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諸氣病 (12)

回本書目錄

諸氣病 (12)

1. 諸氣病

《三因》五噎沉香散,亦不用沉香。)《衛生家寶》養氣湯,調中養氣,消食止嘔,於本方去沉香,加烏藥。

沉香四磨湯,治冷氣攻衝,心腹㽲痛,脾胃素弱,食飲易傷,嘔逆冷痰,精神不清。

沉香,木香,檳榔,烏藥

上用水八分盞,分作四處,以乳缽內逐一件藥徐徐磨之,磨得水濃為度,然後四者合而為一,再用慢火煎至六分以上,通口服之。(《衛生家寶》)《濟生》治喘,於本方去木香,加人參。《得效》曰:有熱者加大黃、枳殼,名六磨湯。《醫方考》五磨飲子,治暴怒暴死者,名曰氣厥,於本方加枳實。(《粹言》曰:治七情鬱結等氣,或脹痛。)

五香散,升降諸氣,宣利三焦,疏導壅滯,發散邪熱,治陰陽之氣鬱結不消,諸熱蘊毒,腫痛結核,或似癰癤而非,使人頭痛惡心,寒熱氣急。

木香,丁香,沉香,乳香,藿香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煎至八分,去滓食後溫服。(《和劑》)(按:此係《千金》五香連翹湯中五香,今易麝香以藿香。)

正氣天香散,治九氣。

烏藥(二兩),香附末(八兩),陳皮,蘇葉,乾薑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調服。(《綱目》引河間)又引河間治婦人一切諸氣,或上湊心胸,或攻築脅肋,腹中結塊,發渴刺痛,月水不調,或暈眩嘔吐,往來寒熱,減食。《微義》引《紺珠》正氣天香湯,乾薑炒黑㕮咀,每七八錢,水煎服。《丹溪纂要》加甘草,水煎。

木香破氣散。(又名不老湯。)

香附子(四兩),甘草(半兩),烏藥,木香,片薑黃(各二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鹽湯空心調下。(《袖珍》)(按:此方本出《是齋》,今加烏藥、木香。)

抑氣散,治氣道壅滯,不得升降,脈盛氣粗,或胸膈痰飲窒礙,或脅肋肝邪逆滯。凡氣實諸痛,用此抑之。

烏藥(二兩),紫蘇,廣皮,檳榔,枳殼,砂仁(各一兩),沉香(五錢),香附(半斤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白湯調服。(《醫統》)

交感丹,或云此藥大峻,恐走氣,更看人稟賦如何。(按:此言可疑。)

香附子(一斤新汲水浸一宿磨去黑毛炒黃),茯神(四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,每朝以降氣湯嚼下一粒。(《是齋》)(按:此方《御藥院方》引鐵甕申先生有詳說,宜參。又此降氣湯系香附、茯神、甘草。)《回春》治一切諸氣,公私拂情,名利失志,抑鬱煩惱,七情所傷,不思飲食,面黃形羸,胸膈諸證,極有神效。

獨香湯,主中氣,閉口不語,四肢不收,昏沉等證。

南木香(不以多少)

上為末,用冬瓜子煎湯調下,盧祖常方。(《澹寮》)

通膈散,治胸中氣痞不通,水飲停滯。

檳榔(二兩),枳殼(麩炒四兩)

白話文:

諸氣病

《三因》的五噎沉香散,其實不一定要用沉香。《衛生家寶》的養氣湯,是用來調理中氣、補養元氣、幫助消化、止住嘔吐的,它是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沉香,改加烏藥。

沉香四磨湯,是用來治療因寒氣侵襲而導致的胸腹部劇烈疼痛,以及脾胃虛弱、容易因飲食而受傷、嘔吐、有寒痰、精神不佳等症狀。

沉香四磨湯的組成藥材是:沉香、木香、檳榔、烏藥。

使用方法是:用八分盞水,分成四份,將每種藥材放入乳缽中慢慢研磨,磨到藥汁濃稠為止。然後將四種藥汁混合在一起,再用小火煎煮至剩六分以上,一次全部喝完。《衛生家寶》記載此方。《濟生》記載,用此方治療氣喘時,要去掉木香,加入人參。《得效》則說,如果有發熱的症狀,可以加大黃、枳殼,這時就叫做六磨湯。《醫方考》中的五磨飲子,是用來治療因突然暴怒而猝死的人,這種狀況叫做「氣厥」,它是在原方中加入枳實。《粹言》則說,此方可以治療因七情鬱結等原因引起的氣滯,或脹痛。

五香散,能夠調和氣機的升降,疏通三焦,疏導體內阻塞,發散邪熱。可以治療因陰陽之氣鬱結不散、各種熱毒積聚、腫痛結塊,或類似癰瘡卻又不是的狀況,還能治療因上述原因引起的頭痛、噁心、發冷發熱、呼吸急促等症狀。

五香散的組成藥材是:木香、丁香、沉香、乳香、藿香,各等份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,去渣,在飯後溫服。《和劑局方》中有此方。(按:此方是《千金方》中五香連翹湯的五香,現在將麝香改為藿香。)

正氣天香散,是用來治療九種不同的氣病。

正氣天香散的組成藥材是:烏藥(二兩)、香附末(八兩)、陳皮、蘇葉、乾薑(各一兩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調和服用。《綱目》引用了河間的說法。另外,《綱目》還引用了河間治療婦女因各種氣病引起的諸多症狀,像是氣上衝心胸、疼痛攻向脅肋、腹中結塊、口渴刺痛、月經不調、頭暈嘔吐、忽冷忽熱、食慾不振等等。而《微義》引用《紺珠》中的正氣天香湯,則是將乾薑炒黑、搗碎,每次取七八錢,用水煎服。《丹溪纂要》則是建議加入甘草,用水煎煮。

木香破氣散(又名不老湯)。

木香破氣散的組成藥材是:香附子(四兩)、甘草(半兩)、烏藥、木香、片薑黃(各二兩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鹽湯在空腹時調服。《袖珍方》中有此方。(按:此方原本出自《是齋》,現在加入了烏藥和木香。)

抑氣散,是用來治療氣機運行不暢、升降失調、脈搏強勁、呼吸急促,或胸膈有痰阻礙、或脅肋有肝邪逆滯等症狀。凡是因氣實導致的各種疼痛,都可以用此方來抑制。

抑氣散的組成藥材是:烏藥(二兩)、紫蘇、廣陳皮、檳榔、枳殼、砂仁(各一兩)、沉香(五錢)、香附(半斤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白開水調服。《醫統大全》中有此方。

交感丹,有人說這個藥藥性很強,擔心會耗散氣,所以要看個人體質狀況來使用。(按:這句話值得懷疑。)

交感丹的組成藥材是:香附子(一斤,用新汲的水浸泡一晚,磨去黑毛,炒至黃色)、茯神(四兩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,如彈珠般大小。每天早上用降氣湯送服一丸。(《是齋》中有此方。)(按:《御藥院方》引用了鐵甕申先生對此方的詳細說明,建議參考。而此處的降氣湯是由香附、茯神、甘草組成。)《回春》記載,此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因公事或私事不如意、名利失意、憂鬱煩惱、七情內傷而導致的不想吃東西、面色蠟黃、身體消瘦、胸膈不適等各種症狀,效果非常顯著。

獨香湯,主要用來治療中氣不足,導致閉口不語、四肢無力、昏沉等症狀。

獨香湯的組成藥材是:南木香(用量不限)。

使用方法是:將南木香研磨成末,用冬瓜子煎湯調服,這是盧祖常的藥方。《澹寮集驗方》中有此方。

通膈散,是用來治療胸中氣機阻塞不暢、水飲停滯等症狀。

通膈散的組成藥材是:檳榔(二兩)、枳殼(麩炒,四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