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外因類 (14)

1. 中風

上為末,每服二錢匕,水一盞,姜三片,薄荷七葉,煎七分,空心服。治氣,去薄荷,用棗子二枚同煎。(《和劑》)

八味順氣散。

白朮,白茯苓(去皮),青皮(去白),香白芷,陳皮(去白),天台,烏藥,人參(各一兩),甘草(炙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煎至七分溫服,不拘時候,仍以酒化蘇合香丸間服。(《濟生方》)

勻氣散,此方前代曾服有效,風藥服之十三日安。可治腰腿疼,半身不遂,手足不能屈伸,口眼喎斜。風氣中風中氣,便用風藥治之,十無一愈;當以氣藥治之,氣順則風散,近有人服之見效。

白朮(四兩煨),沉香(五錢鎊),天麻(一兩),天台烏藥(三兩),青皮(五錢去穰),白芷,甘草(各五錢),人參(去蘆,按袖珍方五錢)

上為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紫蘇五葉,木瓜三片,棗子一枚,煎至七分去滓,空心溫服。(《瑞竹堂方》)

省風散,治氣不和,為風寒邪濕之氣著於手足,麻痹,頭重偏疼,起居旋運,四肢倦怠,足脛緩弱,掣痛無時。每遇陰晦風寒,神思不清,痰氣相逆,並宜預服。

羌活,防風,甘草,白茯苓(各半錢),木香(一分),人參,陳皮(各三錢),天台烏藥(三錢),白朮(一兩麩炒),南星(半兩重者一隻炮去皮切如豆大),附子(九錢炮去皮臍切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大姜十片,棗二個煎,不拘時候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葉氏醒風湯,治左癱右瘓,口眼喎斜,筋脈拳攣,手足無力,行步艱難。於本方去羌活、甘草、茯苓、人參、陳皮,加白附子、當歸、白芍藥。

治卒中風,痰涎,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。

南木香(半兩生用)

上碾為細末,以生薑七片,天南星七片,栝蔞子十四粒,濃煎取湯七分盞,調木香末,候溫灌之。若牙關不開,自有開牙關藥,方在後(按:如烏梅、細辛、麝香末揩牙關,及以皂角末搐鼻中是也。)近世人醫卒中風,便以附子等藥與之,往往多不救。蓋緣卒中氣逆,遽進以風藥,甚不相投。

惟木香可以順其氣,助以薑、星、瓜子,以下其痰,庶幾氣順而人醒,然後可以用星、附等藥。若倉猝未能辦上項藥材,急以蘇合香丸一二丸,木香湯調與服亦佳。(《衛生十全方》)

寧神諸方,延年急療偏風,膈上風熱經心臟,恍惚神情,天陰心中惛惛,如醉不醉方。

淡竹瀝(三升,若熱多用竹瀝,冷多用荊瀝),羚羊角(二分屑),膏石(十分碎綿裹),茯神(六分切)

上四味,以水一升,合竹瀝,煮取一升五合,去滓,食後欲消,分為三服。常能服之,永不畏風發。忌酢物。(《外臺》)

治中風,失音不語,宜服桂心散方。

白話文:

中風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匕,用清水一杯,加入生薑三片、薄荷七片,煎煮至七分,空腹服用。如果是治療氣虛,則去除薄荷,加入兩枚紅棗一同煎煮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
八味順氣散

藥材包含:白朮、白茯苓(去皮)、青皮(去白)、香白芷、陳皮(去白)、天台烏藥、人參(各一兩)、甘草(炙)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清水一大杯煎煮至七分,溫服,不拘時間。還可以搭配用酒調和的蘇合香丸間隔服用。(出自《濟生方》)

勻氣散

這個方子過去有人服用有效,服用治療風邪的藥物十三天後病情就會好轉。可以治療腰腿疼痛、半身不遂、手腳不能伸屈、口眼歪斜。風邪引起的疾病,如果用治療風邪的藥物來治療,很少有能治癒的;應該用理氣的藥物來治療,當氣順了,風邪自然就會散去。最近有人服用此方見效。

藥材包含:白朮(四兩,煨過)、沉香(五錢,研磨)、天麻(一兩)、天台烏藥(三兩)、青皮(五錢,去瓤)、白芷、甘草(各五錢)、人參(去蘆,按照袖珍方的劑量是五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杯半,加入生薑三片、紫蘇五片、木瓜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七分,去除藥渣,空腹溫服。(出自《瑞竹堂方》)

省風散

治療因氣不和引起的風寒濕邪侵襲手足,導致麻木、頭重偏頭痛、起身活動時頭暈、四肢倦怠無力、足部和小腿無力、抽痛不定的情況。每當遇到陰天或寒冷天氣,神志不清、痰氣上逆,都應該提前服用。

藥材包含:羌活、防風、甘草、白茯苓(各半錢)、木香(一分)、人參、陳皮(各三錢)、天台烏藥(三錢)、白朮(一兩,麩炒)、南星(半兩,炮製去皮切成豆子大小)、附子(九錢,炮製去皮臍切)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生薑十片、紅棗兩枚一同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。(出自《朱氏集驗方》)葉氏醒風湯,治療左半身癱瘓、右半身癱瘓,口眼歪斜,筋脈攣縮,手腳無力,行走困難。本方在原方的基礎上,去除羌活、甘草、茯苓、人參、陳皮,加入白附子、當歸、白芍藥。

治療突然中風,痰涎壅盛,牙關緊閉,不省人事。

藥材包含:南木香(半兩,生用)。

將南木香研磨成細末,用生薑七片、天南星七片、栝蔞子十四粒,濃煎取湯七分盞,調入木香末,等湯藥溫度適宜時灌服。如果牙關緊閉無法灌藥,有開牙關的藥方,記載在後面(例如用烏梅、細辛、麝香末擦拭牙關,或用皂角末吹入鼻中)。現在的醫生治療突然中風,就用附子等藥物,往往無法救治。這是因為突然中風是因為氣逆,立即服用治療風邪的藥物,並不對症。

只有木香可以理順氣機,輔以生薑、天南星、瓜蔞子,可以幫助化痰,或許氣順了人就清醒了,然後再可以使用天南星、附子等藥物。如果一時無法準備好以上藥材,可以緊急服用蘇合香丸一到兩丸,用木香湯調和後服用,也是可以的。(出自《衛生十全方》)

寧神諸方

延年急療偏風,膈上風熱侵擾心臟,神情恍惚,陰天時心中昏沉,像醉了一樣的方子。

藥材包含:淡竹瀝(三升,熱症多用竹瀝,冷症多用荊瀝)、羚羊角(二分,磨成粉末)、膏石(十分,搗碎用棉布包裹)、茯神(六分,切片)。

將以上四味藥材,用水一升,和竹瀝一起煮取一升五合,去除藥渣,飯後等藥效消退時分三次服用。經常服用,就可以永遠不怕風邪發作。忌吃酸味的食物。(出自《外臺》)

治療中風,失音不能說話,應該服用桂心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