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諸血病 (44)

回本書目錄

諸血病 (44)

1. 瘀血

痰血相挾,先因傷血,血逆則氣滯,氣滯則生痰,痰與血相聚,名曰瘀血挾痰。所患之處,按之則痛而不移。其證則痰裹其血,或自汗到頸而還,或吐血,或衄血,或大便黑而小便清長,治宜導痰消血。若素有郁痰所積,後因傷血,故血隨蓄滯與痰相聚,名曰痰挾瘀血。所患之處,則痛而少移。其證則血裹其痰,或為脹悶,或為寒熱,治宜破血消痰,先破其血而後消痰,或消痰破血二者兼而治之也。醫或誤與補藥及寒涼之劑,致使病邪郁久而成窠囊者,不治。其窠囊之驗,如腋下偏熱烙手,所患之處,則痛而不能轉側,或肺幕間偏熱偏腫,而喘嗽痰臭,其痰似水,驗之則沉而不浮是矣。故丹溪云:痰挾瘀血,遂成窠囊者不治。正此謂也。(《粹言》)(按:此說過鑿,姑存之。)

破瘀方法,凡血妄行瘀蓄,必用桃仁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。蓋瘀敗之血,勢無復返於經之理,不去則留蓄為患,故不問人之虛實強弱,必去無疑,虛弱者加入補藥可也。(《醫碥》)

雞鳴散,治從高墜下,及木石所壓,凡是傷損,血瘀凝積,氣絕欲死,並久積瘀血,煩躁疼痛,叫呼不得,並以此藥,利去瘀血即愈。此藥推陳致新,治折傷神效。

大黃(一兩酒蒸),杏仁(三七粒去皮尖,《綱目》引作桃仁)

上研細,酒一碗,煎至六分,碗裂去滓,雞鳴時服,次日取下瘀血即愈。若便覺氣絕,不能言,取藥不及,急擘口開,以熱小便灌之。(《三因》)

當歸導滯散,治打撲損傷,落馬墮車瘀血,大便不通,洪腫暗青,疼痛昏悶,蓄血內壅欲死。

川大黃(一兩),當歸(三錢),麝香(少許另研)

上為末,入麝香研勻,每服三錢。熱酒一盞調下。食前。(《寶鑑》)

復元活血湯,治從高墜下,惡血留於脅下,疼痛不可忍。

大黃(一兩酒浸),柴胡(五錢),栝蔞根,穿山甲(炮),當歸(各三錢),紅花,甘草(各二錢),桃仁(湯泡去皮尖研如泥五十個)

上除桃仁為㕮咀,每服一兩重,水二盞半,酒半盞,同煎至七分,下桃仁泥,再煎一兩沸,去渣溫服食前,以利為度。(同上)(按:《準繩》代抵當丸,用大黃、芒硝、桃仁、當歸、生地、穿山甲、桂,蓋從此方而變化者。《醫通》曰:治虛人蓄血,宜此緩攻。)

犀角地黃湯,治主脈浮,客脈芤,浮芤相合,血積胸中,熱甚血在上焦,此藥主之。

犀角(鎊),大黃(各一錢),黃芩,黃連(各二錢),生地黃(四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鍾,煎至一鍾,食後服。(《選要》)(按:此本云岐子方,今加犀角。又《醫統》引《拔萃》亦有犀角。)

和血諸方,加減四物湯,治血氣不足,肢體乏力,或瘀血腹痛,或下血過多。

白話文:

瘀血

痰和血互相夾雜,通常是先因為受傷導致出血,血氣逆行就會造成氣滯,氣滯就會產生痰,痰和血聚集在一起,就叫做瘀血夾痰。患病的地方,按壓會感到疼痛,而且疼痛不會移動。這種情況是痰包裹著血,可能出現自汗流到脖子又退回去、吐血、流鼻血、大便呈黑色而小便清長等症狀,治療上適合用疏導痰液、消除瘀血的方法。如果是本來就有痰積聚,後來因為受傷出血,那麼血就會跟著積滯的痰聚在一起,就叫做痰挾瘀血。患病的地方,按壓會感到疼痛,而且疼痛稍微會移動。這種情況是血包裹著痰,可能出現脹悶、發冷發熱等症狀,治療上適合用破除瘀血、消除痰液的方法,先破除瘀血再消除痰液,或者同時進行。如果醫生誤用補藥或寒涼的藥物,可能會導致病邪長期積聚而形成像巢穴一樣的囊腫,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癒。判斷囊腫的方法是,像腋下某處發熱、觸摸會感到燙手,患病的地方疼痛而且無法轉動身體,或者肺部附近某處發熱腫脹,同時出現喘咳、痰液有臭味,痰液像水一樣,放到水中會沉下去而不是浮起來。所以朱丹溪說,痰挾瘀血,最後形成囊腫的就難以治癒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。(雖然這種說法有些偏頗,但還是先保留下來。)

破除瘀血的方法

凡是因為血液亂行而產生瘀積的情況,一定要使用桃仁、大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。因為已經瘀積的血,不可能再回到正常的經脈中,不清除就會留下禍患,所以不管人的體質是虛弱還是強壯,都必須要去除瘀血,虛弱的人可以同時服用補藥。

雞鳴散

治療從高處摔下或被木頭、石頭壓傷等各種損傷,導致瘀血凝積,氣息微弱,快要死亡的情況,以及長期瘀血、煩躁疼痛、叫喊不出聲的情況,服用此藥可以幫助排出瘀血,就能痊癒。此藥可以推動新陳代謝,治療跌打損傷有奇效。

  • 大黃(用酒蒸過,一兩)、杏仁(去皮尖,約二十一粒,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為桃仁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一碗酒煎至六分,將藥渣濾掉,在雞鳴時服用,第二天排出瘀血就會痊癒。如果發現患者氣息微弱,不能說話,來不及煎藥,就趕緊掰開他的嘴巴,用熱的小便灌下去。

當歸導滯散

治療因打撲損傷、從馬上或車上摔落等原因造成的瘀血,導致大便不通、腫脹呈暗青色、疼痛昏悶、瘀血積聚體內快要死亡的情況。

  • 川大黃(一兩)、當歸(三錢)、麝香(少許,另外研磨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攪拌均勻,每次服用三錢,用熱酒送服,飯前服用。

復元活血湯

治療從高處摔落,導致惡血停留在脅下,疼痛難忍的情況。

  • 大黃(用酒浸泡過,一兩)、柴胡(五錢)、瓜蔞根、穿山甲(炮製過)、當歸(各三錢)、紅花、甘草(各二錢)、桃仁(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,研磨成泥狀,五十個)

將桃仁之外的其他藥材切碎,每次取一兩,用水兩碗半,酒半碗,一起煎至七分,加入桃仁泥,再次煎至沸騰即可,濾掉藥渣,溫服,飯前服用,以排便為度。(有醫書認為此方可以代替抵當丸,抵當丸用大黃、芒硝、桃仁、當歸、生地、穿山甲、桂,是從此方變化而來。醫書中說,治療虛弱之人瘀血,適合用此方來緩慢地攻破瘀血。)

犀角地黃湯

治療主脈浮起,客脈空虛,浮脈和空脈同時出現,表示血積聚在胸腔中,發熱嚴重,血積聚在上焦,這個方子可以治療。

  • 犀角(磨成粉,一錢)、大黃(一錢)、黃芩、黃連(各二錢)、生地黃(四錢)

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用水兩碗煎至一碗,飯後服用。(有醫書記載此方為岐子方,現在加入了犀角,另外醫書中引用的另一本書中也有記載犀角。)

和血諸方

加減四物湯,治療血氣不足、四肢乏力,或者因為瘀血導致腹痛,或者下血過多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