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諸氣病 (2)
諸氣病 (2)
1. 諸氣病
夫喜傷心者,自汗,不可急行,不可久立,故經曰喜則氣散。怒傷肝者,上氣不可忍,熱來蕩心,短氣欲絕,不得息,故經曰怒則氣擊(一作上)。憂傷肺者,心系急,上焦閉,榮衛不通,夜臥不安,故經曰憂則氣聚。思傷脾者,氣留不行,積聚在中脘,不得飲食,腹脹滿,四肢怠惰,故經曰思則氣結。
悲傷心胞者,善忘,不識人,置物在處,還取不得,筋攣,四肢浮腫,故經曰悲則氣急。恐傷腎者,上焦氣閉不行,下焦回還不散,猶豫不決,嘔逆噁心,故經曰恐則精卻。驚傷膽者,神無所歸,慮無所定,說物不竟而迫,故經曰驚則氣亂。七者雖不同,本乎一氣。(同上)
人以氣為主,一息不運則機緘窮,一毫不續則穹壤判。陰陽之所以升降者氣也,血脈之所以流行者亦氣也,榮衛之所以轉運者氣也,五臟六腑之所以相養相生者亦此氣也。盛則盈,衰則虛,順則平,逆則病,氣也者,獨非人身之根本乎。人有七情,病生七氣。七氣者,寒熱怒恚喜憂愁,或以為喜怒憂思悲驚恐,皆通也。(《直指》)
夫氣之為病,大抵不過喜怒憂思悲恐驚寒熱而已。喜則氣散,怒則氣激,憂則氣澀,思則氣結,悲則氣緊,恐則氣沉,驚則氣動,寒則氣收,熱則氣滯,諸證不同,當審在何臟何腑,方乃不失病機也。(《簡易》)
《靈樞》論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,然無寒暑驚勞四證,余以是推而廣之。怒氣所至,為嘔血,為飧泄,為煎厥,為薄厥,為陽厥,為胸滿脅痛,食則氣逆而不下,為喘渴煩心,為消癉,為肥氣,為目暴盲,耳暴閉,筋縱,發於外為疽癰。喜氣所至,為笑不休,為毛髮焦,為內病,為陽氣不收,甚則為狂。
悲氣所至,為陰縮,為筋攣,為肌痹,為脈痿,男為數溲血,女為血崩,為酸鼻辛頞,為目昏,為少氣不能報息,為泣則臂麻。恐氣所至,為破䐃脫肉,為骨酸痿厥,為暴下綠水,為面熱膚急,為陰痿,為懼而脫頤。驚氣所至,為潮涎,為目瞏,為口呿,為癡癇,為不省人,為僵仆,久則為痛痹。
勞氣所至,為咽噎病,為喘促,為嗽血,為腰痛骨痿,為肺鳴,為高骨壞,為陰痿,為唾血,為冥視,為耳閉,男為少精,女為不月,衰甚則潰潰乎若壞都,汩汩乎不可止。思氣所至,為不眠,為嗜臥,為昏瞀,為中痞,三焦閉塞,為咽嗌不利,為膽癉嘔苦,為筋痿,為白淫,為得後與氣快然如衰,為不嗜食。(《儒門事親》)
脈候,脈滑者多血少氣,脈澀者少血多氣,脈大者血氣俱多。又云:脈來大而堅者,血氣俱實。脈小者,血氣俱少。又云:脈來細而微者,血氣俱虛。(《脈經》)
尺脈澀而堅,為血實氣虛也。尺脈細而微者,血氣俱不足。(同上)
白話文:
諸氣病
過度喜悅會傷害心臟,導致容易流汗,不宜快速行走,也不宜久站,所以經典說「喜則氣散」。過度憤怒會傷害肝臟,導致氣向上衝難以忍受,熱氣湧上心頭,呼吸急促幾乎斷絕,無法順暢呼吸,所以經典說「怒則氣擊(或作上)」。過度憂愁會傷害肺臟,導致心脈緊張,上焦閉塞,營衛之氣無法流通,夜晚難以安眠,所以經典說「憂則氣聚」。過度思慮會傷害脾臟,導致氣滯留不順暢,積聚在中脘部位,無法正常飲食,腹部脹滿,四肢疲倦無力,所以經典說「思則氣結」。
過度悲傷會傷害心包,導致容易健忘,不認得人,東西放在哪裡,回頭卻找不到,筋脈攣縮,四肢浮腫,所以經典說「悲則氣急」。過度恐懼會傷害腎臟,導致上焦之氣閉塞不通,下焦之氣無法消散,猶豫不決,想吐噁心,所以經典說「恐則精卻」。過度驚嚇會傷害膽,導致精神無所歸依,思緒無法安定,說話語無倫次而急迫,所以經典說「驚則氣亂」。這七種情況雖然不同,但都根源於氣的變化。
人以氣為根本,氣息一旦停止運轉,身體的機能就會停滯;氣息一旦沒有接續,天地就會分離。陰陽之所以能升降變化,是靠氣的運行;血液之所以能流動,也是靠氣的推動;營衛之氣之所以能運轉,也是靠氣的作用;五臟六腑之所以能互相滋養,也是靠著氣的維繫。氣盛則身體充盈,氣衰則身體虛弱,氣順則身體平和,氣逆則身體生病,氣難道不是人體最根本的要素嗎?人有七情,也會因此產生七種氣病。所謂七氣,指寒、熱、怒、恚、喜、憂、愁,或者說是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驚、恐,這些說法都相通。
氣引起的疾病,大體上不出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、寒、熱這幾種。喜則氣散,怒則氣激,憂則氣澀,思則氣結,悲則氣緊,恐則氣沉,驚則氣動,寒則氣收,熱則氣滯。各種症狀不同,應當仔細辨別病在何臟何腑,才能準確掌握病機。
《靈樞》討論了神、意、魂、魄、志、精所主管的疾病,但沒有提及寒、暑、驚、勞這四種情況,我因此加以推廣。怒氣所致,會導致嘔血、腹瀉、煎厥(昏厥的一種)、薄厥(昏厥的一種)、陽厥(昏厥的一種)、胸悶肋痛,吃飯時氣逆不下,會出現喘、渴、心煩,會導致消癉(消渴病)、肥氣、突然失明、突然耳聾、筋脈鬆弛,外在表現為癰疽。喜氣所致,會導致不停地笑、毛髮焦枯、內在疾病、陽氣不能收斂,嚴重則會發狂。
悲氣所致,會導致陰莖縮入、筋脈攣縮、肌肉麻痺、脈搏衰弱,男性會頻繁小便出血,女性會月經崩漏,會出現鼻酸鼻塞,會眼睛昏花,會呼吸短促,哭泣時手臂會麻木。恐氣所致,會導致肛門脫出、肌肉脫落、骨頭酸痛無力、突然腹瀉綠水、臉色發熱皮膚緊繃、陽痿、因恐懼而下巴脫臼。驚氣所致,會導致口水直流、眼睛翻白、口張開、癡呆癲癇、神志不清、僵直倒地,久了會導致疼痛麻木。
勞氣所致,會導致咽喉阻塞、呼吸急促、咳嗽出血、腰痛骨頭無力、肺部有鳴響、高骨腐壞、陽痿、吐血、視力模糊、耳聾,男性會精子稀少,女性會月經不來,衰弱嚴重則會像城池崩壞一樣,無法止息。思氣所致,會導致失眠、嗜睡、昏昏沉沉、胸悶、三焦閉塞、咽喉不利、膽病嘔吐苦水、筋脈無力、白帶,大便之後會感覺氣順暢,但很快又虛弱,不想吃飯。
脈象,脈滑的人多血少氣,脈澀的人少血多氣,脈大的人血氣都多。又說:脈搏來時大而堅實的,血氣都充實。脈搏來時微小的,血氣都虛少。又說:脈搏來時細而微弱的,血氣都虛弱。
尺脈澀而堅實,是血實而氣虛的表現。尺脈細而微弱,是血氣都不足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