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諸氣病 (15)
諸氣病 (15)
1. 諸氣病
沉香,胡椒(各一兩),縮砂(去殼),桂心(去粗皮),木香(各二兩),陳皮(去穰麩炒)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茴香(炒),青皮(去白麩炒),蓬莪朮(煨),丁皮(各四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姜蘇鹽湯調下,婦人淡醋湯下。(《和劑》)
疏肝諸方,理氣平肝散,治七情所傷發痙。
烏藥,香附(各一錢半),青皮,枳殼(麩殼拌炒),芍藥(煨),川芎,柴胡,木香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入木香磨水二匙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(按:此所謂七情發痙,蓋是情志鬱結,卒爾氣衝證,非真痙病,故敘於此。)
退熱清氣湯,治氣逆身熱,中脘痞滿。
柴胡,橘皮,茯苓(各一錢),枳殼,半夏(各八分),木香,甘草(各三分),香附子(七分),川芎(五分),縮砂仁(七枚),生薑(五片)
食遠服。(《原病集》)
黃鶴丹,治一切病屬氣滯者。(主治從《觀聚方》錄)
香附(氣失其平則為疾,此為君,此為用矣。),黃連(凡疾之所在為邪火,單用生用即非瀉心火例矣。)
二味,香附為主,黃連減半,俱洗擇淨料,共製為極細末,水糊為丸,梧子大,血病酒下,氣病木香湯下,痰病薑湯下。(《韓氏醫通》)
柴胡青黛湯,治怒氣傷肝,瀉肝火。
柴胡(五分),青黛(五分),香附(一錢),川芎(一錢),青皮(八分),黃連(八分酒炒),梔子(八分薑汁炒黑),甘草(八分)
上水二鍾,煎一鍾溫服。(《粹言》)
治七情過極,結滯不行,痞悶壅塞日久,服此即效。
梔子仁(一錢),香附,小芎,烏藥(各八分),木香,檳榔(各二分),陳皮,黃連(各四分),枳實(六分),甘草(三分)
生薑煎。(《士林餘業》)
解鬱諸方,越鞠丸,解諸郁,又名芎術丸。
蒼朮,香附,撫芎,神麯,梔子(炒各等分)
上為末,水丸如綠豆大。(《丹溪》)(按:又曰:蒼朮、撫芎,總解諸郁,隨證加入諸藥。)
六郁湯,解諸郁。
陳皮(去白一錢),半夏(湯泡七次),蒼朮(米泔浸),撫芎(各一錢),赤茯苓,梔子(炒各七分),香附(二分),甘草(炙半錢),砂仁(研細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二盞,煎至一盞溫服。(《正傳》)
情志須移遣,九者《內經》有治法,但以五行相勝之理治之(按:九者即九氣)。悲可以治怒,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。喜可以治悲,以謔浪狎褻之言娛之。恐可以治喜,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。怒可以治思,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。思可以治恐,以慮彼思此之言奪之。凡此五者,必詭詐譎怪,無所不至,然後可以動人耳目,易入視聽。若胸中無材器之人,亦不能用此五法也云云。惟逸可以治勞,經曰勞者溫之,溫謂溫存而養之,今之醫者以溫為溫之藥,差之久矣。岐伯曰以救俯仰(按:一本作以平為期),亦謂休息之也。惟習可以治驚,經曰驚者平之,平謂平常也。夫驚以其忽然而遇之也,使習見習聞,則不驚矣。此九者,《內經》自有至理,庸工廢而不行。今代劉河間治五志,獨得言外之意,謂五志所發,皆從心造,故凡見喜怒悲恐思之證,皆以平心火為主。至於勞者傷於動,動便屬陽,驚者駭於心,心便屬火,二者亦以平心為主。(《儒門事親》)
白話文:
諸氣病
-
沉香胡椒散:沉香、胡椒各一兩,縮砂仁(去殼)、桂心(去粗皮)、木香各二兩,陳皮(去除內膜並炒過)、乾薑(炮製過)、甘草(炙烤過)、茴香(炒過)、青皮(去除白色內膜並炒過)、蓬莪朮(煨過)、丁皮各四兩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薑、蘇葉、鹽煮的湯調服,婦女則用淡醋湯調服。此方出自《和劑局方》。
-
疏肝理氣平肝散:此方用來治療因情緒失調引起的抽搐。烏藥、香附各一錢半,青皮、枳殼(麩皮拌炒過)、芍藥(煨過)、川芎、柴胡、木香各一錢,甘草五分。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八分,加入磨好的木香水二匙,飯前服用。此方出自《醫統旨》。這裡說的情緒失調引起的抽搐,實際上是指情緒鬱結,突然氣血衝動的狀況,並非真正的痙攣,所以在這裡敘述。
-
退熱清氣湯:此方用來治療氣逆導致的身體發熱,以及胸腹部脹滿不適。柴胡、橘皮、茯苓各一錢,枳殼、半夏各八分,木香、甘草各三分,香附子七分,川芎五分,縮砂仁七枚,生薑五片。飯後服用,此方出自《原病集》。
-
黃鶴丹:此方用來治療所有屬於氣滯的疾病。主要根據《觀聚方》記載。香附,認為氣失調就會導致疾病,所以香附是主要的藥物。黃連,認為疾病所在之處必然有邪火,單獨使用黃連並不是瀉心火的例子。香附為主,黃連減半,兩味藥都洗淨後細磨成粉,用水調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血病用酒送服,氣病用木香湯送服,痰病用薑湯送服。此方出自《韓氏醫通》。
-
柴胡青黛湯:此方用來治療因怒氣傷肝導致的肝火旺盛。柴胡五分,青黛五分,香附一錢,川芎一錢,青皮八分,黃連八分(用酒炒過),梔子八分(用薑汁炒黑),甘草八分。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,溫服。此方出自《醫學粹言》。
-
治七情鬱結方:此方用來治療因情緒過度導致氣機鬱結不暢,胸悶腹脹,久久不癒的狀況,服用後很快見效。梔子仁一錢,香附、小芎、烏藥各八分,木香、檳榔各二分,陳皮、黃連各四分,枳實六分,甘草三分。用生薑煎煮後服用。此方出自《士林餘業》。
-
越鞠丸:此方用來疏解各種鬱結,也叫做芎術丸。蒼朮、香附、川芎、神麯、梔子(炒過),各取等分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此方出自《丹溪心法》。另外說,蒼朮、川芎能疏解各種鬱結,可以根據病症加入其他藥物。
-
六鬱湯:此方用來疏解各種鬱結。陳皮(去白色內膜)一錢,半夏(用熱水泡七次),蒼朮(用米湯浸泡),川芎各一錢,赤茯苓、梔子(炒過)各七分,香附二分,甘草(炙烤過)半錢,砂仁(研成細末)五分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,溫服。此方出自《醫學正傳》。
-
情志須移遣:內經有治療九種氣機失調的方法,是運用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治療。悲傷可以治療憤怒,用悲傷悽慘的話語來感化。喜悅可以治療悲傷,用詼諧玩笑的話語來娛樂。恐懼可以治療喜悅,用迫在眉睫的死亡來嚇唬。憤怒可以治療思慮,用侮辱欺騙的話語來刺激。思慮可以治療恐懼,用考慮他事的言語來轉移注意力。這五種方法,必須要運用詭詐奇怪的手段,才能夠讓人動容,達到效果。如果胸中沒有才能的人,也無法運用這些方法。只有安逸可以治療勞累,醫書說勞累的人需要溫養,這裡的溫養是指溫和地調養,現在的醫生把溫養理解為溫熱的藥物,這就錯了很久。岐伯說要「以救俯仰」,也是指要休息。只有習慣可以治療驚恐,醫書說驚恐的人要用平常心來對待,驚恐是因為突然發生,如果經常見到聽到,就不會驚恐了。這九種氣機失調,《內經》自有深奧的道理,庸醫卻廢棄不用。現代的劉河間治療五志失調,獨得其中真諦,認為五志的產生,都是從心而發,所以凡是出現喜怒悲恐思的症狀,都要以平息心火為主。至於勞累傷於動,動屬於陽,驚恐傷於心,心屬於火,這兩種情況也要以平息心為主。此段文字出自《儒門事親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