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諸氣病 (14)

回本書目錄

諸氣病 (14)

1. 諸氣病

上為細末,滴水和丸,如豌豆大,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,加至微利為度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(《御藥院方》)(按:《微義》引戴人,當考。)《方脈正宗》於本方去陳皮,加高良薑。(《本草匯言》引)(上二方兼疏轉。)

溫散諸方,七氣湯,主虛冷上氣勞氣等方。

半夏(一升),人參,生薑,桂心,甘草(各一兩)

上五味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,日三。(《千金》)《三因》治臟腑神氣不守正位,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忤郁不行,遂聚涎飲,結積堅牢,有如壞塊,心腹絞痛,不能飲食,時發時止,發則欲死。《雞峰》加五味子、紫蘇子。

治積年患氣,發作有時,心腹絞痛,忽然氣絕,腹中堅實,醫所不治,復謂是蠱方。

檳榔(大者四七枚),柴胡(三兩),半夏(一升),附子(一枚),生薑(八兩),橘皮,甘草,桂心,當歸,枳實(各二兩)

上十味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,五日一劑,服三劑,永除根本。(《千金》)

枳實湯,下氣,治胸中滿悶方。

枳實(三枚),大棗(十四枚),半夏(五兩),附子(二枚),人參,甘草,白朮,乾薑,厚朴(各二兩)

上九味㕮咀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一服八合,日三。(同上)

治七氣,臟腑虛冷,心胸氣上,勞乏,不能飲食,宜服半夏散方。

半夏,人參,白朮,桂心(各一兩),厚朴(二兩),陳橘皮(三分),附子,沉香(各一兩)

上件藥搗篩為散,每服五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去滓,每於食前稍熱服。(《聖惠》)

八磨湯,治一切氣,補一切虛。(用水八分,各磨三百下。)

附子,沉香,木香,烏藥,檳榔,甘草,白朮,人參

上等分,入乳缽內磨三百下,入大棗三個,煎至一、二分服。(《家寶》)《葉氏》增損磨氣湯,治一切氣滯,胸膈痞痛,脅肋刺痛,於本方去甘草,加生薑、橘皮。(修製法宜參。)

大正氣散,治男子婦人,補虛快氣,散腹脅疼痛。

當歸,香附子(炒),陳皮(去白各半兩),甘草(炙),木香(各二錢),白姜,白朮,縮砂仁,桂心(各三錢),大附子(一枚炮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棗一枚,煎至八分,去滓空心熱服。陳必勝方。(《朱氏》)

順氣沉附湯,升降諸氣,暖則宣流。

大附子(一隻炮作二服)

上水一盞煎,別用水磨沉香,臨熟時入藥內,熱服。(《大成》)降氣湯,老人虛氣上壅,當以生附子加生薑煎,臨熟以藥汁,濃磨沉香水,再煎一沸服之,尤為穩當。(《壽親養老書》)(按:此方亦出《水氣》中。)

化氣湯,治一切氣逆,胸膈噎悶,偏脹膨滿。又治心脾疼痛,嘔吐酸水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水滴調和成丸子,大小像豌豆一樣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以能稍微腹瀉為度。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 (註:此方出自《御藥院方》,《微義》引述戴人觀點,需要考證。《方脈正宗》在此方的基礎上,去除陳皮,加入高良薑。) (以上兩方都具有疏通氣機的作用。)

溫散諸方中的七氣湯,主要治療虛寒引起的上氣、勞氣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半夏一升、人參、生薑、桂心、甘草各一兩。

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,用水一斗煎煮,取三升藥汁,分三次服用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 《三因方》用來治療因情緒波動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導致的臟腑神氣不守正位,進而造成痰涎積聚,形成堅硬的塊狀物,導致心腹絞痛、無法進食,時發時止,發作時痛苦不堪。 《雞峰方》在此方的基礎上,加入五味子和紫蘇子。

治療積年舊疾,發作時間不定,心腹絞痛,突然氣絕,腹部堅硬,醫生也無法醫治,甚至被認為是蠱毒的方子。

藥材組成:檳榔(大的四到七枚)、柴胡三兩、半夏一升、附子一枚、生薑八兩、橘皮、甘草、桂心、當歸、枳實各二兩。

將以上十味藥材切碎,用水一斗煎煮,取三升藥汁,分三次服用,五天服一劑。服用三劑後,可徹底根治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
枳實湯,具有降氣的作用,主要治療胸中滿悶。

藥材組成:枳實三枚、大棗十四枚、半夏五兩、附子二枚、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乾薑、厚朴各二兩。

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,用水七升煎煮,取二升半藥汁。每次服用八合,每天三次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

治療七氣、臟腑虛寒、心胸氣逆、勞累乏力、無法進食,適合服用半夏散

藥材組成:半夏、人參、白朮、桂心各一兩,厚朴二兩,陳橘皮三分,附子、沉香各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中盞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渣,在飯前稍微加熱服用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八磨湯,可治療各種氣病,補益各種虛證。(用水八分,每種藥材各磨三百下。)

藥材組成:附子、沉香、木香、烏藥、檳榔、甘草、白朮、人參。

將以上藥材等份,放入乳缽中磨三百下,再加入三個大棗,煎煮至剩下一、二分服用。(出自《家寶方》) 《葉氏方》對八磨湯進行加減,稱為增損磨氣湯,用來治療各種氣滯引起的胸膈痞痛、脅肋刺痛。此方去掉了甘草,加入了生薑和橘皮。(具體炮製方法需要參考相關資料。)

大正氣散,適用於男女,具有補虛、行氣、散腹脅疼痛的功效。

藥材組成:當歸、香附子(炒)、陳皮(去白)各半兩,甘草(炙)、木香各二錢,白姜、白朮、縮砂仁、桂心各三錢,大附子(炮製)一枚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半,加入生薑五片、大棗一枚,煎煮至八分,去渣,空腹時加熱服用。(出自《朱氏方》,陳必勝方)

順氣沉附湯,具有升降諸氣、溫陽宣流的作用。

藥材組成:大附子(炮製,分成兩次服用)。

用水一盞煎煮,另外用水磨沉香,在藥快煮好時加入藥中,加熱服用。(出自《大成方》) 降氣湯,適用於老年人虛氣上逆。用生附子加生薑煎煮,快煮好時,用藥汁濃磨沉香水,再次煎煮沸騰後服用,效果更好。(出自《壽親養老書》,此方也出自《水氣》中。)

化氣湯,治療各種氣逆、胸膈噎悶、偏脹膨滿,也治療心脾疼痛、嘔吐酸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