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諸氣病 (1)
諸氣病 (1)
1. 諸氣病
氣之稱匪一,而氣之為病亦匪一。蓋上氣、短氣等,諸系氣息者,既揭於《喘》門,氣虛一證,收在《虛勞》中。故此門所揭,專系情志所滯,而氣中與郁證亦連類及之。
九氣七氣,陰陽雖大,未離乎氣,故通天下一氣耳。人生其間,大喜毗於陽,大怒毗於陰(按:此二句出《莊子·在宥》),一吐納,一動靜,何所逃哉,與氣流通而已。故氣平則寧,氣不平則病。《內經》曰:百病生於氣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寒則氣收,熱則氣泄,恐則氣下,憂則氣亂,勞則氣耗,思則氣結,怒則氣逆。蓋榮衛通利,則氣舒而不迫,此喜所以氣緩也。神情慘悴,則氣虧而不全,此悲所以氣消也。經絡凝澀,則氣積而不散,此寒所以氣收也。腠理開通,則氣升而汗出,此熱所以氣泄也。精卻上閉,則氣還而不行,此恐所以氣下也。心多愁慮,則氣散而無歸,此憂所以氣亂也。內外煩動,則氣喘而且汗,此勞所以氣耗也。身心有止,則氣留而不行,此思所以氣結也。嗔恚傷甚,則氣上而嘔血,此怒所以氣逆也。(《聖濟》)(按:經文憂作驚,其作憂者,蓋據《太素》也。)
七氣者,寒氣、熱氣、怒氣、恚氣、憂氣、喜氣、愁氣。凡七氣積聚牢大,如杯如柈,在心下腹中,疾痛欲死,飲食不能,時來時去,每發欲死,如有禍狀,此皆七氣所生(按:《千金》狀作祟)。寒氣則嘔吐噁心。熱氣則說物不章,言而遑。(《千金》作說物不竟而迫。又七氣丸主治曰:熱氣狀,恍惚眩冒失精)。
怒氣則上氣不可忍,熱上搶心,短氣欲死,不得氣息也。恚氣則積聚在心下,不可飲食。憂氣則不可極作(《千金》極作閒),暮臥不安席。喜氣則不可疾行,不能久立。愁氣則喜忘不識人,置物四方,還取不得去處,若聞急,即手足筋攣不舉。(《病源論》)(《千金》曰:若聞急,則四肢胕腫,手足筋攣,捉不能舉,如得病。
此是七氣所生,男子卒得飲食不時所致,婦人即產後中風諸疾也。)
夫五臟六腑,陰陽升降,非氣不生。神靜則寧,情動則亂。故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者不同,各隨其本臟所生所傷而為病。故喜傷心,其氣散;怒傷肝,其氣擊;憂傷肺,其氣聚;思傷脾,其氣結;悲傷心胞,其氣急;恐傷腎,其氣怯;驚傷膽,其氣亂。雖七診自殊,無逾於氣。
黃帝曰:余知百病生於氣也。但古論有寒熱憂恚,而無思悲恐驚,似不倫類,於理未然。然六腑無說,唯膽有者,蓋是奇恆淨腑,非轉輸例,故能蓄驚而為病。(《三因》)(按:情志之名,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有喜怒悲憂恐之文,而或換悲以思。《宣明五氣篇》以喜悲憂畏恐,為五精所並。
《本神篇》則其意與《應象論》相同。今陳氏湊合《舉痛論》九氣為說,蓋七情之目至此而始定矣。又《禮運》有云七情,其義自異。)
白話文:
諸氣病
氣的種類很多,因此因氣而生的疾病也很多。《喘》篇已詳述了上氣、短氣等與呼吸相關的疾病,而氣虛則收錄在《虛勞》篇中。所以本章只討論因情志鬱結而導致的氣病,以及與氣鬱相關的其他病症。
天地間只有一種氣,雖有陰陽之分,但都離不開氣。人生在世,大喜偏向陽,大怒偏向陰,呼吸、活動,無時無刻不在與氣息相通。所以氣平和則身體健康,氣不平則生病。《內經》說:百病皆生於氣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寒則氣收,熱則氣泄,恐則氣下,憂則氣亂,勞則氣耗,思則氣結,怒則氣逆。這是因為:氣血運行通暢,則氣息舒緩而不急促,這就是喜則氣緩的原因;神情萎靡,則氣血虧損,這就是悲則氣消的原因;經絡阻塞,則氣機停滯,這就是寒則氣收的原因;肌膚腠理開泄,則氣機上升而汗出,這就是熱則氣泄的原因;精氣上逆閉塞,則氣機下行,這就是恐則氣下 的原因;心中愁慮,則氣機渙散,這就是憂則氣亂的原因;內外勞動過度,則氣喘汗出,這就是勞則氣耗的原因;身心安靜,則氣機停滯,這就是思則氣結的原因;暴怒傷肝,則氣機上逆而嘔血,這就是怒則氣逆的原因。
七氣指的是寒氣、熱氣、怒氣、恚氣(暴怒)、憂氣、喜氣、愁氣。這七種氣如果積聚嚴重,就像杯子或盤子一樣,停留在心下或腹部,就會劇痛欲死,飲食不進,時發時止,每次發作都像要死一樣,讓人感到非常痛苦,這些都是七氣所引起的疾病。寒氣會導致嘔吐噁心;熱氣會導致言語不清,說話含糊不清;怒氣會導致上氣難忍,胸中煩熱,呼吸困難,幾乎窒息;恚氣會導致氣滯積聚在心下,無法進食;憂氣會導致無法長時間工作,晚上睡覺不安穩;喜氣會導致無法快速行走,無法久站;愁氣會導致健忘,認不得人,把東西亂放,找不到,聽到緊急的事情,就會手腳筋攣,抬不起來。這些都是七氣導致的疾病,男子多因飲食不節而得病,女子多因產後中風等疾病而得病。
五臟六腑的陰陽升降,都離不開氣的運作。神志寧靜則安寧,情志動盪則紊亂。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不同,會損傷不同的臟腑而致病。喜傷心,導致氣散;怒傷肝,導致氣逆;憂傷肺,導致氣鬱;思傷脾,導致氣結;悲傷心包絡,導致氣急;恐傷腎,導致氣怯;驚傷膽,導致氣亂。雖然七情致病的表現各不相同,但最終都與氣的運行失常有關。
黃帝說:我知道百病都生於氣。但古代的論述只提及寒熱憂恚,而沒有提及思悲恐驚,似乎不夠全面。六腑中只有膽提及驚恐,因為膽是奇恆之腑,不參與氣血的運轉和輸送,所以能蓄積驚恐而致病。
(註解中提到關於七情分類的各種不同說法,在此簡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