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31)
內因類 (131)
1. 寒疝
和血諸方,治小腸氣,斷弓弦方。
五靈脂,蒲黃(等分)
上二物,先用釅醋一合,熬藥成膏,以水一小盞,煎至六七分,熱呷,此又名失笑散,療婦人血氣尤驗。(《蘇沈》)《直指》加玄胡索,各等分。
牡丹丸,治寒疝,心腹刺痛,休作無時,及治婦人月病,血刺疼痛。
川烏頭(炮令焦黑去皮尖),牡丹皮(四兩),桂心(五兩),桃仁(炒去皮尖五兩別研)
上末,煉蜜丸,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酒下,婦人醋湯下。(《三因》)(按:此牡丹五等散變方,彼見《㿉病》中。)
桃仁當歸湯,瘀血者。
桃仁(去皮尖二錢),當歸尾(酒洗),玄胡索(各一錢半),川芎,生地黃,赤芍藥(炒),吳茱萸,青皮(醋炒各一錢),牡丹皮(八分)
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(《統旨》)
寒熱兼行方法,疝氣有寒束於外,鬱熱在內,攻刺急痛者,法必寒熱兼行,如倉卒散之類,丹溪云用之無有不效,蓋川烏頭治外束之寒,山梔仁治內郁之熱也。(《金匱翼》)(按:丹溪說出《格致餘論》。)
柴胡桂枝湯,治腎氣冷熱不調證。(《直指》)
治小腸氣,倉卒散。
山梔子(四十九枚燒半過),附子(一枚炮)
上每服二錢,酒一小盞,煎至七分(館本八分),入鹽一捻,溫服。脾腎氣攣急,極痛不可屈伸,腹中冷,重如石,痛不可忍,白汗如瀉,手足冰冷,久不瘥,臥欲死者,服此藥一劑,忽如失去,甚者兩服瘥。予自得效,亦屢以治人皆驗。(蘇沈)(按:又治胸痹,梔子湯,亦此二味,宜參。
)《宣明論》蒺藜湯,治陰疝,牽引小腹痛,諸厥疝即陰疝也,嗜欲勞痛,不可忍之,於本方加蒺藜,水煎服。
玄胡索苦楝湯,治臍下冷撮痛,陰冷大寒。
肉桂(三分),附子(三分),熟地黃(一錢),甘草梢(炙半錢),苦楝子,玄胡索(各二分),黃柏(一分為引用)
上都作一服,水四盞,煎至一盞,稍熱服,食前。(《試效方》)(按:此本出《婦人》門,今從《綱目》拈於斯。)
十味蒼柏散,治疝作痛。
蒼朮(鹽炒),香附(鹽炒),黃柏(酒炒為君),青皮,玄胡索,益智,桃仁(為臣),茴香(佐),附子(鹽炒),甘草(為使)
上為末,作湯,服後一痛過,更不再作矣。(《丹溪》)(按原無方名,今從《入門》標之。)
蕩實急治方法,文仲療卒得諸疝,少腹及陰中相引絞痛,白汗出欲死。(原此有沙參搗篩酒服方,不錄。)若不瘥,服諸利丸下之,走馬湯亦佳。此名寒疝,亦名陰疝。
(《外臺》)
赤岸朱同道,年四十歲,八月望,雨後得涼,半夜後腹痛甚,汗如雨,兩腳蹈破壁,痛在少腹,手不可近,六脈弦而細實,重取如循刀刃責責然。問之,云六月大熱時,於深潭浴水,病或起於此。與大承氣湯,大便微利,痛遂頓止。至次日酉時,其痛復作,痛在小腹,堅硬手不可近。
白話文:
和血諸方(調和氣血的各種藥方)
治療小腸疝氣,有一個名叫「斷弓弦方」的藥方:
將五靈脂和蒲黃等分混合,先用濃醋一合熬成膏狀,再加一小杯水煎至剩六七分,熱服。這個藥方又叫「失笑散」,尤其對婦女血氣不順很有療效。《蘇沈良方》在此基礎上加上等分的玄胡索。《直指方》也是如此。
治療寒疝,引起的腹部刺痛,時好時壞,以及婦女月經病導致的血瘀疼痛,有一個名叫「牡丹丸」的藥方:
將炮製到焦黑並去皮尖的川烏頭、牡丹皮各四兩、桂心五兩、炒過並去皮尖的桃仁五兩研成末,用煉好的蜂蜜調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溫酒送服,婦女則用醋湯送服。《三因方》認為這個方子是「牡丹五等散」的變體。
對於有瘀血的寒疝,可以使用「桃仁當歸湯」:
將去皮尖的桃仁二錢、酒洗過的當歸尾和玄胡索各一錢半、川芎、生地黃、炒過的赤芍藥、吳茱萸、醋炒過的青皮各一錢、牡丹皮八分,加兩鍾水和三片薑,煎至剩八分,飯前服用。
寒熱兼行方法
疝氣有時因為寒邪束縛於外,體內又有鬱熱,導致疼痛劇烈,此時必須採用寒熱藥物並用的方法。例如「倉卒散」這類藥方,據丹溪說使用起來沒有不見效的。因為川烏頭可以治療外在的寒邪,山梔仁則可以治療體內的鬱熱。《金匱翼》引述了丹溪的觀點。
治療腎氣虛寒導致的冷熱失調,可以使用「柴胡桂枝湯」。
治療小腸疝氣,可以使用「倉卒散」:
將燒過一半的山梔子四十九枚和炮製過的附子一枚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小杯酒煎至剩七分,加入一小撮鹽,溫服。適用於脾腎氣攣急,疼痛劇烈,無法彎腰伸直,腹部冰冷沉重,痛到無法忍受,汗如雨下,手腳冰涼,久治不癒,臥床不起者。服用此藥一劑,疼痛便會消失;嚴重者服用兩劑即可痊癒。這個藥方我親身驗證有效,也多次用來治療他人,皆有奇效。另外,治療胸痹的梔子湯,也是這兩種藥物,可以參考使用。
《宣明論》中提到「蒺藜湯」,可以用於治療陰疝,即牽引小腹疼痛的疝氣。這種疝氣因嗜欲過度或勞累而引起,疼痛難忍。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蒺藜,水煎服。
治療臍下冷痛、陰部冰冷、寒氣很重的情況,可以使用「玄胡索苦楝湯」:
將肉桂、附子各三分、熟地黃一錢、炙甘草梢半錢、苦楝子和玄胡索各二分、黃柏一分(作為引經藥),共煎一服。加水四杯,煎至剩一杯,稍熱服用,飯前服用。《試效方》將此方歸於婦科疾病,這裡依照《本草綱目》將其收入此處。
治療疝氣疼痛,可以使用「十味蒼柏散」:
將鹽炒過的蒼朮、鹽炒過的香附、酒炒過的黃柏(作為主藥),以及青皮、玄胡索、益智、桃仁(作為輔助藥),茴香(作為佐藥),鹽炒過的附子,甘草(作為使藥),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,作湯服用。服用後疼痛會停止,並且不會再發作。《丹溪心法》中沒有這個方子的名稱,這裡依照《醫學入門》來標記。
蕩實急治方法
文仲治療突然發作的各種疝氣,症狀為小腹及陰部絞痛,汗出如雨,瀕臨死亡。可以用沙參搗篩後以酒服之(原方中有這個,但不收錄於此)。如果沒效果,可以服用各種攻下的藥丸或「走馬湯」來治療。這種疝氣又稱為「寒疝」或「陰疝」。《外台秘要》中提到。
赤岸朱同道,四十歲。八月中旬,雨後受涼,半夜後腹痛劇烈,汗如雨下,雙腳踢打牆壁,疼痛位於小腹,無法觸碰。脈象弦而細實,重按如刀刃一般。據他所說,六月酷暑時曾在深潭游泳,推測病可能由此引起。給他服用大承氣湯,大便稍通暢,疼痛便立刻停止。第二天酉時,疼痛再次發作,位置在小腹,堅硬無法觸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