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雜病廣要》~ 內因類 (22)
內因類 (22)
1. 骨蒸
骨蒸即後世所稱癆瘵是也。《內經》之寒熱,仲景之肺痿,及內有乾血等,俱為證治之權輿。古來又有傳屍之說,所謂六代諸蟲形狀等,稍涉荒唐。要之,此實勞中之一證,學者宜與前門相參可也。
名義,夫骨蒸之疾而多異名,為療皆同一體,丈夫以勞損為宗,婦人以血氣為本,起於腎虛所致,故云陰氣不足,陽必湊之。血氣不榮,骨髓枯竭,腎主於骨,以其先從骨熱,故曰骨蒸。(《聖惠》)
古經惟有骨蒸病候,而巢氏論說,乃曰骨蒸病有五種,此說殊未當。蒸既異候,即血蒸之候必在於肝,肝主血故也。然又謂二十三蒸者,此蓋觸類長之,遂至紛紛之論,其實五臟勞而生熱故也。然獨以骨蒸名之者,此病熱深,古人舉其重者言之。(《雞峰》)(按:此二說似相反,宜互意而看。)
源由總說,骨蒸之候,男子因五勞七傷,或由肺壅之後,或為瘴瘧之後,宿患痃癖,婦人因產後虛勞,漏汗寒熱,或為月閉不通,無問男子婦人,因天行已後餘熱不除,或為頻頻勞復,小兒閃癖,其病並緣此十候所致,因茲漸漸瘦損。(《外臺》引《救急》)
骨蒸病者,亦名傳屍,亦謂殗殜,亦稱伏連,亦曰無辜。丈夫以癖氣為根,婦人以血氣為本,無問少長,多染此疾,嬰孺之流,傳注更苦。(同上引《崔氏別錄》灸骨蒸方序)(按:又《蘇遊論》云:凡患癥癖之人,多成骨蒸。)
夫傳屍勞者,男子自腎傳心,心而肺,肺而肝,肝而脾;女子自心傳肺,肺而肝,肝而脾,脾而腎,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。或連及親族,至於滅門。其源皆由房室飲食過度,冷熱不時,憂思悲傷,有欲不遂,驚悸喜懼,或大病後行房,或臨屍哭泣,屍氣所感,邪氣一生,流傳五臟,蠹食傷心,雖有諸候,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。若明陰陽用藥,可以返魂奪命,起死回生。
人知勞之名,未知其理。人生以血為榮,氣為衛,二者運輔而無壅滯,勞何由生。故勞者倦也,血氣倦則不運,凝滯疏漏,邪氣相乘。心受之,為盜汗虛汗,憂悲恐懼,恍惚不安。腎受之,為骨蒸,為鬼交,陽虛好色愈甚。肝受之,為瘰癧,脅滿痞聚,拳攣拘急,風氣乘之為疼痛。
脾受之,為多思慮,慕清涼,不食多食無味。肺受之,為氣喘痰涎,睡臥不安,毛髮焦枯。至於六腑亦各有證。(《永類鈐方》引水丘先生《紫庭治瘵秘方》)
夫癆者勞也,以勞傷精氣血液,遂致陽盛陰虧,火炎痰聚,因其有痰有火,病名酷厲可畏者,故今人晦之曰痰火也。然溯所因,來因非一類。有稟賦素怯,復勞傷心腎,耗奪精血而致者。有外感風寒,傷肺致久咳,絕其生化之源而致者。有久病久瘧,小愈失調,復刻真元而致者。
白話文:
骨蒸,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癆瘵。《內經》中提到的寒熱,《傷寒雜病論》中提到的肺痿,以及體內有乾血等症狀,都是診斷和治療骨蒸的參考依據。古人還有「傳屍」的說法,例如關於六代諸蟲形狀的描述,則略顯荒誕不經。總而言之,骨蒸是勞損疾病中的一種,學習者應當與其他勞損疾病的治療方法相互參照。
骨蒸的病名很多,但治療方法基本一致。男性以勞損為主要病因,女性則以血氣虧虛為本,都源於腎虛,所以說陰氣不足,陽氣就會亢盛。血氣不能滋養臟腑,骨髓就會枯竭,腎主骨,骨蒸首先表現為骨頭發熱,因此稱為骨蒸。
古籍記載只有骨蒸的症狀,而巢氏(巢元方)的論述卻說骨蒸有五種,這種說法並不妥當。骨蒸的症狀各異,血蒸的症狀必定在肝臟,因為肝主血。但又說有二十三種骨蒸,這大概是觸類旁通,以致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說法,實際上都是五臟勞損而生熱的結果。之所以單獨用「骨蒸」命名,是因為這種疾病的熱邪深入,古人著重說明其嚴重性。這兩種說法看似矛盾,應當綜合理解。
骨蒸的病因,男性多由五勞七傷引起,或者由肺氣壅塞、瘴瘧之後遺症、宿疾痃癖等引起;女性多由產後虛勞、漏汗寒熱、月經閉塞不通等引起;無論男女,都可能由瘟疫之後餘熱未清、頻繁勞累、兒童閃癖等原因引起,這些病因都會導致病人逐漸消瘦。
骨蒸病又稱傳屍、殗殜、伏連、無辜。男性以癖氣為根,女性以血氣為本,不分老少,都可能患此病,嬰兒兒童感染此病,病情更為嚴重。 蘇游論中也提到,凡是患有癥癖的人,大多會發展成骨蒸。
所謂傳屍勞損,男性由腎臟傳至心臟,再傳至肺臟、肝臟、脾臟;女性由心臟傳至肺臟,再傳至肝臟、脾臟、腎臟,五臟病變又會波及六腑,最終導致死亡。有時還會傳染給親屬,甚至導致全家死亡。其病因大多是由於房事、飲食過度,冷熱失調,憂思悲傷,慾望無法滿足,驚悸喜懼,大病之後行房事,或者在喪禮上哭泣感染屍氣,邪氣入侵,流傳於五臟,損傷心臟,雖然有各種不同的症狀,但其根本原因都不脫離心陽和腎陰的失調。如果能明辨陰陽,對症用藥,就可以起死回生。
人們知道「勞」這個名稱,卻不知道其道理。人體依靠血液滋養,氣息護衛,如果這兩者運行順暢,就不會產生勞損。所以,「勞」就是疲倦的意思,血氣疲倦就不能正常運行,就會凝滯不通,邪氣乘虛而入。心臟受損,就會出現盜汗、虛汗,憂悲恐懼,心神恍惚不安。腎臟受損,就會出現骨蒸、鬼交等症狀,陽虛的人反而好色更甚。肝臟受損,就會出現瘰癧、脅肋脹滿、痞塊、肌肉拘攣,風邪乘虛而入則會疼痛。脾臟受損,就會思慮過多,喜歡清涼,食慾不振,吃什麼都沒味道。肺臟受損,就會氣喘、痰多,睡眠不安,毛髮枯焦。六腑也會出現各自不同的症狀。
癆病就是勞損,因勞損傷及精氣、血液,導致陽盛陰虛,火熱熾盛,痰液凝聚。因為這種疾病伴有痰火,症狀嚴重可怕,所以現在的人們含糊地稱之為「痰火」。但追溯其病因,卻不只一種。有的人是先天體質虛弱,再加上勞損傷及心腎,耗損精血而致病;有的人是外感風寒,傷及肺臟,導致久咳,損害了臟腑的生化功能而致病;有的人是久病久瘧,病體稍有好轉,又再次損耗元氣而致病。