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24)
臟腑類 (24)
1. 狂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二兩,水一大碗,入生薑五片,棗十枚,同煎至半碗,去滓熱服。若陽狂奔走,罵詈不避親疏,此陽有餘陰不足。大黃、芒硝去胃中實熱。當歸補血、益陰。甘草緩中。加生薑、棗,胃屬土,此引至於胃中也。經所謂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,此之謂也。以大利為度。
微緩,以瓜蒂散加防風、藜蘆吐之,其病自愈。後調洗心散、涼膈散、解毒湯藥調治之。(《保命集》)(按:張子和有發狂用調胃承氣湯大下血水與瘀血治驗。)
瀉心湯,治心受積熱,譫言發狂,逾牆上屋。(《得效》)(按:即三黃湯。)
三黃丸,辰砂為衣,新汲水下七、八十丸。一婦人傷寒後,每至午,棄衣奔走,妄言罵詈,不避親疏,服此而愈。(《醫林集要》)
清心湯,即涼膈散加黃連。(同上)
牛黃瀉心湯,治心經邪熱,狂語,精神不爽。
腦子(二錢半),牛黃(二錢半),大黃末(生一兩),硃砂(二錢半)
上同研極細,每服三錢,生薑蜜水調下。(《御藥院方》)
予治崑山清水灣一人發狂,先為刺百會、神庭、人中三穴,後以蜀漆(水拌炒熟一錢),龍骨(煅),牡蠣(煅各三錢),黃連(五分),生大黃(三錢)
水煎服,一劑即安。
按狂證,未有不從驚而得者,龍齒最能安魂者也。未有無痰者,驚則氣逆,氣逆則痰聚,蜀漆最善劫痰者也。未有無火者,火性炎上,故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黃連能瀉心火。病屬陽明,故用大黃以瀉之,釜底抽薪法也。(鶴年)(《金匱翼》)
控涎丹(《三因方》),治痰迷竅,狂言如有所見。(《袖珍》)(三味即原方,今《三因》無所考。)
心風氣熱痰盛者,滾痰丸。(《丹溪》)
安神滾痰丸。
礞石(一兩煨),風化硝(一兩),硃砂(一兩),沉香(五錢),珍珠(五錢)
共末,煎天麻膏,丸如芡實大,每服三丸,薑汁、竹瀝調下。(《訂補明醫指掌》)
烏巴丸,治顛邪結熱狂亂,不辨尊卑,吼叫醜罵。
上用巴豆五粒去殼,烏梅五個去核焙乾,同研勻,滴水研為丸,粟米大,硃砂為衣,大人三、五丸,加至十五丸,量大小加減,淡薑湯夜臥吞下,通利三、五行病去,白粥補之。(《經驗良方》)
癲疾既久(按:此癲即狂),動輒生疑,面色萎黃,或時吐沫,默默欲眠,此蟲積為患,妙功丸。(《醫通》)
鎮墜諸方,治產後體虛,血邪攻心,狂語,鐵粉丸方。
鐵粉(一兩),天竹黃(半兩),真珠末(半兩),地黃(半兩),牛黃(一兩),硃砂(一分),麝香(一分),琥珀(半兩),金薄(三十片),銀薄(二十片)
上件藥都研如面,以粟米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,不計時候,以竹葉湯下五丸。(《聖惠》)(按:此方主證,不必拘產後,《觀聚方》既列之大方中,故今亦揭於此。)《聖濟》治心臟風熱,驚惕不安,言語譫妄,化鐵丸,於本方去天竹黃、真珠、地黃,加蛇黃。
白話文:
狂
症狀與病因:
這種病症的表現是皮膚上長出像麻豆大小的疙瘩,治療方法是每次服用二兩藥材,用一大碗水,加入五片生薑和十枚紅棗,一起煎煮至剩半碗,去除藥渣後趁熱服用。如果出現陽狂症狀,會到處奔跑、辱罵,不論親疏,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。
治療原則與藥方:
- **瀉實熱、補陰血:**用大黃、芒硝來清除胃中的實熱,用當歸來補血、滋養陰液,用甘草來緩和藥性。加入生薑和紅棗,是因為胃屬土,這樣可以引導藥力到達胃中。這符合醫書上所說的「輕微的病症要逆向治療,嚴重的病症要順應治療」的原則,治療目標是以腹瀉來排除病邪。
- **微症治療:**症狀輕微的,可以用瓜蒂散,再加上防風和藜蘆,來催吐,病就會自己痊癒。之後再用洗心散、涼膈散、解毒湯等藥物來調養。
- **張子和的經驗:**張子和曾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狂症,使患者腹瀉排出血水和瘀血,效果很好。
- **瀉心湯:**治療因為心臟積熱導致的胡言亂語和狂躁,甚至會爬牆上屋。這實際上就是三黃湯。
- **三黃丸:**外層包著辰砂,用剛打來的新水送服七八十顆。曾經有一位婦女在傷寒後,每天中午就會丟掉衣服、奔跑、胡言亂語、辱罵,不分親疏,服用這個藥丸後痊癒。
- **清心湯:**就是涼膈散加上黃連。
- **牛黃瀉心湯:**治療心經邪熱引起的狂躁、胡言亂語和精神不振。
- **藥方:**腦子(二錢半),牛黃(二錢半),大黃粉(生用一兩),硃砂(二錢半),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生薑蜜水調服。
- 治療經驗:
- 曾經治療一位崑山清水灣的狂症患者,先針刺百會、神庭、人中三個穴位,然後用水煎服蜀漆(用水拌炒熟一錢)、煅龍骨(三錢)、煅牡蠣(三錢)、黃連(五分)、生大黃(三錢),服用一劑就痊癒了。
- 狂症的分析:
- 狂症多因受到驚嚇而起,龍齒最能安定魂魄。發狂的人一定會有痰,因為驚嚇會導致氣逆,氣逆就會產生痰,蜀漆最能化痰。發狂的人一定會有火氣,因為火性向上,所以才會出現登高歌唱、脫衣奔跑的行為,黃連能瀉心火。這種病屬於陽明經病,所以用大黃來瀉熱,這是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。
- **控涎丹:**治療因為痰迷住心竅而導致胡言亂語、產生幻覺的症狀。
- **滾痰丸:**針對心風、氣熱、痰盛的情況。
- 安神滾痰丸:
- **藥方:**礞石(煨過,一兩),風化硝(一兩),硃砂(一兩),沉香(五錢),珍珠(五錢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天麻膏做成藥丸,像芡實一樣大,每次服用三顆,用薑汁和竹瀝調服。
- **烏巴丸:**治療顛邪、積熱引起的狂亂,分不清尊卑、吼叫辱罵的症狀。
- **藥方:**巴豆五粒(去殼),烏梅五個(去核焙乾),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,加水揉成藥丸,像粟米一樣大,外層包著硃砂,成人服用三到五顆,最多可以加到十五顆,根據體型大小調整劑量,睡前用淡薑湯送服,腹瀉三到五次後病就好了,用白粥來補充身體。
- **癲疾(即狂症)的蟲積:**如果癲狂症持續很久,就會經常猜疑、面色萎黃,有時會吐沫、默默想睡,這是因為蟲積引起的,可以用妙功丸來治療。
- **產後體虛、血邪攻心:**針對產後體虛、血邪侵犯心臟導致的狂躁,可以用鐵粉丸方。
- **藥方:**鐵粉(一兩),天竹黃(半兩),珍珠粉(半兩),地黃(半兩),牛黃(一兩),硃砂(一分),麝香(一分),琥珀(半兩),金箔(三十片),銀箔(二十片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小米飯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一樣大,不限時間,用竹葉湯送服五顆。這個藥方不只適用於產後,其他情況也可以使用。
- **《聖濟》中的化鐵丸:**治療心臟風熱、驚恐不安、胡言亂語。在鐵粉丸方的基礎上,去掉天竹黃、珍珠、地黃,加入蛇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