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4)
臟腑類 (14)
1. 癲
浮洪大長者,風眩癲疾。大堅疾者,癲病。(同上)
癲疾,脈實堅者生(《病源論》緊弦實牢者生),脈沉細小者死。顛疾,脈搏大滑者,久久自已。其脈沉小急實,不可治。小堅急,亦不可療。(同上)(按:《丹溪》曰:虛而弦急者死,亦小堅急之意。)
脈浮大附陰者,癲疾。脈來牢者,癲疾。三部脈緊急者,可治。(《病源論》)
證狀,凡癲疾發則仆地吐涎沫無知,強掠起,如狂及遺糞者,難治。(《肘後》)
發則旋暈顛倒,口眼相引,目睛上搖,手足搐搦,背脊強直,食頃乃蘇。(《濟生》)
癲癇,即頭眩也。痰在膈間,則眩微不僕;痰溢膈上,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,名之曰癲癇,然與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仆倒不同。凡癲癇僕時,口中作聲,將省時吐涎沫,省後又復發,時作時止而不休息。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之類,則僕時無聲,省時無涎沫,其後不復再發。間有發者,亦如癲癇之常法也。(《綱目》)
五癲,五癲者,一曰陽癲,發如死人,遺尿,有頃乃解。二曰陰癲,初生小時,臍瘡未愈,數洗浴,因此得之。三曰風癲,發時眼目相引,牽縱反強,羊鳴,食頃方解,由熱作(《千金》作「執作」)汗出當風,因房室過度,醉飲(《千金》此有「飽滿行事」字),令心意逼迫,短氣脈悸得之。四曰濕癲,眉頭痛身重,坐熱沐頭,濕結腦,沸(千金作汗)未止,得之。五曰馬癲,發作時時,反目口噤,手足相引,身體皆然。(《病源論》)(《千金》然作熱,下有「坐小時膏氣腦熱不和得之」十一字。按:此段難解,姑存之。)
《古今錄驗》牛癲則牛鳴,馬癲則馬鳴,狗癲則狗吠,羊癲則羊鳴,雞癲則雞鳴。五癲病者,腑臟相引,盈氣起寒厥,不識人,氣爭(《千金》注氣靜)瘈瘲吐沫,久而得蘇。(《外臺》)(按:《三因》分馬、羊、雞、豬、牛五癇,配之五臟,其說稍詳,然殆屬不經,今僅存此說而已。)
六畜癇者,發時作牛、馬、豬、羊、雞、犬聲,便致僵仆,口吐涎沫,不省人事。張氏論此,蓋初發作羊犬聲者,咽喉為風痰所梗,聲自如此,其理甚明。若言六畜者,特強名耳。(《活幼心書》)
諸書有以病因風、驚、食為三癇者,有以病象馬、羊、雞、豬、牛又為五癇者。斯三癇專主小兒言,故有未該盡者。五癇雖有分配五臟之說,於經既無所據,而治法又未見其有五者之分,此所以不必分五等也。(《丹溪纂要》)(按:不必分五等,是丹溪說,既見上。)
類證,有一室女,每經候欲行,如風之狀,發搐不省人事。診其脈,心脈浮,衝任脈沉,此因經行伏驚致此。《局方》黑神散,入硃砂,燈心、麥門冬煎湯調下。服數日,自然經行如常,前病不作。(《朱氏》)
白話文:
癲癇的脈象,如果脈象浮大而有力,且持續很長,這是風邪導致的眩暈癲疾。如果脈象堅實有力,這是癲病。癲疾如果脈象實且堅硬,病人還可以存活;如果脈象沉細微弱,病人就會死亡。癲疾如果脈搏大而滑,過一段時間會自己痊癒。如果脈象沉小而急促堅實,就無法治療。如果脈象小而堅急,也是無法治癒的。
脈象浮大且貼近陰位的人,會得癲疾。脈象如牢固的弦,也是癲疾。如果三部脈都呈現緊急狀態,就可以治療。
癲癇發作時,會倒地吐口水,失去知覺,身體僵硬,像發狂一樣,甚至會大小便失禁,這種情況很難治癒。
癲癇發作時,會感到頭暈目眩,身體顛倒,口眼歪斜,眼珠上翻,手腳抽搐,背部僵直,過一段時間才會清醒。
癲癇就是指頭暈。如果痰停留在橫膈膜下方,頭暈的症狀會比較輕微,不會倒地。如果痰液溢出到橫膈膜上方,頭暈症狀會非常嚴重,會倒地且失去知覺,這就叫做癲癇。癲癇與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倒地不同。癲癇發作倒地時,口中會發出聲音,快要清醒時會吐口水,清醒後又會再次發作,時發時止,不會停止。而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等倒地時,倒地時不會發出聲音,清醒時不會吐口水,之後也不會再發作。偶爾有發作的,也像癲癇一樣。
癲癇分為五種:第一種是陽癲,發作時像死人一樣,會小便失禁,過一會兒才會恢復。第二種是陰癲,通常在嬰兒時期發生,因為臍帶傷口還沒癒合就頻繁洗澡,導致此病。第三種是風癲,發作時眼睛會互相拉扯,身體會反覆抽搐僵硬,像羊叫一樣,過一段時間才會恢復,這是因為身體發熱出汗後吹風,或者性生活過度、醉酒等原因,導致心神不安、呼吸急促、心悸等症狀。第四種是濕癲,症狀是眉頭痛、身體沉重,因為坐在潮濕的地方,或是洗頭後濕氣積聚在腦部,導致發熱(出汗)不止。第五種是馬癲,發作時眼睛上翻、嘴巴緊閉,手腳互相拉扯,全身都會如此。
古書記載,牛癲會像牛叫,馬癲會像馬叫,狗癲會像狗吠,羊癲會像羊叫,雞癲會像雞鳴。五種癲病都是因為臟腑互相牽引,氣血不通導致寒冷厥逆,不認識人,氣喘、抽搐、吐口水,過很久才會清醒。
六畜癲癇發作時,會像牛、馬、豬、羊、雞、狗一樣叫,然後會僵硬倒地,口吐白沫,失去意識。張氏認為,最初發作時像羊或狗叫,是因為咽喉被風痰阻塞,所以發出這樣的聲音,這是很合理的。如果說是像六畜叫,只是勉強的稱呼而已。
有些書將癲癇的原因分為風、驚、食三種,有些書將癲癇的症狀分為馬、羊、雞、豬、牛五種。這三種原因主要是針對小兒來說的,所以沒有涵蓋所有情況。五種癲癇雖然有分配到五臟的說法,但經典沒有明確記載,治療方法也沒有分為五種,所以不需要區分五種。
還有一種情況,一個女子每次月經要來的時候,都會像癲癇一樣抽搐,失去知覺。診脈後發現,心脈浮,衝脈和任脈沉,這是因為月經期間受到驚嚇導致的。可以用黑神散,加入硃砂、燈心草、麥門冬一起煎煮,然後服用。服用幾天後,月經就會正常來潮,之前的疾病也會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