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諸血病 (34)
諸血病 (34)
1. 小便血
治因勞損,尿血不止方。
地黃汁,車前葉汁(各五合),鹿角膠(三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)
上件藥,將二味汁相和,每服食前,暖一小盞,調下膠末二錢。(《聖惠》)
蓯蓉丸,若小便純血,血下則凝,亦無痛處,惙惙短氣,日就羸瘦,不食。此由陽不固,陰無所守,五液注下。診其脈散澀欲絕而身冷者,死。治屬虛損,宜。(《指迷方》)
菟絲子,肉蓯蓉,乾地黃,鹿茸(各一兩)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,飲下三十丸。(《十便》)
發灰煎,治五勞七傷,溺血淋露,胸腹撐悶(《雞峰方》)。
菟絲子(四兩),鹿茸,山藥(各一兩),發灰(一分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(同上)(按:此方系今本《雞峰方》佚卷所載。)
玉屑膏,治尿血,並五淋砂石,疼痛不可忍受者。
黃耆,人參(各等分)
上為末,用蘿蔔大者,切一指厚,三指大,四五片,蜜淹少時,蘸蜜炙乾復蘸,盡蜜二兩為度,勿令焦,炙熟,點黃耆、人參末吃,不以時,仍以鹽湯送下。(《三因》)
白話文:
針對勞損導致小便出血不止的治療方法:
準備地黃汁和車前葉汁各五合,以及鹿角膠三兩(搗碎炒黃使其乾燥成粉末)。
將地黃汁和車前葉汁混合,每次在飯前溫熱一小杯,加入鹿角膠粉末二錢服用。
蓯蓉丸: 如果小便全是血,血排出後會凝結,也沒有疼痛感,只是感到氣短虛弱,一天天消瘦,食慾不振,這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液無法固守,導致體內五液下注。診斷時,如果脈象散亂且澀滯,甚至微弱到快要消失,而且身體冰冷,這是危險的徵兆。治療上應視為虛損,需要使用以下藥方。
準備菟絲子、肉蓯蓉、乾地黃、鹿茸各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米糊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酒送服。
發灰煎: 治療因過度勞累或損傷導致的疾病,包括小便出血、排尿不暢、以及胸腹脹悶等症狀。
準備菟絲子四兩,鹿茸、山藥各一兩,頭髮燒成的灰一分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煮麵糊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。
玉屑膏: 治療小便出血,以及五淋(指多種排尿不適症狀)和砂石(尿路結石)引起的劇烈疼痛。
準備黃耆和人參等量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取一個大蘿蔔,切成約一指厚、三指大小的四五片,用蜂蜜浸泡一小段時間,然後蘸上蜂蜜烤乾,再蘸蜜,直到用完兩兩蜂蜜為度。注意不要烤焦,烤熟後,蘸上黃耆和人參粉末食用,不限時間,然後用鹽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