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諸血病 (40)
諸血病 (40)
1. 大便血
上以炭火燒蛇黃通赤,即入醋中焠,重迭燒焠,醋盡為度,搗細研為散,每於食前,以粥飲調下半錢。(同上)
黑聖散,治腸風臟毒痔瘻及諸下血。
當歸,川芎,茯苓,地榆,槐花(焙),敗棕,艾葉(燒存性),百草霜
上件等分為末,每服二錢,食前陳米飲調下。(《直指》)
真人養臟湯,加生槐花,治腸風,冷熱不調下血。(同上)
陳彥質患腸風下血,近三十年,體肥身健,零星去血,旋亦生長,不為害也。舊冬忽然下血數斗,直出如箭,以致肛門脫出三五寸,一晝夜下利二十餘行,苦不可言,面色浮腫,夭然不澤,唇焦口乾,鼻孔黑煤。於是以人參湯調赤石脂末,服之稍安。次以人參、白朮、赤石脂、禹餘糧為丸,服之全愈。(《寓意草》)(節錄)
利氣諸方,腸風方。
香附(一兩制),枳殼(三分),當歸,川芎(各半兩),槐花(炒),甘草(炙各一分)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新水一盞半,薑棗煎,食前服。(《直指》)
法制香附方,治諸下血。
大香附(杵去毛皮,以童子小便浸一日夜,日乾截碎,又用米醋蘸過,焙乾。)
上為末,每二錢,米湯調下。治冷帶,用炒艾葉煎湯調下。(同上)
姜香散,止血有奇功。若腸風臟毒,下血不止者,可服。若是腸臟虛弱,則不可服也,專以涼藥攻之,必至脾虛,血必大下,宜謹之。
乾薑,香附子,烏梅(各燒灰存性),烏藥
上等分細末,煎烏梅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(《魏氏》)
沉香湯,失血之後,脾虛人尤宜服。
香附子(去毛三兩),白茯苓(去皮),縮砂仁,甘草(炙銼各一兩半),沉香(二錢不見火)
上為細末,入鹽湯點服。如煎服,則用薑棗。(同上)
平胃諸方,病必問藥,藥貴當病。煇苦下血十五年,蓋因思慮損心,飲酒過量,百藥俱嘗,或暫止復作,或屢投不驗。近有俾服平胃散,云得於紹興國醫王繼先,主厚朴厚腸也。以十五年之病,欲愈於此淺近之劑,固可笑。然日進一杯,固無反誤,雖未保斷除根本,似有近效。廣求博訪,徒費前勞,道在邇而求諸遠,其斯之謂乎。(《清波別志》)(按:《續醫說》引《清波雜誌》,作或教以服人參平胃散,逐日進一服,至月餘而十五年之病瘳矣。蓋妄意所改,然人參平胃散卻妙,故《觀聚方》取之。)
唐生者,病因飲酪水及食生物,下利紫黑血十餘行,脾胃受寒濕毒。與六神平胃散(當考)半兩,加白朮三錢,以利腰臍間血,一服愈。(《陰證略例》)
楊氏飲冷酒瀉血,服對金散止(即胃苓散),亦理中脘,分利陰陽,安定血脈之意也。(《綱目》引《海藏》)
腸風下血,平胃散加續斷煎服。又方,加小麥四十九粒,去續斷。(《理傷續斷方》)
白話文:
大便出血
將蛇黃用炭火燒到通紅,立刻放入醋中淬火,重複燒、淬多次,直到醋用完為止。然後將其搗碎磨成粉末,每次在飯前用稀粥調服半錢。(同上)
黑聖散,可以用來治療腸風、內臟毒素、痔瘡瘻管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下血。
配方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茯苓、地榆、槐花(烘焙過)、敗棕、艾葉(燒成灰)、百草霜。
將以上藥材等量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陳米湯調服。(出自《直指》)
真人養臟湯,加入生槐花,可以治療因腸風引起的,冷熱失調導致的下血。(同上)
陳彥質患有腸風下血,將近三十年,身體肥壯,只是偶爾會出血,很快也會停止,對身體沒有什麼妨礙。但在某個冬天,突然大量出血,血像箭一樣射出,導致肛門脫出三五寸,一天內腹瀉二十多次,痛苦不堪,面色浮腫,黯淡無光澤,嘴唇乾裂,鼻孔像沾了煤灰一樣黑。於是服用用人參湯調和的赤石脂粉末,情況稍微好轉。接著服用用人參、白朮、赤石脂、禹餘糧製成的藥丸,完全康復。(出自《寓意草》)(節錄)
調理氣機的藥方,治療腸風的藥方。
配方包含:香附(一兩,經過炮製)、枳殼(三分)、當歸、川芎(各半兩)、槐花(炒過)、甘草(炙過,各一分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碗半新水,加入生薑和紅棗煎煮後,在飯前服用。(出自《直指》)
炮製香附的方法,可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下血。
用大香附,去除毛皮,用童子尿浸泡一天一夜,曬乾後切碎,再用米醋浸泡過,烘乾。
將其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。治療因寒氣引起的白帶,用炒過的艾葉煎湯調服。(同上)
姜香散,止血效果很好。如果因為腸風或內臟毒素導致下血不止,可以服用此藥。但如果腸胃虛弱,就不適合服用此藥,如果強行用涼性藥物來治療,會導致脾虛,反而會大量出血,所以要謹慎使用。
配方包含:乾薑、香附子、烏梅(都燒成灰保留藥性)、烏藥。
將以上藥材等量磨成細末,用烏梅湯調服,不拘時間。(出自《魏氏》)
沉香湯,特別適合失血後、脾虛的人服用。
配方包含:香附子(去除毛髮,三兩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縮砂仁、甘草(炙過,切碎,各一兩半)、沉香(二錢,不見火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鹽湯沖泡服用。如果要煎服,則加入生薑和紅棗。(同上)
平胃散相關藥方,治病需要對症下藥。煇苦下血十五年,是因為思慮過度傷了心,又飲酒過量,各種藥都試過,有時能暫時止住,但又會復發,或者服藥後沒有效果。最近有人讓他服用平胃散,說是從紹興的國醫王繼先那裡得到的,主要作用是健脾和厚腸。想用這麼簡單的藥來治好十五年的病,實在可笑。但他每天服用一杯,沒有什麼副作用,雖然不能保證根治,但似乎有些效果。到處求醫問藥,徒勞無功,其實有效的辦法就在眼前,這就是所謂的“道在邇而求諸遠”吧!(出自《清波別志》)(按:《續醫說》引用《清波雜誌》,說有人教他服用人參平胃散,每天服用一服,一個多月後,十五年的病就好了。這可能是妄改,但人參平胃散確實有效,所以《觀聚方》採用了這個方子。)
唐先生,因為喝了乳酪水和吃了生冷食物,腹瀉,排出紫黑色的血十多次,是脾胃受了寒濕毒。給他服用六神平胃散(待考證)半兩,加上白朮三錢,以疏通腰臍之間的血,服用一劑就好。(出自《陰證略例》)
楊先生因為喝了冷酒而腹瀉出血,服用對金散(即胃苓散)止住了,這也是調理中焦,分利陰陽,安定血脈的意思。(出自《綱目》引用《海藏》)
腸風下血,可以用平胃散加上續斷煎服。另一個方子,可以加上小麥四十九粒,去掉續斷。(出自《理傷續斷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