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86)
臟腑類 (86)
1. 嘔吐
右關脈弦滑而疾,症兼噫酸飽悶而吐者,屬食積,雖吐猶當以鹽湯探吐之。(《六要》)
血嘔,病者心下滿,食入即嘔,血隨氣出,名曰血嘔。此由瘀蓄冷血,聚積胃口之所為也。(《三因》)
一中年人,中脘作痛,食已則吐,面紫霜色,兩關脈澀,澀乃血病也。因跌僕後,中脘即痛。投以生新推陳血劑,吐片血碗許而愈。(《丹溪》)
氣嘔(子時吐),病者心膈脹滿,氣逆於胸間,食入即嘔,嘔盡卻快,名曰氣嘔。胃者足陽明,合榮於足。今隨氣上逆,結於胃口,故生嘔病也。(《三因》)
氣嘔,胸滿膈脹,關格不通,不食常飽,食則常氣逆而吐,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。宜二陳湯加枳實、木香各半錢,或吳茱萸湯,不效則丁沉透膈湯及五膈寬中湯。(《要訣》)(按:《得效》曰:藿香正氣散,治氣嘔大效。)
怒中飲食嘔吐,胸滿膈脹,關格不通,二陳加青皮、木香。未效,丁、沉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、神麯。更不效者,瘀血也,當從蓄血例治。有一等肝火逆證,亦嘔而不食,但所嘔者,或酸水,或苦水,或青藍水,惟大小便不秘(按:《醫貫評》曰:亦有乍秘乍泄者),亦能作心痛,此是火鬱木鬱之候,木鬱達之,火鬱發之,須用萸、連濃煎,細細呷之,再服逍遙散。(《醫通》)(按:後段本出《醫貫》。
)
脈弦急出寸口,嘔吐酸水或綠水,屬肝火逆上,抑青丸主之,或以二陳湯,吳茱萸炒黃連、柴胡,妙。(《六要》)
婦女多郁,或食際著惱,鬱而不運,濁氣上攻作嘔,宜舒郁。(同上)
周慎齋治一人,飲食如常,每遇子時即吐,大便秘。詢其人必有苦慮憂思,脾氣鬱結,故幽門不通。宜扶脾開竅為主,用人參、白朮,以蒼朮拌炒茯苓,各一錢,炙甘草五分,附子煮烏藥三分,水煎服。(《醫通》)
蛔動,又有嘔吐諸藥不效,又別無前項痰氣等證,乃蛔在胸膈作嘔,見藥則動,動則不納藥,藥出而蛔不出。雖非吐蛔之比,亦宜用吐蛔藥,或於治嘔藥中,入炒川椒十粒,蛔見椒則頭伏故也。(《要訣》)
脈乍大乍小,時常嘔清水,胃口時痛時止,得食則愈,飢則甚者,屬蟲積。面上必自有白斑點,或吐出蟲,嘔而流涎,脈平,即非火與痰,是蟲積也。(《六要》)
酒毒,脈弦細而滑,或浮洪而數,症見面赤口乾,頭痛惡心,懊憹煩躁,嘔吐不寧者,酒毒也,宜涼以折之。(《六要》)
人有酒後嘔吐者,此從飲冶,宜葛花解酲湯主之。(《保命歌括》)
注車注船,無問男子女人,乘車船則心悶亂,頭痛吐逆,謂之注車注船,特由質性自然,非關宿挾病也。(《病源論》)
注船大吐,渴飲水者即死,童便飲之最妙。(《丹溪》)
白話文:
嘔吐
如果右手的關脈呈現弦滑且快速的脈象,同時伴隨打嗝、胃酸、飽脹悶悶的感覺而嘔吐,這屬於食物積滯,即使嘔吐了,也應該用鹽水來催吐。《六要》
血嘔:病人感到心下脹滿,吃東西就吐,吐出的血隨著氣一起出來,這叫做血嘔。這是由於體內瘀積寒冷的血,聚集在胃口所導致的。《三因》
有一個中年人,中脘部位疼痛,吃東西就吐,面色呈現紫霜色,兩手的關脈呈現澀的脈象,澀脈代表血的問題。因為跌倒受傷後,中脘就開始疼痛。給予活血化瘀的藥物,吐出約一碗的血就痊癒了。《丹溪》
氣嘔(子時嘔吐):病人感到心胸脹滿,氣向上逆行到胸腔,吃東西就吐,吐完後反而覺得舒服,這叫做氣嘔。胃是足陽明經的所在,經氣與足部相連。現在氣隨著胃氣向上逆行,停留在胃口,所以產生嘔吐的病症。《三因》
氣嘔的症狀是胸部脹滿,膈膜阻塞不通,不吃東西也常常覺得飽,吃東西就覺得氣往上衝而嘔吐,這是因為在極度憤怒時進食所導致的。應該使用二陳湯,加入枳實、木香各少許,或者使用吳茱萸湯,如果效果不佳,則使用丁沉透膈湯或五膈寬中湯。《要訣》(按:《得效》認為藿香正氣散治療氣嘔效果顯著。)
在憤怒時進食引起的嘔吐,會感到胸部脹滿、膈膜阻塞不通,可以使用二陳湯,加入青皮、木香。如果效果不佳,就使用丁香、沉香、木香、砂仁、厚朴、神麯。如果還是沒有效果,那就是瘀血,應該按照蓄血的案例來治療。還有一種情況是肝火上逆,也會嘔吐而且不想吃東西,但吐出來的可能是酸水、苦水、或是青藍色的水,只是大小便並不閉塞(按:《醫貫評》認為:也可能時而便秘,時而腹瀉),也可能引起心痛,這是因為肝木鬱結,導致火氣鬱積的症狀。對於肝木鬱結,要疏通它,對於火氣鬱結,要發散它,必須使用吳茱萸和黃連濃煎後,慢慢地喝,然後再服用逍遙散。《醫通》(按:後段文字出自《醫貫》)
如果脈象呈現弦急且在寸口部位出現,嘔吐酸水或綠色的水,這是肝火上逆,應該使用抑青丸來治療,或者使用二陳湯,搭配炒過的黃連、柴胡、吳茱萸,效果很好。《六要》
婦女常常容易情緒鬱悶,或者吃飯的時候生氣,導致鬱悶之氣無法疏通,濁氣向上衝擊而引起嘔吐,應該要舒緩鬱悶之氣。《同上》
周慎齋曾經治療一個病人,飲食正常,但每天子時(晚上11點至凌晨1點)就會嘔吐,而且大便不通暢。詢問之下,得知此人一定有憂愁思慮,導致脾氣鬱結,使得幽門不通暢。應該以扶助脾氣、開通氣機為主要治療方法,使用人參、白朮,搭配用蒼朮炒過的茯苓各一錢,炙甘草五分,用附子煮烏藥三分,用水煎服。《醫通》
蛔蟲引起的嘔吐:還有一些嘔吐的情況,吃各種藥都沒效,也沒有之前提到的痰氣等症狀,那是因為蛔蟲在胸膈部位活動引起的嘔吐,看到藥就會蠕動,蠕動就不讓藥進去,藥吐出來了,蛔蟲卻沒有出來。雖然不像吐蛔蟲那麼明顯,也應該使用驅蛔蟲的藥,或者在治療嘔吐的藥方中,加入炒過的川椒十粒,因為蛔蟲見到花椒就會頭部伏下,不再活動。《要訣》
脈象時大時小,常常嘔吐清水,胃口時而疼痛時而停止,吃東西就覺得好一點,飢餓就更嚴重,這是屬於蟲積。臉上一定會有白色斑點,或者吐出蟲子,嘔吐時會流口水,脈象平和,就不是火氣或痰引起的,而是蟲積。《六要》
酒毒:脈象呈現弦細而滑,或者浮大而快速,症狀表現為臉色潮紅、口乾舌燥、頭痛噁心、煩躁不安、嘔吐不止,這是酒毒,應該用清涼的藥物來抑制。《六要》
有人在喝酒後嘔吐,這是因為飲酒過量,應該使用葛花解酲湯來治療。《保命歌括》
暈車暈船:不論男女,只要坐車或坐船,就會感到心悶煩亂、頭痛、想吐,這叫做暈車暈船,主要是因為體質的原因,與其他疾病無關。《病源論》
暈船時大量嘔吐,如果喝水就會死亡,喝童子尿最有效。《丹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