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63)
臟腑類 (63)
1. 脾胃病
香砂理中湯(即理中湯加木香、砂仁,服法亦同),治脾虛氣滯,或受外寒,泄瀉腹痛喜溫,或嘔吐胸膈滿悶,腸腹雷鳴等證。(《續焰》)
補虛,生胃氣,逐冷痰,和五臟,快胸膈,進飲食,止泄瀉,附子倉米湯。
附子(一隻炮去皮臍八錢),黃耆(半兩),甘草(半兩微炒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南木香(一兩半),白朮(半兩),川薑(二錢重微炒),半夏(半兩湯泡七次切作片焙乾薑汁製)
上為㕮咀,每服二大錢,水一盞半,入炒陳倉米半合,同煎八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(《選奇方後集》)
樸附丸,治脾元虛弱,飲食遲化,食必多傷,腹痛腸鳴,臟腑滑泄,晝夜無度,胃氣虛損,不美飲食,嘔噦惡涎。此藥性溫,兼治翻胃噁心。
附子(炮去皮臍),厚朴(去粗皮各一斤薑汁製),乾薑(炮三斤),神麯(炒八兩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,米飲,或鹽湯下亦得。(《和劑》)
煨姜丸,治本臟虛,飲食不化,或成痃癖,或發心痛,冷水積脾,結聚疼痛,一切冷氣等疾。
附子,硇砂,木香,生薑
上用大附子五十個,各重半兩者,去皮臍,以尖刀子剜去心子,約容硇砂半錢實之,卻以附子末和麵作餅子,裹附子,用文武火煨令黃,用木香如附子之半,同為細末,以水為丸,如雞頭大,復以生薑一塊,劈作兩片,以藥在內濕紙裹,令煨候姜熟,白湯嚼下,空心服。(《和劑》)
硇附餅子,治翻胃吐食,十膈五噎,嘔逆不止,心腹疼痛,粥藥不下。
附子(一枚重七錢者,剜臍作一竅,入研細硇砂一分在內填滿,將附子碎末塞口,用生面作餅裹之,如有剩者附子末,更以一餅裹之,慢火煨令面焦黃為度,去面不用,只用硇砂附子為末。),木香(三錢),丁香(三錢二味同為末)
上件一處拌勻,麵糊為丸,每一兩作二十丸,捏作餅子,每服一餅,用生薑一塊,如大拇指大,切作兩破,置藥在內,濕紙裹煨,令香熟,和姜細嚼,米飯送下,不拘時候。(《楊氏》)
沉香溫脾湯,治脾胃虛冷,心腹疼痛,嘔吐噁心,腹脅脹滿,不思飲食,四肢倦怠,或泄瀉吐利。
沉香,木香,丁香,附子(炮去皮臍),官桂,人參,縮砂,川薑(炮),白豆蔻,甘草(炙),白朮(各等分)
上十一味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姜五片,棗一個。
煎至七分,去滓熱服,空心食前。作粗末亦可。(《寶鑑》)
溫中降氣丸,治脾胃不和,不思飲食,心腹滿悶,腹脅刺痛,嘔吐痰水,噫醋吞酸,飲食遲化。常服消痞快氣,進美飲食。
京三稜(煨),蓬莪朮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瓤),乾薑(炮),良薑(銼),吳茱萸(湯洗),木香(以上各一兩)
白話文:
香砂理中湯:這個方子是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了木香和砂仁,服用方法也一樣。主要治療脾虛氣滯,或是因為受了外寒而導致的腹瀉、腹痛,喜歡溫暖,或是出現嘔吐、胸膈滿悶、腸鳴腹瀉等症狀。
附子倉米湯:這個方子能補虛、增強胃氣、驅除寒痰、調和五臟、使胸膈舒暢、增進食慾、止瀉。它的組成有: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臍)、黃耆、甘草(微炒)、人參(去蘆頭)、南木香、白朮、川薑(微炒)、用薑汁浸泡多次再烘乾的半夏。用法是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二錢,加水一碗半,放入炒過的陳倉米半合,一起煎煮至剩八分,去藥渣,在飯前溫服。
樸附丸:這個藥丸主要治療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,稍微多吃就容易積食,引起腹痛、腸鳴、腹瀉,白天晚上都頻繁排便,胃氣虛損,吃不下東西,容易噁心嘔吐。這個藥性溫和,還能治療反胃和噁心。它的組成有: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臍)、用薑汁炮製過的厚朴(去粗皮)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炒過的炒神麯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過的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在空腹飯前用米湯或淡鹽水送服。
煨姜丸:這個藥丸主要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,或形成腫塊,或發作心痛,寒冷之氣積聚在脾臟,導致結塊疼痛,以及一切寒氣引起的疾病。它的組成有:附子、硇砂、木香、生薑。做法是將大個附子去皮臍,挖空中心,填入硇砂,再用附子末和麵做成餅包住附子,用文火煨至黃色,再和木香一起磨成細末,用水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子,用生薑兩片夾住藥丸,用濕紙包裹後煨熟,用白開水送服,在空腹時服用。
硇附餅子:這個藥餅主要治療反胃吐食、食道梗阻、嘔吐不止、心腹疼痛、吃不下東西。它的組成有:炮製過的附子(挖空填入研細的硇砂)、木香、丁香。將附子用麵餅包裹,煨至麵餅焦黃,去麵餅取附子和硇砂,與木香、丁香磨成細末,用麵糊製成餅狀。每次服用一餅,用生薑兩片夾住藥餅,用濕紙包好煨熟,和生薑一起嚼碎,用米飯送服,不拘泥於服用時間。
沉香溫脾湯:這個方子主要治療脾胃虛寒、心腹疼痛、嘔吐噁心、腹脹胸悶、食慾不振、四肢乏力,或是腹瀉等症狀。它的組成有:沉香、木香、丁香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臍)、官桂、人參、縮砂、炮製過的川薑、白豆蔻、炙甘草、白朮。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碗,生薑五片,紅棗一顆,煎至剩七分,去藥渣熱服,空腹飯前服用。也可以把藥材磨成粗末煎服。
溫中降氣丸:這個藥丸主要治療脾胃不和,食慾不振,心腹脹悶,胸脅刺痛,嘔吐痰水,打嗝吞酸,消化不良等症狀。經常服用能消除痞塊、舒暢氣機,增進食慾。它的組成有:煨過的京三稜、蓬莪朮、去白的青皮、去瓤的陳皮、炮製過的乾薑、良薑、用熱水洗過的吳茱萸、木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