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55)
內因類 (155)
1. 〔附〕黃胖
上銼,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溫服。(《壽世保元》)
治男子婦人患食勞氣勞,遍身黃腫,欲變成水腫,及久患痃癖,小腸膀胱,面目悉黃,紫金丹。
膽礬(三兩),黃蠟(一兩),青州棗(五十個)
上於瓷合內,用頭醋五升,先下礬、棗,慢火熬半日以來,取出棗去皮核,次下蠟一處,更煮半日如膏,入好臘茶末二兩同和,丸如梧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茶酒(《寶鑑》茶清)任下。如久患腸風痔漏,陳米飲下。宗室趙彥才,下血,面如蠟,不進食,蓋酒病也,授此方服之,終劑而血止,面色鮮潤,食亦倍常。新安有一兵士亦如是,與三百粒,作十服,亦愈。
(《本事》)
棗礬丸,治食勞黃,目黃身黃者。
皂礬(不以多少,沙鍋子木炭燒通赤,用米醋內點之赤紅。)
上為末,棗肉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食後生薑湯下。(《寶鑑》)《乾坤生意》以平胃散為衣。《醫鑑》名五疸神丹,曰:有蟲服之吐出,神效。《廣筆記》曰:凡服礬者,忌食蕎麥、河豚,犯之即死。(按:《丹溪纂要》綠礬丸方後曰:愈後宜忌食蕎麥諸毒物,若犯之即死。余又嘗見一人服此藥下,後二年,因食所犯,忽無故而死。)
紫金丸,治黃祛積。
荊三稜(三兩煨),蓬朮(一兩半炮),枳殼(一兩半麩炒),乾漆(一兩半醋炒煙盡),蒼朮(一兩半米泔浸),砂仁(一兩半細研),黑牽(頭衣一兩),青皮(二兩半),針砂(三兩酒炒),白礬(五錢飛),陳皮(二兩半),皂礬(五炒錢白)
上為細末,蒸餅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白湯任下。(《修月魯般經後錄》)
大溫中丸,治食積黃腫。
針砂(一十兩,醋炒令紅,醋浸七次再炒,另研。),陳皮,蒼朮青皮,厚朴,三稜,蓬朮(六味各五兩),甘草(二兩生用),香附(一斤)
上九味末之,醋糊為丸,梧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姜鹽湯下,午食前、晚食前,並溫酒下。脾虛者,以白米、人參作湯使下。(《新效方》)(按:又有小溫中丸,用針砂、蒼朮、神麯、川芎、梔子、香附。)丹溪曰:又可借為制肝燥脾之用。脾虛者,以參、朮、陳皮、芍藥、甘草為湯下。
《綱目》丈夫黃胖,胃有宿積,口淡腳痠氣急,於本方去青皮、厚朴、蓬朮、甘草,加黃連、茱萸、人參、茯苓。《準繩》舉此方及棗礬丸曰:實人及田家作苦之人宜之,若虛人與素養柔脆者,宜佐以補劑。
治黃腫,用明亮綠礬一斤,鍋內熔化,次下多年黃陳米四升,慢火煮炒,約一時許,煙盡為度(《衛生易簡方》莫炒枯了),取攤於地上出火毒,為末。另用蒼朮一斤二兩,米泔水浸一晝夜,刮淨銼曬乾為末一斤,和前藥,以陳米醋(《易簡方》打糊)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空心臨臥,溫酒送下,陳米湯亦可,忌糯米、面、生冷。
白話文:
〔附〕黃胖
將生薑三片、紅棗一顆切開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(出自《壽世保元》)
治療男子婦人因飲食或勞累引起的氣虛,導致全身黃腫,快要變成水腫,以及長期患有的痃癖(腹部腫塊),連帶小腸、膀胱和臉面都發黃的疾病,可使用紫金丹。
紫金丹的配方是:膽礬(三兩)、黃蠟(一兩)、青州棗(五十個)。將上述藥材放入瓷器中,加入頭道醋五升。先放入膽礬和紅棗,用小火慢熬半天左右,取出紅棗,去除皮和核,再加入黃蠟一起熬煮半天,煮至像膏狀時,加入優質的臘茶末二兩攪拌均勻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可用茶水或酒送服(《寶鑑》用茶清)。若是長期患有腸風痔瘡漏血,則用陳米湯送服。有個宗室子弟叫趙彥才,因下血導致面色蠟黃,食慾不振,這是酒病引起的,給他服用此藥後,一個療程就止住了血,面色也變得紅潤,食慾也恢復到正常。新安有個士兵也患有相同的疾病,給他三百粒藥丸,分十次服用,也痊癒了。 (出自《本事》)
棗礬丸,治療因飲食或勞累導致的黃疸,眼睛發黃、身體發黃者。
棗礬丸的配方是:皂礬(不限用量,在沙鍋中用木炭燒紅,再用米醋滴在上面,使其變紅)。將皂礬磨成粉末,加入棗肉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(出自《寶鑑》)《乾坤生意》則建議用平胃散作藥丸的外衣。《醫鑑》將此藥稱為五疸神丹,並說服用後可以吐出體內的蟲,效果神奇。《廣筆記》記載,凡服用礬類藥物,要忌食蕎麥、河豚,否則會喪命。(按:《丹溪纂要》在綠礬丸的方子後面說:痊癒後要忌食蕎麥等有毒之物,如果觸犯了就會喪命。我也曾經看過一個人服用此藥後,過了兩年,因為吃了禁忌的食物,突然無故死亡。)
紫金丸,治療黃疸,消除積滯。
紫金丸的配方是:荊三稜(三兩,煨)、蓬朮(一兩半,炮製)、枳殼(一兩半,麩炒)、乾漆(一兩半,醋炒至煙盡)、蒼朮(一兩半,用米泔水浸泡)、砂仁(一兩半,磨成細粉)、黑牽牛子(頭衣,一兩)、青皮(二兩半)、針砂(三兩,酒炒)、白礬(五錢,飛過)、陳皮(二兩半)、皂礬(五錢,炒至白色)。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蒸熟的餅做成藥丸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(出自《修月魯般經後錄》)
大溫中丸,治療因飲食積滯引起的黃腫。
大溫中丸的配方是:針砂(十兩,用醋炒至紅,用醋浸泡七次後再炒,另外磨成粉末)、陳皮、蒼朮、青皮、厚朴、三稜、蓬朮(以上六味各五兩)、甘草(二兩,生用)、香附(一斤)。將上述九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成糊狀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空腹用薑鹽湯送服,午飯前和晚飯前,可用溫酒送服。如果脾胃虛弱,則用白米和人參煮湯送服。(出自《新效方》)(按:還有小溫中丸,配方為針砂、蒼朮、神麯、川芎、梔子、香附。)丹溪認為:此方也可以用來調制肝火過旺和脾虛的情況。脾虛者,可用人參、白朮、陳皮、芍藥、甘草煮湯送服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男子患有黃胖,是因為胃裡有宿食積滯,導致口淡、腳痠、氣喘,可用本方,但要去除青皮、厚朴、蓬朮、甘草,加入黃連、茱萸、人參、茯苓。《醫學準繩》引用此方和棗礬丸,說:適合體格強壯或農村勞動的人服用,如果體虛或素來柔弱的人,則要配合補益的藥物一起服用。
治療黃腫,可用明亮的綠礬一斤,在鍋中熔化,再放入多年陳黃米四升,用小火慢慢煮炒,大約一小時左右,炒到沒有煙冒出即可(《衛生易簡方》提醒不要炒焦),取出攤在地上散去火毒,然後磨成粉末。另外取蒼朮一斤二兩,用米泔水浸泡一晝夜,刮淨外皮切片曬乾,磨成一斤粉末,和之前的藥粉混合,用陳米醋(《易簡方》記載用醋調成糊狀)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空腹臨睡前用溫酒送服,用陳米湯也可以,要忌食糯米、麵食、生冷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