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諸血病 (39)

回本書目錄

諸血病 (39)

1. 大便血

上四味搗羅為末,用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荊芥臘茶下,空心食前服。(《聖濟》)

大黃檳榔丸,治便血久不可止,臍腹疼痛,裡急後重,諸藥無效者。

大黃(半兩),細墨(半兩),大檳榔(二個),蕎麵(一錢)

上為細末,醋和丸,分為三丸,用灰火內燒令紫色,醋內磨開,臨臥都作一服,早晨取下惡物為效。(《醫林方》)

治便血,用黃連四兩,朴硝二兩,同炒,地上出火毒,研為細末。用酒調服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董龍山公夫人,年三十五而病便血,日二三下,腹不疼,諸醫診治者,三年不效。予診之,左脈沉澀,右脈漏出關外,診不應病。予竊謂血既久下,且當益其氣而升提之,以探其證。乃用補中益氣湯加阿膠、地榆、側柏葉,服八劑,血不下者半月,彼自喜病愈矣。偶因勞而血復下,因索前藥。

予語龍山公曰:夫人之病,必有瘀血積於經隧。前藥因右脈漏關難憑,故以升提兼補兼澀者,以探虛實耳。今得病情,法當下而除其根也。龍山公曰:三年間便血,雖一日二三下,而月汛之期不爽,每行且五日,如此尚有瘀血停蓄耶?予曰:此予因其日下月至,而知其必有瘀血停蓄也。經云:不塞不流,不行不止。

今之瘀,實由塞之行也,不可再澀。古人治痢,必先下之,亦此意也。即用桃仁承氣湯,加丹參、五靈脂、荷葉蒂,水煎,夜服之,五更下黑瘀血半桶,其日血竟不來。復令人索下藥。予曰:姑以理脾藥養之,病根已動,俟五日而再下,未晚也。至期復用下劑,又下黑瘀如前者半。

繼以補中益氣湯、參苓白朮散調理全愈。(《赤水》)

治瀉血不止,決效方。

巴豆(一枚去皮)

上一味,以雞子開一小竅,納巴豆一枚入雞子殼中,以紙塞定,別以濕紙裹,用火煨熟透,去殼並巴豆,只一味吃盡雞子,其病即止,不得稍生氣,虛人作二服。(《聖濟》)

治腸風臟毒便血等疾。

溫州枳殼(不以多少)

上逐個刮去穰,入去殼巴豆一粒,以線扎兩片合定,銀石器內,米醋煮枳爛為度,洗淨去巴,只以枳銼焙為末,醋糊為丸,綠豆大,每服三十粒,空心臘茶清吞下,病愈住服。痢疾亦可用,初患則留巴少許亦可。(《增品易簡》)(《澹寮》)

世傳經驗方,下血,用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兒茶各一錢,巴豆霜五分,丸綠豆大,空心酒下,神妙不可言。(《六要》)

止遏諸方,治大腸風,下血不止,腹痛,日漸尪羸,宜服此方。

棕櫚皮(二兩燒灰),艾葉(二兩燒灰),雞子(三枚炒令焦)

上件藥都研如粉,每於食前,以粥飲調下一錢。(《聖惠》)

治積年腸風下血,肛門腫痛,肌體羸劣,宜服此方。

蛇黃(一枚大者),釅醋(五合)

白話文:

大便出血

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麵糊和成藥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荊芥臘茶送服,在空腹、吃飯前服用。

「大黃檳榔丸」可以治療便血持續不止,肚臍腹部疼痛,裡急後重(想大便卻拉不出來),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。

藥方:大黃(半兩)、細墨(半兩)、大檳榔(兩個)、蕎麥麵(一錢)。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和成藥丸,分成三丸。用灰火燒到藥丸呈現紫色,再放入醋中磨開,在臨睡前一次服用。早上排出穢物就算見效。

治療便血,可以用黃連四兩、朴硝二兩,一起炒,直到地上出現火毒,再磨成細末。用酒調服。

董龍山先生的夫人,三十五歲時得了便血,每天二三次,肚子不痛。各醫生診治了三年都沒效果。我替她診斷,左脈沉澀,右脈超出關部,脈象和疾病不符合。我私下認為,既然出血很久,就應該先補氣並提升陽氣,藉此探查病症。於是使用了補中益氣湯,加阿膠、地榆、側柏葉。服用了八劑,半個月都沒有再出血。她自己很高興以為病好了。偶爾因為勞累,血又流了出來,就要求服用之前的藥。

我告訴龍山先生:「夫人的病,一定是經脈裡有瘀血積聚。之前的藥因為右脈超出關部很難判斷,所以使用了兼具升提、補氣、收澀的藥,只是為了探查虛實。現在了解了病情,就應該用下法來去除病根。」龍山先生說:「三年來便血,雖然每天二三次,但是月經週期正常,每次來五天,這樣還會有瘀血嗎?」我說:「我就是因為她每天出血、月經也正常,才推斷她一定有瘀血積聚。經書說:『不塞不流,不行不止。』

現在的瘀血,其實是因為阻塞而造成流血,不能再用收澀的方法。古人治療痢疾,一定要先攻下,也是這個意思。」我立即使用了桃仁承氣湯,加丹參、五靈脂、荷葉蒂,用水煎服。晚上服用,五更時分排出了半桶黑色的瘀血,當天就沒有再出血。她又要求服藥。我說:「先用理脾的藥調理一下,病根已經鬆動,等五天再攻下也不遲。」到了時間,又用攻下的藥,又排出了像之前一樣的黑色瘀血。

之後用補中益氣湯、參苓白朮散調理,就完全康復了。

治療瀉血不止,一定有效的藥方。

藥方:巴豆(一枚,去皮)。 將巴豆放入雞蛋開的小孔中,用紙塞住,再用濕紙包好,用火煨熟。去掉蛋殼和巴豆,只吃雞蛋,病就會停止。切記不可生氣。虛弱的人可服用兩次。

治療腸風、臟毒、便血等疾病。

藥方:溫州枳殼(不拘多少)。 將枳殼的瓤刮掉,每個放入一粒去殼巴豆,用線將兩片枳殼綁在一起,在銀或石器中,用米醋煮到枳殼爛熟。洗淨去除巴豆,只將枳殼切碎焙乾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藥丸,像綠豆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在空腹時用臘茶清送服,病好就停止服用。痢疾也可以用,剛發病時可以留少許巴豆一起服用。

民間流傳的經驗方,治療下血,用乳香、沒藥、血竭、兒茶各一錢,巴豆霜五分,做成綠豆大的藥丸,空腹用酒送服,效果非常好。

制止各種方法,治療大腸風,下血不止,腹痛,身體日漸消瘦,適合服用這個藥方。

藥方:棕櫚皮(二兩,燒成灰),艾葉(二兩,燒成灰),雞蛋(三枚,炒焦)。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粉末,每次在飯前,用粥送服一錢。

治療多年腸風下血、肛門腫痛、身體虛弱,適合服用這個藥方。

藥方:蛇黃(一個大的),濃醋(五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