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80)
內因類 (80)
1. 水氣
又《三因》稍與此同。《是齋》名神仙萬金丸。)(先教諭曰:今用主藥三味,效驗甚捷速,前輩名三聖丸。)
通氣丸,治脾腎氣虛,腎水流溢,四肢作腫,面目虛浮,腰腳腫脹,遊走不定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,脹滿氣痞,腳膝無力,食少倦怠,漸成水證。
附子(大者一隻生去皮臍切成薄片子),大蒜頭(五枚剝去皮苗捶令碎),赤小豆(揀淨五兩)
以上三味,同於砂鍋內,用水五升,慢火煮乾為度。先用水三升煮,漸添至五升,只取附子焙乾為末,余藥不用。
白花商陸根(半兩),南木香(三錢不見火),沉香(二錢不見火),車前子(二錢半略炒)
上同附子為細末,用薏苡仁末,水煮作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四五十丸,薏苡仁煎湯下,空心食前,日進三兩服。病甚者,日進五服不妨,其效如神。(《魏氏》)
治虛勞四肢浮腫,宜服麻仁散方。
大麻仁(一兩),商陸(一兩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防風(一兩去蘆頭),漢防己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搗,粗羅為散,每服五錢,以水一大盞,入赤小豆一百粒,煎至五分去滓,食前溫服。(《聖惠》)(按古方治水多用麻仁者,《本草》黑字:麻子,逐水,利小便。)《聖濟》治痢後四肢浮腫。
復元丹,治水腫喘息奔急,水氣盈溢,心腹堅脹。(原文稍繁,今從《觀聚方》節錄。)
附子(炮二兩),南木香(煨),茴香(炒),川椒(炒出汗),獨活,厚朴(去皮銼薑製炒),白朮(略炒),陳橘皮,吳茱萸(炒),桂心(各一兩),澤瀉(一兩半),肉豆蔻(煨),檳榔(各半兩)
上一十三味為末,糊丸梧子大,每服五十丸,紫蘇湯下,不以時。蓋藥能助真火以養真土,運動樞機,安平必矣。法當禁欲,並禁咸半年,乃不再作。(《三因》)有老人足脛微腫,脾胃虛弱,泄瀉吐食,調脾補胃,略無寸效,用三和散而愈。後服復元丹,兼補脾氣,連日利,三日其病脫然。
蓋復元丹,專治脾胃虛弱而致腫者。(《朱氏》)繼洪近年治腫疾數人,皆脈沉而殆甚,用此藥立見功效而氣寬腫消,真奇藥也。倘服此藥,或更灸分水穴,脈不浮而腫不消,則難安矣。(《澹寮》)(按:《事證方》茯苓散,治水腫退後調補,及《朱氏》沉香大腹皮湯藥料,與此方不同,而旨趣則稍同,今不敢繁載,宜參看也。)
沉附湯,治腫病。大凡腫病,因積而得,先用積藥,積既除而腫再作,小便不利,到此束手矣。若用利小便藥,性寒而小便愈不通。故小便不利,則中焦下焦不升降,痞膈為寒氣所結,故水凝而不通,但用沉附湯。
附子(一隻生去皮臍切作片)
上用生薑十數片,水三盞,煎八分,次用沉香濃磨二錢許,加入藥,再煎二沸,去滓空心服,如此則小便自通,喘滿自去矣。沉附湯,一向吃三五十隻附子無礙,男子婦人皆可服。梁國佐方。(《朱氏》)
白話文:
水氣
《三因方》的說法與此類似。《是齋》稱此方為神仙萬金丸。(有位老師說:現在用的這三味主藥,效果非常快速,前輩稱之為三聖丸。)
通氣丸,治療脾腎氣虛導致的腎水外流,引起四肢浮腫,臉面虛腫,腰腿腫脹,浮腫部位遊走不定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,腹脹氣滯,腿腳無力,食慾不振,身體疲倦,逐漸形成水腫病症。
藥方組成:附子(大的用一隻,生的,去皮臍,切成薄片),大蒜頭(五個,剝去皮苗,搗碎),赤小豆(挑選乾淨的五兩)
以上三味藥,一起放入砂鍋內,加水五升,用慢火煮乾為止。先用水三升煮,再逐漸加到五升,只取附子焙乾後磨成粉末,其他的藥材不用。
白花商陸根(半兩),南木香(三錢,不見火),沉香(二錢,不見火),車前子(二錢半,略炒)
將以上藥材與附子粉末一起磨成細粉,用薏苡仁粉加水煮成糊狀,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四五十丸,用薏苡仁煎湯送服,空腹飯前服用,每天服用三次。病情嚴重者,每天服用五次也沒關係,效果非常神奇。(出自《魏氏》)
治療因虛勞引起的四肢浮腫,適合服用麻仁散這個藥方。
藥方組成:大麻仁(一兩),商陸(一兩),附子(一兩,炮製後去皮臍),防風(一兩,去蘆頭),漢防己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,再烘乾)
將以上藥材搗碎,用粗布篩成散劑,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一大碗,放入赤小豆一百粒,煎煮至剩一半,去除藥渣,飯前溫服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(據說古方治療水腫多用麻仁,因為《本草》記載:麻子,能利水,促進小便。)《聖濟方》治療痢疾後引起的四肢浮腫。
復元丹,治療水腫導致的喘息急促,水液充滿體內,心腹脹硬。(原文較為繁瑣,現在從《觀聚方》中節錄。)
藥方組成:附子(炮製後二兩),南木香(煨),茴香(炒),川椒(炒至出汗),獨活,厚朴(去除樹皮,切碎後用生薑汁拌炒),白朮(略炒),陳橘皮,吳茱萸(炒),桂心(各一兩),澤瀉(一兩半),肉豆蔻(煨),檳榔(各半兩)
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紫蘇湯送服,服用時間不限。這個藥方能幫助體內陽氣,滋養脾胃,使氣機正常運轉,身體自然安康。服用此藥時,應當禁慾,並禁食鹹味食物半年,才能避免病情復發。(出自《三因方》)曾有位老人家腳踝輕微浮腫,脾胃虛弱,腹瀉嘔吐,用來調理脾胃的方法都沒有效果,後來服用三和散才治好。之後又服用復元丹,同時補益脾氣,連續幾天腹瀉,三天后病就好了。
復元丹,專門治療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水腫。(出自《朱氏方》)繼洪近年來治療數例水腫病人,他們的脈象都沉弱,病情危急,服用此藥後立刻見效,氣息順暢,水腫消退,真是奇藥。如果服用此藥,或者配合艾灸水分穴,如果脈象仍然沉伏,水腫不消退,那就很難治癒了。(出自《澹寮方》)(說明:《事證方》的茯苓散,治療水腫消退後的調理,以及《朱氏方》的沉香大腹皮湯的藥材,與此方不同,但治療的思路大致相同,現在就不詳細列舉,可以參考閱讀。)
沉附湯,治療腫病。一般來說,腫病都是因為積聚引起的,先要使用消除積聚的藥物,如果積聚消除後腫脹又出現,小便不暢,那就束手無策了。如果使用利小便的藥物,藥性寒涼反而會使小便更加不暢。這是因為小便不暢,導致中焦和下焦的氣機不升不降,胸腹部被寒氣阻滯,所以水液凝結而不通暢,這時只需使用沉附湯。
藥方組成:附子(一隻,生的,去皮臍,切成片)
用法:用生薑十幾片,加水三碗,煎煮至剩八分,再加入濃磨的沉香粉末約二錢,再次煎煮兩沸,去除藥渣,空腹服用,這樣小便自然通暢,氣喘腹脹也會消失。沉附湯,有人一次服用三五十隻附子也沒事,男女都可服用。這是梁國佐的藥方。(出自《朱氏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