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69)
內因類 (169)
1. 消渴
上煮令極爛,漉去雞,停冷取汁飲之。(《食醫心鑑》)(按:《千金翼》有用自死雞方。)
治補虛羸,止渴,牛乳方。取牛乳不揀冷暖,任性飲之。(同上)(按:《千金翼》有牛乳一升,以水四升,煎取一升方。)
固脫方,鉛丹散,主消渴,止小便數,兼消中方。
鉛丹,胡粉(各一分),栝蔞根,甘草(各十分),澤瀉,石膏,赤石脂,白石脂(各五分《肘後》作貝母)
上八味治下篩,水服方寸匕,日三,壯人一匕半。一年病者一日愈,二年病者二日愈,渴甚者夜二服,腹痛者減之。丸服亦佳,一服十丸,傷多令人腹痛。(《千金》)(按:此本出《肘後》,酒服。考《本草》黑字,鉛丹、胡粉、栝蔞根,並止小便利。澤瀉,起陰氣,止泄精消渴淋瀝。可知此方為澀劑矣。)
瀉熱諸方,巴郡太守奏三黃丸,治男子五勞七傷,消渴,不生肌肉,婦人帶下,手足寒熱者方。(《千金》)(按:原載四時加減法,以蜜為丸如大豆,飲服五丸,日三,不知稍加至七丸,取下而已云云,宜考。)
順氣散,治消中,熱在胃而能食,小便赤黃,微利之為效,不可多利,服此藥漸漸利之,不欲多食則愈。(《保命集》)(按:即小承氣湯。)
治心脾實熱,煩渴不止,知母散方。
知母(一兩),蘆根(一兩半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),黃芩(三分),川大黃(一兩),甘草(半兩)
上件藥搗篩為散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煎至六分去滓,不計時候溫服。(《聖惠》)
大黃甘草飲子,治男子婦人一切消渴,不能止者。
大豆五升(先煮三沸出淘苦水再煮),大黃(一兩半),甘草(大粗者四兩長四指打碎)
上三味,用井水一桶,將前藥同煮三五時,如稠糨,水少更添,豆軟,盛於盆中放冷,令病人食豆,渴食湯汁,無時候。食盡如燥渴止罷,不止再煮前藥,不三次病悉愈。(《宣明》)
奇治諸方(消渴有蟲酒果為渴)治消渴熱盛,心神煩亂,宜服此方。
蠶蛹(二兩)
上以無灰酒一中盞,水一大盞,同煮取一中盞,澄清去蠶蛹服之。(《聖惠》)繭絲湯,治渴神效。煮繭繅絲湯,任意飲之頓效。如非時,以絲或綿煎湯服。(《直指》)
殺蟲方,治消渴有蟲(出《夷堅志》),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切焙,入麝少許,水二碗,煎至一碗,空心飲之,雖困頓不妨,自後下蟲三四條,狀如蛔蟲,其色真紅而渴頓止,乃知消渴一證,有蟲耗其津液。(《直指》)(按:消渴不得必有蟲,疑是蛔之為渴者也。)
眉山有楊穎臣者,長七尺,健飲啖,倜儻人也。忽得消渴疾,日飲水數斗,食倍常而數溺,服消渴藥逾年,疾日甚,自度必死,治棺衾,囑其子於人。蜀有良醫張元隱之子,不記其名,為診脈,笑曰:君幾誤死矣。取麝香當門子,以酒濡之,作十許丸,取枳枸子為湯,飲之遂愈。
白話文:
把雞煮到非常爛,撈出雞肉,等湯冷了取汁喝。(《食醫心鑑》)(按:《千金翼》裡有使用病死雞的方子。)
用牛奶來治療身體虛弱、口渴,方法是:取牛奶,不論冷熱,隨意喝。(同上)(按:《千金翼》裡有使用牛奶一升,加水四升,煎煮成一升的方子。)
固脫方,使用鉛丹散,主要治療消渴症,能止住小便頻繁,同時也能治療消中症。
藥方組成:鉛丹、胡粉(各一份),栝蔞根、甘草(各十分),澤瀉、石膏、赤石脂、白石脂(各五分,《肘後方》裡用貝母)。
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送服一小勺(方寸匕),一天三次,體格強壯的人可以服用一勺半。病程一年的人,一天可以治好;病程兩年的人,兩天可以治好。口渴嚴重的人,晚上可以再服兩次。腹痛的人要減量服用。也可以做成藥丸服用,一次十丸,但是服用過多會引起腹痛。(《千金方》)(按:此方出自《肘後方》,原是使用酒送服。查閱《本草綱目》,鉛丹、胡粉、栝蔞根都有止小便的功能。澤瀉可以增強陰氣,止住遺精、消渴、淋瀝。可見此方是屬於收澀的藥方。)
瀉熱的方子,巴郡太守進獻的三黃丸,能治療男子因勞累過度導致的五勞七傷,消渴症,肌肉不生長,婦女白帶,手腳冰冷發熱等症狀。(《千金方》)(按:原方載有四季加減法,用蜂蜜做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,用溫水送服五丸,一日三次,如果沒有效果可以慢慢增加到七丸,直到有通便效果即可,應該仔細研究。)
順氣散,能治療消中症,症狀表現為胃有熱,食慾旺盛,小便赤黃,稍微腹瀉會有效果,但不能過度腹瀉。服用此藥後,慢慢地腹瀉,食慾自然會減少,病就好了。(《保命集》)(按:也就是小承氣湯。)
治療心脾實熱,煩躁口渴不止,使用知母散。
藥方組成:知母(一兩),蘆根(一兩半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),黃芩(三分),川大黃(一兩),甘草(半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中碗煎煮至剩六分,去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(《聖惠方》)
大黃甘草飲子,能治療男女各種消渴症,對於無法止渴的也有療效。
藥方組成:大豆五升(先煮三次,倒掉苦水再煮),大黃(一兩半),甘草(粗大的四兩,約四指長,打碎)
以上三味藥材,用一桶井水,一起煮三到五個小時,煮成像粥一樣濃稠,水少要再加水,直到豆子軟爛。盛在盆中放涼,讓病人吃豆子,口渴時喝湯汁,不限時間。吃完後,如果口渴止住了就好了,如果沒有,再煮前面的藥材,一般不超過三次,病就能痊癒。(《宣明方》)
奇特的治療方法(消渴症有因為體內有蟲或喝酒吃水果引起的口渴),治療消渴熱盛,心神煩亂,適合服用此方。
藥方組成:蠶蛹(二兩)
用無灰酒一中碗,水一大碗,一起煮,煮到剩一中碗,把蠶蛹撈出,喝澄清的湯汁。(《聖惠方》)用煮繭繅絲的湯,能治療口渴,效果非常好,可以隨意飲用。如果不是蠶季,可以用絲或棉煎湯服用。(《直指方》)
殺蟲的藥方,治療消渴症是由於體內有蟲引起的(出自《夷堅志》),取苦楝樹根新鮮的白皮一握切碎焙乾,加入少許麝香,用水兩碗煎煮至一碗,空腹飲用,即使身體虛弱也無妨。之後會排出三四條像蛔蟲一樣的蟲子,顏色是鮮紅色的,口渴就止住了,由此可知消渴症也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有蟲消耗了津液。(《直指方》)(按:消渴症不一定都是體內有蟲,可能是蛔蟲引起的口渴。)
眉山有個叫楊穎臣的人,身高七尺,很能喝酒吃飯,是個豪爽的人。他突然得了消渴症,每天要喝好幾斗水,吃飯是平常的兩倍,而且小便頻繁。服用治療消渴症的藥一年多,病情越來越嚴重,他自己認為必死無疑,就準備了棺材和壽衣,囑咐兒子處理後事。蜀地有個名醫張元隱的兒子(沒有記載他的名字),為他診脈後,笑着說:你差點就誤死了。他取來麝香,用酒浸濕,做了十幾個藥丸,用枳椇子煮湯,讓他喝下去,病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