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3)

回本書目錄

內因類 (3)

1. 水飲

稀為飲,稠為痰,此仲景之所不言;然稀稠之分,則其意自見矣。蓋古方詳於飲而略於痰,後世詳於痰而略於飲。諸家唯楊仁齋書析為二門,其他則淄澠無別。此編遵仁齋之例,以易循覽,至其方劑,則或宜參互通用云。

白話文:

稀的是水痰,稠的是痰,這是仲景沒有說到的;然而稀稠之分,卻在書中可以清楚看到。古代的藥方詳細論述水痰,卻少談痰;後世則詳細說明痰,卻少談水痰。各家之中,只有楊仁齋的書將水痰和痰分開說明,其他的則混為一談。這部著作遵從仁齋的例子,以便讀者查閱,至於藥方,有時可以交替通用。

飲痰之別,痰者,涎液結聚,在於胸膈;飲者,水漿停積,在膀胱也。(《病源論》)(按膀胱可疑)

稠濁者為痰,清稀者為飲;一為火燥,一為寒濕。今醫不分,混同出治,所以鮮能取效。(《醫統》)

痰為飲之積,飲為痰之漸,稀涎水是也。(《六要》)

白話文:

痰和飲的區別,在於痰是指唾液凝結聚集在胸膈部位;飲則是指水液積存在膀胱。(《病源論》)(這裡提到膀胱可能有誤) 濃稠混濁的是痰,清澈稀薄的是飲;一個是因為火熱乾燥造成的,另一個則是由於寒冷濕氣引起的。現在的醫生不加區分,把兩者混為一談來治療,因此很難取得好的療效。(《醫統》) 痰是飲逐漸累積形成的,飲則是形成痰的開始階段,就像稀薄的涎水一樣。(《六要》)

痰之與飲,雖曰同類,而實有不同也。蓋飲為水液之屬,凡嘔吐清水,及胸腹膨滿,吞噯酸腐,渥渥有聲等證,此皆水穀之餘,停積不行,是即所謂飲也。若痰有不同於飲者,飲清澈而痰稠濁,飲惟停積腸胃,而痰則無處不到。水穀不化而停為飲者,其病全由脾胃;無處不到而化為痰者,凡五臟之傷,皆能致之。

故治此者,當知所辨,而不可不察其本也。(《景岳》)

白話文:

痰和飲,雖然說都是同一類,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。飲屬於水液,凡是嘔吐清水,以及胸腹膨滿、吞嚥有酸腐味、渥渥有聲等症狀,這些都是水穀的殘餘,停滯不流,這就是所謂的飲。而痰與飲不同的是,飲清澈而痰稠濁,飲只停留在腸胃,而痰卻無處不到。水穀不消化而停滯為飲,這種疾病完全是由脾胃引起的;無處不到而化為痰的,凡是五臟的損傷,都能導致這種情況。

諸飲源條,痰飲者,由氣脈閉塞,津液不通,水飲氣停在胸腑,結而成痰。又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腸間,漉漉有聲,謂之痰飲。其病也,胸脅脹滿,水穀不消,結在腹內兩肋,水入腸胃,動作有聲,體重多唾,短氣好眠,胸背痛,甚則上氣,咳逆倚息,短氣不能臥,其形如腫是也。脈偏弦為痰,浮而滑為飲。(《病源論》)(按:巢氏分痰與飲為二,然此候取經文湊合支飲,不能判然為辨,仍姑列於此。又有諸痰候,亦屬含混,不錄。)

白話文:

諸飲源流條款

痰飲是氣脈閉塞,津液不通暢,水液停留在胸腹,與氣一起凝結而成的。另外,素來身體豐滿的人,現在消瘦了,水分在腸道裡流動,發出漉漉的聲音,這種情況叫做痰飲。

痰飲的症狀包括胸脅脹滿、水穀不消化、結在腹中兩肋、水分進入胃腸時發出聲響、體重增加、唾液增多、呼吸短促、喜歡睡覺、胸背疼痛,嚴重時會出現氣短、咳嗽逆轉、呼吸困難、無法平躺,外形像腫瘤一樣。

脈搏偏弦是痰引起的,脈搏浮而滑是飲引起的。

(巢元方將痰與飲分為兩種,但根據經文湊合支飲的症狀,不能明確區分為辨證,因此姑且列於此。還有其他的痰候,也屬於含混不清的,不予記錄。)

熱痰者,謂飲水漿結積所生也。言陰陽痞隔,上焦生熱,熱氣與痰水相搏,聚而不散,故令身體虛熱,逆害飲食,頭面噏噏而熱。故云熱痰也。

白話文:

熱痰,是指因飲水過多或飲食積滯所引起的疾病。由於陰陽失調、上焦生熱,熱氣與痰水相互作用,聚而不散,導致身體虛熱,飲食不適,頭面發熱。因此稱之為熱痰。

冷痰者,言胃氣虛弱,不能宣行水穀,故使痰水結聚,停於胸膈之間,時令人吞酸氣逆,四肢變青,不能食飲也。

白話文:

冷痰是說胃氣虛弱,無法消化食物,使痰水積聚在胸膈之間,時常令人吞酸、氣逆,四肢發青,無法飲食。

痰結實候,此由痰水積聚,在於胸腑,遇冷熱之氣相搏,結實不消,故令人心腹痞滿,氣息不安,頭眩目暗,常欲嘔逆,故言痰結實。

白話文:

痰結實證候,這是由於痰水積聚在胸腹,遇到冷熱之氣相互碰撞,結實不消散,所以讓人感到心腹堵塞,氣息不暢,頭暈眼花,經常想嘔吐,所以稱之為痰結實。

流飲者,由飲水多,水流走於腸胃之間,漉漉有聲,謂之流飲。遇血氣痞澀,經絡不行,水不宣通,停聚溢於膀胱之間,即令人短氣,將息遇冷,亦能虛脹,久不瘥,結聚而成癖也。(按:此與痰飲不異,姑存之。)

留飲者,由飲酒後飲水多,水氣停留於胸膈之間而不宣散,乃令人脅下痛,短氣而渴,皆其候也。

白話文:

流飲:是由於飲水太多,水在腸胃之間流動,並發出漉漉的聲音,稱之為流飲。當遇到血氣瘀滯、經絡不通、水液無法流通,而積聚在膀胱之間,就會讓人出現呼吸短促、遇冷後會虛脹,長久不愈,就會積聚成癖。(按:這與痰飲沒有區別,姑且存之。)

諸飲者,皆由榮衛氣痞澀,三焦不調,而因飲水多,停積而成痰飲。其為病也,或兩脅脹滿,或心胸煩悶,或眼暗口乾,或嘔逆短氣。諸候非一,故云諸飲。(並同上)(按:原文更有支飲、溢飲、懸飲候。支飲曰:飲水過多,停積於胸膈之間,支乘於心。懸飲曰:飲水過多,留注脅下,令脅間懸痛。)

白話文:

所有的飲病,都是由於榮衛氣血運行不暢,三焦調節失常,再加上喝了過多的水,積聚成痰飲引起的。得這種病的人,有的人兩脅脹滿,有的人心胸煩悶,有的人眼花口乾,有的人嘔吐逆氣。症狀不一,所以稱為諸飲。

(另外還有支飲、溢飲、懸飲的證候。支飲是指:喝了過多的水,積聚在胸膈之間,影響到了心臟。懸飲是指:喝了過多的水,停留在脅下,使脅間疼痛。)

癖病源候,(酒癖)夫五臟調和則榮衛氣理,榮衛氣理則津液通流,雖復多飲水漿,不能為病。若攝養乖方,三焦痞隔,三焦痞隔則腸胃不能宣行,因飲水漿過多,便令停滯不散,更遇寒氣,積聚而成癖。癖者,謂僻側在於兩脅之間,有時而痛是也。(《病源論》)(按:此所謂癖者,殆與懸飲相類。考《集韻》曰:澼,匹闢切,腸間水。今巢氏以癖為水飲停滯之名,豈是義乎。然竊疑痃癖之癖,系側僻之僻;癥癖之癖,系襞積之襞,似各異其解。今巢氏湊合為說,蓋亦古義耳。)

白話文:

酒癖的病因和症狀:當五臟協調和諧,榮衛之氣暢通,津液通流,即使多喝水,也不會生病。如果保養的方法不當,三焦痞隔,腸胃就無法正常運行,因此喝了過多的水,就會導致停滯不散,如果再遇寒氣,就會積聚成癖。癖,是指疼痛僻側在兩脅之間,有時會疼痛。(《病源論》)(按:這裡提到的癖,可能與懸飲相似。查《集韻》說:澼,匹闢切,腸間水。現在巢氏用癖來稱呼水飲停滯的病症,可能是這個意思嗎?但是我懷疑痃癖的癖,應該是側僻的癖;癥癖的癖,應該是襞積的襞,兩者似乎解釋不同。現在巢氏將它們湊合在一起說,大概也是古義吧。)

癖結候,此由飲水聚停不散,復因飲食相搏,致使結積在於脅下,時有弦亙起,或脹痛,或喘息短氣,故云癖結。脈緊實者,癖結也。

白話文:

癖結症狀,這是由於飲水聚積停滯不散,又因飲食相搏擊,導致結聚在脅下,時常有弦狀物橫亙而起,或脹痛,或喘息短氣,所以稱之為癖結。脈搏緊實者,就是癖結症狀。

夫酒癖者,因大飲酒後,渴而引飲無度,酒與飲俱不散,停滯在於脅肋下,結聚成癖,時時而痛,因即呼為酒癖,其狀脅下氣急而痛。

白話文:

有的人酗酒,一次喝很多酒之後,口渴就沒有節制地喝水,喝進去的水和酒都來不及消化,滯留在脅肋部位,變成病症,時不時發作疼痛,因此也稱為酒癖,發作的時候脅肋部位氣短而疼痛。

夫飲酒人大渴,渴而飲水,水與酒停聚胸膈之上,蘊積不散而成癖也,則令嘔吐宿水,色如菹汁、小豆汁之類酸苦者,故謂之酒癖菹痰也。(並同上)

白話文:

經常飲酒的人會感到口渴,口渴就喝水。水和酒停積在胸膈之上,積累在一起而形成癖病。這種情況下,會讓患者嘔吐陳舊的積水,其顏色像醃菜汁、小豆汁一樣酸苦。因此,這種癖病就被稱為「酒癖菹痰」。

停飲由三焦氣澀,人之有形,借水飲以滋養;水之所化,憑氣脈以宣流。蓋三焦者,水穀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。三焦調適,氣脈平勻,則能宣通水液,行入於經,化而為血,溉灌周身。三焦氣澀,脈道閉塞,則水飲停滯,不得宣行,聚成痰飲,為病多端。(《聖濟》)(按:此本於巢氏)

白話文:

停止飲用是因為三焦的氣不通暢,人體的形體,需要依靠飲水來滋養;水的變化,則依靠氣脈來宣揚流動。所謂的三焦,是水穀的道路,氣的開始和結束的地方。三焦調和適應,氣脈平穩均勻,就能夠宣通水液,運行到經絡中,轉化成血液,灌溉全身。三焦氣不通暢,脈道閉塞,那麼水液就會停滯,無法宣行,聚集成為痰飲,就會引發各種疾病。(《聖濟總錄》)(註:這段話是根據巢氏的說法寫的)

停飲由脾胃不調,水之與飲,同出而異名也。人惟脾土有虧,故半日所飲水漿,不能傳化,或停於心下,或聚於脅間,或注於經絡,或溢於膀胱,往往因此而致病矣,孰謂血氣痰涎能生諸疾而水飲之不能為恙乎。惟水與飲,漉漉有聲,為喘為咳,為嘔為泄,為痞膈,為脹滿,為眩暈、為怔忪,為寒熱,為堅痛,為浮腫,為多唾,為短氣,為體重。氣為飲隔,痞滿腹鳴,骨痛冷痹,則曰氣分;經脈不行,血化為水,四肢紅腫,則曰血分。凡此等類,皆水氣之所由作也。據病驗證,可不究其所受之原乎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停止飲水的習慣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。水和飲品,雖然名稱不同,但都是從同一個地方來的。如果一個人的脾胃功能不足,那麼他喝下去的水分就無法被消化吸收,而會停留在心臟以下、脅間、經絡、膀胱等部位,從而導致疾病。難道只有血氣和痰涎才能引起疾病,而水飲就不行嗎?水飲會讓人感到喘鳴、咳嗽、嘔吐、腹瀉、痞悶、脹滿、眩暈、神志恍惚、寒熱交替、疼痛、浮腫、多唾液、氣短、身體沉重。如果水飲停留在膈膜,就會讓人感到腹脹、腹鳴、骨痛、冷痹,這就叫做「氣分」;如果水飲阻滯經脈,使血液化為水,導致四肢紅腫,這就叫做「血分」。凡是這些情況,都是由水氣引起的。根據病人的病情和症狀,就可以判斷出水氣的根源了。(《直指》)

痰之與飲,其由自別,其狀亦殊,痰質稠黏,飲惟清水。特其色有異,或青或黃,或綠或黑,或如酸漿,或伏於腸胃,或上支胸膈,刺痛難忍,或流於經絡四肢,則關節不利。支飲上攻,為心痛,為中脘痛,甚則汗出,為嘔吐酸水、苦黃水等,種種各異,或發寒熱,不思飲食及不得眠,皆其候也。此證多因酒後過飲茶湯,則水漿與腸胃飲食濕熱之氣,凝而為飲。

白話文:

痰液和水飲,它們的來源不同,狀貌也不同。痰液質地濃稠粘膩,而水飲只是清水。不過,兩者顏色不一,有青色、黃色、綠色或黑色,或者像酸漿一樣。水飲有時積藏於腸胃中,或上升停滯於胸隔之間,刺痛難忍。有時流轉於經絡四肢,導致關節不利。水飲上攻,會引起心痛、中脘痛,嚴重時還會出汗、嘔吐酸水或苦黃水等,各種症狀不一。另外,還可能會出現畏寒發熱、不想吃東西或睡不著的情況。這些都是水飲的症狀。這種病症多是因酒後過量飲用茶水所致,水液與腸胃中食物混合,形成濕熱之氣,凝結而生水飲。

或因情抱抑鬱,飲食停滯,不得以時消散,亦能成飲。總之,必由脾胃有濕,或脾胃本虛,又感飲食之濕,則停而不消,此飲之大略也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一種是由於情緒壓抑鬱結,飲食停滯,不能及時消化散開,也能形成飲。總之,一定是因為脾胃有濕氣,或脾胃本身虛弱,又受到飲食濕氣的影響,於是停留而不消散,這就是飲的大致成因。

痰飲為患,十人居其七八,《金匱》論之甚詳,分別而各立其名,後世以其名之多也,徒徇其末而忘其木,曾不思聖人立法,皆從一源而出,無多歧也。蓋胃為水穀之海,五臟六腑之大源,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以為常人。

白話文:

痰飲的病患,十個人裡面有七八個,〈金匱要略〉這本書裡對痰飲的論述非常詳細,將不同的痰飲症狀分門別類,並且給予各自的名稱。後世因為痰飲的種類繁多,所以只注意到這些名稱,而忽略了痰飲的根本原因。其實聖人定下治療方法的時候,都是從一個根源出發的,並沒有那麼多歧義。胃是水穀的匯集處,也是五臟六腑最大的來源,喝進胃的水,其精華會上升到脾臟,脾臟將精氣分散,然後上升到肺臟,再由肺臟調節水道,將水精分佈到全身,五臟六腑並行不悖,這就是健康的人體的運作方式。

《金匱》即從水精不四布、五經不並行之處,以言其患,隨證分別淺深,誨人因名以求其義,淺者在於軀殼之內,臟腑之外。其飲有四:一由胃而下流於腸,一由胃而旁流於脅,一由胃而外出四肢,一由胃而上入於胸膈。(《千金方衍義》曰:四飲之中,支飲為最劇。)始元不覺,日積月累,水之精華,轉為混濁,於是遂成痰飲,必先團聚於呼吸大氣難到之處,故由腸而脅而四肢,至漸漬於胸膈,其勢愈逆,則痰飲之患,未有不從胃起者矣。夫五臟,藏神之地也,積水泛為痰飲,包裹其外,詎非人身之大患乎。

白話文:

《金匱》就是從水精不四布、五經不並行的地方,來說明它的危害,根據證狀的不同,分別淺深,告訴人們根據名稱來探求它的意思。淺的痰飲在身體內部,臟腑之外。痰飲有四種:一種由胃向下流到腸子,一種由胃向旁流到脅,一種由胃向外流到四肢,一種由胃向上流到胸膈。《千金方衍義》中說:四種痰飲之中,肢飲最為嚴重。開始時沒有感覺,日積月累,水之精華,轉化為混濁,於是就形成了痰飲,一定會先聚集在呼吸之大氣難以到達的地方,所以由腸而脅而四肢,逐漸浸漬到胸膈,這種情況越加嚴重,那麼痰飲的危害,沒有一個不是從胃裡開始的。五臟是藏神的地方,積水氾濫成為痰飲,包裹在外,難道不是人身的大患嗎?

凡水飲蓄而不散者,皆名留飲。留者,留而不去也。留飲去而不盡者,皆名伏飲。伏者,不出也。隨其痰飲之或留或伏,而用法以治之,始為精義。今試言之,由胃而上胸脅心肺之分者,驅其還胃,或下從腸出,或上從嘔出,而不至於伏匿。若由胸膈而外出肌膚,其清者或從汗出,其濁者無可出矣,必有伏匿肌膚而不勝驅者。

白話文:

凡是水液在體內積聚而不散發的,都叫做留飲。留飲的意思是,積聚在體內而不消失。留飲如果沒有完全消除,就叫做伏飲。伏飲的意思是,積聚在體內而不出。根據痰飲或留或伏的不同情況,採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,這纔是精湛的治療方法。現在試著來說明一下,如果痰飲由胃部上升到胸部、脅部、心肺部位的,就驅使它返回胃部,或者從腸道排出,或者從嘔吐排出,就不會出現伏匿的情況。如果痰飲從胸膈部位外出,在肌肉和皮膚之間,清澈的痰飲可能會隨著汗液排出,而渾濁的痰飲就沒有出口了,一定會伏匿在肌肉和皮膚之間,不易驅除。

若出胸膈而深藏於背,背為胸之府,更無出路,豈但驅之不勝驅,且有挾背間之狂陽壯火,發為癰毒者。伏飲之艱於下出,易於釀禍,其誰能辨之,誰能出之耶。(《醫通》)(按:此係《醫門法律》節文。)

白話文:

如果水飲從胸膈中出來,卻深深地藏在背部。背部是胸部的庫藏,水飲在背部沒有出路,豈止是驅趕它也趕不走,而且還會挾帶著背部之間的狂陽壯火,發作為癰瘡毒癤。水飲伏積難以下行排出,容易釀成禍害,又有誰能辨別出來,又有誰能夠把它引出來呢?(《醫通》)(按:這是《醫門法律》的節選。)

所由有五,飲之所得,其來有五:有憤鬱而得之者,有困乏而得之者,有思慮而得之者,有痛飲而得之者,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。飲證雖多,無出於此。夫憤鬱而不得伸,則肝氣乘脾,脾氣不化,故為留飲。肝主慮,久慮而不決,則飲氣不行。脾主思,久思而不已,則脾結,故亦為留飲。人因勞役遠來。乘困飲水,脾胃力衰,因而嗜臥,不能布散於脈,亦為留飲。人飲酒過多,腸胃已滿,又復增之,脬經不及滲泄,久久如斯,亦為留飲。因隆暑津液焦涸,喜飲寒水,本欲止渴,乘快過多,逸而不動,亦為留飲。人若病飲者,豈能出此五者之外乎。夫水者陰物也,但積水則生濕,停酒則成痰,在左脅者同肥氣,在右脅者同息賁,上入肺則多嗽,下入大腸則為瀉,入腎則為湧水,濯濯如囊漿,上下無所之,故在太陽,則為支飲,皆由氣逆而得之。故濕在上者,目黃面浮;在下者,股膝腫厥:在中者,支滿痞膈痰逆。在陽不去者,久則化氣;在陰不去者,久則成形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白話文:

造成飲證的原因有五種,飲證的來源有五種:有因為憤怒抑鬱而得到的,有因為睏倦疲乏而得到的,有因為思考慮事而得到的,有因為痛快飲酒而得到的,有因為在炎熱時過度飲用寒涼之物而得到的。飲證的種類雖然很多,但都不出於這五種。

憤怒抑鬱不能舒展,肝氣就會侵犯脾臟,脾臟的功能就會失常,因此會形成留飲。肝臟主謀畫思考,長時間謀劃思考而不能決定,飲氣就會流通不暢。脾臟主思慮,長時間思慮不已,就會造成脾臟結滯,因此也會形成留飲。

一個人因為勞役遠行,趁著疲倦的時候喝水,脾胃功能衰弱,因此喜歡睡覺,不能把水佈散到脈絡裡,也會形成留飲。

一個人飲酒過多,腸胃已經裝滿了,又繼續增加,膀胱來不及將水滲出體外,長久如此,也會形成留飲。

因為盛夏的時候津液枯竭,喜歡喝寒涼的水,本來是想止渴,但是飲用的過多,水在體內停留而不流通,也會形成留飲。

一個人如果患有飲證,難道會超出這五種原因嗎?

水是陰性的物質,但是水積聚多了就會產生濕氣,停留的酒液就會變成痰液,在左脅的人就會跟肥氣相似,在右脅的人就會跟息賁相似,向上進入肺就會多咳嗽,向下進入大腸就會腹瀉,進入腎臟就會變成湧水,水聲就像水囊裡的漿汁一樣,在體內上下沒有去處,所以如果在太陽經,就會形成支飲,都是因為氣逆而得到的。所以濕氣在上焦的人,眼睛發黃臉部浮腫;在下焦的人,大腿膝蓋腫脹;在中焦的人,腹部飽滿痞塞,胸膈痰逆。在陽經不去除的人,時間久了就會化成氣;在陰經不去除的人,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形體。

脈法,寸口脈緊或浮,膈上有寒,肺下有水氣。(《脈經》)

其脈皆弦微沉滑。(《三因》)(按:此上載有經文四飲及留飲伏飲條。)

白話文:

脈診時,如果手腕寸口的脈象緊張或浮起,表示胸膈部位有寒氣,肺部下方有水液積聚。 脈象表現為弦細、沈而滑。

證狀,(互見上條)凡心下有水者,築築而悸,短氣而恐,其人眩而顛,先寒即為虛,先熱即為實。病人肩息上引,此皆有溢飲在胸中,久者缺盆滿,馬刀腫有劇時,此為氣飲所致也。(《千金》)

白話文:

症狀:與上述條目相似。凡是心中有水的人,心悸不安、呼吸急促、恐懼,感到頭暈目眩、顛倒錯亂,先寒冷的是虛症,先發熱的是實症。病人呼吸急促、氣往上逆,這些都是胸中有溢液的表現,時間久了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,馬刀腫有時會發作,這是由氣飲引起的。《千金要方》

一臂不隨,病人一臂不隨,時復轉移在一臂,其脈沉細,非風也,必有飲在上焦。其脈虛者,為微勞,榮衛氣不周故也,久久自瘥。(一云冬自瘥)(《脈經》)

白話文:

半身不遂,即病人半身不遂,有時症狀轉移到另一邊,他的脈象沉細,不是風邪,一定是水飲停在上焦所致。脈象虛弱的人,是因為身體微弱勞損,榮衛之氣不運行周全所致,時間久了自然會好。(另一種說法是冬季的時候自然會好)。(《脈經》)

食不消,痰飲食不消候,此由痰水結聚,在胸腑膀胱之間,久而不散,流行於脾胃,脾惡濕,得水則脹,脹則不能消食也。或令腹裡虛滿,或水穀不消化,或時嘔逆,皆其候也。(《病源論》)

白話文:

食物無法消化,痰飲停滯的症候。痰水積聚在胸腔、腹部和膀胱之間,長時間不消散,並擴散到脾胃。脾臟厭惡濕氣,遇水則脹,腹部膨脹後無法消化食物。或者使腹腔空虛而飽脹,或者水穀無法消化,或者有時嘔吐和反胃,以上都是積食的症候。(《病源論》)

膈痰風厥頭痛,膈痰者,謂痰水在於胸膈之上,又犯大寒,使陽氣不行,令痰水結聚不散,而陰氣逆上,上與風痰相結,上衝於頭,即令頭痛,或數歲不已,久連腦痛,故云膈痰風厥頭痛(按:此本於《肘後》)。若手足寒冷至節,即死。(《病源論》)(治方出後吐劑中,宜參。又《雞峰》曰:痰厥之候,由痰水結聚,陰氣逆衝於頭目,令人頭痛,胸滿短氣,嘔吐白沫。蓋即此條證。)

白話文:

膈痰引發的風寒頭疼,膈痰是指痰水停留在胸膈之上,又受了大寒,導致陽氣無法運行,使痰水凝結不散,而陰氣向上逆行,與風痰結合,衝擊到頭部,就會引起頭疼,或持續數年不癒,久而久之演變為腦痛,所以說膈痰引發的風寒頭疼。(注意:這條出自《肘後》)。如果手足寒冷到關節,就會死亡。(《病源論》)(治療方法見後吐劑中,宜參考。另外,《雞峯》說:痰厥的症狀,是由於痰水凝結,陰氣向上衝擊頭部,導致人頭疼、胸悶氣短、嘔吐白色泡沫。這條證據正是如此。)

類傷寒,中脘有痰,亦令人憎寒發熱,胸膈痞滿,有類傷寒,但頭不疼、項不強為異,服柴胡半夏湯、金沸草散、大半夏湯。(《活人書》)(按:柴胡半夏湯,系小柴胡湯加白朮、麥門冬。金沸草散,用旋覆花、細辛、前胡、荊芥、甘草、半夏、芍藥、薑、棗,水煎。大半夏湯,猶用小半夏湯。)

白話文:

像傷寒症狀,中脘部位有積痰,也會令人憎惡寒冷,發燒,胸隔部位痞悶,肚子脹滿,類似傷寒,但頭部不疼、脖子不僵硬,這與傷寒不同。服用柴胡半夏湯、金沸草散、大半夏湯。(《活人書》)(註:柴胡半夏湯,是將小柴胡湯加入白朮、麥門冬。金沸草散,使用旋覆花、細辛、前胡、荊芥、甘草、半夏、芍藥、生薑、紅棗,煮成湯。大半夏湯,同小半夏湯。)

治例,氣行即水行,氣滯即水滯,故知飲之為病,在人最多,善療此者,要以宣通氣脈為先,則水飲無所凝滯。所以治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,以人之氣血,得溫則宣流也。及其結而成堅癖,則兼以消痰破飲之劑攻之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從治療的案例中,可以看出人體氣運行正常的話,水液就能正常運行;如果氣滯不暢,水液也會滯留不暢。因此,在人體發生的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水飲病證,擅於治療這種疾病的人,首先要注重疏通氣血脈絡,這樣就可以讓水飲流動不至凝滯。因此,治療痰飲病證時,應該使用溫和的藥物使其調和,因為人的氣血得到溫暖之後,就會運行通暢。如果水飲凝結成堅硬的癖塊,那麼就需要同時服用消痰破飲的藥物來攻除它。(摘自《聖濟總錄》)

觀乎治飲之法,或下或汗,或溫或利,此固定法。愚者之見,溫利之差,可以無害,汗下之錯,為病不淺矣。不若順氣為先,分導次之,氣順則津液流通,痰飲運下,自小便中出。有病喜吐痰唾,服八味丸而作效者,亦有意焉。王叔和云:腎寒多唾。蓋腎為水之官,腎能攝水。

白話文:

關於治療飲水病的方法,有的是用瀉下的方法,有的是用發汗的方法,有的是用溫補的方法,有的是用利水的方法,這些都是固定的方法。愚昧者的看法,溫補和利水的方法,雖然有所差異,但可以沒有危害,但是發汗和瀉下的方法,如果用錯了,就會引起不小的疾病。還不如先順氣,其次再分導,氣順了,津液就能流通,痰飲也能運化下來,自然就會從小便中排出。有的人有吐痰唾液的症狀,服用八味丸而起效的,也是有道理的。王叔和說:腎寒的人,容易吐唾液。這是因為腎是水的官,腎能收攝水液。

腎氣溫和,則水液運下;腎氣虛寒,則邪水溢上。其間用山茱萸、山藥輩取其補,附子、肉桂取其溫,茯苓、澤瀉取其利,理亦當矣。臨病之際,又加詳審焉。(《濟生》)

白話文:

腎氣溫和,水液就會順利往下運行;腎氣虛寒,邪水就會溢出到身體上部。這個道理,就應當趁著病情在腎氣不適的時候,使用山茱萸、山藥等藥物來補養身體,附子、肉桂來溫暖身體,茯苓、澤瀉來利尿,這都是合理的。在臨牀使用的時候,還要詳細審察病情。

療治之法將何先?曰:能以表裡虛實證之,斯得矣。表有水者,其身熱,嗽喘怔忪,乾嘔微利,青龍湯汗之而愈。里有水者,其身涼,嘔嗽痞滿,引脅痛硬,十棗湯下之而安。虛者脈虛,心腹滿而濡,當以安腎丸為主,加青木香丸少許以行之。(按:此二方俱難適用,今不取,)實者脈實,心腹滿而硬,當以青木香丸為主,用五皮散加枳殼以導之。尋常水氣,心下怔忪,大半夏湯、小半夏茯苓湯、五苓散輩,通用可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應該從哪裡開始呢?答曰:能夠弄清楚表裡虛實的證狀,這樣就能得到答案。表有水的人,身子發熱,咳嗽喘息,精神恍惚,乾嘔輕微腹瀉,可以用青龍湯讓他們出汗而治癒。裡有水的人,身子發涼,嘔吐咳嗽,胸口痞滿,牽拉到肋骨疼痛變硬,可以用十棗湯讓他們排泄而安穩。虛的人脈搏虛弱,心腹滿脹而潮濕,應該以安腎丸為主,加青木香丸少許來治療。(按:這兩種藥方都很難適用,現在不採用。)實的人脈搏實,心腹滿脹而僵硬,應該以青木香丸為主,用五皮散加枳殼來疏導。尋常的水氣,心下恍惚,大半夏湯、小半夏茯苓湯、五苓散這類藥,都可以通用。

然而瘧家多積黃水,或於心下停瀦,或於脅間結癖,惟癖為能生寒熱,所以瘧劑多用常山。蓋水在上焦則吐之,水不在於上焦,則常山亦能破其癖而下其水也。若夫水腫證候,亦此種類,請旁參而互考焉。(《直指》)

白話文:

但是得了瘧疾的人體內大多會積聚黃色的水,有的積聚在心窩以下,有的積聚在兩脅之間形成贅塊,只有贅塊才能產生寒熱,所以治療瘧疾的藥方大多會使用常山。因為水在上焦就會引起嘔吐,如果水不在於上焦,那麼常山也能夠消除贅塊並將水往下排出。至於水腫的症狀,跟這個種類是一樣的,請結合其他相關內容互相參考。

愚嘗觀仲景治飲諸方之意,在表者汗之,在裡者下之,挾濕則分利之,寒熱溫涼,隨其所屬以治之。(《玉機》)

白話文:

我曾經觀察過仲景治療飲水的各種方法,在表面的就令其出汗、在裡面的就用瀉藥使之排出,夾雜濕氣的就用利尿劑排出,寒熱溫涼,則依它所屬的性質來治療。(《玉機》)

治宜燥濕利水行氣健脾,乃為得也。其藥大都以半夏、茯苓、參、術為君,佐以豬苓、澤瀉以滲泄之,白豆蔻、橘皮以開散之,蘇梗、旋覆花以通暢之。東垣五飲丸中有人參,其旨概可見矣。(《本草經疏》)

白話文:

治療宜採用燥濕、利水、行氣、健脾的治法,纔算合適。方藥配伍大致都以半夏、茯苓、參、術為主藥,輔以豬苓、澤瀉以滲泄水濕,白豆蔻、橘皮以開散水氣,蘇梗、旋覆花以通暢氣機。從東垣的五飲丸中有人參一藥,其用意的大概就可以看出來了。

治不當為諸證牽掣,病痰飲而變生諸證,不當為諸證牽掣,妄言作名,且以治飲為先,飲消則諸證自愈。(《醫碥》曰:真格言也。)有卒然昏悶,口眼喎斜,似中而實非中,四肢戰曳,身如浮雲,似虛而實非虛,皆痰飲所為也。又有腎虛寒不能攝水,致邪水溢上,故作痰飲,宜八味丸。(《要訣》)

白話文:

治療方法不恰當就會牽製出各種症狀,患有痰飲病的人,病情會衍生出各種症狀,不應該被這些症狀牽制,胡亂冠以病名,應該先以治療痰飲為主,痰飲消除了,這些衍生症狀就會自然痊癒。(《醫碥》說:這真是至理名言啊。)有的人突然昏悶,口眼歪斜,看上去像是中風了,實際上不是中風,四肢顫抖,身體好像浮在雲端,看上去像是虛症,實際上不是虛症,這些都是痰飲引起的。還有的人腎虛、腎寒不能攝住水液,導致邪水溢出,積結成痰飲,應該服八味丸。(《要訣》)

溢飲發汗治驗,吳茭山治一男子瘦弱,因臥卑濕之地,遂得溢飲之證,頭目眩暈,羞見光,寒熱時作(痰能作寒熱信然),四肢歷節疼痛(四肢歷節疼痛,乃濕飲流注關節)。醫作風治,或作虛治,將及半年,俱不效。吳診脈曰:寸口脈沉而滑,兩尺弦,此溢飲濕痰也,但汗吐之。諸醫以病者虛羸,當用補法,謂汗吐必死。吳曰:此溢飲當發其汗。遂以控涎丸一服,卻用爆干綿子一斗然之,以被圍之,勿令氣泄,令患人坐熏,良久倏然吐出黑痰升許,大汗如雨,痛止身輕,其病遂愈。(《類按》)

白話文:

溢出之飲發汗的驗證

吳茭山醫治一個男子因體弱多病,因臥在潮濕的地面上,遂得上了一種叫作溢飲的病。他的頭目眩暈,羞於見光,寒熱時常發作(痰能引起寒熱實在是真實的),四肢關節疼痛(四肢關節疼痛,是濕飲流注關節引起的)。

醫生治病時,有的用風寒治療,有的用虛證治療,將近半年時間,都沒有療效。吳醫師診脈後說:寸口脈沉而滑,兩尺弦,這是溢飲濕痰引起的,只要發汗、吐出痰就可以治癒。其他醫生認為病人虛弱羸弱,應該用補虛的方法,認為發汗、吐痰必定會死。吳醫師說:這種溢飲應該發汗。

於是吳醫師給病人服用了控涎丸一服,又用爆乾的棉子一斗點燃,用被子圍住,不讓氣泄漏,讓病人坐在上面燻蒸,良久後,病人突然吐出了黑色的痰液一升多,大汗淋漓,疼痛停止,身體輕鬆,病症痊癒了。(《類按》)

和中散寒諸方,《延年》茯苓飲,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後,心胸間虛氣滿,不能食,消痰氣,令能食方。

白話文:

和中散寒的各種藥方中,《延年》茯苓飲,主治心胸中有停滯的痰和宿水,自吐出水後,心胸間虛氣滿滿,不能吃東西,消除痰氣,使能吃東西的藥方。

茯苓(三兩),人參(二兩),白朮(三兩),生薑(四兩),枳實(二兩炙),橘皮(一兩半切)

白話文:

  • 茯苓:三兩

  • 人參:二兩

  • 白朮:三兩

  • 生薑:四兩

  • 枳實:二兩(須烘烤)

  • 橘皮:一兩半(須切片)

上六味切,以水六升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分溫三服,如人行八九里進之,忌酢物、桃、李、雀肉等。仲景《傷寒論》同。(《外臺》)

白話文:

將人參、甘草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芍、桂枝切好,再以六升水煮,取一升八合後去除雜質,分三次服用,服用後像步行八九里路那樣行走一段時間,忌食醋、桃、李、雀肉等。仲景《傷寒論》中也有類似的記載。(《外臺》)

深師消飲丸,療酒澼,飲酒停痰水不消,滿逆嘔吐,目視䀮䀮,耳聾,腹中水聲方。

白話文:

深師消飲丸,可治療酒裡攙雜了不好的成分,喝下後,痰飲水停滯不消化,出現胸悶、嘔吐、眼前發花,耳朵聽不見,肚子裡有水聲的症狀。

乾薑,茯苓(各三兩),白朮(八兩),枳實(四枚炙)

上四味搗篩,蜜和丸,服如梧子五丸,日三,稍加之。(同上)

白話文:

乾薑、茯苓(各三兩),白朮(八兩),枳實(四枚,炙)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篩過,用蜂蜜調和成丸狀,每次服用像梧桐子大小的五丸,每天三次,可以根據情況慢慢增加劑量。

予平生有二疾,一則臟腑下血,二則膈中停飲,下血有時而止,停飲則無時。始因年少時夜坐為文,左向伏几案,是以飲食多墜向左邊。中夜以後,稍困乏,必飲兩三杯,既臥就枕,又向左邊側睡。氣壯盛時,殊不覺。三五年後,覺酒止從左邊下,漉漉有聲,脅痛,飲食殊減,十數日必嘔數升酸苦水,暑月止是右邊身有汗,漐漐常潤,左邊病處絕燥。遍訪名醫及海上方服之,少有驗。

白話文:

我一直以來有兩個疾病,一是臟腑出血,二是隔膜中有水停留。出血有時會停止,而水在隔膜中則一直沒有停止。最初是因為年輕時晚上坐著寫文章,左手撐著几案,所以飲食大多掉落在左側。半夜以後,稍微感到疲乏,一定會喝兩三杯酒,睡覺時又向左側平躺。在氣壯盛的時候,並不太覺得有什麼。三五年後,才發現酒只從左側流下,並伴隨著嘩啦嘩啦的聲音,肋部疼痛,飲食大減,十幾天 обязательно會嘔吐幾升酸苦的水,在炎熱的夏天,只有右側的身體有汗,而左側的病處則是完全乾燥。遍訪名醫,服用各方藥物,但都收效甚微。

間或中病,止得月餘復作。其補則如天雄、附子、礬石,其利則如牽牛、甘遂、大戟,備嘗之矣。予後揣度之,已成癖囊,如潦水之有科臼,不盈科不行。水盈科而行也,清者可行,濁者依前停蓄,蓋下無路以決之也。是以積之五七日,必嘔而去,稍寬數日復作。脾,土也,惡濕,而水則流濕。

白話文:

不時生病,一個月後就復發。用天雄、附子、礬石來補益,用牽牛、甘遂、大戟攻下,我都嘗試過了。後來我仔細揣摩,體內已形成積聚,好像攔水壩的水,不滿過壩就不流下來。水滿了就會流下,清澈的水流走了,渾濁的水還停在那裡,因為底下沒有路可以讓它流走。所以積了五七天,一定吐出來才寬鬆幾天,又復發了。脾屬土,不喜歡濕,而水則會導致濕氣積聚。

莫若燥脾以勝濕,崇土以填科臼,則疾當去矣。於是悉屏諸藥,一味服蒼朮,三月而疾除。自此一向服數年,不吐不嘔,胸膈寬,飲啖如故,暑月汗周身而身涼,飲亦當中下,前此飲漬其肝,目亦多昏眩,其後燈下能書細字,皆蒼朮之力也。其法蒼朮一斤,去皮切末之。用生油麻半兩,水二盞,研濾取汁。

白話文:

不如熱脾來克服濕氣,助長土氣來填滿消化器官,那麼疾病應該會消除。於是全部停掉其他藥物,只服用蒼朮,三個月後疾病消除。從那時起一直服用幾年,不吐不嘔,胸膈寬闊,飲食如常,酷暑月汗遍全身而身體涼爽,飲酒也適中不傷身,以前飲酒沉醉傷了肝臟,眼睛也經常昏眩,後來在燈光下能寫細小的字,這都是蒼朮的功效。治療方法是,蒼朮一斤,去皮切成細末。用生麻油半兩,水二碗,研磨濾取汁液。

大棗十五枚,爛煮去皮核研,以麻汁勻研成稀膏,搜和入臼熟杵,丸梧子大幹之。每日空腹用鹽湯吞下五十丸,增至一百丸、二百丸,忌桃李雀鴿。初服時必膈微燥,且以茅朮制之,覺燥甚,進山梔散一服,久之不燥矣。予服半年以後,止用燥烈味極辛者,削去皮不浸,極有力,亦自然不燥也。

白話文:

將十五顆大棗煮爛後,去除皮和核,再用麻油均勻研磨成稀糊狀。將已經煮熟搗碎的臼米加入,一起研磨成泥。搓成梧子那麼大的丸子,曬乾。每天空腹用鹽湯吞下五十丸,逐漸增加到一百丸、二百丸。忌諱吃桃子、李子、野鴿子。剛開始服用時,會感到胃部微微乾燥,可用茅朮來調整。如果覺得乾燥得很嚴重,可以服用一劑山梔散。久而久之,就不會乾燥了。我在服用半年之後,只服用味道極辛辣燥烈的藥物,而且不削皮、不浸泡,力氣很大,自然也不會乾燥了。

山梔散,用山梔子一味,干之為末,沸湯點服。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邊,時或運動,亦消息之法。(《本事》)(按:澼囊本出《千金》,囊蓋飲結如囊之謂,孫一奎以為狀若胞囊,不可速去者,非是。)

白話文:

山梔散,只用山梔子一種藥材,將它曬乾後研磨成粉末,用沸水調勻服用。由此可知,長時間端坐時不能只朝向一邊,應當時常活動一下,這也是養生之道。(《本事》)(按:囊本出自《千金》,囊是指堆積在體內久不消的飲結,孫一奎認為它像胞囊一樣,不能快速去除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。)

病心腹虛冷,遊痰氣上,胸脅滿,不下食,嘔逆,胸中冷者,小半夏湯主之方。

半夏(一升),生薑(一斤),橘皮(四兩)

白話文:

病人心腹虛冷,痰氣上湧,胸脅滿悶,吃不下東西,嘔吐反胃,胸中感覺寒冷,可用小半夏湯來治療。 配方為:半夏(一升),生薑(一斤),橘皮(四兩)。

上三味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若心中急及心痛,內桂心四兩。若腹滿痛,內當歸三兩。羸弱及老人,尤宜服之。一方用人參二兩(仲景無橘皮、人參)。(《千金》)

治胸中積冷,心中嘈,煩滿,汪汪不下飲食,心胸應背痛,吳茱萸湯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三個藥材切碎,以一斗水煮成三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如果心急或心痛,再加四兩桂心。如果腹部脹痛,再加三兩當歸。體弱和老年人,尤其適合服用。另一種方法是使用二兩人參(仲景沒有橘皮和人參)。(《千金》)

吳茱萸(三兩),半夏(四兩),桂心,人參(各二兩),甘草(一兩),生薑(三兩),大棗(二十枚)

白話文:

吳茱萸(150克),半夏(200克),桂心,人參(各100克),甘草(50克),生薑(150克),大棗(20枚)

上七味㕮咀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去滓分三服,日三。(同上)

葛氏方,治腹中冷澼,水穀陰結,心下停淡,兩脅痞滿,按之鳴轉,逆害飲食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七味藥材咀碎,加入九升水煮至剩下三升,去掉藥渣後分成三次服用,每天服三次。 這是葛氏的方劑,用來治療腹部受寒引起的腹瀉、消化不良導致的食物和水分在體內積滯、胸悶無胃口、兩側肋骨下方脹滿且按壓時有腸鳴音的情況。

茯苓一兩,茱萸三兩搗,蜜丸如梧子,服五丸,日三。(《醫心》)《魏氏》茱枳丸,治中焦停飲癖,於本方加枳實(薑汁煮神麯糊為丸)。

白話文:

  • 茯苓一兩,茱萸三兩搗碎,加上蜂蜜做成像梧子一樣大小的丸劑,每天三次,每次服五丸。(《醫心》)

  • 《魏氏》茱枳丸,治療中焦停飲癖,在《醫心》本方的基礎上添加了枳實(用薑汁煮熟後與神麯糊攪拌均勻做成丸劑)。

《小品》不能食,療胸膈心腹中淡水冷氣,心下汪洋嘈煩,或水鳴多唾,口清水自出,脅肋急脹痛,不欲食,此皆胃氣弱受冷故也,其脈喜沉弦細遲,悉主之方。

白話文:

《小品》不適合食用,用於治療胸膈心腹中的淡水冷氣,心下汪洋嘈煩。或者有水聲,唾液多,口中清水自動流出,肋骨急劇脹痛,不想吃東西,這些都是胃氣虛弱受寒引起的。其脈象喜歡沉弦細遲,對症的藥方都有記載。

半夏(五兩洗),生薑(五兩),茯苓(三兩),旋覆花(一兩),陳橘皮人參,桔梗,芍藥,甘草(炙各二兩),桂心(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(五兩,清洗乾淨)

  • 生薑(五兩)

  • 茯苓(三兩)

  • 旋覆花(一兩)

  • 陳橘皮

  • 人參

  • 桔梗

  • 芍藥

  • 甘草(各二兩,炙)

  • 桂心(一兩)

上十味切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欲得利者,加大黃。(《外臺》)《千金》加細辛(不標方名,《本事》名旋覆花湯)。《濟生》檳榔散,治胸膈痰飲,腹中虛鳴,食不消化,或加嘔逆,或臂痛項疼,於本方去桂心、茯苓、芍藥,加檳榔,杏仁、乾薑、白朮。《直指》橘皮湯,治胸膈停痰,於本方去桂心、芍藥,加細辛、青皮、枳殼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,加入九升水,煮沸後取三升藥汁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想瀉利的話,可以加大黃。(出自《外臺》)《千金》中添加細辛(沒有標示方名,《本事》中稱之為旋覆花湯)。《濟生》中的檳榔散,可以治療胸膈痰飲、腹中虛鳴的症狀,以及飲食不消化的症狀,有時還會伴有嘔逆、上臂疼痛或頸部疼痛。在原方中去除桂心、茯苓和芍藥,添加檳榔、杏仁、乾薑和白朮。《直指》中的橘皮湯,可以治療胸膈痰停的症狀,在原方中去除桂心和芍藥,添加細辛、青皮和枳殼。

《元戎》五飲湯,主一、留飲心下,二、澼飲脅下,三、痰飲胃中,四、溢飲膈上,五、流飲腸間。凡此五飲,酒後傷寒,飲冷湯多,故有此疾(按:此取《千金翼》)。於本方去桔梗,加枳實、白朮、厚朴、澤瀉、前胡、豬苓。若因飲酒有飲者,加葛花、縮砂仁。

白話文:

《元戎》五飲湯,主要治療:

  1. 留飲在心下

  2. 澼飲在脅下

  3. 痰飲在胃中

  4. 溢飲在膈上

  5. 流飲在腸間

凡是這五種飲,都是因為酒後傷寒,或喝了太多冰涼的湯水而引起的(根據《千金翼》記載)。

在原本的方劑中去除桔梗,另外加入枳實、白朮、厚朴、澤瀉、前胡、豬苓。

如果飲酒後有飲症的,可以再加上葛花和縮砂仁。

大半夏湯,主痰冷澼飲,胸膈中不理方。

半夏(一升),白朮(三兩),生薑(八兩),茯苓,人參,桂心,甘草,附子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大半夏湯,用來治療因寒痰和飲邪引起的胸部不適。 配方包括:半夏(一升),白朮(三兩),生薑(八兩),茯苓、人參、桂心、甘草、附子各二兩。

上八味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》)《外臺》:《刪繁》療肉極虛寒則脾咳,留飲痰癖,大小便不利,小腹切痛,膈上寒,大半夏湯,於本方加橘皮。(《雞峰》半夏茯苓飲子,與此方相類,見《嘔吐》中,宜參。)

半夏湯,主痰飲澼氣吞酸方。

半夏,吳茱萸(各三兩),生薑(六兩),附子(一枚)

白話文:

將八味藥材一起打碎,加入八升的水,煮沸後小火煮到三升,分三次服。

《外臺祕要》的《刪繁》篇記載,如果肉體極度虛寒,就會出現脾氣虛弱、咳嗽、飲水過多、痰癖、大小便不暢、小腹疼痛、隔膜上寒等症狀,可以用大半夏湯來治療,在這個方的基礎上,加上橘皮。

《雞峯》的半夏茯苓飲與這個方相似,請參考《嘔吐》篇,並加以參酌。

上四味㕮咀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,老小各半,日三。(《千金》)《聖濟》治冷痰壅盛,胸膈不利,胃口冷,脾氣弱,嘔吐痰涎,奇效湯。於本方去吳茱萸,加木香。

薑附湯,主痰冷澼氣,胸滿氣短,嘔沫頭痛,飲食不消化方。

生薑(八兩),附子(四兩生用四破)

白話文:

將上述四種藥材搗碎,加入五升水,煮成二升半,分成三次服用,年紀大的人和小孩子各服一半,每天服用三次。(出自《千金方》)《聖濟總錄》記載此湯方可治療因受涼而引起的痰液壅盛,胸悶食慾不振,脾氣虛弱,嘔吐痰液等症狀,效果顯著。在此方藥的基礎上,去除吳茱萸,加入木香。

上二味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,分四服。亦主卒風。(《千金》)(《醫心方》引胡洽方云:葛氏方同之。)

白話文:

將上面的兩種藥材搗碎成末,加入八升的水,煎煮到剩下二升,分四次服用。也能用於治療中風。(《千金要方》)(《醫心方》引胡洽方說:葛洪的方子與此相同。)

新法半夏湯,郭醫傳,治脾胃氣弱,痰飲不散,嘔逆酸水,腹脅脹痛,頭旋噁心,不思飲食。(原不載主治,今從《和劑·淳祐方》錄入。)

白話文:

新法半夏湯,出自郭醫傳,用於治療脾胃氣虛,痰液飲積不散,引起嘔吐酸水,腹脅脹痛,頭暈噁心,食慾不振等症狀。(原方中未記載主治,現根據《和劑·淳祐方》收錄。)

大半夏(四兩,湯洗七次,每個切作兩片,用白礬一兩碎之,沸湯一碗,乘熱浸半夏一晝夜,湯洗去礬攤干,一片切作兩片,再用生薑自然汁。於銀盂中沒湯浸一晝夜,卻於重湯中頓,令薑汁幹盡,慢火焙乾為細末,再用生薑自然汁搜成餅子,曝或焙乾,炙黃勿令焦。)

白話文:

首先將大劑量夏(四兩)用湯洗七次,每片切成兩片。再用一兩的白礬研成碎末,用一碗沸湯將白礬浸泡一晝夜。然後取出半夏,用湯將白礬洗淨,攤開晾乾。再將每片半夏切成兩片,用生薑絞汁浸泡一晝夜。之後將半夏取出,放入滾燙的湯中焯一下,再撈出放入重湯中頓煮,直到薑汁完全浸透。然後取出半夏,用慢火烘乾,研磨成細末。再用生薑汁將半夏粉末搓成餅狀,放在陰涼處晾乾或烘乾。最後用火烤至半夏餅表面呈黃色,但不要烤焦。

甘草(二兩半炙),陳橘紅,草果(煨取肉),神麯(炒),縮砂仁(各一兩),丁香,白豆蔻仁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甘草(二兩半炙)、陳橘紅、草果(煨取肉)、神麴(炒)、縮砂仁(各一兩)、丁香、白豆蔻仁(各半兩)。

上八味為細末,每服抄一錢,先用生薑自然汁一匙,調成膏子,入炒鹽沸湯點服。(《是齋》)《和劑》(寶慶新增)治脾胃不和,中脘氣滯,宿寒留飲,停積不消,心腹刺痛,脅肋膨脹,嘔吐痰水,噫氣吞酸。於本方去縮砂、白蔻,加乾薑、木香、茯苓(用丁香皮)。治留飲,溫脾胃,利胸膈,調順氣血,沉香茯苓丸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八種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先用生薑自然汁一勺,攪拌成膏狀,加入炒鹽沸湯中服用。(《是齋》)《和劑》(寶慶新增)治脾胃不和,中脘氣滯,宿寒留飲,停積不消,心腹刺痛,脅肋膨脹,嘔吐痰水,噫氣吞酸。於原先的方藥配方中去掉縮砂、白蔻,加入乾薑、木香、茯苓(用丁香皮)。治留飲,溫脾胃,利胸膈,調順氣血,沉香茯苓丸方。

沉香(一兩),半夏(湯洗七遍去滑二兩),檳榔(銼),陳橘皮(湯浸去白焙),白茯苓(去黑皮),肉豆蔻(去殼),甘草(生用各半兩)

白話文:

沉香:一兩

半夏:洗去表皮七次來去除滑膩,二兩

檳榔:切碎

陳橘皮:以熱水浸泡,取出烘乾,去除白色的內膜

白茯苓:去除黑色的外皮

肉豆蔻:去除外殼

甘草:直接使用,各半兩

丁香,人參(各三兩)上九味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食前生薑湯下。(《聖濟》)

止逆丸,治停寒積飲,嘔吐痰水,無問冷熱,不可食者,服之必愈。

白話文:

丁香、人參(各三兩)與上九味藥材研成粉末,用蜂蜜和成丸藥,丸藥的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十五丸,飯前用生薑湯送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沉香,丁香,木香,吳茱萸(湯洗焙乾),半夏(湯洗七遍生薑汁製各半兩),水銀,硫黃(各一兩二味研令砂子星盡為度)

白話文:

沈香、丁香、木香、吳茱萸(用湯水洗過並焙乾),半夏(用湯水洗過七次,再用生薑汁浸泡製成,各半兩),水銀、硫磺(各一兩,將兩種藥物研磨成砂狀,研磨到沒有顆粒為止)

上件為細末,以生薑糊就和丸,如綠豆大,每服二三十丸,生薑湯下,不拘時候。(《御藥院方》)

白話文:

上記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生薑糊劑和丸,像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不限服用的時間。(出自《御藥院方》)

消飲諸方,大棗,治痰飲為患,或嘔吐噁心,或頭眩心悸,或中脘不快,或發為寒熱,或因食生冷,脾胃不和。

半夏(湯浸七次),橘紅(各五兩),白茯苓(三兩),甘草(炙一兩半)

白話文:

治療積食的各種方法:

  1. 大棗:治療痰飲為患,包括嘔吐噁心、頭暈心悸、中脘不適、出現寒熱症狀,多因吃了生冷食物,導致脾胃不和。

上為㕮咀,每服四錢,用水一盞,生薑七片,烏梅一個,同煎六分,去滓熱服,不拘時候。(《和劑》)枳縮二陳湯,即二陳湯加枳實、縮砂,理脾胃,順氣寬中,消痰飲。(《祖劑》)(按:本湯加減諸方,互見痰涎門。)

白話文:

上等為半夏的根部,每次服用 4 錢,用一杯水,生薑 7 片,烏梅一個,一起煮到六分,去渣滓熱服,不拘泥於時間。枳縮二陳湯,就是二陳湯加上枳實、縮砂,調理脾胃,順氣寬中,消退痰涎。(按:本湯加減諸方,互見痰涎門。)

桔梗湯,除痰下氣,治胸脅脹滿,寒熱嘔噦,心下堅痞,短氣煩悶,痰逆噁心,飲食不下。

白話文:

桔梗湯:具有祛痰、理氣的功效,適用於治療胸脅脹滿、寒熱嘔吐、噁心、心下堅硬痞悶、呼吸急促煩悶、痰逆噁心、飲食不下的症狀。

陳皮(去穰),半夏(生薑汁製),桔梗(細銼微炒各一十兩),枳實(去穰麩炒赤黃五兩)

白話文:

陳皮:去籽。

半夏:用生薑汁製。

桔梗:切細、微炒,各取十兩。

枳實:去籽、炒至焦黃,取五兩。

上為粗末,每服二錢,水一中盞,生薑五片,同煎至七分,去滓溫服。不計時候。(《和劑》)

湧吐諸方,治胸中多痰,頭痛不欲食,乃(《外臺》及)飲酒則瘀阻痰方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一中盞水和五片生薑一起煎煮至七分滿,去掉渣滓後溫熱飲用。隨時可以服用。(出自《和劑》) 這是用來催吐的方子,適用於胸中有大量痰液、頭痛且不願進食的情況,特別是在喝了酒之後可能會造成痰瘀阻滯。(出自《外臺》)

先作一升湯,投水一升,名為生熟湯。及食三合鹽,以此湯送之,須臾欲吐便擿出。未盡,更服二合,飲湯二升,後亦可更服湯,不復也。(《肘後》)

治卒頭痛如破,非中冷,又非中風,其痛是胸膈中痰,厥氣上衝所致,名為厥頭痛,吐之即瘥方。

白話文:

先製作一升的湯,加入一升的水,稱為生熟湯。喝完三合的鹽後,用這個湯送服,不一會兒想吐的時候就把它吐出。沒吐完,再服用二合,喝二升湯,之後還可以再服用湯,就不用再吐了。(《肘後》)

單煮茗作飲二三升許,適冷暖飲二升,須臾擿即吐,吐畢又飲,如此數過,劇者須吐膽乃止,不損人而渴則瘥。(《千金》)(按:此方本出《肘後》茗作米。)

白話文:

單獨煮茶當作飲料,喝二三升左右,等茶涼到適宜的溫度後再喝二升,不久就會嘔吐,嘔吐完畢後再喝,這樣反覆幾次,病情嚴重的患者必須吐出膽汁才會停止嘔吐,對身體沒有損害,而口渴的症狀就會痊癒。(《千金方》)(註:這個方子最初出現在《肘後方》,茗是米的意思。)

治淡飲頭痛,往來寒熱方。

常山(一兩),雲母粉(二兩)

上二味搗篩為散,熱湯服一方寸匕,吐之止。吐不盡,更服。(《千金翼》)

治痰厥頭痛,宜吐之方。

茶末(四錢),燈心(一束),人參蘆頭(一分)

上以水一大盞,煎至五分,去滓溫服。如人行五里,未吐再服。(《聖惠》)

瀉下諸方,葛氏方,治腹中冷澼,水穀陰結,心下停淡,兩脅痞滿,按之鳴轉,逆害飲食方。

大黃(三兩),甘草(二兩),蜜(一升二合),棗(二十七枚)

以水三升,煮棗取一升,內諸藥,煮取一升七合,分再服。(《醫心》)

茱萸消石湯,主久寒不欲飲食,數十年澼飲方。

吳茱萸(八合),消石(一升),生薑(一斤)

白話文:

治療淡飲引起的頭痛和交替出現的發熱與畏寒的方劑: 常山(30克),雲母粉(60克) 將上述兩種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用熱水沖服一小匙,直到嘔吐停止。如果還未完全吐出,可再服用。 治療痰厥引起的頭痛,適用於需要催吐的情況: 茶末(12克),燈芯草(一束),人參根頭部(3克) 將這些材料加入一大杯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半,濾掉渣滓後溫服。若走五里路後仍未嘔吐,可以再次服用。 葛氏方,用於治療腹部寒冷、消化不良、食物在心下停留不化、兩側脅肋滿悶且按壓有腸鳴音、食慾不佳等症狀: 大黃(90克),甘草(60克),蜂蜜(500毫升),大棗(27枚) 先用水三升煮大棗取汁一升,然後加入其他所有藥材,繼續煎煮至剩下一升七合,分兩次服用。 茱萸消石湯,適用於長期體內寒冷、沒有食慾、多年積累的體液滯留問題: 吳茱萸(80毫升),硝石(1升),生薑(500克)

上三味,以酒一斗,水解令得二斗,煮藥取四升,服二升,病即下,去勿更服也。初下如泔,後如汙泥。若如沫滓吐者,更可服之。養如乳婦法。(《千金》)(《腳氣》及《傷食》載有類方。)

蠲飲枳實丸,逐飲消痰,導壅清膈。

白話文:

上等三味藥材,用一斗酒,一半水混合成兩鬥,煎熬取四升藥液,服用兩升藥液,就會拉肚子,把毒素拉出後就不再服用,初次服用時大便如泔水,之後像汙泥一樣。如果吐出來的是泡沫和渣滓,可以繼續服用藥物,服用期間的飲食要像哺乳期的婦女一樣。

枳實(麩炒去穰),半夏(湯洗浸一宿切焙乾),陳橘皮(去白三味各二兩),黑牽牛(半斤取頭末三兩餘滓不用)

上件為細末,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生薑湯下,不拘時候。(《楊氏》)

白話文:

  1. 枳實:先用麩皮炒過,再去除裡面的核。

  2. 半夏:用熱水浸泡一晚,切片後烘乾。

  3. 陳橘皮:去除白色的部分,三種藥材各取二兩。

  4. 黑牽牛:取半斤,將其頭部搗碎成末,取出三兩,其餘部分不用。

灸法,凡人患水疰,口中湧水,經謂之肺來乘腎,食後吐水,可灸肺俞,又灸三陰交、期門,瀉肺補腎也,各隨年壯。然則痰涎有類此者,又當如此法灸之。(《資生經》)

白話文:

艾灸治療法,凡是患有水腫的人,口中吐水,經書上說這是肺來牽制腎臟,吃東西後吐水,可以灸肺俞穴,再灸三陰交穴、期門穴,瀉肺以補腎,各自依照年紀大小來決定取穴。然而痰涎有類似於此的症狀,也應該依循這種方法灸之。(《資生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