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丹波元堅撰

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35)

回本書目錄

內因類 (35)

1. 骨蒸

若病人久虛不喜水,後當減水。張刑部子皋病極,田樞密況送此方,遂愈。(《本草衍義》)《濟世全書》名五龍湯,曰:若為末,煉蜜為丸,噙化最妙。

阿膠散,治肺痿損傷,氣喘咳嗽有血。

阿膠,側柏葉(各一兩),熟地黃,人參,麥門冬(各三分),茯苓(半兩),蛤蚧(一隻全者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湯調下,食後。(《雞峰》)

蛤蚧散,治積勞久咳失音方。

蛤蚧(一對去口足溫水浸去膜颳了皿脈用好醋炙),訶子(煨去核),阿膠(炒),熟地黃,麥門冬(去心),細辛(去苗),甘草(炙各半兩)

上為末,蜜丸如皂子大,每服一丸含化,不拘時候服。(《三因》)《婦人良方》治肺間邪氣,胸中積血作痛,失音痰喘,含化丸,即本方。

蛤蚧散,治虛勞,咳嗽咯血,潮熱盜汗,不思飲食。

蛤蚧(一對洗淨酥炙),人參(五錢),百部(去苗五錢),紫菀(取茸五錢)貝母(五錢),款冬花(三錢),阿膠(蛤粉炒五錢),鱉甲(醋炒五錢)柴胡(五錢),甘草(炙一錢),杏仁(去皮尖三錢),黃耆(蜜炒五錢)

上十二味,為粗末,每五錢,水煎服。(《點雪》)(按:此本《楊氏》人參蛤蚧散,今去肉桂、半夏。)

保和湯。

知母(蒸五分),貝母(三錢),天冬(去心),麥冬(去心一錢),苡仁(五錢),北五味(十粒),甘草,桔梗,馬兜鈴,百合,阿膠(蛤粉炒成珠各八分),薄荷(二分)

水煎,入飴糖一匙,溫服。虛者加人參。(《心悟》)(按:此本《十藥神書》方,今頗有增損。)

滌痰湯,治心火克肺金,久而不愈,傳為肺痿,咽嗌雌啞,胸膈痞悶,嘔吐痰涎,喘急難臥者,並服之。
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麥門冬,膽南星,枳實,黃連,人參,桔梗(各五分),竹茹(一錢)

水二鍾,煎八分,食後服。(《外科正宗》)

夏貴公熏勞,治咳嗽發熱,骨蒸不已。

好雄黃(三錢),茜草(二錢),款花(二錢),玄參(三錢),百部(三錢),艾葉(一錢),信石(半錢),雌黃(半錢),雷丸,厚朴

上作末,以香爐有蓋者封固,止留一小孔出煙,患人以紙塞鼻,以口吸其煙,久則飲少清米飲,日三次,蟲死嗽愈。一加百部、蕪荑仁、蘇木,熔蠟和,堆紙上。貴公在蜀作宣撫,甚秘寶之,以膏肓之疾,藥不能及,熏之有效。(《永類》)

經驗治患勞,火燒香法,玄參一斤,甘松六兩,為末,煉蜜一斤和勻,入瓷瓶內封閉,地中窨十日取出,更用灰末六兩,更煉蜜六兩和勻,入瓶內封,更窨五日取出,燒入鼻中,常聞香,疾自愈。(《綱目》)

治久嗽喉痛。

烏梅肉(五分),柿霜(二錢),天門冬(去心二錢),麥門冬(去心二錢),玄參(一錢),硼砂(二錢)

白話文:

骨蒸

如果病人身體虛弱很久,不喜歡喝水,之後應該減少飲水量。《本草衍義》記載,刑部官員張子皋病重,樞密使田況送來此方,結果病就好了。《濟世全書》稱此方為五龍湯,說如果將藥材磨成粉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效果最好。

阿膠散,治療因肺虛弱引起的損傷,導致氣喘、咳嗽帶血。

藥材包括:阿膠、側柏葉(各一兩),熟地黃、人參、麥門冬(各三分),茯苓(半兩),蛤蚧(一隻完整的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和後服用,飯後服用。《雞峰》記載。

蛤蚧散,治療因長期勞累引起的咳嗽、失聲。

藥材包括:蛤蚧(一對,去掉頭腳,用溫水浸泡去除薄膜,刮掉血管,用好的醋炙烤),訶子(煨過去除果核),阿膠(炒過),熟地黃,麥門冬(去除內心),細辛(去除枝苗),甘草(炙過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,像皂莢子大小,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不限制服用時間。《三因》記載。《婦人良方》用此方治療肺部邪氣,胸中積血疼痛,失聲、痰多氣喘,也是用此方做成含化丸。

蛤蚧散,治療因虛勞引起的咳嗽、咯血、潮熱、盜汗、食慾不振。

藥材包括:蛤蚧(一對,洗淨後用酥油炙烤),人參(五錢),百部(去除枝苗,五錢),紫菀(取茸,五錢),貝母(五錢),款冬花(三錢),阿膠(用蛤粉炒過,五錢),鱉甲(用醋炒過,五錢),柴胡(五錢),甘草(炙過,一錢),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三錢),黃耆(用蜂蜜炒過,五錢)。

將以上十二味藥材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《點雪》記載。(注:此方原為《楊氏》的人參蛤蚧散,現在去掉了肉桂和半夏。)

保和湯

藥材包括:知母(蒸過,五分),貝母(三錢),天冬(去除內心),麥冬(去除內心,一錢),薏仁(五錢),北五味子(十粒),甘草,桔梗,馬兜鈴,百合,阿膠(用蛤粉炒成珠狀,各八分),薄荷(二分)。

用水煎煮,加入一匙麥芽糖,溫熱服用。體虛的人可以加入人參。《心悟》記載。(注:此方原為《十藥神書》的方子,現在有所增減。)

滌痰湯,治療因心火過旺導致肺部功能受損,久治不愈,轉為肺痿,出現咽喉嘶啞、胸悶、嘔吐痰液、呼吸急促、難以平躺等症狀,都可服用此方。

藥材包括: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麥門冬,膽南星,枳實,黃連,人參,桔梗(各五分),竹茹(一錢)。

用水兩碗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《外科正宗》記載。

夏貴公患有因勞累引起的疾病,治療咳嗽發熱,骨蒸症狀一直無法緩解。

藥材包括:好的雄黃(三錢),茜草(二錢),款冬花(二錢),玄參(三錢),百部(三錢),艾葉(一錢),信石(半錢),雌黃(半錢),雷丸,厚朴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有蓋子的香爐封閉好,只留一個小孔讓煙冒出來,讓病人用紙塞住鼻子,用嘴吸入煙氣,過一會再喝少量的清米湯,每天三次,蟲子就會死掉,咳嗽就會好。也可以加入百部、蕪荑仁、蘇木,用融化的蠟調和後,塗抹在紙上使用。夏貴公在四川做宣撫使時,將此方視為珍寶,認為對於病情深入膏肓,藥物難以起效的疾病,用熏的方法卻很有效。《永類》記載。

經驗方,治療因勞累引起的疾病,用火燒香的方法。玄參一斤,甘松六兩,磨成粉末,用煉過的蜂蜜一斤調和均勻,放入瓷瓶內封閉好,埋在土中十天取出,再用灰末六兩,和煉過的蜂蜜六兩調和均勻,放入瓶內封好,再埋入土中五天取出,燒燃後讓病人吸入煙氣,經常聞到香味,病自然就會好。《綱目》記載。

治療長期咳嗽、喉嚨疼痛。

藥材包括:烏梅肉(五分),柿霜(二錢),天門冬(去除內心,二錢),麥門冬(去除內心,二錢),玄參(一錢),硼砂(二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