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38)
內因類 (138)
1. 〔附〕㿉病
一種水疝,皮色光亮,無熱。無紅腫痛,有時內有聚水,宜用針從便處,引去水氣則安。(《外科正宗》)
證治諸說,製劑之法,不可純用燥熱,當溫散溫利以逐其邪,邪氣內消,榮衛流轉,盎盎如寒谷回春,蓋有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者矣。外此又有一種升高墜下,外腎跌傷,驚氣與敗血交攻,亦有木強脹痛之證,治法大要則同,於中更為之消瘀。(《直指》)
胡新恩云:曾於夏間,陰囊腫大,妨礙起居,醫藥未及,偶僕者持湯一杯至,謾飲之,似覺疾寬,呼問之,乃曰香薷湯也,遂再啜一盞,疾頓減。及夫醫至,亦只用五苓散、青木香丸奏效。乃知夏月此疾作者,多由中虛及坐臥暑氣而致也。(《澹寮》)
一核偏墜,或俱腫脹,或一核縮入小腹,痛不可忍,用手按捺,方得還舊,是為㿗氣,宜蟠蔥散,吞下茱萸內消丸。若痛入腹,逆上攻心,至成嘔逆,先用鹽酒下養正丹,次用生料五積散,加吳茱萸、蘹香、桃仁、延胡索各炒入半錢。有因登高顛傷外核,以致腫疼,或小便出血,或小便不通,宜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服。
有陰㿗大如斗,諸藥不能效者,宜當歸四逆湯加生薑、茱萸,效。(《要訣》)
㿗疝者,少腹控卵,腫急絞痛,《靈樞·刺節篇》所謂去爪是也,睪囊腫大,如斗如栲栳,甚者與身齊等,而不作痛,中藏穢液甚多,此濕邪也,最為難治,但覺微痛者可治,桂苓丸(系桂、苓二味)加蒼朮、厚朴、黃柏、川烏。水疝(證與《事親》同),五苓散,換蒼朮,加楝實、柏皮。
木腎,則陰丸腫大作痛,頑痹結硬,皆嗜欲內戕,腎經虛憊,濕熱凝滯其間,故頑痹結硬,腫大作痛,二妙散(系黃柏、蒼朮為散,薑汁調,溫酒服)加肉桂、吳茱萸、半夏、枳實、生薑。荊芥穗一兩,朴硝、蘿蔔各二兩,蔥七莖,煎湯淋洗。偏墜初起,香橘散(系茴香、蘹香、橘核、山楂肉)加穿山甲,或穿山甲、茴香二味為末,酒調下,乾物壓之。患久,藥之不效,或一核縮入小腹,痛不可忍,用手按捺,方得還舊者,木香楝子散。
外用牡蠣灰、良薑等分為末,唾津調塗腫大一邊,須臾如火熱,痛即安。(《醫通》)
死證,卵㿗,玉莖腫硬,引臍絞痛,甚則陰縮肢冷,囊上生瘡成癰,二症出水不止者死。(《入門》)
類證,凡疝為患,小腹作疼,牽引腎子,多寒少熱,好飲熱湯。此症乃惱怒傷肝,陰虛濕熱為患,其囊紅腫發熱,小便赤澀,內熱口乾,墜重作痛,此為囊癰之候。(《外科正宗》)
通氣諸方,橘核丸,治四種㿗病,卵核腫脹,偏有大小,或堅硬如石,或引臍腹絞痛,甚則膚囊腫脹,或成瘡毒,輕則時出黃水,甚則成癰潰爛。
白話文:
[附] 疝氣
有一種水疝,皮膚表面光滑發亮,沒有發熱,也沒有紅腫疼痛的現象,有時候內部會積聚水液。這種情況適合用針從陰莖根部將積聚的水液引流出來,這樣就平安無事了。《外科正宗》
治療觀點 在治療和製備藥物時,不能只用燥熱的藥物,應該用溫和散寒、溫和利尿的方法來驅除邪氣。當邪氣消退,身體的氣血運行順暢,就會像寒冷的山谷回春一樣,疾病在不知不覺中就好轉了。此外,還有一種情況是因高處墜落導致陰囊受傷,或者驚嚇、瘀血交雜而引起的,也會有陰囊腫脹疼痛的症狀。治療原則大致相同,但需要在治療的同時化解瘀血。《直指》
胡新恩說,曾經在夏天,陰囊腫大,影響日常生活,還沒來得及用藥,恰好家僕端來一杯熱湯,隨意喝下,感覺病情好像減輕了,問是什麼湯,家僕說是香薷湯。於是又喝了一杯,病情立刻減輕。等醫生來了,也只用了五苓散、青木香丸就見效了。由此可知,夏天發生的這種疾病,多半是因身體虛弱和久坐或躺在悶熱的環境中所致。《澹寮》
有的陰囊一側偏墜腫大,有的則是兩側都腫脹,還有的陰囊縮入小腹,疼痛難忍,用手按壓後才能恢復原狀,這就是疝氣。應該服用蟠蔥散,再吞服茱萸內消丸。如果疼痛蔓延到腹部,向上衝擊心臟,甚至導致嘔吐,先用鹽酒送服養正丹,接著服用加了吳茱萸、蘹香、桃仁、延胡索等炒過的生料五積散。有的是因為從高處摔傷陰囊,導致腫痛,或者小便出血,或者小便不暢,應該服用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。
有的陰疝腫大如斗,各種藥物都無效,可以用當歸四逆湯加生薑、茱萸,效果很好。《要訣》
疝氣是指小腹疼痛,牽引睪丸,腫脹疼痛。《靈樞·刺節篇》中所說的“去爪”就是指這種情況。睪丸腫大,像斗或栲栳一樣大,嚴重者甚至與身體一般高,但不疼痛,內部積聚大量污濁液體,這是濕邪引起的,最難治療。只有感覺輕微疼痛的才可治療。可以用桂苓丸(由桂枝、茯苓兩味藥組成)加蒼朮、厚朴、黃柏、川烏。水疝(症狀與《事親》所描述相同),用五苓散,將蒼朮換成,再加楝實、柏皮。
木腎則是陰囊腫大且疼痛,僵硬麻木,都是因為過度縱慾,導致腎經虛弱,濕熱凝滯所致。所以會出現僵硬麻木、腫大疼痛。可以用二妙散(由黃柏、蒼朮組成,用薑汁調,溫酒送服),加肉桂、吳茱萸、半夏、枳實、生薑。也可以用荊芥穗一兩、朴硝、蘿蔔各二兩,蔥七根,煎湯淋洗。如果是剛開始發生的偏墜,可以用香橘散(由茴香、蘹香、橘核、山楂肉組成)加穿山甲,或者直接用穿山甲、茴香研末,用酒調服,再用重物壓住患處。如果患病時間長,藥物無效,或者陰囊縮入腹部,疼痛難忍,用手按壓後才能恢復原狀的,可以用木香楝子散。
外用藥可以將牡蠣灰、良薑等份研末,用唾液調勻塗在腫大的一側,很快就會有灼熱感,疼痛就會減輕。《醫通》
死亡徵兆 卵疝,陰莖腫硬,牽引肚臍疼痛,嚴重時陰囊收縮、四肢冰冷,陰囊上生瘡化膿,兩種情況出現不止的話就會死亡。《入門》
類似病症 凡是疝氣發作,小腹疼痛,牽引睪丸,多是寒症,少有發熱,喜歡喝熱湯。這種情況多是因惱怒傷肝,陰虛濕熱所致。而陰囊紅腫發熱,小便赤澀,內熱口乾,墜脹疼痛,則是陰囊生癰的徵兆。《外科正宗》
通氣藥方 橘核丸,可以治療四種疝氣,睪丸腫脹,一側大一側小,有的堅硬如石頭,有的牽引肚臍腹部疼痛,嚴重者陰囊腫脹,甚至生瘡毒,輕者時常流出黃水,嚴重者則化膿潰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