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70)

回本書目錄

內因類 (170)

1. 消渴

問其故。張生言:消渴、消中皆脾衰而腎憊,土不能勝水,腎液不上泝,乃成此疾。今診穎臣脾脈極熱而腎不衰,當由果實、酒過度,虛熱在脾,故飲食兼人而多飲水,水既多不得不多溺也,非消渴也。麝香能敗酒,瓜果近輒不實,而枳枸子亦能勝酒。屋外有此木,屋中釀酒不熟。

以其木為屋,其下亦不可釀酒。故以此二物為藥,以去酒、果之毒也。(《蘇沈》)

灸刺,凡消渴病,經百日以上者,不得灸刺;灸刺,則於瘡上漏膿水不歇,遂致癰疽羸瘦而死。亦忌有所誤傷,但作針許大瘡,所飲之水,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。若水出不止者必死,慎之慎之。初得患者,可如方灸刺之佳。(《千金》)(按:《外臺》舉此論,附有駁辨,今揭於下。)

既今亦得消渴,且未免飲水,水入瘡即損人。今初得日,豈得令其灸刺,致此誤傷之過,輒將未順其理,且取百日以上為能,未悟初灸之說,故不錄灸刺。凡灸刺則外脫其氣,消渴皆是宣疾,灸刺特不相宜,唯腳氣宜即灸之,是以不取灸穴者耳。(《外臺》)

調攝法,其所慎者有三:一飲酒,二房室,三鹹食及面。能慎此者,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。不知此者,縱有金丹,亦不可救,深思慎之。(《千金》)

又宜食者,每間五六日空腹一食餅,以精羊肉及黃雌雞為臛,此可溫也。若取下氣不食肉,菜食者,宜煮牛膝、韭、蔓菁。又宜食雞子、馬肉,此物微壅,亦可療宣疾也。壅之過度,便髮腳氣。猶如善為政者,寬以濟猛,猛以濟寬,隨事制度,使寬猛得所,定之於心,口不能言也。

又庸醫或令吃栝蔞粉,往往經服之都無一效。又每至椹熟之時,取爛美者,水淘去浮者,飡之,下候心胸間氣為度,此亦甚佳。生牛乳暖如人體,渴即細細呷之亦佳。(《外臺》引《近效》李朗中論)

消渴雖有數者之不同,其為病之肇端,則皆膏粱肥甘之變,酒色勞傷之過,皆富貴人病之,而貧賤者鮮有也。凡初覺燥渴,便當清心寡慾,薄滋味,減思慮,則治可瘳。若有一毫不謹,縱有名醫良劑,必不能有生矣。(《醫統》)

此患大忌怒氣、用心、椒面、厚味,至於流注癰毒,冷傷嘔脹不食者,不治。(《心統》)

白話文:

消渴

有人問起病因,張先生說:「消渴和消中,都是因為脾臟衰弱而腎臟疲憊,脾的土無法制約腎的水,腎的精液無法上輸,才導致這種疾病。現在診斷穎臣的脈象,發現他脾脈極熱而腎臟並不衰弱,應該是水果和酒喝過量,導致虛熱積聚在脾臟,所以才會吃很多東西,又喝很多水,水喝多了自然小便也多,這並不是真正的消渴症。麝香可以解酒,吃了瓜果之後會不容易結果,枳椇子也能解酒。屋子外面如果有枳椇子樹,屋子裡釀的酒就不容易熟。用枳椇子蓋房子,房子下面也不適合釀酒。所以用這兩種藥物,來去除酒和水果的毒素。」(出自《蘇沈良方》)

關於灸刺,凡是得了消渴病超過一百天的人,都不能進行灸或針刺治療。因為如果進行灸刺,傷口會不停地流膿水,最終會導致癰瘡、體弱消瘦而死亡。也要避免意外的傷口,即使只是像針孔般大小的傷口,喝下去的水都會在傷口中變成膿水流出。如果水不停地流出,就一定會死亡,務必小心謹慎。剛患病的人,可以按照處方進行灸刺治療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(按:《外台秘要》引用此論點,並附帶駁斥,現在列在下方。)

現在也得了消渴病,而且免不了要喝水,如果水進入傷口就會損害身體。剛得病時,怎麼能讓病人接受灸刺,導致這種傷口加重的情況呢?這實在不合道理。而且要等到一百天以上才能灸刺,沒有理解剛得病就能灸的說法,所以不採納灸刺的說法。凡是灸刺都會耗散體內的氣,消渴病都是因為氣機宣洩而發病,灸刺實在不適合,只有腳氣病才適合立即灸刺,所以不採納灸刺穴位的說法。(出自《外台秘要》)

關於調養方法,需要謹慎的有三點:一是飲酒,二是房事,三是吃鹹食和麵食。能做到這三點,即使不吃藥也能自己痊癒。不注意這些禁忌,即使有靈丹妙藥,也無法救治,要深思熟慮,謹慎對待。(出自《千金要方》)

適合吃的食物:每隔五六天,空腹吃一次餅,用精羊肉和黃雌雞煮成羹,這樣可以溫補身體。如果為了降氣而不吃肉,吃素的話,適合煮牛膝、韭菜、蔓菁來吃。也適合吃雞蛋和馬肉,這些食物稍微有壅滯的作用,也可以治療氣機宣洩的疾病。但如果壅滯過度,就會引發腳氣病。就像善於治理國家的人,要寬鬆和嚴厲相輔相成,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制度,使寬鬆和嚴厲都恰到好處,要牢記在心中,無法用言語表達。

有些庸醫會讓人吃栝蔞粉,往往吃完都沒有任何效果。而且,每當桑葚成熟的時候,可以取成熟又飽滿的桑葚,用水淘洗掉浮在上面的,然後吃下去,觀察心胸之間的氣機來決定吃多少,這樣也很好。生牛奶溫熱到和人體體溫差不多時,如果口渴可以慢慢地喝,也很好。(出自《外台秘要》引《近效方》李朗中論)

消渴病雖然有幾種不同的情況,但發病的根源都是因為吃了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,加上酒色過度和過於勞累所導致的,都是富貴人家容易得的病,而貧賤的人很少得這種病。凡是剛感到口渴乾燥的時候,就應該清心寡慾,飲食清淡,減少思慮,這樣就能治癒。如果有一點點不注意,即使有再厲害的名醫和良藥,也無法存活。(出自《醫統大全》)

這種病最忌諱發怒、過度用心、吃辣椒面、吃濃厚的食物。至於出現流注癰腫、因受寒而導致嘔吐、腹脹、吃不下東西的情況,就無法醫治了。(出自《醫統大全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