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外因類 (13)
外因類 (13)
1. 中風
汗出則愈,勿復服。飲食如常,無禁忌,勿見風。並治上氣咳逆,若面目大腫,但得臥,服之大善。凡服此湯不下者,大口噓其背,湯則下過矣。)又療大痹,一身不隨,或半身一手一臂,口不能言,習習不知人,不覺痛癢,續命湯,於本方去人參、乾薑,加防風、黃芩、乾地黃。
《小品方》小續命湯,治卒中風欲死,身體緩急,口目不正,舌強不能語,奄奄惚惚,精神悶亂,諸風服之皆驗,不令人虛方。
甘草(一兩),麻黃(一兩),防風(一兩半),防己(一兩),人參(一兩)黃芩(一兩),桂心(一兩),附子(一枚大者炮),芎藭(一兩),芍藥(一兩),生薑(五兩)
上十一物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為三服甚良,不瘥更合三四劑必佳,取汗隨人風輕重虛實也。有人腳弱,服此方至六七劑得瘥。有風疹家,天陰節變輒合之,可以防喑癔也。(《醫心方》)《外臺》崔氏引《小品》無防己,有杏仁(去兩仁、尖、皮,碎,一兩)。云,余昔任戶部員外,忽嬰風疹,便服此湯,三年之中,凡得四十六劑,風疾迄今不發。
余曾任殿中少監,以此狀說向名醫,咸云此方為諸湯之最要。(原注:《千金》有防己一兩。如恍惚者,加茯神、遠志。若骨節煩疼,本有熱者,去附子,倍芍藥服之。)又《古今錄驗》小續命湯,療中風入臟,身緩急不隨,不能語,於本方加當歸、石膏、白朮。(按:續命湯中附子、石膏同用者,更有《千金》續命煮散,今不錄。
)
《小品方》治中柔風,身體疼痛,四肢緩弱,欲作不隨方。
羌活(三兩),肉桂(三兩),生薑(六兩),乾地黃(三兩),葛根(三兩)芍藥(三兩),麻黃(二兩去節),甘草(二兩)
凡八物,以清酒三升,水五升,煮取三升,溫服五合日三。(今案《千金方》云:酒二升,水八升,大驗。)(《醫心方》)
附子大獨活湯,治男子婦人體虛中風,半身不遂,左癱右瘓,口眼喎斜,手足戰曳,經脈攣縮,足膝軟弱,四肢酷冷,肌肉麻痹。
白姜,人參,肉桂,乾葛,北芍藥,當歸(各九兩),川獨活(十六兩),大附子(九枚),防風,甘草(各十二兩)
上為㕮咀,每服三錢,水兩盞,煎至一盞去滓,無時溫服,其驗如神。中風者,此藥不過十服,立見殊效也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
順氣方法,大氣,不息之真氣也,不轉則息矣。故不特氣厥類中,即真中風邪,亦以轉氣為先。經云:大氣一轉,邪氣乃散,此之謂也。(《金匱翼》)
烏藥順氣散,治風氣不順,手腳偏枯,流注經絡,並濕毒進襲,腿膝攣痹,筋骨疼痛。
烏藥(去皮),麻黃(去節湯),橘皮(各二兩),甘草(炙),川芎,枳殼(麩炒去穰),桔梗,白殭蠶(炒去絲),白芷(各一兩),白姜(炮半兩)
白話文:
中風
如果出了汗,病情就會好轉,不要再繼續服藥。飲食方面和平常一樣,沒有什麼禁忌,但要避免吹到風。這個方法也可以治療呼吸急促、咳嗽等症狀。如果臉部和眼睛嚴重腫脹,只要躺下來休息,服用這個藥方效果會很好。如果服用此藥後藥效無法發揮,可以大口朝患者背部噓氣,藥效就能順利發揮。這個藥方也能治療嚴重的痹症,例如全身無力、半身不遂、單手或單臂無法活動、口齒不清、意識模糊、感覺不到疼痛等。這時可以服用續命湯,將原方中的人參和乾薑去除,加入防風、黃芩和乾地黃。
《小品方》中的小續命湯,可以治療突然中風、病情危急、身體僵硬或鬆弛、口眼歪斜、舌頭僵硬說不出話、昏昏沉沉、精神恍惚等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而且不會讓人虛弱。藥方成分包括:甘草(一兩)、麻黃(一兩)、防風(一兩半)、防己(一兩)、人參(一兩)、黃芩(一兩)、桂心(一兩)、炮製過的附子(一枚大的)、芎藭(一兩)、芍藥(一兩)、生薑(五兩)。將以上十一味藥材加水九升,煎煮至三升,分三次服用,效果很好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,可以再煎煮三四劑,一定會有效果。服藥後出汗的情況會因人而異,取決於風邪的輕重和患者的體質強弱。有人腿腳無力,服用此藥方六七劑後就能痊癒。有些患有風疹的人,在天氣陰冷或季節交替時服用此藥方,可以預防失語和精神恍惚等症狀。崔氏引用的《小品方》中沒有防己,但有杏仁(去皮尖,打碎,一兩)。據說,以前有人擔任戶部員外郎時,突然得了風疹,就服用這個藥方,三年內服用了四十六劑,風疹至今沒有再發作。有人曾擔任殿中少監,將此情況告訴名醫,名醫都認為此藥方是各種藥方中最重要的。 (原注:《千金方》中有防己一兩。如果出現恍惚的情況,可以加入茯神和遠志。如果關節疼痛、本身有熱,可以去除附子,增加芍藥的用量。)《古今錄驗》中的小續命湯,可以治療中風侵入內臟、身體僵硬或鬆弛無力、無法說話等症狀,此方在原方基礎上增加了當歸、石膏和白朮。(按:續命湯中附子和石膏一起使用的,還有《千金方》中的續命煮散,這裡不再記錄。)
《小品方》可以治療輕微的中風,例如身體疼痛、四肢無力、快要癱瘓等。藥方成分包括:羌活(三兩)、肉桂(三兩)、生薑(六兩)、乾地黃(三兩)、葛根(三兩)、芍藥(三兩)、麻黃(去節,二兩)、甘草(二兩)。將以上八味藥材用清酒三升、清水五升,煎煮至三升,溫服五合,每日三次。(《千金方》記載:用酒二升、清水八升,效果更好。)
附子大獨活湯可以治療男性或女性因身體虛弱導致的中風,例如半身不遂、左邊癱瘓或右邊癱瘓、口眼歪斜、手腳顫抖、經脈攣縮、腿腳軟弱、四肢冰冷、肌肉麻痺等症狀。藥方成分包括:白姜、人參、肉桂、乾葛、北芍藥、當歸(各九兩)、川獨活(十六兩)、大附子(九枚)、防風、甘草(各十二兩)。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用水兩盞煎至一盞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,效果神奇。中風患者服用此藥不超過十劑,就能看到明顯效果。
順氣方法:這裡的「大氣」指的是人體不停止運轉的真氣,如果真氣無法順暢運行,人就會氣絕身亡。因此,不論是氣機鬱結還是真的中風,都應該以疏通氣機為首要任務。醫書上說:大氣一旦順暢運行,邪氣就會消散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烏藥順氣散,可以治療風氣運行不暢、手腳偏癱、風邪在經絡中遊走、濕毒入侵、腿腳麻痹、筋骨疼痛等症狀。藥方成分包括:烏藥(去皮)、麻黃(去節,用湯劑煎煮)、橘皮(各二兩)、炙甘草、川芎、枳殼(用麩炒過,去除內瓤)、桔梗、白殭蠶(炒過,去除絲)、白芷(各一兩)、炮製過的白姜(半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