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81)
內因類 (81)
1. 水氣
實脾散,治陰水,先實脾土。
厚朴(去皮薑製炒),白朮,木瓜(去穰),木香(不見火),草果仁,大腹子,附子(炮去皮臍),白茯苓(去皮),乾薑(炮各一兩),甘草(炙半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五片,棗子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(《濟生》)《本事》治脾元虛,浮腫,實脾散,用附子、草果、乾薑、甘草、大腹連皮、木瓜,六味銼焙為末,沸湯點服。(按:此方不如嚴氏加減之妙,故《觀聚方》特表出彼方,附以許氏原方。)
加味實脾散(玉機),治脾虛受濕,用此方養脾氣。
蒼朮(土炒一兩水三碗煎二碗),白朮(三錢),人參(二錢),白茯苓,半夏,大腹皮,桑皮(各一錢),厚朴(八分),熟附子(五分),車前子(炒一錢),沉香(磨入)(《證治大還》)(按:所引《玉機》未知何書,今《微義》無所考。)
薛己治儒者痢後,兩足浮腫,胸腹脹滿,小便短少,用分利之劑,遍身腫,兼氣喘。(魏之琇曰:非水腫而分利之,則氣愈傷而喘作。)薛曰:兩足浮腫,脾氣下陷也。胸腹脹滿,脾虛作痞也。小便短少,肺不能生腎也。身腫氣喘,脾不能生肺也。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而愈。
半載後因飲食勞倦,面目浮腫,小便短少,仍服前藥,頓愈。(《類案》)(按:水氣忌壅補,此案難信,姑存之。)
加味腎氣丸,治腎虛,腰重腳腫,小便不利。
附子(炮二兩),白茯苓(去皮),澤瀉,山茱萸(取肉),山藥(炒),車前子(酒蒸),牡丹皮(去木各一兩),官桂(不見火),川牛膝(去蘆酒浸),熟地黃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(《濟生》)
州守王用之,先因肚腹膨脹,飲食少思,服二陳、枳實之類,小便不利,大便不實,咳痰腹脹,用淡滲破氣之劑,手足俱冷,此足三陰虛寒之證,用金匱腎氣丸,不月而安。(《內科摘要》)
壯原湯,治下焦虛寒,中滿腫脹,小水不利,上氣喘急,陰囊兩腿皆腫,或面有浮氣。
人參,白朮(各二錢),茯苓,破故紙(各一錢),桂心,大附子,乾薑,砂仁(各五分),陳皮(七分)
水煎,食遠服。中氣不轉運,不知餓,加厚朴。氣鬱不舒,加沉香、烏藥,臨服磨入。(《赤水》)(按:此方原為脹滿而設,然今治水氣有效,故列於此。)
腫脹之治,凡脾腎虛證,如薛氏腎氣湯者,誠然善矣;然用之之法,猶當因此擴充,不宜執也。向余嘗治一陶姓之友,年逾四旬,因患傷寒,為醫誤治,危在呼吸,乃以大劑參、附、熟地之類,幸得挽回。愈後喜飲,未及兩月,忽病足股盡腫,脹及於腹,按之如鼓,堅而且硬。
白話文:
水氣
實脾散這個方子,是治療因為體內陰寒導致的水腫,主要作用是先強健脾胃的運化功能。
藥材包含:厚朴(去除外皮後用生薑炮製並炒過)、白朮、木瓜(去除籽瓤)、木香(避免火烤)、草果仁、大腹子、附子(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部)、白茯苓(去除外皮)、乾薑(炮製過),各一兩;甘草(烤過),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四錢。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七分,去渣後溫服,不拘泥於特定時間。《濟生》這本書記載。另一本書《本事》裡說,實脾散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浮腫,使用附子、草果、乾薑、甘草、連皮的大腹子、木瓜,將這六味藥材搗碎烘乾後磨成粉末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服用。(註解:這個方子不如嚴氏加減後的方子好,所以《觀聚方》特別把嚴氏的方子列出來,並附上許氏原來的方子作比較。)
加味實脾散(出自《玉機》這本書),是治療脾虛又受濕邪侵襲的,主要作用是補養脾氣。
藥材包含:蒼朮(用土炒過,一兩,用水三碗煎成兩碗)、白朮(三錢)、人參(二錢)、白茯苓、半夏、大腹皮、桑白皮(各一錢)、厚朴(八分)、熟附子(五分)、車前子(炒過,一錢)、沉香(磨成粉加入)。(註解:這裡引用的《玉機》不知道是哪本書,現在的《微義》也查不到。)
名醫薛己曾經治療過一位讀書人,他拉肚子後雙腳浮腫,胸腹脹滿,小便量少,用利尿的藥後,全身反而腫得更厲害,還開始氣喘。(魏之琇說:不是水腫的情況卻用利尿的藥,會更加傷害元氣,導致氣喘。)薛己認為:雙腳浮腫是因為脾氣下陷。胸腹脹滿是因為脾虛導致痞塞。小便量少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幫助腎臟運作。全身腫脹氣喘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滋養肺氣。所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附子來治療,病就好了。
過了半年後,因為飲食不節制又過於勞累,這位讀書人又出現面目浮腫,小便量少,再次服用之前的藥方,病立刻就好了。(註解:水腫的治療忌諱補益過度,這個案例讓人難以相信,暫且保留。)
加味腎氣丸,是治療腎虛導致的腰部沉重、腳部腫脹、小便不暢。
藥材包含:附子(炮製過,二兩)、白茯苓(去除外皮)、澤瀉、山茱萸(取果肉)、山藥(炒過)、車前子(用酒蒸過)、牡丹皮(去除木心,各一兩)、肉桂(避免火烤)、川牛膝(去除蘆頭後用酒浸泡)、熟地黃(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像梧桐子一樣大小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《濟生》這本書記載。
州官王用之,先前因為肚子脹氣,食慾不振,服用二陳湯、枳實等藥後,小便更加不暢,大便不成形,還咳嗽有痰、腹脹。他用利尿破氣的藥物治療,結果手腳冰涼,這是足三陰經脈虛寒的症狀。後來用金匱腎氣丸治療,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。《內科摘要》這本書記載。
壯原湯,是治療下焦虛寒,腹部脹滿、腫脹,小便不利,氣喘急促,陰囊和雙腿都腫脹,或者臉部有浮腫。
藥材包含:人參、白朮(各二錢),茯苓、破故紙(各一錢),肉桂、大附子、乾薑、砂仁(各五分),陳皮(七分)。
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中氣不運轉,沒有飢餓感,就加入厚朴。如果氣機鬱悶不舒暢,就加入沉香、烏藥,在服用前磨成粉加入。《赤水》這本書記載。(註解:這個方子原本是用來治療腹部脹滿的,但是現在發現對水腫也有效,所以列在這裡。)
治療腫脹的原則,凡是屬於脾腎虛弱的病症,像薛己的腎氣湯那樣的治療方法確實很好。但是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,還應該要加以變化運用,不能過於拘泥。曾經我治療過一位姓陶的朋友,他四十多歲,因為患了傷寒,被醫生錯誤治療,病情危急,我就用大量的人參、附子、熟地黃等藥物,才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。他痊癒後喜歡喝酒,不到兩個月,突然雙腿腫脹,一直蔓延到肚子,按下去像鼓一樣,硬邦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