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89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89)

1. 嘔吐

上為細末,空心姜煎五錢。(《雞峰》)(按:此係《千金》大半夏湯變方,宜參《水飲》。)

治脾胃虛寒,痰飲留滯,嘔吐不止,濟急散方。

附子(一枚切下蓋取出肉納丁香在內),丁香(四十九枚)

上二味,用生薑自然汁略浸附子,納瓷瓶中,重湯煮之令乾,搗羅為細散,每服一錢匕,含化咽津。(《聖濟》)(按:《和劑》煨姜丸,與此相類,見《脾胃》。)《醫說》引《類編》治翻胃(修制略同),一錢匕,摻舌上,漱津下。若煩渴則徐食糜粥,忌油膩生冷。《大成》曰:翻胃如水穀不能下,《方便集》中一方,用丁香、附子為末,於掌心舐吃,亦一法也。

張渙養中湯方,養脾胃嘔吐不止。

大附子(炮裂去皮尖臍一枚),沉香,木香(各半兩),人參(一兩),官桂,半夏(湯浸七遍焙乾各一兩),

上件搗羅為細末,每服一錢,水一小盞,入生薑三片,煎五合,去滓放溫,時時服。(《幼幼》)

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,加丁香,到口即吐,後去乾薑、只參、附加丁、木二香,煎熟更磨入沉香藥(《準繩》無藥字),立吐定。蓋虛寒痰氣凝結,丁、附既溫,佐以沉、木香則通,乾薑、白朮則泥耳。(《要訣》)

治脾胃氣虛弱,嘔吐不下食,人參丸方。

人參(二兩),白朮(二兩半),乾薑(炮半兩),山芋(二兩),附子(炮裂去皮臍一兩),甘草(炙銼一兩半)

上六味搗羅為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水一盞,入棗二枚劈破,同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,白湯嚼服亦得。(《聖濟》)

治乾嘔不下食,參粟湯方。

人參(一兩),陳粟米(一兩),生薑(切碎五兩),半夏(湯洗去滑七遍四兩與生薑同杵碎曝乾)

上四味同入銀石鍋中,慢火炒令焦黃,粗搗篩,每服三錢匕,水一盞,入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去核,同煎至七分,去滓微熱服,空心食前。(同上)

治脾胃氣虛弱,嘔吐不下食,藿香厚朴湯方。

藿香葉,厚朴(去粗皮,用生薑二兩切片,棗十枚劈破,同煮半日取出,去薑棗,銼焙。),半夏(漿水浸一宿,切,湯洗七遍,入粟米一合同炒黃,去米。),甘草(生銼),人參,白茯苓(去黑皮各一兩),陳橘皮(湯浸去白焙半兩)

上七味粗搗篩,每服三錢匕,水一盞,入生薑三大片,大棗二枚劈破,同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(同上)

在城黃氏婦,年將三十,產後因食傷,致胃虛不納穀,四十餘日矣。聞穀氣則噁心而嘔,聞藥氣亦嘔,求予治。予曰:藥不能入口,又將何法以治之乎。懇求不已,遂制一方,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各一錢,甘草二分,陳皮、藿香、砂仁各五分,炒神麯一錢,十年以上陳倉米一合,順流水二大白盞,煎沸泡伏龍肝,研細攪渾,放澄清,取一盞,加薑、棗同煎前藥,至七分,稍冷服。此藥遂納而不吐,別以陳倉米煎湯,時時與之,日進前藥二、三服,漸能吃粥而安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空心薑煎煮五錢服用。(這是《千金方》大半夏湯的變方,可參考《水飲》篇。)

治療因脾胃虛寒、痰飲停滯引起的持續嘔吐,這是個緊急使用的散劑配方。

附子(一枚切開,挖出肉,在裡面放入丁香),丁香(四十九枚)。

將這兩味藥,用生薑的天然汁液稍微浸泡附子,放入瓷瓶中,隔水加熱煮乾,搗碎成細散。每次服用一錢匙,含在口中慢慢吞嚥津液。(這與《和劑局方》的煨薑丸相似,可參考《脾胃》篇。)《醫說》引用《類編》的方子,治療翻胃(製作方法類似),用一錢匙,撒在舌頭上,漱口後吞下。如果口渴,可以慢慢吃稀粥,忌食油膩和生冷食物。《大成》說:翻胃導致水穀無法下嚥,《方便集》中有一方,用丁香和附子磨成粉末,放在手掌心舔食,也是一種方法。

張渙養中湯的方子,用來調養脾胃,治療持續嘔吐。

大附子(炮製使其裂開,去除皮和尖端,取一枚),沉香,木香(各半兩),人參(一兩),官桂,半夏(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,各一兩)。

將這些藥材搗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盞水,加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五合,去除藥渣,放溫後隨時服用。(出自《幼幼新書》)

曾經有病人使用附子理中湯和四逆湯,加入丁香,但藥一入口就吐出來。後來去除乾薑,只用人參,再加入丁香和木香,煎煮後再磨入沉香粉,立即止吐。這說明虛寒痰氣凝結,丁香和附子溫熱,加上沉香和木香可以疏通,而乾薑和白朮反而會阻礙藥效。(出自《醫方集解》)

治療脾胃氣虛弱,導致嘔吐無法進食,人參丸的方子。

人參(二兩),白朮(二兩半),乾薑(炮製過,半兩),山芋(二兩),附子(炮製使其裂開,去除皮和臍,一兩),甘草(炙過,切碎,一兩半)。

將這六味藥材搗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一盞水,加入兩枚劈開的棗,一同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,也可以直接用白開水吞服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治療乾嘔無法進食,參粟湯的方子。

人參(一兩),陳粟米(一兩),生薑(切碎,五兩),半夏(用湯洗去黏液七次,四兩,與生薑一同搗碎,曬乾)。

將這四味藥材一同放入銀或石鍋中,用小火炒至焦黃,粗略搗碎篩過。每次服用三錢匙,用一盞水,加入三片生薑,兩枚去核的大棗,一同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稍微溫熱服用,空腹或飯前服用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治療脾胃氣虛弱,導致嘔吐無法進食,藿香厚朴湯的方子。

藿香葉,厚朴(去除粗皮,用兩兩生薑切片,十枚劈開的棗,一同煮半日後取出,去除薑和棗,切碎焙乾),半夏(用漿水浸泡一晚,切開,用湯洗七次,加入一合粟米一同炒黃,去除米),甘草(生用,切碎),人參,白茯苓(去除黑皮,各一兩),陳橘皮(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,焙乾,半兩)。

將這七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過,每次服用三錢匙,用一盞水,加入三大片生薑,兩枚劈開的大棗,一同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城裡黃姓婦女,年近三十,產後因飲食不當,導致胃虛無法進食,已經四十多天了。聽到食物的味道就噁心嘔吐,聞到藥味也吐,求我治療。我說:藥都無法入口,又怎麼治療呢?她懇求不已,於是開了一個方子,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各一錢,甘草二分,陳皮、藿香、砂仁各五分,炒神麯一錢,十年以上的陳倉米一合,用順流的水兩大杯,煮沸後沖泡伏龍肝,研磨細攪均勻,靜置澄清,取一盞,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之前的藥材,至七分,稍冷服用。這藥就能順利喝下不吐,另外用陳倉米煎湯,時時給她喝。每天服用前面這個藥二、三次,逐漸能吃粥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