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08)
內因類 (108)
1. 積聚
夫大積大聚,乃可攻之;積聚非大,則未可攻也,十去六七,即衰其半矣,止者不可復攻也。多毒之藥,以破積聚。毒有大小,大毒之性烈,其為傷也多;小毒之性和,其為傷也少。毒藥之攻積聚,因其勢不得已而用之也,既衰其大半,勢已去即止者,恐傷正氣也,聖人之慮深矣。凡攻其積塊者,以辛散之,以苦瀉之,以咸軟之,以堅削之,未有不愈者也。
(《保命歌括》)(按:此係錯綜《六元正紀大論》、《五常政大論》之文。)
補養例,壯人無積,虛人則有之,皆由脾胃怯弱,氣血兩衰,四時有感,皆能成積。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之,疾似衰而人已衰矣,乾漆、硇砂、三稜、牽牛、大黃之類,得藥則暫快,藥過則依然,氣愈消,疾愈大,竟何益哉。故善治者,當先補虛,使血氣壯,積自消,如滿座皆君子,則小人自無容地也。不問何臟,先調其中,使能飲食,此是本也。(《綱目》引潔古)
真定王君用,年一十九歲,病積,臍左連脅如覆杯,腹脹如鼓,多青絡脈,喘未能臥,時值暑雨,加之自利完穀,日晡潮熱,夜多盜汗,以危急來求冶。予往視之,脈得浮數,按之無力,謂病家曰:凡治積,非有毒之劑攻之則不可;今脈虛弱如此,豈能以常法治之。遂投分滲益胃之劑,數服而清便自調,雜以升降陰陽,進食和氣,而腹脹大減,胃氣稍平,間以削之,不月餘良愈。先師嘗曰:潔古老人有云:養正積自除,譬之滿座皆君子,縱有一小人,自無容地而出。
今令真氣實,胃氣強,積自除矣,潔古之言,豈欺我哉。《內經》云:大積大聚,衰其大半而止。滿實中有積氣,大毒之劑尚不可過,況虛中有積者乎。此亦冶積之一端也,邪正虛實,宜精審焉。(《寶鑑》)
行死血塊,塊去須大補。(《丹溪》)
中洲吳仰泉夫人,年五旬,患腹中積塊如盤大,腹脹年餘,後漸臥不倒床,腹響如雷,噯氣不透,口乾吐白沫,下氣通則腹中稍寬,五心煩熱,不思飲食,肌瘦如柴。醫更八人,並無寸效,一家哭泣,後事俱備,束手待斃而已。召余至,診六脈澀數,氣口緊盛。余知是前醫誤以寒涼殺伐之過,使真氣不運而瘀血不行。
余以八物湯,加半夏、陳皮、木香、厚朴、蘿蔔子、大腹皮、海金沙。服三劑後,小便下血塊,如雞肝狀。服至十二劑,打下黑血塊盆許,腹中仍有數塊。又以八物湯,加枳實、香附,五劑而痊。正是養正而積自除也,信哉不誣。(《壽世保元》)
顧晉封夫人,患痞在脅下,或令用膏藥,加阿魏一分,麝香半分貼之,五六日間,遂下鮮血血塊甚多,二三日方止,是後每歲當貼膏時必發。近鄰嫗亦用阿魏膏貼痞,下血如前。世以阿魏、麝香為痞塊必用之藥,外用為患若此,況服食乎。因為拈出,以為虛人漫用攻擊之戒。(《醫通》)
白話文:
大的積塊腫塊,才可以用攻伐的方法來治療;如果積塊腫塊不是很大,就不應該用攻伐的方法。用攻伐的方法治療,如果病情減少了十分之六七,就表示病情已經衰退了一半,這時就應該停止攻伐,不可以再繼續攻。通常使用很毒的藥物來攻破積塊腫塊。毒藥有毒性大小之分,毒性大的藥物藥性猛烈,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大;毒性小的藥物藥性溫和,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小。之所以使用毒藥來攻破積塊腫塊,是因為情勢所逼不得已而為之,一旦病情減輕大半,攻伐的時機已過就應該立刻停止用藥,以避免傷害身體的正氣,聖人考慮事情真是深遠。凡是治療積塊腫塊,可以用辛味的藥物來使其消散,用苦味的藥物來使其瀉下,用鹹味的藥物來使其軟化,用堅硬的藥物來削磨它,沒有不能治好的。
(補充說明:以上是綜合《六元正紀大論》、《五常政大論》的內容。)
一般來說,身體強壯的人不會有積塊腫塊,身體虛弱的人則容易產生,這都是因為脾胃虛弱,氣血兩虛,加上受到四季的影響,都可能導致積塊腫塊的形成。如果貿然使用破除堅硬、消散結塊的藥物來治療,疾病看起來好像減輕了,但人的身體卻更加虛弱了。像是乾漆、硇砂、三稜、牽牛、大黃這類的藥物,吃了之後可能會有短暫的效果,但藥效過後病情就會恢復原樣,氣更虛弱,疾病反而更嚴重,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呢?因此,善於治療的人,應該先補養虛弱的身體,使氣血強盛,積塊腫塊自然就會消散,就像是滿座都是君子,小人自然就沒有容身之處了。不論是哪個臟腑出現問題,都應該先調理脾胃,使人能正常飲食,這才是治療的根本。
真定有個年輕人王君用,十九歲,得了積塊腫塊的病,在肚臍左邊連著脅部有一個像倒扣的杯子一樣的腫塊,肚子脹得像鼓一樣,而且有很多青色的血管,呼吸困難無法躺臥,又正值夏天多雨,加上腹瀉拉出未消化的食物,每天下午會發熱,晚上又容易盜汗,病情非常危急來求醫。我去診察他的病情,把脈時感覺脈象浮數,按下去卻很無力,我對病家說:一般治療積塊腫塊,非用有毒的藥物攻伐是不行的;但現在病人的脈象如此虛弱,怎麼可以用一般的方法來治療呢?於是我開了可以分利水濕並益氣養胃的藥方,服用幾帖後,排泄就正常了,再用升降陰陽的藥物來調理,促進食慾、調和氣機,腹脹的情況就明顯減輕了,胃氣也稍微恢復,再配合一些削磨積塊的藥物,不到一個多月就痊癒了。我的老師曾經說過,金元名醫李杲說過:只要扶助正氣,積塊腫塊自然就會消除,就像是滿座都是君子,即使有一個小人,也會自己離開。
現在只要使真氣充足,胃氣強健,積塊腫塊就會自然消除了,李杲的話,怎麼會欺騙我們呢。《內經》說:對於大的積塊腫塊,只要病情減輕一半就可以停止攻伐了。在滿實的狀況下,尚且不能過度使用有毒的藥物,更何況是身體虛弱卻有積塊腫塊的呢?這也是治療積塊腫塊的一個方法,病邪的虛實,應該要仔細審視。
活血化瘀之後,一定要大補身體。(這是丹溪的觀點)
中洲吳仰泉的夫人,五十歲,腹中長了一個像盤子一樣大的積塊腫塊,肚子脹了有一年多,後來漸漸地無法躺平睡覺,腹中發出像雷一樣的聲響,打嗝卻沒有辦法順利吐氣,口乾吐白沫,如果放屁後肚子會稍微舒服一點,手心、腳心覺得很熱,不想吃東西,身體瘦得像柴一樣。看了八個醫生,都沒有任何效果,全家人都在哭泣,準備後事等死了。請我去看病,把脈時感覺脈象澀而數,氣口脈很緊。我知道這是之前醫生誤用寒涼的藥物來攻伐,導致真氣無法運行而瘀血不散。
我用了八物湯,再加入半夏、陳皮、木香、厚朴、萊菔子、大腹皮、海金沙。服了三帖之後,小便排出了像雞肝一樣的血塊。服用到十二帖時,排出了滿盆的黑血塊,肚子裡仍然有幾個腫塊。我又用了八物湯,加入枳實、香附,服用五帖後就痊癒了。這正是扶助正氣,積塊腫塊自然就會消除的道理啊,真是可信不假。
顧晉封的夫人,脅下長了痞塊,有人叫她用膏藥,加入阿魏一分、麝香半分貼敷,五六天之間,就排出了許多鮮血和血塊,兩三天之後才停止,之後每年貼膏藥的時候都會發生這種情況。有個鄰居老婦也用阿魏膏貼敷痞塊,也像之前一樣排出血。世人都認為阿魏、麝香是治療痞塊的常用藥,但是外敷就已經造成這樣的禍害,更何況是內服呢?所以我要特別提出來,告誡大家不要隨意對身體虛弱的人使用攻伐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