知陰亦竭)亦死。(《醫碥》)
白話文:
戴雲說:關格這種病症,指的是胸膈之間感到有阻礙,想往上提提不上來,想往下壓壓不下,想吃東西又吃不下,這就是氣流受阻的情況。 陰陽位置互換,所患疾病稱為關格,大多數情況下無法治療。如果是由於邪氣滯留所致,還有可能治療。 關格症狀嚴重,無法排尿,頭部不出汗的可以治療;如果頭部出汗則會死亡。 關格如果頭部出汗(表示陽氣脫失)會死亡,脈搏細弱且澀(表明陰液也耗盡)也會死亡。
至於尋常腹痛,二便不通而嘔吐,其脈沉靜不緊盛倍大者,非關格也,乃痰食之證,宜大棗加白芥子、山楂、枳實、青皮治之。(《匯補》)(按:尋常二便不通,自有專門,宜參。)
白話文:
至於平常的腹痛,大、小便不通,伴隨嘔吐的症狀,脈象沉靜而沒有緊張感,沒有過度強壯也沒有過度肥大的,這不是與氣血阻滯有關的疾病,而是痰飲與食物鬱積的證候,應該用大棗加上白芥子、山楂、枳實、青皮來治療。(《匯補》)(註:平常大、小便不通的證候,另外有專門的治療方法,應該參考參照。)
補瀉兩難,本經《脈度篇》所云,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能榮也,故曰關,陽氣太盛,則陰氣弗能榮也,故曰格,陰陽俱盛,不能相榮,故曰關格,關格者,不得盡期而死,此舉脈證而兼言之也。若以脈言,則如前之四倍者是也。若以證言,則又有陰陽俱盛者,以陽病極於陽分,而陰病極於陰分也。凡陽盛於陽者,若乎當瀉,而陰分見陰,又不可瀉。陰極於陰者,若乎當補,而陽分見陽,又不可補。病若此者,陽自陽而陽中無陰,陰自陰而陰中無陽,上下否隔,兩顧弗能,補之不可,瀉之又不可,是亦關格之證也,有死而已。此與真寒假熱、真熱假寒之證大有不同,學者當辨其疑似。(《景岳》)
白話文:
補瀉兩難,出自《脈度篇》,意思是說,如果陰氣太盛,那麼陽氣就會被鎖住、覆蓋,不能夠疏通運行,所以叫做「關」。如果陽氣太盛,那麼陰氣就會被鎖住、覆蓋,不能夠疏通運行,所以叫做「格」。如果陰陽兩氣都太盛,那麼它們就會互相對立,不能夠疏通運行,所以叫做「關格」。出現「關格」症狀的人,往往會在壽命未盡的時候死亡,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共同判斷出來的。如果只看脈象,那麼就像前面提到的「四倍」脈那樣。如果只看症狀,那麼還有一種陰陽兩氣都太盛的情況,這種情況是陽證最盛的時候,而陰證也最盛的時候。凡是陽氣在陽分太盛的,似乎應該瀉火,但陰分卻出現了陰盛的症狀,又不能夠瀉火。陰氣在陰分太盛的,似乎應該補虛,但陽分卻出現了陽盛的症狀,又不能夠補虛。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陽氣只能在陽分運行而陽分中沒有陰氣,陰氣只能在陰分運行而陰分中沒有陽氣,上下互相隔絕,互相不能顧及,補虛也不行,瀉火也不行,這也是「關格」的症狀,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往往會死亡。這種疾病與真寒假熱、真熱假寒的症狀有很大的不同,學習中醫的人應該要分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。(摘自《景嶽》)
熱劑從治,人有一時關格,大小便閉結不通,渴飲涼水,少頃即吐,又飲之又吐,面赤唇焦,粒米不能下胃,飲一杯吐出杯半,脈亦沉伏。人以為脈絕也,誰知是格陽不宣,腎經寒邪太盛之故乎。夫腎屬少陰,喜溫而不喜寒也。寒邪入腎,則陽無所附,陽欲杜陰而不能,陰且格陽而愈勝。於是陽不散居於下焦,而盡逆衝於上焦,咽喉之間,難於容物而作吐矣。夫陽宜陰折,熱宜寒折,似乎陽熱在上,宜用陰寒之藥以治之。然而陽熱在上,而下正陰寒也。用陰寒以折陰寒,正投其所惡也,不特無功而反有大害。蓋上假熱而下真寒,非用真熱假寒之法從治之,斷不能順其性而開其關也。方用白通湯治之,方中原是大熱之味,得人尿、豬膽以亂之,則下咽覺寒,而入腹正熱,陽可重回而陰可立散,自然脈通而關啟矣。(《辨證錄》)
白話文:
應該用熱性藥物來治療。有個人突然間發生閉結不通的症狀,大小便都不能排出,感到口渴而喝了涼水,不久就吐了出來,接著又喝又吐,臉色發紅,嘴脣乾焦,連一粒米都吞嚥不下,喝一杯水吐出來有一杯半,脈搏也沉伏微弱,大家都以為他的脈搏已經停止了,卻不知這是因為陽氣被阻隔而不能宣發,腎經中的寒邪過於旺盛所造成的。因為腎臟屬於少陰之氣,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,寒邪侵入腎臟,陽氣就失去了依附之處,不能制服陰氣,反而被陰氣所阻隔而更加盛大。於是陽氣不能散佈於下焦,全部逆衝到上焦,堵塞咽喉之間,難以容納食物而引起嘔吐症狀,陽氣需要被陰氣來剋制,熱性需要被寒性來剋制,看起來好像上焦有陽熱,應該用陰寒的藥物來治療。然而上焦有陽熱,而下焦卻有真正寒邪,用陰寒的藥物來剋制陰寒,正投其不喜歡,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傷害。因為上焦是假性熱而下焦是真正的寒,如果不用真正的熱性藥和假性寒性藥來治療,就不能順應其性質而打開閉結的症狀。用白通湯來治療,這個方劑裡原本是大熱性的藥味,加入人尿和豬膽來攪亂它,這樣下嚥時感覺是寒涼的,進入腹部後就變成了熱性,陽氣就能夠重新回到下焦,陰氣也能立刻散開來,自然脈搏就通暢了,閉結的症狀也就能打開了。(《辨證錄》)
治宜開通,凡治關格病,不知批郄導竅,但冀止嘔利溲,亟治其標,技窮力竭,無益反損,醫之罪也。(《法律》)
白話文:
治療關格病應以開通為原則,而不是隻知道疏通經脈並引導竅穴,而是應該積極治療其症狀,迅速治癒其標誌,如果醫生技術有限,能力不足,卻不思改進,反而損害了患者的健康,這是醫生的罪過。(《法律》)
此證危急,法難緩治,宜先投辛香通竅下降之藥以治其上,次用苦寒利氣下泄之藥以通二便(按:沈氏襲潔古之謬,故用苦寒)。蓋證既危急,縱有裡虛,亦宜通後再補也。(《尊生書》)
白話文:
這個病症非常危急,治療的方法不能緩慢,應該先服用辛香通竅、下降的藥物,來治療上焦。之後,再服用苦寒利氣、下泄的藥物,來通暢二便(按:沈氏襲古之謬,所以用了苦寒)。因為這個病症既危急,即使有裡虛的狀況,也應該先把大便通暢,再施以補益。
用吐之謬,丹溪書云:必用吐,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在出痰也。又云:有痰,二陳湯吐之,吐中便有降。中氣不運者,補氣藥中升降。此蓋竊其治小便之法,填於條下,蹈世俗之弊而不悟,悲夫。(《準繩》)
白話文:
誤用催吐的錯誤,丹溪書中說:一定要用催吐,提一下其氣的橫隔,而不一定在於吐出痰液。又說:有痰液,用二陳湯讓其催吐,催吐後就能下降。中氣不運的人,在補氣藥中加入升降這味藥。這大概是私自採用了其治療小便的方法,添加到條例之下,犯了世俗的流弊而又不明白,可悲啊。(《準繩》)
丹溪則曰此證多死,寒在上,熱在下,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,法當吐,以提其氣之橫格,不必在出痰也。愚謂兩寸俱盛四倍,又安得為寒在上耶?且脈大如此,則浮豁無根,其虛可知,又堪吐乎?謬而又謬,莫此為甚矣。(《景岳》)
疏利方法,《集驗》療關格之病,腸中轉痛,不得大小便,一日一夜不瘥欲死方。
白話文:
丹溪認為這個證多死於寒在上,熱在下,兩寸脈都盛大四倍以上,方法是應該吐,以把橫格的氣提出來,未必是要吐痰。愚認為兩寸脈都盛大四倍,又怎麼會是寒在上呢?而且脈如此大,就浮豁無根,知道虛了,又怎堪吐呢?錯上加錯,莫過於此了。(《景嶽》)
芒硝三兩,紙三重裹,於炭火內燒令沸,安一升水中(按:今《肘後》作湯中),盡服之。當先飲溫湯一二升以來,吐出乃飲芒消汁也。(《肘後》同)(《外臺》)(按:今《肘後》系《醫方類聚》所收。)
《廣利方》關格不通,胞脹妨悶,大小便不通方。
白話文:
芒硝三兩,用三層紙包好,放在炭火中燒到沸騰,然後放到裝有一升水的容器中(《肘後方》中是湯),全部服下。在服用芒硝汁之前,應該先喝一到兩升溫開水,把胃裡的東西吐出來。
冬葵子(三大合綿裹碎),滑石(十二分碎),芒硝(十分湯成下)
白話文:
冬葵子(用三大合布包好、用綿花或絹帛包裹,再搗碎)、滑石(搗碎成十二等份)、芒硝(先用十倍重量的水溶解,後倒出)
切,以水二大升,煎取八大合,去滓空腹,分溫再服,服別如人行四五里,忌肉面。(《醫心》)《聖濟》名芒硝湯。
白話文:
用二大升水煎煮芒硝,煎取八大合的藥液,去除渣滓,空腹服用,分兩次服用完畢,服藥後另行走動四五里路,過程中忌食肉類和麵食。(出自《醫心》)《聖濟》中將此方劑命名為芒硝湯。
奉職趙令儀妻,忽吐逆大小便不通,煩亂,四肢漸冷,無脈,凡一日半。與大承氣湯一劑,至夜半,漸得大便通,脈漸生,翌日乃安。此關格之病,極為難治,兆所見者,惟此一人。(《雞峰》)
加味麻仁丸(《會編》),治關格,大小便不通。
白話文:
趙令儀妻奉職後,忽然嘔吐不止、大小便不通,煩躁不安,四肢逐漸冰涼,脈搏全無,持續了一天半。我給她服了一劑大承氣湯,到了半夜,逐漸大便通暢,脈搏漸漸出現,到第二天就安然無恙了。這種關格之病,極難治療,我所見過的,只有這一例。(《雞峯》)
大黃(一兩),白芍藥,厚朴(薑汁炒),當歸,杏仁(去皮尖),麻仁,檳榔,南木香,枳殼(各五錢),麝香(少許)
上為末,蜜丸,熟水下。(《準繩》)(按:此蓋云岐子方。)
白話文:
大黃:一兩。
白芍藥:五錢。
厚朴:薑汁炒,五錢。
當歸:五錢。
杏仁:去皮尖,五錢。
麻仁:五錢。
檳榔:五錢。
南木香:五錢。
枳殼:五錢。
麝香:少許。
通壅諸方,孫真人治大小便不通,關格不利,燒大皂莢細研,粥飲下三錢,立通。(《本草》)《準繩》引《會編》名皂莢散。
白話文:
通壅諸方:
孫思邈治療大小便不通、關格不利的方劑:將大皁莢燒成灰,研成細末,用粥送服三錢,立即使不通暢的現象消除。(《本草》)《準繩》引用自《會編》,名為皁莢散。
人參散,治胃虛津枯,關格吐逆。
人參(五錢至一兩),麝(半分至一分),冰腦(三釐至半分)
白話文:
人參散,用於治療胃虛、津液枯竭、關格及嘔吐反胃。 人參(使用量為五錢到一兩),麝香(使用量為半分到一分),冰片(使用量為三分到半分)。
為散,水煎和滓,分二三次溫服。(《準繩》作右末,甘草湯調服。)此云岐子治噎膈胃反關格不通九方之一,用獨參湯峻補其胃,稍加腦、麝以發越其氣,得補中寓瀉之至訣。若瘦人津枯不能出納而大便秘結者,即以此方去腦、麝,加蘆根汁、竹茹,未嘗不為合轍也。(《醫通》)
白話文:
(這個藥)用散的那種,水煎取渣滓,分二、三次溫熱服用。(《準繩》中做法,先把人參研成細末,再用甘草湯攪勻服下。)這一句說的是岐伯治療咽膈、胃都閉塞,人們不能吐納,九種治療方法中的其中一個,就是用「獨參湯」來強力補益胃,然後再稍微加上牛黃、麝香,以發散人的氣,這樣就結合在一起,成為補益和瀉下的最高境界。如果是瘦弱的人,津液乾枯,不能流通,而且大便祕結的,就把這個方子裡的牛黃、麝香拿掉,加上蘆根汁、竹茹,也絕對能夠奏效的。(《醫通》)
既濟丸,治關格,脈沉細,手足厥冷。
熟附子(一兩,《準繩》童便浸),人參(三兩),麝香(少許為衣)
白話文:
既濟丸,用於治療關格症,症見脈象沈細,手足冰冷。 藥物組成: 熟附子(一兩,需用童便浸泡,依《準繩》法),人參(三兩),麝香(少量,作為藥丸外衣)。
為細末,陳米飲糊丸,梧子大,每服十丸至三十丸,米飲下。此云岐子第三方,用參、附加麝,單刀直入,以破中下二焦之結,藥雖峻而用法最緩,不可不詳此義,而擅改作湯也。
白話文:
將藥材搗碎成細末,用陳米粥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 10-30 粒,用米粥送下。這是岐伯的第三個方劑,其中用到人參、附子及麝香,直接攻入中焦和下焦,以打破結塊。雖然藥效猛烈,但使用時卻十分緩和,不可不詳知此意,而擅自改成湯劑。
調停方,進退黃連湯方,格則吐逆,進而用此方為宜。關則不得小便,退之之法,從胃氣以透入陰分,桂枝亦在所不取。(節錄)
白話文:
調停方:當病情在進退兩難之際,使用黃連湯方,如果覺得噁心、嘔吐,那麼就進一步使用這個方子是合適的。如果小便不通暢,那麼用來退燒的方法,就是順著胃氣直達陰分,桂枝是派不上用場的。
黃連(薑汁炒),乾薑(炮),人參(人乳拌蒸一錢五分),桂枝(一錢),半夏(薑製一錢五分),大棗(二枚)
白話文:
-
黃連(炒過薑汁):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。
-
乾薑(炮製過):溫中散寒、回陽通脈。
-
人參(用人乳拌勻蒸過,一錢五分):補氣生津、益氣固脫。
-
桂枝(一錢):解表散寒、溫通陽氣。
-
半夏(用薑汁製過,一錢五分):化痰止咳、降逆止嘔。
-
大棗(二枚):益氣補血、健脾和胃。
進法用本方七味,俱不制,水三茶盞,煎一半,溫服。退法不用桂枝,黃連減半。但空心朝服八味丸三錢,半飢服煎劑耳。(《法律》)
白話文:
製作方法:使用本方的七味藥材,都不需要特殊處理,用三茶盞水煎煮,煎到一半的量,溫服。如果要「退熱」,就不要用桂枝,黃連減半。只要在空腹時服用八味丸三錢,半飢餓時服用煎劑即可。(《法律》)
外治法(宜參小便不通外治諸方)葛氏療卒關格,大小便並不通,支滿欲死,二三日則殺人方。
以苦酒和硝,塗腹上,干復易。(《肘後》)(《外臺》作鹽,以苦酒和,塗臍中,干又易之。)
白話文:
外用治療方法(可參考小便不通的各種外用處方)葛氏治療突然發生的尿閉,大小便都無法排出,腹部脹滿幾乎致命,二三天就會致命的方子。 使用醋和硝石混合,塗抹在腹部,乾了再換新的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(《外台秘要》則使用鹽,與醋混合,塗抹在肚臍中,乾了再更換。)
《小品》療小便不通及關格方,取生土瓜根,搗取汁,以少水解之筒中,吹下部,即通秘。(同上)
白話文:
《小品》記載了治療小便不通及關格的方法,將生土瓜根搗碎取汁,加入少量水溶解於容器中,用嘴對著下腹部吹氣,即可通便。(同上)
灸法,治關格證,吐逆而小便不利,急宜先灸氣海、天樞等穴各三七壯,其吐必止,然後以益元散等藥,以利小便。(《正傳》)
白話文:
灸法,用於治療關格證,即嘔吐不止且小便不利的情況。應急先灸氣海、天樞等穴各灸三到七壯,吐逆症狀必定會停止。然後服用益元散等藥物,以利小便。(《正傳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