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44)
臟腑類 (44)
1. 霍亂
和中疏氣諸方《延年》增損理中丸,主霍亂,下氣能食,止泄痢方。
人參(六分),白朮(六分),厚朴(六分炙),茯苓(六分),甘草(六分炙),姜屑(二分)
上六味搗篩,蜜和為丸,如梧子大,一服十丸,飲下,酒下亦得,加至十五、二十丸。(《外臺》)
範汪療霍亂,臍上築,茯苓理中湯方。
茯苓(大如棗者三枚一方二兩),甘草(三兩炙),乾薑(一兩炮),人參(三兩),木瓜(三兩)
上五味㕮咀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適寒溫,分為四服。(同上)
範汪理中加二味湯,療霍亂,胸滿腹痛,吐下方。
人參(三兩),乾薑(三兩炮),甘草(三兩炙),白朮(三兩),當歸(二兩),芍藥(二兩)
上六味㕮咀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絞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,甚良。(同上)
治霍亂吐瀉後,轉筋,草豆蔻散方。
草豆蔻,高良薑,丁香,白朮,人參,陳橘皮,縮砂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),木瓜(二兩)
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,不計時候,以熱生薑湯,調下二錢。(《聖惠》)《會解》人參養胃湯,於本方去草蔻、良薑、甘草、木瓜,加乾薑、茯苓,治霍亂冷證。
冷香飲子,夏月飲食雜以水果寒冰之物,食之胸腹大痛霍亂者主之。(《方考》)(方見《中暑》中。按:《嶺南衛生方》所舉,系去橘紅,加良薑、檀香、乾薑、丁香者,然不如用原方,仍不取。)
《小品》霍亂,卒吐下不禁,脈暴數者,人參湯主之方。
人參(二兩),茯苓(二兩),葛根(二兩),橘皮(二兩),麥門冬(去心二兩),甘草(一兩炙)
上六味切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絞去滓,溫分三服。(《外臺》)《聖惠》治霍亂吐瀉心煩,人參散,於本方去葛根,入生薑、小麥、竹葉煎服。《濟生》麥門冬湯,治霍亂已愈,煩熱不解,多渴,小便不利,於本方去葛根,加半夏、白朮、小麥、生薑、烏梅。
白朮散,治傷寒雜病,一切吐瀉,煩渴霍亂,虛損氣弱。(《宣明》)(按:即錢氏原方。)《醫家類選》加厚朴。
霍亂後,噁心懶食,口乾多渴,白朮散主之。(《原病集》)
治霍亂,心下痞逆,半夏湯方。
半夏(湯洗七遍去滑切焙),人參(各三兩)
上二味銼如麻豆,每服三錢匕,入生薑三片,白蜜半匙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。(《聖濟》)(按:此即大半夏湯加生薑者。)
治霍亂,嘔吐涎沫,醫反下之,心下作痞,小半夏湯。(同上)(按:此證《千金》用甘草瀉心湯,實本於《金匱·婦人篇》也。)
四片金,治冒暑伏熱,腹痛作瀉或痢,並飲水過度。治霍亂吐瀉,其證或飲冷,或冒寒,或失飢,或大怒,或乘舟車傷動胃氣,令人上吐,上吐不止,令人下瀉,吐瀉並作,遂作霍亂,令人頭旋眼暈,手腳轉筋,四肢逆冷。用藥遲,須臾不救,命在頃刻之間。
白話文:
和中疏氣的各種方劑
《延年》中的加減理中丸,主要治療霍亂,能幫助腸胃消化、止住腹瀉。
-
理中丸加減方: 人參、白朮、厚朴(炙過)、茯苓、甘草(炙過)各六分,薑屑二分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成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開水送服,用酒送服也可以。可以增加到十五或二十丸。(出自《外臺》)
-
範汪治療霍亂的方法: 在肚臍上方敷藥,使用茯苓理中湯。
-
茯苓理中湯: 茯苓(像棗子一樣大的三枚,或用二兩)、甘草(炙過,三兩)、乾薑(炮過,一兩)、人參(三兩)、木瓜(三兩)。 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六升煎煮至三升,去除藥渣,待藥液溫度適宜後,分四次服用。(出自《外臺》)
-
範汪理中加二味湯: 治療霍亂,胸悶腹痛、嘔吐的症狀。
-
理中加二味湯: 人參(三兩)、乾薑(炮過,三兩)、甘草(炙過,三兩)、白朮(三兩)、當歸(二兩)、芍藥(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七升煎煮至三升,濾去藥渣,溫服一升,每日三次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外臺》)
-
治療霍亂嘔吐腹瀉後抽筋的方劑: 草豆蔻散
-
草豆蔻散: 草豆蔻、高良薑、丁香、白朮、人參、陳橘皮、縮砂(各一兩)、甘草(半兩)、木瓜(二兩)。 將以上藥材搗碎,磨成細粉,不限時間,用熱薑湯送服二錢。(出自《聖惠》)《會解》中提到,人參養胃湯是在本方的基礎上,去除草豆蔻、良薑、甘草、木瓜,加入乾薑、茯苓,用來治療霍亂的寒冷症狀。
-
冷香飲子: 夏天吃了過多生冷水果或冰鎮食物,導致胸腹劇痛的霍亂,可以用此方治療。(出自《方考》)(此方出自《中暑》篇)《嶺南衛生方》中,將此方的橘紅去除,加入良薑、檀香、乾薑、丁香,但效果不如原方,所以不採用。
-
《小品》中記載: 霍亂,突然嘔吐腹瀉不止,脈搏跳動很快,可以使用人參湯治療。
-
人參湯: 人參(二兩)、茯苓(二兩)、葛根(二兩)、橘皮(二兩)、麥門冬(去心,二兩)、甘草(炙過,一兩)。 將以上藥材切碎,用水五升煎煮至二升,濾去藥渣,溫服,分三次服用。(出自《外臺》)《聖惠》中記載,治療霍亂嘔吐腹瀉心煩的症狀,可以使用人參散,在本方的基礎上,去除葛根,加入生薑、小麥、竹葉煎服。《濟生》中的麥門冬湯,治療霍亂痊癒後,仍有煩躁發熱、口渴、小便不利的症狀,在本方的基礎上,去除葛根,加入半夏、白朮、小麥、生薑、烏梅。
-
白朮散: 治療傷寒雜病、各種嘔吐腹瀉、口渴霍亂、身體虛弱。 (出自《宣明》)(這就是錢氏的原方)《醫家類選》在此方中加入了厚朴。
-
霍亂後,出現噁心、食慾不振、口渴的症狀,可以用白朮散治療。(出自《原病集》)
-
治療霍亂,心下痞悶,用半夏湯:
-
半夏湯: 半夏(用湯洗七次去除滑膩並烘乾,三兩)、人參(三兩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豆子大小,每次取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、白蜜半匙,用水一盞煎煮至六分,濾去藥渣,溫服,不限時間。(出自《聖濟》)(這其實是大半夏湯加入了生薑)
-
治療霍亂,嘔吐痰涎,醫生反而用瀉下的藥物,導致心下痞悶,用小半夏湯治療。(出自《聖濟》)(此證狀《千金》中用甘草瀉心湯治療,實際是出自《金匱·婦人篇》)
-
四片金: 治療因暑熱引起的腹痛腹瀉或痢疾,以及飲水過多。也治療霍亂的嘔吐腹瀉,病因可能是飲冷、受寒、飢餓、大怒、乘坐車船導致胃氣受損,引起上吐下瀉,導致霍亂。症狀包括頭暈眼花、手腳抽筋、四肢冰冷。如果用藥不及時,很快就會危及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