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諸血病 (33)

回本書目錄

諸血病 (33)

1. 小便血

《準繩》謂溲血、淋血、便血三者,雖前後陰不同,而受病則一。其散血、止血等藥,無越數十品之間,惟嚮導少異,其說固甚允也。若不與尿同出,乃從精竅出也。蓋清道之血,上可從鼻出,下亦可從精竅出,多因色欲而成,牛膝四物湯。服諸藥不效者,所溺之血成塊不得出而痛甚者,珀珠散甚效。

(《醫碥》)(按:珀珠散用琥珀、珍珠、硃砂、滑石、甘草、五味。)

清涼諸方,治小便血方。(《千金》)(即《衄血》生地黃湯,去甘草。)

治腎客熱連心,小便出血疼痛,阿膠湯方。

阿膠(炒燥),黃芩(去黑心各三分),甘草(炙半兩),生地黃(絞取汁)車前葉(生者絞取汁),藕節(絞取汁各四合),生蜜(一盞)

上七味,將前三味粗搗篩,同後四味攪勻,每服一大匙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(《聖濟》)

治婦人小便出血,心神煩悶,茜根散方。

茜根,當歸(銼微炒),甘草(炙微赤銼),貝母(煨微黃),牡丹,瓜蒂(按:此方不宜用瓜蒂,疑是栝蔞。)羚羊角屑,柏葉(微炙各一兩),紅藍花(二兩),生乾地黃(三兩)

上件藥搗,粗羅為散,每服三錢,以水一中盞,煎至五分,去滓食前溫服。(《聖惠》)

治虛損,膀胱有熱,尿血不止方。

蒲黃,鬱金(各一兩)

上件藥搗,細羅為散,每於食前,以粥飲調下二錢。(同上)《養生主論》引《篋中秘寶方》,金黃散,治尿血,用槐花、鬱金各一兩,淡豉湯調下。

瀉下方,崔氏療卒傷熱行來尿血方。

大黃(末),芒硝(末各半匕)

上二味,冷水和,頓服之,立止。三日內禁如藥法。(《外臺》、《聖惠》治婦人卒傷熱尿血,大黃散,於本方加蒲黃。

止遏諸方,治溺血方。

戎鹽(六分),甘草,蒲黃,鹿角膠,芍藥(各二兩),礬石(三兩),大棗(十枚)

上七味㕮咀,以水九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》)

發灰散,治小便尿血,或先尿而後血,或先血而後尿,亦遠近之謂也。

發灰(《本草》云:能消瘀血,通關格,利水道,破癥瘕、癰腫、狐尿刺、屍疰、雜瘡,療轉胞,通大小便,止咳嗽、鼻衄。)

上一味,每用二錢,以米醋二合、湯少許調服,井花水調亦可。(《三因》)(按:此方本出《千金》,酒服。注曰蘇澄用水服。)

鹿角膠丸,治房損傷中,小便尿血。

鹿角膠(半兩),油頭髮灰,沒藥(別研各三錢)

上為末,用茆根汁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(《濟生》)

補養諸方,《古今錄驗》療尿血,鹿茸散方。

鹿茸(炙),當歸,乾地黃(各二兩),葵子(五合),蒲黃(五合)

上五味搗篩為散,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外臺》)《聖惠》治下元虛憊尿血,鹿茸丸,本方煉蜜和搗三二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於食前,以炒鹽湯下二十丸。又治虛勞內傷,小便出血,水道中痛,於本方加阿膠。

白話文:

《準繩》說小便出血、淋血、大便出血這三種情況,雖然出血的部位不同,但病因其實是一樣的。治療的藥物,不外乎是散血、止血等幾十種,只是用藥的引導方向稍有不同,這種說法很合理。如果血不是與尿液一同排出,而是從精竅出來,是因為清道之血,向上可以從鼻孔流出,向下也可以從精竅流出,多半是因性慾過度造成,可用牛膝四物湯治療。若服用其他藥物無效,且排出的血塊無法順利排出而導致劇痛,可用珀珠散,效果很好。

(《醫碥》)(註:珀珠散的成分是琥珀、珍珠、硃砂、滑石、甘草、五味子。)

清涼的藥方,治療小便出血的藥方。(《千金方》)(即《衄血》中的生地黃湯,去掉甘草。)

治療腎臟有熱,連帶心臟也感到熱,導致小便出血且疼痛,可用阿膠湯。

阿膠(炒乾)、黃芩(去掉黑心,各三分)、甘草(烤過,半兩)、生地黃(絞汁)、車前草葉(新鮮的絞汁)、藕節(絞汁,各四合)、生蜂蜜(一盞)。

將前三種藥材搗碎過篩,與後四種汁液攪拌均勻,每次服用一大匙,加水一杯,煎至七分,去渣後溫服,不限時間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治療婦女小便出血,心煩意亂,可用茜根散。

茜根、當歸(切碎微炒)、甘草(烤至微紅切碎)、貝母(煨黃)、牡丹、瓜蒂(註:此方不宜用瓜蒂,應是栝蔞)、羚羊角屑、柏葉(微烤,各一兩)、紅藍花(二兩)、生乾地黃(三兩)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,用粗篩過濾成散劑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一杯煎至五分,去渣後飯前溫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治療虛弱、膀胱有熱、小便出血不止,可用以下藥方。

蒲黃、鬱金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,用細篩過濾成散劑,每次飯前用粥湯送服二錢。(同上)《養生主論》引用《篋中秘寶方》的「金黃散」,治療小便出血,使用槐花、鬱金各一兩,用淡豆豉湯送服。

瀉下的藥方,崔氏治療突然因熱損傷導致小便出血的藥方。

大黃(粉末)、芒硝(粉末,各半匕)。

將以上兩種藥材用冷水調和,一次服用,立刻可以止血。三天內要像服藥一樣禁忌某些食物。(《外臺秘要》、《聖惠方》治療婦女突然因熱損傷導致小便出血,用大黃散,在本方中加入蒲黃。)

止血的藥方,治療小便出血的藥方。

戎鹽(六分)、甘草、蒲黃、鹿角膠、芍藥(各二兩)、礬石(三兩)、大棗(十枚)。

將以上七種藥材搗碎,加水九升煮至二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(《千金方》)

髮灰散,治療小便出血,無論是先尿後血,還是先血後尿,都可用此方。

髮灰(《本草》記載:能消除瘀血,疏通關節,利尿,破除腫塊、癰瘡、狐臭、屍疰、各種瘡瘍,治療轉胞,通利大小便,止咳、鼻出血。)

每次用二錢,用米醋二合、少許熱水調服,用井花水調和也可以。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)(註:此方出自《千金方》,原用酒服,蘇澄註解說用水服。)

鹿角膠丸,治療因房事損傷導致小便出血。

鹿角膠(半兩)、油頭髮灰、沒藥(另外研磨,各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茅根汁製成丸劑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(《濟生方》)

補養的藥方,《古今錄驗》治療小便出血,使用鹿茸散。

鹿茸(烤過)、當歸、乾地黃(各二兩)、葵子(五合)、蒲黃(五合)。

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,用酒送服一方寸匕,每日三次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《聖惠方》治療下元虛弱導致小便出血,用鹿茸丸,在本方的基礎上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搗製數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飯前用炒鹽湯送服二十丸。又治療虛勞內傷,小便出血,水道疼痛,可在本方中加入阿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