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41)
臟腑類 (41)
1. 霍亂
吐瀉已愈,而力怯精神未復者,十補湯(按:即十全大補湯)。夏月感暑吐瀉如霍亂者,六和湯、香薷湯皆是要藥。人於夏月,多食瓜果及飲冷乘風,以致食留不化,因食成痞,隔絕上下,遂成霍亂,六和湯倍藿香煎熟,調蘇合香丸。(《要訣》)
吐瀉若已透暢,人困弱,脈虛軟,是邪已去而正虛也;若吐瀉未透,脈仍澀滯有力,人仍煩躁不寧,是邪尚未盡也,須別之。(《醫通》)
乾溼辨異(宜參湧吐及瀉下諸方),霍亂者,多吐利也,乾霍亂者,是冷氣搏於腸胃,致飲食不消,但腹滿煩亂,絞痛短氣,其腸胃先挾實,故不吐利,名為乾霍亂也。(《病源論》)
許仁則云:此病有兩種:一名干霍,一名濕霍。干霍死者多,濕霍死者少,俱繇飲食不節,將息失宜。干霍之狀,心腹脹滿,攪刺疼痛,煩悶不可忍,手足逆冷,甚者流汗如水,大小便不通,求吐不出,求利不下,須臾不救,便有性命之慮。濕霍之狀,心腹亦攪痛,諸候有與干同,但吐利無限。
此病始得,有與天行相似者,亦令頭痛,骨肉酸楚,手足逆冷,四體發熱。(《外臺》)(按:原療干霍有巴豆等三味丸,今見後。)
許仁則云:病有乾霍亂,有濕霍亂。乾霍亂死者多,濕霍亂死者少。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,雖霍亂甚,則止於胃,若水穀泄盡,則止矣,所以死者少。及其乾霍亂死多者,以其上不得吐,下不得利,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泄,擁閉正氣,關隔陰陽,煩擾悶亂,躁無所安,喘脹,乾霍亂而死。(《明理論》)
心腹絞痛,冷汗出,脹悶欲絕,俗謂攪腸沙,今考之此證乃名乾霍亂。此亦由山嵐瘴氣,或因飢飽失時,陰陽暴亂而致,急用鹽湯吐法。(《得效》)(按:此本出《經驗良方》,曰:絞腸沙,痛不可忍,或輾轉在地,或起或僕,其腸絞縮在腹,此是中毒之深,須臾能令人死,古方名乾霍亂。
《要訣》亦曰:近世俗醫謂之攪腸沙,人多信之,殊不知即是霍亂,僥倖而愈者,一時之功耳。)
乾霍亂證,最為危候,其證則上欲吐而不能出,下欲瀉而不能行,胸腹攪痛,脹急悶亂,此必內有飲食停阻,外有寒邪閉遏。蓋邪淺者,易於行動,故即見吐利;邪深者,陰陽格拒,氣道不通,故為此證,若不速治,多致暴死。(《景岳》)
如欲吐不吐,欲利不利,上下不通,腹滿痛而頭疼發熱者,桂枝大黃湯,此乾霍亂。(《傷寒纘論》)
委中穴出血,或十指頭出血,皆是良法。(《正傳》)
乾霍亂若吐瀉不出,胸腹脹硬,面唇青黑,手足冷過肘膝,六脈伏絕,氣喘急,舌短囊縮者,死證也。(《回春》)
轉筋(宜參外治法),夫霍亂大吐下之後,陰陽俱虛,其血氣虛極,則手足逆冷而榮衛不理。冷搏於筋,則筋為之轉。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,則腳筋轉。入於手之三陰三陽,則手筋轉。隨冷所入之筋,筋則轉。轉者皆由邪冷之氣,擊動其筋而移轉也。(《病源論》)
白話文:
霍亂痊癒後,如果身體虛弱、精神不振,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補養。夏天因為暑氣而導致上吐下瀉,類似霍亂的情況,六和湯、香薷湯都是很重要的藥方。人們在夏天,如果吃太多瓜果、喝冷飲又吹風,容易導致食物積滯不化,形成痞塊,阻礙上下氣機,就可能造成霍亂,可以用六和湯加倍藿香煎煮後,再調和蘇合香丸服用。
如果上吐下瀉已經順暢,人感到疲倦虛弱,脈象虛軟,這表示邪氣已經去除,是正氣虛弱的現象;如果上吐下瀉還不順暢,脈象仍然澀滯有力,人仍然煩躁不安,這表示邪氣還沒有完全去除,需要仔細分辨。
關於乾霍亂和濕霍亂的區別(可以參考催吐和瀉下的各種方法),霍亂通常會有上吐下瀉的症狀,而乾霍亂則是因為寒冷之氣侵襲腸胃,導致飲食不能消化,只會感到腹脹、煩亂、絞痛、呼吸急促。這種情況是因為腸胃本來就有積滯,所以沒有上吐下瀉,因此稱為乾霍亂。
許仁則說:這種病有兩種,一種叫乾霍,一種叫濕霍。乾霍死的人比較多,濕霍死的人比較少,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、沒有好好休養造成的。乾霍的症狀是,心腹脹滿,刺痛難忍,煩悶不安,手腳冰冷,嚴重時會大量流汗,大小便不通,想吐吐不出來,想拉也拉不出來,很快就會有生命危險。濕霍的症狀是,心腹也會絞痛,其他症狀和乾霍有些類似,但會有不停的上吐下瀉。
這種病剛開始發作時,有些症狀會和流行病相似,也會頭痛、全身痠痛、手腳冰冷、身體發熱。
許仁則說:病有乾霍亂和濕霍亂,乾霍亂死的人比較多,濕霍亂死的人比較少。因為吐瀉可以把體內有害的物質排泄出來,即使霍亂很嚴重,也只是侷限在胃部,如果水穀能夠順利排出,病情就會停止,所以死亡的人比較少。而乾霍亂死的人比較多,是因為不能上吐,也不能下瀉,導致有害物質無法排出,阻塞正氣,阻礙陰陽之氣的流通,引起煩躁、悶亂、不安、喘息、腹脹,所以乾霍亂容易導致死亡。
心腹絞痛,冷汗直冒,脹悶難忍,一般俗稱「攪腸沙」,現在研究後發現,這種情況應該是乾霍亂。這種病可能是因為山嵐瘴氣,或是飢飽失調、陰陽之氣紊亂造成的,要趕緊用鹽水催吐的方法治療。
(這段文字出自《經驗良方》,也說:「攪腸沙,痛得無法忍受,可能會在地上翻滾,或是起來又倒下,感覺腸子絞縮在腹部,這是中毒很深的表現,很快就會讓人喪命,古時候稱這種情況為乾霍亂。」)
《要訣》也說:「現在的庸醫都說這是攪腸沙,很多人都相信,殊不知這就是霍亂,僥倖能夠痊癒的,也是一時的功效而已。」
乾霍亂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,它的症狀是想吐卻吐不出來,想拉卻拉不出來,胸腹絞痛、脹滿、煩躁不安,這肯定是體內有飲食停滯,加上外來寒邪阻礙。一般來說,邪氣比較輕淺的,容易活動,所以會馬上出現吐瀉;邪氣比較深入的,陰陽之氣相互抗拒,氣道不通暢,就會出現乾霍亂,如果不趕快治療,多半會突然死亡。
如果想要吐卻吐不出來,想要拉卻拉不出來,上下不通,腹部脹痛而且頭痛發熱,可以使用桂枝大黃湯,這是乾霍亂的症狀。
可以在委中穴放血,或是十指尖放血,都是很好的方法。
乾霍亂如果無法吐瀉,胸腹脹硬,面色、嘴唇發青發黑,手腳冰冷超過手肘和膝蓋,六脈沉伏摸不出來,呼吸急促,舌頭短縮,陰囊收縮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
關於「轉筋」(可以參考外治的方法),霍亂大量吐瀉之後,陰陽之氣都虛弱,氣血極度虛弱,就會手腳冰冷,導致營衛之氣失調。寒冷之氣侵襲筋脈,就會導致筋脈抽搐。寒冷之氣進入腳的三陰三陽經脈,就會導致腳筋抽搐;進入手的三陰三陽經脈,就會導致手筋抽搐。寒冷之氣進入哪裡的筋脈,那裡的筋脈就會抽搐。抽搐都是因為寒冷的邪氣侵襲筋脈導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