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101)

回本書目錄

內因類 (101)

1. 積聚

病屬陰寒有留止聚散之別,脈之小也,微也,小急也,弦急也,沉也,沉伏也,遲也,澀也,實也,數絕也,沉橫也,結伏也,長而左右彈也(按:此諸脈系經及《脈經》所見),是皆陰寒斂實之脈,則知積之成也,亦多屬陰寒。陰寒則不能溫散,而易於凝著,始則毫釐之留,日以增益,如堆積然,久久則小者大,軟者堅,虛者實,無形者有形。聚則不然,病發無根,痛無常處。夫無根無常,則氣不留止,偶與氣血相搏,則邪正相干,氣聚而痛,氣散則解,非若積之留止不移不散也。如腸腹攻衝,疝痃瘕熱,胸腹脹滿,切痛雷鳴等證,皆聚之類也。古人論積聚分臟腑者,亦不過以沉伏留止不移者屬陰,陰則為臟;浮動聚散不常者為陽,陽則為腑耳。治之者,當於留止聚散上相機,不當於臟腑二字上作工夫也。(《續焰》)

脈候,寸口脈沉而緊,苦心下有寒,時痛,有積聚。關上脈襜襜大而尺寸細者,其人必心腹冷積,癥瘕結聚,欲熱飲食。(《脈經》)

遲而澀,中寒有癥結。快而緊,積聚有擊痛。弦小者,寒癖。(同上)

寸口脈沉而橫者,脅下及腹中有橫積痛(按:此《平人氣象論》文)。其脈弦,腹中急痛(按:此取小建中湯條)。腰背痛相引,腹中有寒疝瘕。脈弦緊而微細者,症也。夫寒痹癥瘕積聚之脈皆弦緊,若在心下即寸弦緊,在胃管即關弦緊,在臍下即尺弦緊。(一曰關脈弦長,有積在臍左右上下也。

)又脈症法:左手脈橫症在左,右手脈橫症在右,脈頭大者在上,頭小者在下。又法:橫脈見左積在右,見右積在左,偏得洪實而滑亦為積,弦緊亦為積為寒痹為疝痛。內有積不見脈難治,見一脈(一作脅)相應為易治,諸不相應為不治。左手脈大,右手脈小,上病在左脅,下病在左足;右手脈大,左手脈小,上病在右脅,下病在右足。脈來細而沉時直者,身有癰腫,若腹中有伏梁。

脈來小沉而實者,胃中有積聚,不下食,食即吐。(同上)

脈沉重而中散者,因寒食成症,脈左轉而沉重者,氣症,陽在胸中。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,內有肉症。(同上)

寸口脈細沉滑者,有積聚在脅下,左右皆滿,與背相引痛。診其脈來實,心腹積聚,飲食不消,胃中冷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脈來逆而牢者,為病症也。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若鼓,皆為症。寸口脈結者,癥瘕。(同上)(按: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: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後。又肝脈微急為肥氣,在脅下,若覆杯。此巢氏所本。又寸口脈結,本於《十八難》。)

診決死生,診人心腹積聚,其脈堅強急者生,虛弱(《病源》此有急字,衍)者死。又實強者生,沉(《濟生》此有小字)者死。其脈大,腹大脹,四肢逆冷,其人脈形長者死。腹脹滿,便血,脈大時絕,極下血,脈小疾者死。(《脈經》)

白話文:

積聚

這種病症屬於陰寒體質,有留滯、聚集和消散的不同表現。脈象通常表現為細小、微弱、細而急促、弦而急、沉、沉伏、遲緩、澀滯、實硬、脈搏數快但有間歇、沉而橫向、脈結而伏藏、脈象長而左右彈動(這些脈象描述來自於經脈學說和《脈經》)。這些都屬於陰寒體質,體內氣血收斂凝滯的脈象,由此可知積聚的形成多與陰寒有關。陰寒之氣難以溫散,容易凝結停留,起初只是很小的積留,但會隨著時間增加,像堆積一樣,時間久了,小的會變成大的,軟的會變成硬的,虛的會變成實的,無形的會變成有形的。

而「聚」則不同,病發沒有固定的根源,疼痛也沒有固定的位置。因為沒有固定的根源和位置,所以氣不滯留,只是偶爾與氣血相衝突,導致邪氣與正氣相互干擾,氣聚集時會疼痛,氣散開時疼痛就緩解,不像「積」那樣會停留不動,不會消散。像腸腹絞痛、疝氣、腹內腫塊發熱、胸腹脹滿、劇烈疼痛並伴有腸鳴等症狀,都屬於「聚」的範疇。

古人論述積聚時將其分為臟腑類別,只是根據脈象沉伏、留滯不移動的歸於陰,陰屬臟;脈象浮動、聚散不定不常的歸於陽,陽屬腑。治療時,應該根據留滯、聚集、消散的不同情況來對應處理,而不是拘泥於臟腑的劃分。

脈象診斷

  • 寸口脈沉而緊,代表心下有寒氣,時有疼痛,並可能伴隨積聚。
  • 關脈顯大,而寸脈、尺脈細小,表示這個人心腹有冷積,腹內有腫塊,想吃熱食。
  • 脈象遲緩而澀滯,表示體內有寒氣和癥結。
  • 脈象快而緊,表示積聚部位有擊痛感。
  • 脈象弦而細小,表示體內有寒邪形成的癖塊。
  • 寸口脈沉而橫向,表示脅下或腹中有橫向積聚引起的疼痛。
  • 脈象呈弦狀,表示腹中有急痛。
  • 腰背疼痛相互牽引,腹中有寒疝、腫塊。
  • 脈象弦緊而細小,表示有癥瘕。寒痺、癥瘕、積聚的脈象多為弦緊。如果脈象出現在心下部位,則寸脈弦緊;出現在胃部,則關脈弦緊;出現在臍下部位,則尺脈弦緊。又說關脈弦而長,表示積聚在肚臍的左右上下。

脈象診斷的其他方法

  • 左手脈橫向,表示病變在左側;右手脈橫向,表示病變在右側。脈搏起點較大的表示病變位置在上,較小的表示病變位置在下。
  • 另一種方法是,左手脈橫向,表示積聚在右側;右手脈橫向,表示積聚在左側。如果脈象偏於洪實而滑,也表示有積聚;弦緊也表示有積聚,或為寒痺、疝痛。
  • 如果體內有積聚但脈象不顯著,則難以治療;如果發現與身體某個部位相對應的脈象,則容易治療;如果脈象與身體狀況不對應,則難以治療。
  • 左手脈大,右手脈小,表示病在上左脅部,或在下左腳;右手脈大,左手脈小,表示病在上右脅部,或在下右腳。
  • 脈象細而沉,時而直長,表示身體有癰腫,或腹內有伏梁。
  • 脈象小沉而實,表示胃中有積聚,食慾不振,吃下去就嘔吐。
  • 脈象沉重而中間散開,表示因寒食而形成積塊,脈象左轉而沉重,表示氣積,病位在胸中。脈象右轉,而且脈搏不到寸口,表示體內有肉積。
  • 寸口脈細沉而滑,表示脅下有積聚,左右兩側都脹滿,並且牽引背部疼痛。如果脈象實有力,表示心腹有積聚,消化不良,胃部寒冷。
  • 脈象逆行且堅牢,表示有癥病。腎脈細而急促,肝脈細而急促,心脈跳動如鼓,都表示有癥病。寸口脈結,表示有癥瘕。

生死診斷

診斷心腹積聚的病症,如果脈象堅強有力則表示病情尚可控制,虛弱則表示病情危重。實強的脈象表示病可治,沉小的脈象表示病危。如果脈象大,腹部脹大,四肢冰冷,且脈形長的表示病危。腹部脹滿,便血,脈象大而時斷時續,極度便血,脈象小而急的表示病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