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11)
臟腑類 (11)
1. 臟腑總證
虛則不能制下,遺便溺而頭面腫也。中焦實熱,則上下不通,腹脹而喘咳,下氣不上,上氣不下,關格而不通也。寒則下利不止,食飲不消而中滿也。虛則腸鳴鼓脹也。下焦實熱,則小便不通,而大便難,苦重痛也。虛寒則大小便泄下而不止。三焦之氣和則內外和,逆則內外逆,故云三焦者,人之三元之氣也,宜修養矣。
(《中藏經》)
三焦者,謂上中下也。若上焦有熱,則胸膈痞滿,口苦咽乾,有寒,則吞酢而吐沫。中焦有熱,則身重目黃;有寒,則善脹而食不消。下焦有熱,則大便難;有寒,則少腹痛而小便數。三焦之氣,主腐熟水穀,分別清濁,若不調平,則生諸病。(《簡要濟眾方》)
上焦虛,則引氣於肺。中焦虛,則生寒,腹痛洞泄,便利霍亂。下焦虛,則大小便不止,津液氣絕。寒則補於腎,然三焦者,水穀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,其處雖異,其原則一,故有俱虛之病。上焦虛寒,則令人精神不守,引氣於肺,咳嗽,語聲不出,膈寒之病生焉。上焦有熱,則喉舌乾燥,口氣面赤,胸膈否滿之病生焉。
若寒客中焦,則胃中冷,胃中冷則飲食不化,腹痛飧泄,霍亂吐利,治法宜溫補之。仲景曰:熱在中焦,則為堅。故其氣實,則閉塞不通,上下隔絕。熱則身重目黃,口甘脾癉之證生焉。下焦其氣虛寒,則津液不固,大小便利不止,小腹痛,不欲聞人語,治宜溫之。下焦其氣實而有熱,則津液內燥,傳導不利,由是有氣逆便難胃脹嘔噦之證。
(《聖濟總錄》)
三焦虛二證:腹寒,屬中氣虛;氣短少氣,屬氣虛。(《本草經疏》)
三焦實三證:喉痹,即纏喉風,屬少陽相火、少陰君火;頭面赤熱,屬上焦火升;赤白遊風,屬血熱,熱則生風,故善遊走,俗名火丹,小兒多患此,大人亦時有之。(同上)
五臟病發於外,人身之有形於外者必有諸內,以故五臟之受病於內而發於外者,必見之眼耳鼻舌口牙之間。心經蘊熱,則口舌生瘡,唇口裂拆。脾與胃相通,故受熱則噎氣臭穢。腎受冷則耳不能聽,或兼風則牙痛頷腫。肺受風邪則皮毛瘙癢,積毒則發為癰疽。肝受病,則目不能視。發乃血之餘,焦枯者,血不足也。此病皆在內而應乎外也,凡有其證,必須考其所自來,辨其冷熱實虛治之。(《醫方大成》)
白話文:
臟腑總論
身體虛弱時,無法控制下身,導致大小便失禁,頭部和臉部會出現腫脹。中焦(脾胃)如果積熱,會造成上下氣機不通暢,導致腹脹、咳嗽、氣喘,下氣無法上行,上氣無法下達,形成阻塞不通的狀況。身體受寒時,會持續腹瀉不止,飲食難以消化,導致腹部脹滿。身體虛弱時,腸道會發出鳴叫聲,肚子會脹大。下焦(肝腎)如果積熱,會導致小便不通暢,大便困難,感覺腹部沉重疼痛。如果下焦虛寒,則會大小便失禁,持續腹瀉。三焦(上、中、下)的氣機如果協調,身體內外就會和諧;如果氣機不順,身體內外就會失調。所以說三焦是人體元氣的來源,應該好好調養。
三焦指的是上焦、中焦和下焦。如果上焦有熱,會感到胸口、膈膜處痞悶,口苦、咽喉乾燥;如果有寒,則會吞下酸水,然後吐出泡沫。如果中焦有熱,會感到身體沉重、眼睛發黃;如果有寒,則會容易腹脹,並且消化不良。如果下焦有熱,則會大便困難;如果有寒,則會感到小腹疼痛,並且小便頻繁。三焦之氣主要負責腐熟水穀,區分清濁,如果氣機不調和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
上焦虛弱,會將氣引導至肺部。中焦虛弱,會產生寒氣,導致腹痛、腹瀉,甚至可能出現霍亂。下焦虛弱,則會大小便失禁,津液和氣都耗竭。如果身體受寒,應該補養腎氣。三焦是水穀的通道,也是氣機的起始和終點。雖然三焦的位置不同,但是其運行原則是一致的,因此會有三焦都虛弱的情況。上焦虛寒,會讓人精神不集中,將氣引導至肺部,導致咳嗽、說話聲音微弱,並產生膈膜受寒的疾病。上焦有熱,則會感到喉嚨和舌頭乾燥,口氣熱,臉色發紅,並產生胸膈痞悶的疾病。
如果寒氣侵入中焦,會導致胃部虛冷。胃部虛冷則飲食難以消化,導致腹痛、腹瀉,甚至可能出現霍亂,治療方法應該以溫補為主。仲景說:「熱在中焦,會形成堅硬的積塊。」所以,中焦氣機如果太盛,會導致氣機閉塞不通,上下氣機被隔絕。中焦有熱,則會感到身體沉重,眼睛發黃,口中發甜,並且會產生脾濕熱的疾病。下焦氣虛寒,會導致津液無法固守,大小便失禁,小腹疼痛,不喜歡聽別人說話,治療方法應該以溫補為主。下焦氣實有熱,會導致體內津液乾燥,傳導功能失常,進而產生氣機上逆、大便困難、胃脹、噁心嘔吐等症狀。
三焦虛弱有兩種情況:腹部受寒,屬於中氣虛弱;氣短、呼吸不足,屬於氣虛。
三焦氣實有三種情況:喉痹,也就是鎖喉風,屬於少陽相火、少陰君火所致;頭面發紅發熱,屬於上焦火氣上炎;皮膚出現紅腫遊走的風疹,屬於血熱,熱會生風,所以會遊走不定,俗稱火丹,兒童多發,大人偶爾也會出現。
人體外在表現與內在臟腑息息相關,五臟在內部產生疾病,必然會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口、牙齒等部位表現出來。心經如果蘊積熱邪,則會口舌生瘡,嘴唇乾裂。脾與胃相通,所以脾胃受熱,會出現打嗝、口臭等症狀。腎受寒,會導致聽力下降,如果同時有風邪,則會牙痛、下巴腫脹。肺受風邪,則會皮膚搔癢,如果積聚毒素,則會發為癰疽。肝受病,會導致視力模糊。頭髮是血液的餘氣,如果頭髮焦枯,表示血液不足。這些疾病都是在內部產生,然後在外部表現出來。凡是有這些症狀,必須要考究病因,分辨寒熱虛實,然後再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