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65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65)

1. 脾胃病

上件㕮咀,分作二服,每服用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稍熱服。(《脾胃論》)

調攝法,調理之法,以和為貴。和之法不一,在飲食宜頻而少,使飢飽不失時。脾主信,以准節為功。脾喜溫而惡寒,禁用生冷之物。脾喜通而惡滯,宜用虛糝易消之物,凡堅硬難化者忌之。脾喜燥而惡濕,凡油膩、茶湯、冰水,不可多用。脾喜香而惡臭,不妨兼食炒炙煿辛香以開胃。人之脾胃有厚薄,有虛實,有寒熱,生成性體不同。若欲治病,必先審明胃氣如何。脾胃若健,不惟病易愈,即所服之藥亦易見功也。(《證治百問》)

病久人虛,飲食無味,倘其所欲,勿過拘忌,但量與之,以助脾胃,藥乃作效。亦嘗有脾虛氣滯,食之不能,不可強與,恐病轉增。(《醫讀》)

白話文:

脾胃病

關於藥物服用:

將藥材嚼碎,分成兩份,每次用兩碗水煎煮成一碗,去除藥渣後稍微溫熱服用。

調理方法:

調理脾胃的方法,以平和為最重要。平和的方法有很多種,飲食上應該少量多餐,使肚子不會過飢或過飽。脾臟主掌規律,以準時節制為重要。脾臟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,所以要避免生冷的食物。脾臟喜歡通暢而討厭阻塞,應該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,凡是堅硬難以消化的東西都要避免。脾臟喜歡乾燥而討厭潮濕,凡是油膩、茶湯、冰水都不能多用。脾臟喜歡香氣而討厭臭味,可以適量食用炒、烤、炸、辛香的食物來開胃。每個人的脾胃有厚薄、虛實、寒熱之分,體質也不同。如果想要治病,一定要先了解胃氣的狀況。脾胃如果健康,不只病容易好,服用的藥物也容易見效。

關於病久虛弱時的飲食:

生病久了導致身體虛弱,吃飯沒有味道,如果病人想吃什麼,不要過於限制,只要適量給予,幫助脾胃恢復,藥物才能產生效果。也曾經有脾虛氣滯,吃不下東西的情況,這種情況不可勉強,以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