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臟腑類 (8)

回本書目錄

臟腑類 (8)

1. 臟腑總證

大腸有宿食,寒慄發熱有時,如瘧狀。(同上)

大腸實四證:便鞕閉,腸風下血,屬大腸濕熱;臟毒,屬血熱;腸癰,屬大腸實火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大腸虛,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,無大腸脈也,苦少氣,心下有水氣,立秋節即咳。(《脈經》)

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虛者,手陽明經也,病苦胸中喘,腸鳴,虛渴唇口乾,目急善驚泄白。(同上)(《千金》曰:名曰大腸虛冷也。)

大腸寒則泄,熱則結,絕則泄利無度,利絕而死也。虛寒則滑泄不定。大腸乍虛乍實,乍來乍去,寒則溏泄,熱則垢重。(按此有訛文)積冷不去,則當臍而痛,不能久立,痛已則泄白物是也。(《中藏經》)

大腸虛四證:虛熱便閉不通,屬血虛,津液不足;虛寒滑泄不禁,屬氣虛;腸鳴,屬氣虛;脫肛,屬氣虛,兼有濕熱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肺大腸俱實,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實者,手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,病苦頭痛目眩,驚狂,喉痹痛,手臂卷,唇吻不收。(《脈經》)

肺大腸俱虛,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陰陽俱虛者,手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,病苦耳鳴嘈嘈,時妄見光明,情中不樂,或如恐怖。(《脈經》)

腎病證,腎脈沉之大而堅,浮之大而緊,苦手足骨腫,厥而陰不興,腰脊痛,少腹腫,心下有水氣,時脹閉時泄,得之浴水中,身未乾而合房內,及勞倦發之。腎病,其色黑,其氣虛弱,吸吸少氣,兩耳苦聾,腰痛,時時失精,飲食減少,膝以下清,其脈沉滑而遲,此為可治。腎病,手足逆冷,面赤目黃,小便不禁,骨節煩疼,少腹結痛,氣衝於心,其脈當沉細而滑,今反浮大,其色當黑而反黃,此是土之剋水,為大逆,十死不治。(《脈經》)

腎實,左手關後尺中陰實者,腎實也,苦恍惚健忘,目視䀮䀮,耳聾悵悵善鳴。右手關後尺中陰實者,腎實也,苦骨疼腰脊痛,內寒熱。(《脈經》)

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實者,足少陰經也,病苦膀胱脹閉,少腹與腰脊相引痛。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實者,足少陰經也,病苦舌燥咽腫,心煩嗌乾,胸脅時痛,喘咳汗出,小腹脹滿,腰背強急,體重骨熱,小便赤黃,好怒好忘,足下熱疼,四肢黑,耳聾。(《千金》曰:名曰腎實熱也。

)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實者,足少陰經也,病苦痹,身熱心痛,脊脅相引痛,足逆熱煩。(同上)(《千金》曰:名曰腎實熱也。)

腎氣盛為志有餘,則病腹脹飧泄,體腫喘咳,汗出憎風,面目黑,小便黃,是為腎氣之實也,則宜瀉之。(《病源論》)

其證少腹脹滿,小便黃赤,末有餘瀝,數而痛者,此腎實也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腎無實,故無瀉法。命門實二證:強陽不倒,屬命門火實,弧陽無陰所致,此證多不治;水竅澀痛,屬命門實火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臟腑總證

大腸裡如果有積存的食物殘渣,會出現時而發冷顫抖、時而發熱的狀況,就像得了瘧疾一樣。

大腸的實證有四種:一是大便乾燥、排便困難,可能是大腸濕熱;二是腸風下血,也就是痔瘡出血,屬於大腸濕熱;三是臟毒,也就是大腸內的毒素,屬於血熱;四是腸癰,也就是大腸發炎化膿,屬於大腸實火。

大腸虛弱的表現是,右手關脈前的寸口脈摸不到,代表沒有大腸的脈象,會感到呼吸短促,心下有水氣,到了立秋時節就會咳嗽。

右手寸口、氣口以前的脈象呈現陽虛,代表手陽明經(大腸經)虛弱,會出現胸悶喘氣、腸鳴、口渴卻不想喝水、嘴唇乾燥、容易受驚、大便稀溏等症狀。(《千金方》裡說,這叫做大腸虛冷)

大腸寒冷就會腹瀉,大腸燥熱就會便秘,大腸功能完全衰竭就會無止盡地腹瀉,腹瀉不止就會死亡。大腸虛寒就會經常腹瀉,而且沒有規律。大腸時虛時實,時好時壞,寒冷時會腹瀉,燥熱時大便會黏膩不爽。如果體內積存的寒冷沒有消除,就會在肚臍周圍疼痛,無法站立太久,疼痛過後會排出白色黏液。

大腸虛弱有四種表現:一是虛熱導致便秘,這是因為血虛、津液不足;二是虛寒導致腹瀉不止,這是因為氣虛;三是腸鳴,也是因為氣虛;四是脫肛,也是因為氣虛,同時也可能有濕熱。

如果肺和大腸都呈現實證,右手寸口、氣口以前的脈象陰陽都強盛,代表手太陰經(肺經)和手陽明經(大腸經)都屬於實證,會出現頭痛、頭暈、驚狂、喉嚨痛、手臂蜷曲、嘴唇不自主地抽動等症狀。

如果肺和大腸都呈現虛證,右手寸口、氣口以前的脈象陰陽都虛弱,代表手太陰經(肺經)和手陽明經(大腸經)都屬於虛證,會出現耳鳴、耳內像有東西在吵鬧,時而眼前出現幻象,心情不快樂,甚至感到恐懼。

腎臟有病時,脈象會呈現沉脈而且粗大堅硬,或者浮脈且粗大緊實,會出現手腳骨頭腫脹、手腳冰冷、陽痿、腰背疼痛、小腹腫脹、心下有水氣、時而脹氣便秘、時而腹瀉等症狀。如果是在水中洗浴後,身體還沒擦乾就發生性行為,或者過度勞累就會發病。腎臟有病,臉色會發黑,身體虛弱,呼吸微弱,聽力下降,腰痛,時常遺精,食慾減退,膝蓋以下冰涼。脈象呈現沉、滑、遲,這種情況還可以治療。但如果腎臟有病,出現手腳冰冷、臉色發紅、眼睛發黃、小便失禁、骨節煩躁疼痛、小腹結痛、氣往上衝到心口,脈象應該是沉細滑,卻反而呈現浮大,臉色應該發黑卻反而呈現黃色,這就是土來克水,是嚴重的逆證,十之八九無法治癒。

腎實的表現是,左手關脈後的尺中脈呈現陰實,代表腎實,會出現精神恍惚、健忘、眼睛昏花、耳鳴等症狀。右手關脈後的尺中脈呈現陰實,代表腎實,會出現骨頭疼痛、腰背痛、體內發冷發熱等症狀。

左手尺中脈神門穴之後的脈象呈現陰實,代表足少陰經(腎經)有實證,會出現膀胱脹痛、小腹和腰背相互牽引疼痛等症狀。左手尺中脈神門穴之後的脈象呈現陰實,代表足少陰經(腎經)有實證,會出現口乾舌燥、咽喉腫痛、心煩、口渴、胸脅時痛、喘咳、汗出、小腹脹滿、腰背僵硬、身體沉重發熱、小便赤黃、容易發怒和健忘、腳底發熱疼痛、四肢發黑、耳聾等症狀。(《千金方》裡說,這叫做腎實熱)

右手尺中脈神門穴之後的脈象呈現陰實,代表足少陰經(腎經)有實證,會出現痹症(肢體麻木、疼痛)、身體發熱、心痛、脊椎和脅肋相互牽引疼痛、腳部發熱煩躁等症狀。(《千金方》裡說,這叫做腎實熱)

腎氣過盛,代表腎的意志功能過強,會出現腹脹、吃下去的食物還沒消化就拉出來、身體腫脹、喘咳、出汗怕風、臉色發黑、小便發黃等症狀,這是腎氣實的表現,應該用瀉法來治療。

如果出現小腹脹滿、小便黃赤、排尿完後還滴滴答答、小便頻繁且疼痛,這也是腎實的表現。

腎本身沒有實證,所以沒有用瀉法治療的必要。命門實的兩種表現是:一是陽舉不倒,屬於命門火旺盛,陰虛不能制約陽,這種情況大多無法治癒;二是小便不暢且疼痛,屬於命門實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