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76)
內因類 (176)
1. 痼冷積熱
清熱諸方,黃連解毒湯,涼膈散、紫雪。(此三方為清涼中要藥,既出《傷寒·少陽病》內。)
絳雪,療一切病,肺氣積聚咳逆,嘔吐膿血,丹石毒發,天行時氣,一切熱病,諸黃疸等,心風昏亂,心怯健忘,四肢煩熱,頭痛眼赤,大小便不通,煩悶不安,骨節疼痛,赤白痢、血痢、熱毒痢,宿食不消化,心腹脹滿,出氣不得,下一切諸毒藥腳氣等,飲酒多醉困,久痢不瘥,孩子驚癇等,以上和水服之,產後一切諸病,墮胎,和酒服之方。
朴硝(十斤),升麻(三兩),大青,桑白皮,槐花(各二兩),犀角(屑),羚羊角(屑各一兩),蘇方木(六兩),竹葉(兩握),訶黎勒,山梔子(三十枚),檳榔仁(二十顆),硃砂(半大兩研)
上十三味,以水二斗,漬一宿,煎取一斗,去滓入鍋,內朴硝煉烊,攪勿住手,候欲凝,出於盆中,攪入硃砂麝香訖,雪成,收於垍器中,密封,有疾量取之,和水服之,以利病除,身輕目明,四肢調適。療一切病神驗,老小量之。(上云入硃砂、麝香,未見分兩。)(《外臺》)《千金月令》主風邪毒熱積聚結氣等,於本方去羚羊角、山梔子。
(分兩與本方同,但檳榔末,硃砂、麝香各二分研。方後曰:去滓即下樸消和煎,以杓烊不得住手,候水脈盡,即下硃砂、檳榔末等和攪,於新瓦盆內候冷硬揭開,瓷瓶貯之。)《四時纂要》與《月令》同,更去麝香(分兩都不同)。《聖惠》治熱毒風壅,心神煩躁,頭疼目赤,於本方去大青、槐花、竹葉、麝香。
《和劑》紅雪通中散,去槐花、犀角、訶黎勒,加黃芩、赤芍藥、枳殼、人參、木香、甘草、葛根、藍葉、木通。曰:細研,每服一錢至二錢,新汲水調下。
白話文:
清熱藥方
黃連解毒湯、涼膈散、紫雪,這三種藥方是清熱的重要藥方,出自《傷寒論》少陽病篇。
絳雪(一種藥方)
絳雪能治療各種疾病,例如肺氣鬱積引起的咳嗽、氣逆、嘔吐膿血,丹石中毒發作,流行性熱病,各種黃疸,心神昏亂,心悸健忘,四肢煩熱,頭痛眼紅,大小便不通暢,煩躁不安,關節疼痛,紅痢、血痢、熱毒痢,宿食不消化,心腹脹滿,呼吸不暢,以及各種毒藥中毒、腳氣等。還能解酒醉,治療久治不癒的痢疾,以及孩童的驚風癲癇等。以上這些症狀,可以將絳雪用水調服。產後各種疾病和墮胎,則可用酒調服。
絳雪的配方
芒硝(十斤),升麻(三兩),大青葉,桑白皮,槐花(各二兩),犀角粉,羚羊角粉(各一兩),蘇木(六兩),竹葉(兩把),訶子,山梔子(三十枚),檳榔仁(二十顆),硃砂(半大兩研磨)。
將以上十三味藥材,用兩斗水浸泡一晚,煎煮至剩下一斗,濾去藥渣,放入鍋中,加入芒硝煉化,邊攪拌邊加熱,直到快要凝固時,取出放入盆中,攪入硃砂、麝香粉末,凝固成雪狀,放入陶瓷容器中密封。生病時,根據病情取適量,用水調服,有利於疾病痊癒,身體輕快,眼睛明亮,四肢舒暢。此藥治療各種疾病有神奇的效果,老人小孩都要根據體質調整用量。(這裡提到加入硃砂和麝香,但沒有寫明具體用量。)這是《外臺秘要》的記載。
《千金月令》記載,此方可以治療風邪毒熱積聚導致的氣結等病症,與原本的配方相比,去掉了羚羊角和山梔子,其他藥材的用量不變,但是檳榔粉、硃砂、麝香各加二分研磨。記載中提到,濾去藥渣後,直接加入芒硝和煎好的藥液,用勺子攪拌加熱,直到水份快要蒸發完時,放入硃砂、檳榔粉等,攪拌均勻,倒入新的瓦盆中放涼凝固,然後取出放入瓷瓶中保存。
《四時纂要》的記載和《千金月令》相同,只是又去掉了麝香,而且用藥的份量都不相同。《聖惠方》記載,此方可以治療熱毒風邪引起的症狀,例如心神煩躁、頭痛眼紅。與原本的配方相比,去掉了大青葉、槐花、竹葉、麝香。
《和劑局方》記載的紅雪通中散,在原方的基礎上,去掉了槐花、犀角、訶子,增加了黃芩、赤芍、枳殼、人參、木香、甘草、葛根、藍葉、木通。需要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到二錢,用新打上的井水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