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59)
內因類 (59)
1. 痰涎
二生湯,專治痰。
附子(生去皮臍),半夏(生用)
上等分㕮咀,每服四錢,水二盞,生薑十片,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空心,入少木香煎尤佳。(《濟生》)(當與《水飲》半夏湯相參。)
甲辰年,四都陳婦,患一怪症,潮煩迷悶,眼直,昏憒如屍,不省人事,更數醫不效,請予治之。診其脈若平人,然不浮不沉,不虛不實,不數不遲,凝然在中。予曰:此症不死,但寒痰在胸,非熱藥不能開。用附子理中湯加砂仁,數帖而愈。後至庚戌年,舊疾復發,以原方服之即愈。(《醫彀》)
半硫丸,下痰。
半夏(三兩),硫黃(二兩)
上為細末,生薑麵糊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飲下,不以時。(《雞峰》)
急救痰暈方。
生薑自然汁半小酒杯,好蜂蜜一二匙,服時入鹽少許,再入白滾湯,共一處和勻灌之。(《危症簡便》)
清涼諸方,(鬱怒兼邪治驗)龍膽丸,解暴熱,化痰(館本作涎),涼膈,清頭目。
草龍膽,白礬(煅四兩,案:館本云:燒沸定,各四兩。),天南星,半夏(各二兩半,水浸切作片,用漿水、雪水各半,同煮三五沸,焙乾。)
上為末,麵糊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臘茶清下,食後臨臥服。麵糊須極稀,如濃漿可也。應痰壅膈熱,頭目昏重,服之頓清。(《蘇沈》)《和劑》辰砂化痰丸,治風化痰,止咳嗽,除煩悶,於本方去龍膽,加辰砂。
栝蔞枳實湯,治痰結咯吐不出,胸膈作痛,不能轉側,或痰結胸膈滿悶,作寒熱,氣急,並痰迷心竅,不能言語者,並治之。
栝蔞,枳實,桔梗,茯苓,貝母,陳皮,片芩,山梔(各一兩),當歸(六分),砂仁,木香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
上劑生薑煎,入竹瀝、薑汁少許同服。痰迷心竅,不能言語,加石菖蒲,去木香。氣喘,加桑白皮、蘇子。外用姜渣揉擦痛處。(《回春》)《壽世》開結化痰湯(主治同),於本方去當歸、砂仁、竹瀝,加半夏、黃連、蘇子、桑皮、朴硝、杏仁,入薑汁磨木香服。
丘祖山,年及三旬,經營生理,飲食失節,勞煩鬱怒,兼遇風邪,服藥表散,臥病伏枕,復因恚怒,咽喉窒塞,手足厥冷,戴眼直視,口不能言,隨服薑湯,痰墮聲出而蘇,六七日來,吐痰約有數十碗。他醫投藥不應,延予診之,六脈洪滑而數,咽膈胸腹熱如湯火,口乾煩渴,夜不成寐。
投以溫膽湯,加黃連、麥冬、滑石、石膏,二劑而痰減熱除,諸症脫然。(《一萬社草》)
遂痰丸(李九河方)。
紫海蛤如雞子大者一斤,火煅紅淬入童便內,如此三次為末,卻用鮮栝蔞拌蛤粉,搗千百杵,乃勻稀稠得宜,作成餅子,將麻繩穿,懸當風處吹乾,為末,四兩。
牛膽南星(二兩),半夏(四兩用薑汁及水沓油煮過一兩),青黛,黃連(二兩),陳皮(去白二兩),木香(五錢),大黃(五兩酒拌九蒸九曬)
白話文:
二生湯: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痰。 藥材:生附子(去掉皮和臍)、生半夏,各用等量。 做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用四錢,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,煎到剩七分,去藥渣後溫熱空腹服用。加入少量木香一起煎效果更好。(這個方子可以參考《水飲》中的半夏湯。)
病例一: 甲辰年,四都有一位陳姓婦人,得了一種怪病,時常煩躁不安、神志不清,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前方,昏迷不醒像死人一樣,看了很多醫生都沒用,於是請我來診治。我把脈發現她的脈象像正常人一樣,不浮不沉,不虛不實,不快不慢,而是凝滯在中間。我說:「這個病不會死,只是寒痰阻塞在胸中,用熱藥才能打開。」我用了附子理中湯,加上砂仁,服用了幾劑就好了。後來到了庚戌年,舊病復發,用原來的方子服用又好了。
半硫丸: 這個方子是用來瀉痰的。 藥材:半夏三兩、硫黃二兩。 做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生薑和麵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飲水送服,不限時間。
急救痰暈方: 做法:用半小酒杯的生薑自然汁,加入一到兩湯匙的蜂蜜,服用時加少量鹽,再加入滾燙的開水,攪拌均勻後灌服。
清涼諸方: (治療因鬱悶憤怒導致的疾病)
龍膽丸: 這個方子可以解熱、化痰、清涼胸膈,使頭腦清醒。 藥材:草龍膽、煅白礬(或燒沸定,各四兩),天南星、半夏(各二兩半,用水浸泡後切片,用漿水和雪水各一半,一起煮幾次,然後烘乾)。 做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稀麵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那麼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臘茶清送服,飯後臨睡前服用。麵糊要盡量稀,像濃漿一樣就可以了。這個方子適用於痰液阻塞導致胸膈發熱、頭暈目眩的情況,服用後可以立刻感到清爽。(《和劑》的辰砂化痰丸,是將本方中的龍膽去除,加入辰砂,用來治療風痰、咳嗽、煩悶。)
栝蔞枳實湯: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痰液阻塞,咯吐不出,胸膈疼痛,不能轉身,或者痰液阻塞在胸膈導致胸悶、發冷發熱、呼吸急促,以及痰迷心竅,不能說話的情況。 藥材:栝蔞、枳實、桔梗、茯苓、貝母、陳皮、片芩、山梔(各一兩),當歸(六分),砂仁、木香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。 做法:將藥材用生薑煎煮,加入竹瀝和少量薑汁一起服用。如果痰迷心竅,不能說話,加入石菖蒲,去除木香。如果呼吸急促,加入桑白皮和蘇子。此外,可以用薑渣揉擦疼痛的部位。(《壽世》的開結化痰湯,主要治療相同的情況,在原方中去掉當歸、砂仁和竹瀝,加入半夏、黃連、蘇子、桑皮、朴硝、杏仁,用薑汁磨木香服用。)
病例二: 丘祖山先生,年約三十歲,因為忙於生計,飲食不規律,過度勞累,又生悶氣,加上吹了風,服用發散的藥物後病情沒有好轉,臥床不起。後來又因為生氣,導致咽喉堵塞、手腳冰冷、眼睛直愣愣地看著前方、不能說話。隨即服用薑湯後,吐出痰液,恢復了說話能力,醒了過來。六七天以來,吐了約幾十碗的痰。其他醫生用藥都沒有效果,於是請我來診治。我診脈發現他的六脈洪大滑數,咽喉、胸腹熱得像開水一樣,口渴煩躁,晚上睡不著覺。我用了溫膽湯,加上黃連、麥冬、滑石、石膏,服用兩劑後,痰液減少,熱退了,其他症狀也消失了。
遂痰丸:(李九河的方子) 藥材:紫海蛤像雞蛋那麼大的一斤,用火燒紅後放入童便中淬火,這樣反復三次,然後研磨成粉末。再用新鮮的栝蔞汁拌和蛤粉,搗千百次,調製成合適的稀稠度,做成餅子,用麻繩穿起來,掛在通風的地方吹乾。將此餅子研磨成粉,取四兩。牛膽南星二兩、半夏四兩(用薑汁和水浸泡,再用油煮過一兩)、青黛、黃連(各二兩),陳皮(去白二兩),木香(五錢),大黃(五兩,用酒拌過後蒸曬九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