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62)
內因類 (62)
1. 痰涎
三花神祐丸,痰飲變生諸病,風熱鬱燥,支體麻痹,走注疼痛,痰嗽,氣血壅滯,不得宣通,人壯氣實者,此方主之。(《醫方考》)(方見《水氣》中)
滾痰丸方詩括曰:甑里翻身甲掛金(藥性無毒,利痰順氣,盪滌腹中寒熱,走而不守。有孕者不可單服),於今頭戴草堂深(藥性微寒,利痰清肺,除熱安胎神妙,陽明引經之藥也),相逢二八求斤正,硝煅青礞倍若沉,十七兩中令半兩,水丸桐子意常斟,千般怪證如神效,水瀉雙身卻不任。
大抵服藥,必須臨睡就床,用熟水一口許,只送過咽,即便仰臥,令藥在咽膈間,徐徐而下。(《養生主論》)
滾痰丸
大黃(酒蒸),黃芩(淨各八兩),青礞石(硝煅一兩,《醫林集要》青礞石一兩半,焰硝兩半,砂鍋內煅如金色,淨一兩研細。又《入門》礞石、焰硝各一兩,同入砂罐內蓋之,鐵線縛定,鹽泥固濟曬乾,火煅紅,候冷取出,同前藥為末。),沉香(五錢)
每服五六十丸,量虛實加減服,茶清、溫水任下,臨臥食後服。(《袖珍》)《正傳》治濕熱食積成窠囊老痰曰:夫滾痰丸,止可投之於形氣壯實,痰積膠固為病者。若氣體虛弱之人,決不可輕用也。《準繩》加百藥煎(與礞石、沉香各五錢),曰:此丸得百藥煎,乃能收斂周身頑涎聚於一處,然後利下,甚有奇效。曰倍若沉者,言五倍子與沉香,非礞倍於沉之謂也。
一老,年七十,因抑鬱成病,氣滯痰凝,脅有積塊,嘗作寒熱,醫者與病者俱不知也,以瘧治之,又以虛治之,凡十月服藥六七十劑,不效,又以瘧求方於予,予以久瘧方與之,亦不效,親就予診脈。予細察其脈,詳問其症,謂之曰:此乃鬱火郁痰,凝滯胸膈,積成痞塊,因作寒熱,似瘧而非瘧也。以開鬱清熱化痰行氣藥與之,服數劑後,忽然脅腹大痛,其子急求救於予。
予知其痰熱積滯已久,服此開導之藥,發動其病根,是以作痛。又詢其大便久秘,知其必大利而後痛可除也。以牽牛大黃丸五錢與之,令用熟水,分二次服,已服而大便不行。又以牽牛大黃丸四錢與之服,仍不行。
因以煉蜜滾痰丸一兩與之,令分三次服,大利數次,腹痛立止,積滯俱除,痞塊亦消,久病頓愈矣,此乃因藥發病,脅腹大痛,遂不得已而峻行,用峻行而痼疾除於一旦,是亦一奇也。又牽牛、滾痰二丸,每服二錢以上,無不即利者,此老一旦服二兩而後大利,又一奇也。
然此老得此病,其犯必死者二:當其痰熱凝結胸脅,若不得對症之劑,逾年必鬱閉而死,及其脅腹大痛,若不得峻下之劑,三日必痛苦而死。犯此二死,乃得回生,此老亦大幸矣哉。(《奇效醫述》)
小兒醫陳日新,形體尫羸,嘗日病熱,至暮尤甚。醫以陰虛治,或以癆瘵治,荏苒半載,病勢轉危。日新謂其父曰:欲得大黃通利大腸,為之一快,雖死無憾。其父從之,遂以導痰湯入硝黃煎服,自辰至申,下結糞一塊,如核桃許。抉開視之,乃上元看燈時所食粉餌,因痰裹在外,不能化,由是致熱,日漸銷鑠耳。
白話文:
三花神祐丸這藥方,主要治療因為痰飲引起的各種疾病,像是風熱鬱積、身體燥熱、肢體麻木、遊走性疼痛、咳嗽痰多、氣血運行不暢,無法順利流通等問題。這個藥方特別適合體格強壯、氣力充沛的人使用。(這個藥方在《水氣》篇中有詳細說明)
滾痰丸的藥方歌訣是這樣說的:「在鍋裡翻身像披著金甲(說明藥性溫和無毒,可以化痰順氣,清除腸胃中的寒熱,而且藥效走竄不固守。但是孕婦不能單獨服用),如今頭戴著深入草堂的帽子(說明藥性微寒,可以化痰清肺,消除熱氣,安胎效果也很好,屬於引導藥性走陽明經的藥)。如果需要用到這個藥方,要用二八(也就是十六)的比例來求得足夠的分量,硝石煅燒過的青礞石要比沉香多一倍,十七兩的藥材中,只要半兩的分量就可以了。將藥材製成小丸,大小就像梧桐子一樣,每次服用時,劑量都要仔細斟酌。這個藥方對於各種奇怪的疾病都有奇效,但是對於水瀉,懷孕的人就不適合使用。」
一般來說,服用藥物時,必須在睡覺前上床,用一小口溫水,把藥直接吞下,然後馬上仰躺,讓藥物停留在咽喉和胸膈之間,慢慢地向下滲透。(這是《養生主論》中提到的)
滾痰丸的配方如下: 大黃(用酒蒸製過),黃芩(乾淨的各八兩),青礞石(用硝石煅燒過,一兩。按照《醫林集要》的說法,青礞石要用一兩半,焰硝要用兩半,放入砂鍋中煅燒到變成金色,然後取出一兩研磨成粉。另外《入門》中說,礞石和焰硝各用一兩,放入砂罐中蓋好,用鐵絲捆緊,再用鹽泥封好,曬乾後用火煅燒到紅色,冷卻後取出,再和之前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粉。),沉香(五錢)
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劑量可以根據身體的虛實狀況來調整,可以用茶水或是溫水送服,最好在睡前或是飯後服用。(這是《袖珍》中記載的)《正傳》中提到,滾痰丸主要治療濕熱積滯形成的頑固老痰,適用於體格強壯、痰積固結的患者。如果體質虛弱的人,絕對不可以輕易使用。 《準繩》中說,如果在滾痰丸的基礎上加入百藥煎(和礞石、沉香各五錢),那麼這個藥方就能夠收斂全身的頑痰,讓它們聚集在一起,然後再排出去,效果非常神奇。文中說的“倍若沉”,是指五倍子和沉香,而不是礞石比沉香多一倍的意思。
有一位七十歲的老先生,因為心情抑鬱導致生病,氣機不暢,痰液凝結,脅肋部位有腫塊,時常發冷發熱。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病因,就當作瘧疾來治療,又用補虛的藥來治療,結果十個月吃了六七十劑藥都沒有效果。後來又把這個病當成瘧疾來找我求診,我給他開了治療瘧疾的藥方,也沒有效果。最後我親自給他把脈,仔細詢問他的病情,告訴他說:「這是因為鬱火和痰液鬱積,凝滯在胸膈之間,形成腫塊,所以才會有發冷發熱的症狀,看起來像瘧疾,但並不是瘧疾。」我給他開了疏肝解鬱、清熱化痰、行氣的藥,他吃了幾劑藥之後,忽然感到脅肋腹部劇烈疼痛,他的兒子趕緊來向我求救。
我知道這是因為他的痰熱積滯已久,吃了我開的疏通藥後,引發了病根,所以才會疼痛。我又問他是否長期便秘,得知他必須通便才能解除疼痛。我給他開了五錢牽牛大黃丸,讓他用溫開水分兩次服用,但是他服藥後沒有排便。我又給他開了四錢牽牛大黃丸,他服藥後還是沒有排便。
最後,我給了他一兩用煉蜜製成的滾痰丸,讓他分三次服用,結果他大量排便了好幾次,腹痛立刻停止,積滯也消除了,腫塊也消失了,長期以來的疾病一下子就痊癒了。這就是因為藥物引發了疾病,導致脅肋腹部劇痛,不得已才使用猛藥來通便,結果用猛藥反而治癒了長久的疾病,這也是一個奇蹟。另外,牽牛大黃丸和滾痰丸,每次服用二錢以上,都會立刻排便,這位老先生一次服用了二兩才大量排便,這也是一個奇蹟。
然而,這位老先生得了這個病,本來有兩個必死的危險:當他痰熱凝結在胸脅的時候,如果沒有用對症的藥,過了一年肯定會因為氣機閉塞而死;當他脅肋腹部劇痛的時候,如果沒有用猛藥來攻下,三天內肯定會痛苦而死。他避過了這兩次死劫,反而能夠痊癒,這位老先生真是太幸運了! (這是《奇效醫述》中記載的)
小兒科醫生陳日新,身體瘦弱,經常發熱,到了傍晚更加嚴重。醫生用治療陰虛或是癆瘵的方法來治療,結果拖延了半年,病情反而更加危急。陳日新對他的父親說:「我想用大黃來通利大腸,讓自己痛快一下,這樣就算死了也沒有遺憾了。」他的父親同意了,就用導痰湯加入硝石和大黃一起煎藥給他服用,從早上到下午,他排出一塊像核桃一樣大的堅硬糞便。打開來看,原來是他上元節看花燈時吃的粉製食物,因為被痰液包裹在外面,無法消化,所以才導致發熱,身體也因此逐漸消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