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3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13)

1.

癲癇名義,癇者,小兒病也。十歲以上為癲,十歲以下為癇。(《病源論》)(按:大人癲,小兒癇,本出《脈經》,引在脈候中,徐嗣伯亦有其言,出《千金》,引在病由蓄痰條,並宜參。)

癲即癇也,觀《內經》所言癲證甚詳,而癇則無辨,即此可知。後世有癲癇、風癇、風癲等名,所指不一,則徒滋惑亂,不必然也。又如《別錄》所載五癇,曰馬癇、牛癇、豬癇、羊癇、雞癇者,即今人之謂羊癲、豬癲也,此不過因其聲之相似,遂立此名。可見癲癇無二,而諸家於癲證之外,又有癇證,誠屬牽強,無足憑也。(《景岳》)

癇字從病從間,以病間斷而發,不若別證相連而病也。此病一如瘧狀,初有間一年而發者,或有間半年而發者,或有間數月而發者,發久氣虛,則月近日密,其有間一二時而即發者,發後神清氣爽,與無病之人一般,故取義為癇也。(《證治百問》)

病由邪入陰經,風癲者,由血氣虛,邪入於陰經故也。人有血氣少,則心虛而精神離散,魂魄妄行,因為風邪所傷,故入於陰,則為癲疾,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。原其癲病,皆由風邪故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病由蓄痰,夫風眩之病,起於心氣不定,胸上蓄實,故有高風面熱之所為也。痰熱相感而動風,風心相亂則悶瞀,故謂之風眩。大人曰癲,小兒則為癇,其實是一。(《千金》引徐嗣伯)(按:此風眩即癲,非尋常頭眩也。)

夫癲癇病,皆由驚動,使臟氣不平,鬱而生涎,閉塞諸經,厥而乃成。或在母胎中受驚,或少小感風寒暑濕,或飲食不節,逆於臟氣。詳而推之,三因備具。(《三因》)

癇不必分五等,專主在痰,多用吐法。有驚有痰有火,假如癇因驚而得,驚則神出其舍,舍空則痰聚也。(《丹溪》)

病由痰邪上逆,凡癲癇及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濕、氣厥、屍厥而昏眩倒僕,不省人事者,皆由邪氣逆上陽分,而亂於頭中也。癲癇者,痰邪逆上也。中風寒暑濕及氣厥屍厥者,亦風寒暑濕等邪氣逆上也。邪氣逆上則頭中氣亂,頭中氣亂則脈道閉塞,孔竅不通,故耳不聞聲,目不識人,而昏眩無知,仆倒於地也。以其病在頭巔,故曰癲疾。治之者,或吐痰而就高越之,或鎮墜痰而從高抑之,或內消痰邪使氣不逆,或隨風寒暑濕之法,用輕劑發散上焦,或針灸頭中脈絡而導其氣,皆可使頭巔脈道流通,孔竅開發,而不致昏眩也。(《綱目》)

病必由熱說(見狂)

脈候,尺寸俱浮,直上直下,此為督脈,腰背強痛,不得俯仰,大人癲病,小人風癇疾。脈來中央浮直上下痛者,督脈也,動苦腰背膝寒,大人癲、小兒癇也,灸頂上三丸,正當頂上。(《脈經》)

白話文:

癲癇的病名由來,古人認為十歲以上稱為癲,十歲以下稱為癇。《脈經》以及其他醫籍都記載了這種區分。但後世出現了癲癇、風癇、風癲等名稱,指代不一,反而造成混亂。一些醫書中提到的馬癇、牛癇、豬癇、羊癇、雞癇,其實只是因為聲音相近而起的俗稱,與癲癇並無本質區別。因此,癲癇實際上是同一種疾病,其他名稱的出現純屬牽強附會。

癇字的本意是指疾病間歇發作,不像其他疾病連綿不斷。這種疾病類似瘧疾,發作間隔時間長短不一,有的間隔一年,有的半年,有的數月,甚至更短。發作時間久的話,氣虛就會導致發作頻繁。但發作之後,患者往往神清氣爽,如同常人,故名為癇。

癲癇的病因是邪氣入侵陰經。風癲是由於血氣虛弱,邪氣入侵陰經導致的。血氣不足的人,心神虛弱,精神渙散,魂魄失控,容易遭受風邪侵襲而入陰經,從而導致癲癇,發作時會仆地、流涎沫,失去意識。總而言之,癲癇的根源都在於風邪。

另一種病因是痰濁淤積。風眩症是由於心氣不寧,胸中痰濁淤積所致,症狀包括面紅發熱等。痰熱交感而致風動,心神紊亂則神志不清,故稱為風眩。大人患此病稱之為癲,小孩則稱為癇,其實都是同一個病症。

癲癇是由於驚恐等因素導致臟腑氣機失調,氣鬱化痰,阻塞經絡,最終發病。病因可能包括胎中受驚、幼時感受風寒暑濕,或飲食不節等,總體來說,都是由三種因素(外感、內傷、七情)共同導致的。

治療癇證不必區分五種類型,主要針對痰濁,多采用吐法。癇證的病因可能包括驚恐、痰濁、實火等。如果因驚恐而致癇,則神氣外泄,身體空虛,容易導致痰濁積聚。

癲癇、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濕、氣厥、屍厥等症狀,表現為昏迷倒地,失去意識,都是因為邪氣逆衝陽分,擾亂頭腦所致。癲癇是痰邪逆衝所致;而中風、寒、暑、濕等,則是風寒暑濕等邪氣逆衝所致。邪氣逆衝則頭腦氣機紊亂,經絡阻塞,孔竅不通,因此耳聾眼花,神志不清,倒地昏迷。由於此病症發生於頭頂,故稱為癲疾。治療方法包括:吐出痰濁,或鎮壓痰濁,或內服藥物消痰,或根據風寒暑濕等情況,用輕劑發散上焦,或針灸頭部經絡以疏通氣血。所有這些方法都是為了疏通頭部經絡,使孔竅通暢,防止昏迷。

也有人認為癲癇的病因一定是熱邪。

從脈象診斷癲癇,寸口脈浮大,直上直下,這是督脈之象,伴隨腰背強痛,不能彎腰,大人則為癲癇,小孩則為風癇。脈象位於中央,浮大直上直下,疼痛者,也是督脈之象,伴隨腰背膝蓋冰冷疼痛,大人為癲癇,小孩為風癇。可以灸頂部三個穴位(位於頭頂正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